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

  • 车祸引起的脑水肿危险期几天(视频)

    车祸引起的脑水肿危险期几天
    神经外科急诊,经常会遇到车祸致伤头部的患者,可能会引起颅内的水肿、脑肿胀,属于比较危险的情况。脑水肿,一般在4-7天会达到一个高峰,对于患者来讲,4-7天是比较危险的时期。通过缓解脑水肿的药物,比如甘露醇、甘油果糖、利尿剂、激素等方式,来缓解脑水肿、脑肿胀的情况。以避免达到脑疝、恶性脑肿胀的程度,避免患者出现严重的后果。当然,如果患者原发伤比较重,颅内的肿胀靠药物控制,很难达到比较安全的状态,要进行手术处理。包括神经外科常做的去大骨瓣减压,把一侧的骨瓣比较大范围的去除掉,以达到缓解颅内压力的目的,避免患者出现严重的后果。
    2023-08-02
  • 脑水肿的高峰期(视频)

    脑水肿的高峰期
    脑水肿是神经外科比较常见的一种情况,在外伤、术后都可能发生脑水肿,4-7天是其高峰期,属于脑水肿的高峰时段。应该尽量避免、控制、减少它的影响。对于比较轻微的脑水肿,如用止疼或者止吐的药物,进行缓解,一般对症处理即可。如果比较明显,要用控制脑水肿的药物,比如甘露醇、甘油果糖、速尿、激素等药物,来缓解脑水肿的症状,降低颅内压,避免患者出现严重的情况。如果单独靠药物,不能够有效缓解颅内压时,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处理。手术的处理包括两种,一种是外减压,临床上常做的去除大骨瓣,叫去大骨瓣外减压术。另一种是要进行内减压,把肿胀无有用的脑组织进行清除,来达到缓解颅内压的目的。
    2023-08-02
  • 脑水肿几天能消退(视频)

    脑水肿几天能消退
    脑水肿后4-7天是一个高峰,高峰后经过大概2-3周,可以逐渐消退。脑水肿的主要治疗方式如下:1、药物治疗:通常患者是由于手术或创伤导致脑水肿,需进行脱水、降颅压治疗,可以用甘露醇、速尿,激素等保守治疗手段,尽可能使脑水肿消退;2、手术治疗:如果药物治疗无法使患者保持良好的颅内压,可能需要通过手术的方式,包括血肿清除术、肿瘤切除术、去骨瓣减压术,以及脑挫裂伤清除术等内减压的方式。通过上述措施使患者颅内压保持在可控的范围内,尽可能使患者相对安全。如果患者脑水肿较为严重,需尽快进行处理。因为脑部功能一旦丧失,则不可逆,甚至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安全。
    2023-08-02
  • 肝切除后多久是危险期(视频)

    肝切除后多久是危险期
    患者行肝脏切除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术后出血。肝脏是解毒器官,肝脏的血液供应非常丰富,每分钟有1500ml的血流量,因此手术风险是术后出血,其次还可发生肝脏与腹腔感染、胆汁瘘、胸腔积液等。肝脏切除后,会有大量毛细胆管及微小胆管裸露在外,形成胆汁瘘,如胆汁瘘未充分引流,积聚腹腔局部,会为下一步感染提供培养基。通常手术后1周内是患者发生上述并发症的高峰期,如1周内未出现上述情况,患者已度过危险期。
    2023-08-02
  • 脑出血后脑水肿高峰期(视频)

    脑出血后脑水肿高峰期
    脑出血后出现脑水肿高峰期属于病情演变过程。而脑出血指颅内血管破裂,血液进入脑实质,伴有水肿过程。但并非脑出血一发生水肿就立马出现,通常因人和出血量大小不同而表现时间不同。如脑水肿发生在出血后3-4天,则达到高峰为5-7天。因脑水肿达到高峰后会引起颅内压力增高,故在脑出血高峰期内尽量给病人应用脱水药物,减轻脑水肿压迫症状,从而改善颅内压,尽量避免脑疝等危及生命的情况发生。 此外,在脑水肿高峰期过后,可适当减少脱水药物使用,待病情稳定后停用。在脑水肿期过后,建议及早为病人增加康复锻炼,从而改善神经功能,促进其恢复,进而达到减轻痛苦、减少残疾、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
    2023-08-02
  • 脑梗发病后的危险期(视频)

    脑梗发病后的危险期
    脑梗发病后的危险期通常需结合患者脑梗病变大小及是否伴随其他疾病有关。如小面积脑梗,从CT、磁共振上显示为1-2cm小腔梗,则一般没有危险期,在病情稳定后逐渐康复锻炼即可。如果为大面积脑梗死,如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脑梗死,则病人会伴有脑水肿症状,其水肿一般发生在1-3天,而5-7天属于高峰期。如果水肿明显压迫脑组织,则可能会造型脑疝,属于大面积脑梗死危险期。 此外,脑梗死病人卧床后还可能在5天左右发生肺部感染,此时也属于危险期。而好多脑梗死不会对病人造成严重损害,但若肺部等出现继发性感染,可能会导致患者病情加重。 总之,小面积脑梗死一般没有危险期,但大面积脑梗死一般在5天到1周左右出现危险期。此外并发肺部感染也会在第5天左右出现危险期。
    2023-08-02
  • 先天性隐睾如何自动下降(视频)

    先天性隐睾如何自动下降
    天生隐睾,即出生后睾丸处于小青春期状态,可能持续到6个月,体内出现激素的小高峰情况下,睾丸可能往下下降。随着小青春期结束,睾丸再自行下降机会逐渐减少。 另外,部分家长可能担心手术,希望通过保守方式促使睾丸下降,通常不推荐。因为过6个月后,睾丸自行下降机会减少,仅个别儿童后期可能睾丸下降,易发生睾丸发育不良,影响后期生育。通过药物诱发睾丸下降,药物对身体不佳,效果不好。现在已不再使用HCG等药物进行治疗,建议早期进行手术治疗,建议手术年龄6个月,最迟不超过2岁。
    2023-08-02
  •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潜伏期(视频)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潜伏期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发病率大约在1.37%-7.4%,多见年龄较大脑外伤患者,发病高峰(潜伏期)常在脑挫裂伤后3天以内或出现血肿突然减压之后。外伤后第一次CT检查未见血肿,治疗一段时间后复查颅脑CT发现颅内血肿形成,或清除颅内血肿一段时间后在脑内不同部位发现血肿,即为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 本病临床特点可以概括为中老年患者减速性暴力所致中至重型颅脑损伤,伤后3-6天内症状和体征渐次加重或局限性癫痫,意识状态进行性恶化。特别是存在低颅压脑脊液外引流者,强力脱水患者应及时复查颅脑CT。病人预后较差,死亡率高达25%-55%,主要靠临床密切观察以及定期复查颅脑CT。
    2023-08-02
  • 什么是原发性震颤(视频)

    什么是原发性震颤
    原发性震颤也叫特发性震颤,是神经科常见的运动障碍疾病之一,发病率比较高,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大约1%,也就是每100个人有1个人得病,特发性或者原发性,指病因不明确,60%-70%跟遗传相关,阳性家族史非常多。震颤指四肢、头部、声音的规律性颤抖,严重情况下影响到病人日常生活,但是大部分人自己没有任何感觉。 原发性震颤患者吃饭时会出现症状,比如拿筷子、拿杯子,尤其酒桌上人多、紧张时、劳累以后特别容易出现。原发性震颤发病年龄主要有20多岁和50多岁两个高峰,尤其有阳性家族史,如果家里有很多这样的病人,每一代可能的发病年龄可能往前。
    2023-08-02
  • 小儿脑胶质瘤的表现(视频)

    小儿脑胶质瘤的表现
    小儿脑胶质瘤是一种常见病,多见于儿童,发病高峰年龄为6-10岁,占儿童颅脑肿瘤的10%-20%左右,占儿童后颅窝肿瘤的30%左右。肿瘤的性质几乎都是胶质瘤,以星形细胞瘤和多形胶质母细胞瘤最多见,部分可为神经节胶质瘤和室管膜瘤。位于脑干上段,主要是低度恶性星形细胞瘤,而脑干下段则以胶质母细胞瘤居多。脑干胶质瘤的临床症状可分为一般症状和局灶性症状两类。 一般症状以头痛最常见,多为后枕部疼痛。儿童常有性格改变,由温和变倔强、固执,检查无法合作,情绪急躁、兴奋性增高、不想睡觉等。一个或多个脑神经麻痹常为脑干肿瘤的重要特征,首发症状为脑神经麻痹者占1/4,最常见的脑神经损害为外展神经,其次为面神经和舌咽、迷走神经,可表现为眼球内斜或复视、面瘫、吞咽发呛、上睑下垂、瞳孔扩大、光反射消失;肿瘤同时损害椎体束时,会出现特征性的交叉性麻痹,同侧脑神经损害,合并对侧肢体偏瘫,椎体束征常为双侧性,脑神经损害则对侧较同侧严重;肿瘤侵犯小脑齿状核、红核、丘脑束时可导致小脑损害征,表现为步态不稳、肢体共济障碍及眼震,颅内压症状出现相对较少。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