心包囊肿

  • 什么是心包囊肿(视频)

    什么是心包囊肿
    心包囊肿是先天发育异常所引起,是心包发育过程中慢慢变成的囊性东西,附着在心脏上。心包囊肿跟心包腔不相通,多发生在右侧心膈角或左侧心尖。如果心包囊肿比较小,没有压迫症状,患者不用处理,也不会影响日常生活。 但如果心包囊肿比较大,甚至压迫整个心包,影响心脏功能,心脏收缩功能可以提供人体血液泵血,如果影响心脏起跳的功能就必须处理。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治疗以后能彻底根除,经过手术以后去除心包囊肿,一般不会再复发。心包囊肿是囊性,里面是液体,心包囊肿患者在临床上可以通过CT或者核磁共振发现。
    2023-08-01
  • 心包囊肿与心包憩室的区别(视频)

    心包囊肿与心包憩室的区别
    心包囊肿和心包憩室,在B超提示可能有异常的团块,但两者有区别。心包憩室用一个举例来形容,有一口井,在井壁上挖一个洞,水可以流通,水也可以进入洞内,侧面就是井壁,而洞就是憩室。心包囊肿类似把一个西瓜扔到井内,贴到井壁上,这个西瓜就相当于囊肿,西瓜的内部和井的水是不相通的,它是独立的。 两者都会造成一定不良的后果,尤其是心包囊肿,即使心包囊肿本身是良性的,但如果变得太大,会造成心脏的压迫,此时则需手术处理。而憩室一般无需处理。
    2023-08-01
  • 心包囊肿是否严重(视频)

    心包囊肿是否严重
    心包囊肿不严重。心包囊肿是心包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异常所引起,变成囊性物质。心包囊肿如果较小,对心肺功能没有影响,患者可以不用处理。但如果心包囊肿很大,压迫心脏,对心脏功能产生影响,会影响到日常活动,患者必须引起重视。 目前主要是手术治疗,经过手术进入以后,把心包囊肿里的囊液抽掉,剥离整个心包,处理完后不会再复发。心包囊肿患者经过手术治疗以后很安全,手术难度不大,术后不需要另外的药物处理。虽然囊肿是囊性物质,但与肿瘤包块有区别。所以作为心包囊肿的处理,术前影像学CT、磁共振明确以后,后续到心胸外科通过手术处理,不会影响到患者后续的日常生活。
    2023-08-01
  • 胸腺囊肿有什么症状(视频)

    胸腺囊肿有什么症状
    很多病人患有胸腺囊肿,实际上是在体检中发现的。胸腺囊肿包含支气管囊肿、心包囊肿、食管囊肿等。有时候病人由于咳嗽、胸痛,或者胸部压迫感等症状就诊,胸外科医生通过CT照片发现病人纵隔里有一个囊肿。一般会推荐这种病人手术治疗,而且要及早手术治疗。目前囊肿的治疗非常简单,也就是微创治疗。术中进入胸腔以后将整个囊肿、囊壁以及囊腔里的所有内容物一并清除。所以心包囊肿或其他纵隔囊肿的病人不要紧张。纵隔囊肿实际上是一个良性疾病,很少有恶性的疾病在里面。
    2023-08-02
  • 什么是纵隔囊肿(视频)

    什么是纵隔囊肿
    囊肿是外壁较薄,里面有囊液的囊性结构,可来源于皮肤,也可来源于间叶组织。发生于纵隔的囊肿即为纵隔囊肿。纵隔囊肿有很多种,如心包囊肿、支气管囊肿、胸腺囊肿、食管囊肿等。临床上纵隔囊肿直径较大,生长较迅速,会压迫周围的健康组织,造成呼吸费力、气喘等症状,需做手术切除。如是非常小的囊肿,无需手术,可暂时观察。
    2023-08-02
  • 纵隔肿瘤做胸腔镜手术风险大吗(视频)

    纵隔肿瘤做胸腔镜手术风险大吗
    做任何手术都会有风险,选择合适的病人、掌握好适应症,手术风险会大大降低。纵隔分为上、下纵隔。下纵隔又分为前、中、后纵隔,每个纵隔区域都有独特的肿瘤。上纵隔主要是以畸胎瘤或异位甲状腺或甲状腺囊肿为主。前纵隔以胸腺瘤为主,后纵隔以神经源性肿瘤为主,主要是神经鞘瘤或神经纤维瘤。中纵隔以囊肿多见,可以见到心包囊肿、气管囊肿或食管囊肿,肿瘤位置、毗邻器官以及大小都会决定风险到底有多大。如上纵隔肿物,因为周围毗邻气管、食管和血管比较多,所以切除起来风险大,但前纵隔和后纵隔的肿瘤因为相对比较游离,一般临近重要脏器比较少,切除起来风险低。还要考虑患者本身的基础身体状况和器官功能状况,这也是手术风险考虑的因素。所以纵隔肿瘤做胸腔镜手术风险大小要看本身切除的肿瘤到底是哪个类型、哪个部位,是否与周围脏器有重要毗邻关系,还要看患者基础状况,这两方面决定手术风险大小。
    2023-08-03
  • 纵隔肿瘤的确诊方式(视频)

    纵隔肿瘤的确诊方式
    纵隔肿瘤首先应进行影像学诊断,通过影像可初步诊断,如畸胎瘤、胸腺瘤、心包囊肿、纵隔囊肿等疾病,以上患者通过影像学基本可以确诊,但鉴别肿瘤良恶性时需进行穿刺检查。 肿瘤穿刺方式较多,如经皮穿刺、经胸腔镜辅助穿刺,甚至纵隔肿瘤切除后行病理检测确诊。纵隔镜可辅助诊断纵隔疾病,包括淋巴结肿大、纵隔肿瘤。如通过上述检查未能确诊,医生可通过微创技术,如纵隔镜、胸腔镜、气管镜等行气管纵隔穿刺,包括经皮穿刺检查,以明确诊断。
    2023-08-03
  • 纵隔肿瘤都有哪些(视频)

    纵隔肿瘤都有哪些
    人体两侧肺脏中间的区域,称为纵隔。从解剖上把纵隔分为前、中、后纵隔,或分为上、下纵隔。不同部位的纵隔肿瘤,通常起源不同。具体如下: 1、前纵隔肿瘤:多为胸腺来源的肿瘤,称为胸腺瘤。另外,还包括部分畸胎瘤; 2、中纵隔肿瘤:常见的是心包囊肿、气管囊肿、支气管囊肿,甚至有部分淋巴瘤; 3、后纵隔肿瘤:常见的肿瘤,称为神经源性肿瘤。 所以,纵隔肿瘤有不同的来源,需根据来源判断,纵隔肿瘤是否为癌症。
    2023-08-03
  • 纵隔肿瘤手术治疗方法(视频)

    纵隔肿瘤手术治疗方法
    纵隔肿瘤手术方法较多。其中,重症肌无力伴随的胸腺瘤切除难度较大,可进行胸腔镜下的微创治疗,但需将胸腺瘤及附近组织的脂肪清除干净,减少肿瘤复发及转移。神经源性器官囊肿、心包囊肿等其它纵隔肿瘤一般有以下几种手术方法: 1、常规手术; 2、胸腔镜治疗,可分为三孔胸腔镜、两孔胸腔镜、单孔胸腔镜等; 3、巨大胸腺癌患者需劈开胸骨正中进行手术。
    2023-07-30
  • 纵隔囊肿是怎么回事(视频)

    纵隔囊肿是怎么回事
    纵隔囊肿就是纵隔里面长了肿物,其内容物是液体,外面有时包着一层薄膜。一般情况下,纵隔囊肿都是先天性疾病,绝大部分属于良性。从解剖部位来分,有前纵隔囊肿、中纵隔囊肿及后纵隔囊肿。 前纵隔囊肿大部分是胸腺囊肿;中纵隔囊肿以心包囊肿、气管囊肿多见;后纵隔囊肿以食管囊肿多见,患者可以通过CT检查诊断。但有时候CT检查看上去像是纵隔的囊肿,做手术发现并不是囊肿,而是实质性的肿瘤。所以,磁共振检查可能会更能明确囊性还是实质性。 绝大部分纵隔囊肿都属于良性,因此可以定期随访观察。如果是实质性肿瘤,一般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绝大部分可以通过胸腔镜进行切除。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