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秋贤

  • 太冲穴的功效(音频)

    太冲穴的功效
    讲解医师:黄秋贤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针灸理疗科
    太冲穴为足厥阴肝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是肝经的原穴,临床主要有疏理肝气、通经活络、醒神开窍、镇静宁神、止痉镇痛的作用。临床应用广泛,常适用于如下症状:\n一、消化系统疾病:腹痛、腹胀、呃逆、纳差、大便困难或溏泄。\n二、心血管系统疾病:如心绞痛、胸肋胀痛。\n三、神经系统疾病:高血压、头痛、头晕、失眠、多梦。\n四、五官科疾病:目赤肿痛、咽痛喉痹、青盲、耳鸣、耳聋。\n五、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收缩不全、遗尿、癃闭、淋病、阴缩、泌尿系统感染。\n六、外科疾病:疝气、乳痈、肠炎、颈淋巴结核。\n七、其他疾病:肝炎、血小板减少症、四肢关节疼痛、肋间神经痛、下肢痉挛、各种昏迷等。\n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1、2趾跖骨连接部位前方凹陷处。揉按太冲穴可以给心脏供血,对情绪压抑、生闷气后产生的反应有疏泄作用。配合太冲穴向行间穴方向推,有消除肝脏郁积的作用。
  • 中脘穴的功效与作用(音频)

    中脘穴的功效与作用
    讲解医师:黄秋贤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针灸理疗科
    中脘穴属于任脉,胃的募穴,八会穴的腑会,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任脉的交会穴,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必用穴。任何原因引起的脾胃虚弱、运化失司,均可取中脘为主进行治疗,同时本穴也是治疗多种疾病的常用穴。\n中脘穴具有健脾和胃、补中安神、化湿降逆的作用,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胃炎、胃痉挛、胃溃疡、胃下垂、食物中毒、癫痫、精神病、神经衰弱等。中脘穴位于上腹部,肚脐与胸剑联合连线的中点处即是中脘穴。每日用掌心或四肢摩中脘约5-10分钟,可起到治疗和保健的作用。
  • 陷谷穴的准确位置及功效(音频)

    陷谷穴的准确位置及功效
    讲解医师:黄秋贤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针灸理疗科
    陷谷穴归属于足阳明胃经,其位置位于人体的足背,在第2、3跖骨结合部前方的凹陷处,陷谷穴具有清热渗湿、泻火明目、通络止痛、利气和胃的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脾虚湿盛、气化不利所致的面目浮肿、胸胁支满、水肿、肠鸣、腹痛,以及经脉痹阻所致的足背肿痛、胃痛、疝气等症。\n临床配伍为陷谷穴配下关、颧髎、列缺、合谷、公孙,针刺泻法,具有疏风消肿的作用,治疗风邪入络的面目浮肿。陷谷穴配解溪、内庭、太冲,针刺平补平泻法,具有通经活络、止痛消肿的作用,临床治疗经脉痹阻所致的足跗肿痛。
  • 居髎穴的位置和作用(音频)

    居髎穴的位置和作用
    讲解医师:黄秋贤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针灸理疗科
    居髎穴归属于足少阳胆经,其位置位于人体髋部,在髂前上棘与股骨大转子最凸点连线的中点处。巨髎穴具有益肾强健、舒筋活络的作用,临床主治疝气、瘫痪、足痿、腰腿麻痛、下肢痿痹等腰腿病症。\n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腰骶髋及周围软组织疾患等,穴位配伍为居髎穴配环跳穴、风市穴、腰夹脊穴、阳陵泉穴、条口穴、悬钟穴,可治疗中风、下肢瘫痪、根性坐骨神经痛、腓总神经麻痹,配中穴、环跳穴,可治腿部风湿痛。
  • 灵道穴的准确位置和作用(音频)

    灵道穴的准确位置和作用
    讲解医师:黄秋贤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针灸理疗科
    灵道穴归属于手少阴心经,灵道穴的位置位于前臂掌侧,在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1.5寸,灵道穴有宁心、安神、舒筋活络、生发心气的作用。灵道穴是心经的经穴,心主血脉、神志,故可调血止痛、养心安神,治疗心神病。\n对于临床主治,一方面是邪扰心神、心神不宁的心悸、怔忡、心痛、惊恐、善笑、瘛疭、暴喑、舌强不语等症。另一方面,可治疗经脉痹阻所致的肘臂挛急、疼痛等症。灵道穴的按摩手法是可用拇指轻柔灵道穴,经观察,揉按治疗后,心绞痛的症状明显减轻。
  • 拔火罐后出现水疱是怎么回事(音频)

    拔火罐后出现水疱是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黄秋贤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针灸理疗科
    拔罐是一种通过体外的物理方式来产生负压,使体内废物排出的方法。拔罐后产生水疱,实际上是皮下充水,体内的痰、湿、水等病理产物,在负压的作用下透过皮下组织渗出,形成了水疱。\n如果患者体内风寒、湿气较重,尤其是湿气较重的人,就容易出现水疱。另外,产生水疱也与留罐的时间长短有关,如果留罐时间较长,超过20分钟,就容易产生水疱,所以留罐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15分钟。
  • 肩中俞的准确位置和作用(音频)

    肩中俞的准确位置和作用
    讲解医师:黄秋贤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针灸理疗科
    肩中俞穴归属于手太阳小肠经,位于人体背部,在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两寸。肩中俞穴具有宣肺解表、活络止痛的功效,临床主治视力减退、咳嗽、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气喘、咳血、项强、肩背疼痛、肩周炎、目视不明等。\n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支气管炎、肩关节周围炎、落枕等,临床配伍为肩中俞穴配肩髃穴、外关穴,缓解、治疗肩背疼痛,配合谷穴、秉风穴、中府穴、内关穴、后溪穴,缓解、治疗肩周炎。临床按摩是用大拇趾指腹按揉肩中俞穴100-200次,每天坚持按揉,可以很好的缓解、治疗颈项强痛。艾灸疗法时,用艾条温和灸肩中俞穴5-20分钟,每天一次,可以很好的改善咳嗽、气喘。
  • 拔火罐一般需要多长时间(音频)

    拔火罐一般需要多长时间
    讲解医师:黄秋贤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针灸理疗科
    拔火罐一般需要10-15分钟左右,最长不超过20分钟。如果拔火罐时间较长,会导致组织液渗出,而出现水泡。如果不及时处理,容易引起皮肤感染或发炎等情况。另外,对于体质较胖、肌肉较松、痰湿较重的人群,拔罐的时间需更短一些,最好不要超过15分钟,因为这类人群拔罐后更容易出现水泡。\n如果拔罐后出现水泡,水泡较小时不用处理,但要避免抓挠,皮肤会自行吸收。如果水泡较大,可用消毒针具,挑破水泡,挤出里面的渗出液,之后用碘伏进行局部处理和消毒。
  • 翳明穴的准确位置在哪里(音频)

    翳明穴的准确位置在哪里
    讲解医师:黄秋贤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针灸理疗科
    翳明穴属于经外奇穴,准确位置位于项部,在翳风穴后一寸处,翳风穴的位置在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翳明穴具有明目聪耳、宁心安神的功效,临床主治夜盲、近视、远视、白内障、内耳性眩晕、视神经萎缩、青光眼、失眠、精神分裂症等。\n临床配穴为翳明穴配伍球后穴、睛明穴,缓解治疗早期白内障,配印堂、内关、三阴交主治失眠,配风池、上睛明、球后,主治视神经萎缩。按摩翳明穴手法是将食指、中指并拢,并用指尖点揉翳明穴100次,具有明目安神的功效,每天坚持按揉可以预防及治疗眼部疾患。
  • 天泉穴的准确位置与作用(音频)

    天泉穴的准确位置与作用
    讲解医师:黄秋贤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针灸理疗科
    天泉穴归属于手阴心包经,其位置位于人体壁内侧,当腋前纹头下两寸,肱二头肌的长头、短头之间,或于曲泽穴上七寸取穴。天泉穴具有宽胸理气、止咳平喘、通络止痛的作用,其临床主治主要有以下病症:\n一、气滞血瘀、痰浊瘀阻的胸痛、胸闷、心痛等症。\n二、痰浊阻肺、肺失宣降的咳嗽、气喘等症。\n三、经脉痹阻的肘臂挛痛等症。\n临床保健按摩,每天用拇指的指腹按摩天泉穴3-5分钟,一天两次,按压时力度适中,可以缓解、治疗咳嗽、胸闷、心痛、胁胀、痹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