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

  • 神经阻滞麻醉多久会感觉疼痛(视频)

    神经阻滞麻醉多久会感觉疼痛
    神经阻滞麻醉多久会感觉疼痛,取决于所用的麻醉药种类,神经阻滞相当于一种局部麻醉的方式,麻醉药的种类有3种,包括短效、中效、长效,根据手术的创伤程度、病人的年龄大小、病人对疼痛耐受程度,来选择不同麻醉药的种类。具体如下:1、短效麻醉药:术后很快就可以消失,一般0.5-1h病人就会感觉到疼痛;2、中效麻醉药:一般是术后1-2h以后,病人才会感到疼痛;3、长效麻醉药:病人术后可能3-4h才会感到疼痛。此外,还要考虑手术对神经损伤的程度,或者有没有神经损伤来判定,有时候即使病人术后很疼,但是也要选择短效麻醉药。还要看手术需要达到的目的,或者手术是否有要求,来决定麻醉药的时效,这些都是可控的,都在可以预估的范围之内。
    2023-07-30
  • 后背打麻醉针的并发症有哪些(视频)

    后背打麻醉针的并发症有哪些
    后背打麻醉针,医学称为硬膜外,或者腰麻阻滞,它主要的并发症如下:1、损伤局部:在穿刺过程中,因为针比较粗,所以会损伤局部肌肉、软组织,术后会产生腰疼,局部穿刺点也会疼痛;2、损伤神经:在穿刺当中,因为是盲穿,肉眼看不见,只是凭它的解剖位置和固定标志来进行穿刺,所以在穿刺中,可能针会损伤神经,损失神经以后,会造成术后神经根的损伤,严重会导致截瘫和瘫痪;3、损伤血管:在穿刺过程中,因为皮下会有许多血管和毛血管分布,在穿刺中可能会损伤这些血管,如果出血量比较多,也会形成血肿压迫神经,也会造成术后瘫痪的发生;4、损伤神经分支:术后会出现一侧肢体疼痛,这种情况可以恢复;5、其它:在穿刺过程中,为了延长麻醉药的作用时间,会加浓度很低的肾上腺素,如果肾上腺素渗透到血管、脊髓前动脉,会导致脊髓前动脉收缩,造成脊髓缺血,导致神经缺血,术后也会造成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也就是截瘫和瘫痪的可能。
    2023-07-30
  • 麻醉剂对人体的副作用(视频)

    麻醉剂对人体的副作用
    麻醉剂即麻醉药,麻醉药对人体的影响主要从麻醉方式分析,主要包括2种麻醉方式,一种是腰麻硬膜,即俗称的半麻,一种是全身麻醉,在整个手术过程中,病人处于睡眠状态。2种麻醉方式对人体的作用不一样。具体如下:1、半麻:半麻对人的影响,包括穿刺过程中会造成局部损伤,术后会产生腰腿疼。在局部注射麻醉药时,会产生术后长时间的一侧肢体麻木,或者神经根损伤会产生一侧肢体或两侧肢体疼痛;2、全麻:术后有的病人对阿片类药物比较敏感,会出现头疼、恶心、呕吐。因为全身麻醉药对血管有扩张作用,会产生术后寒颤、皮动。会产生小概率的术后血液淤积障碍,全麻后延迟苏醒。但以上问题都可以预防,在术前都有一整套预防措施或干预措施,能尽量减少麻醉药对人体的影响。比如半麻在穿刺过程中,需要熟悉每个病人的解剖结构,术前腰椎X片或核磁共振片。根据每个病人的解剖变异来选择麻醉的入路,尽可能减少对腰椎的损伤和术后神经损伤。
    2023-07-30
  • 麻醉对身体有什么伤害(视频)

    麻醉对身体有什么伤害
    麻醉分为全麻和半麻,其伤害有以下几点:1、半麻:常规的麻醉方式是在后背打,俗称为半麻,专业术语称为腰麻,即硬膜外和蛛网膜下腔麻醉。此种麻醉对人体的伤害,是在穿刺过程中,由于针比较粗,会损伤局部的肌肉软组织,术后会产生腰腿疼的症状。此外,如果病人存在解剖变异或者其他的神经系统疾病,在穿刺过程中,容易损伤后背的神经根,术后会出现一侧肢体疼痛或者腿麻的现象;2、全麻:主要是通过静脉途径给药,使病人在整个手术过程中,保持深度睡眠的状态。此种麻醉主要是麻醉药对大脑和全身其他器官的影响,比如术后产生恶心、呕吐、术后全身寒战、术后延迟苏醒。以上问题都可以预防,且在临床上都是小概率事件,不必担心。麻醉医生会尽可能地减少麻醉药或者麻醉方式对病人身体的伤害。
    2023-07-30
  • 麻药怎么选择(视频)

    麻药怎么选择
    麻药即麻醉药。医生会根据手术的情况,决定采用麻醉药是长效、中效还是短效。有的短小手术疼痛程度、刺激程度很轻,基本上采用的是短效麻醉药,醒后基本上就恢复正常,或者手术完成后,基本上就恢复正常状态,即使有疼痛也不会很严重。大手术会采用长效或中效的镇痛药或镇静药,术后在一段时间内维持较低的疼痛评分,或者较长时间的睡眠状态,有利于术后的恢复。具体需要看手术方式、手术范围和人群,比如儿童对疼痛比较敏感,或者疼痛会造成术后的躁动、不配合,可能儿童用药量会较大,术后保持一定时间的睡眠或镇痛状态,可能会减少躁动或不配合的程度。老年人群的痛阈值较高,对疼痛不敏感,用药量会较少,使其尽快清醒。因为老年人的神经系统比较脆弱,对麻醉药较敏感,所以应尽量少用麻醉药,或使用短效药物,尽量使其苏醒,减少术后并发症。
    2023-07-30
  • 全麻半麻的区别(视频)

    全麻半麻的区别
    全麻和半麻的主要区别有以下几个方面:1、麻醉机制和操作方式:半麻主要是在后背进行穿刺,直接作用于神经根或者神经。全麻是通过静脉点滴给药,造成全身的神经系统抑制,从而出现全麻状态;2、精神状态:全麻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呈睡眠状态。半麻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是清醒的,即术中的对话,包括医生和病人之间进行交谈,都是清醒的,病人出现不舒服可以进行交谈。但不管是全麻和半麻,原则上都是要保证病人在无痛的状态下进行手术或者操作;另外,在手术过程中,都有非常严格的体征监测,比如血压、心率、心电图,还包括体温监测,不管是全麻还是半麻都比较安全。
    2023-07-30
  • 半麻和全麻哪个危害大(视频)

    半麻和全麻哪个危害大
    半麻和全麻都有各自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没有一种麻醉方式是完全没有副作用,100%安全。选择某种麻醉方式是根据手术范围、手术方式和手术过程中,所涉及的器官、系统来决定某种麻醉方式。盆腔手术、下肢手术一般选择腰麻,其并发症通常为腰背疼痛、神经损伤,术后可能会有截瘫和瘫痪的风险。全麻主要是上腹部手术、开胸手术、开腹手术、心脏手术、头颈部手术、甲状腺手术,均选择全麻手术。全麻手术后,其危害可能是术后的症状,轻则头晕、恶心,重则延迟苏醒,比如术后谵妄、术后寒战。单从全麻和半麻进行对比,因为其作用机制不一样,所以其危害性与各自的机制相互联系,无法将两者并列比较。所以只能是根据相应的手术,选择某种麻醉方式,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其危害。
    2023-07-30
  • 麻醉平面过高怎么处理(视频)

    麻醉平面过高怎么处理
    麻醉平面过高,主要指腰麻或者硬膜外麻醉方式,导致平面过高的并发症,具体处理方法如下:1、通过穿刺点:比如根据手术的情况来选择穿刺点,通过穿刺点的选择来避免麻醉平面过高情况的发生;2、改变体位:如果在腰麻过程中产生平面过高的情况,可以通过手术床的体位,比如头高脚低的位置来调整;3、加快输液速度:加快麻醉药的代谢,使麻醉药的平面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下降到正常的范围之内;4、使用药物:因为麻醉药平面过高的主要并发症,是术中突然出现血压过低,可以少量给予收缩血管的药物,使血压迅速回到正常范围之内,也可以减少麻醉平面过高,导致病人产生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
    2023-07-30
  • 如何判断自己抗麻药(视频)

    如何判断自己抗麻药
    患者或家属无法通过自己的判断来知道自己是否抗麻药,只有通过医生的术前访视或病史询问,从医生角度、专业角度才能够判断患者是否抗麻药。如患者有长期饮酒史、长期抗抑郁药用药史,或者有长期吸毒病史,从医学角度讲可能对麻醉药有一定抗药性,但具体也要通过临床用药才能判断。因为麻醉药无法像抗生素一样皮试,只能通过用药来进一步验证是否抗药。一部分患者没有以上病史,没有安定药病史、吸毒病史、饮酒病史,但由于体格较壮,体重较大,对麻醉药的需求量也比较大,但临床也见到特别瘦小的患者,用药量比肥胖的患者还大,因此无法衡量和解释。
    2023-07-30
  • 局部麻醉早上可以吃东西吗(视频)

    局部麻醉早上可以吃东西吗
    局部麻醉原则上不建议早上吃东西,还是建议空腹进行局麻手术,因为局麻在手术过程中,局部要注射麻醉药,在注射麻醉药的过程中,有部分人群会产生过敏反应。局麻药不像其他药可以皮试,没有皮试就直接注射,产生过敏反应后,除出现皮肤的红疹,还会出现恶心、呕吐。在注射过程中,如果手术局部血管分布丰富,这类麻醉药可以进入血管。另外,部分药物在穿刺过程中误入血管,也会有局麻药中毒的情况发生,也会产生术后的恶心、呕吐。部分病人早上起来后情绪比较紧张,会产生虚脱的情况,甚至低血糖,严重的可能会出现呼吸方面的问题,比如突发癔症或者突发呼吸过快、呼吸碱中毒,这种情况需要给予特殊气道管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术前吃饭、喝水,会有胃的内容物反流到气管产生误吸,尤其是吸入性肺炎的发生,严重的会引起呼吸抑制,甚至出现生命危险,所以原则上禁止术前局麻手术病人吃饭。
    2023-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