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

  • 黄疸宝宝嗜睡吗(视频)

    黄疸宝宝嗜睡吗
    通常黄疸宝宝不会嗜睡,出现嗜睡可能为以下几种情况:1、胆红素脑病:黄疸指数超过18mg/dl或更高,引起胆红素脑病即核黄疸,此时宝宝可能会出现嗜睡、精神状态不好甚至抽搐;2、原发性疾病:可能与黄疸无关,如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引起黄疸的同时可以引起嗜睡。多数宝宝出现黄疸属于生理现象,即出生后3天左右出现黄疸,7-10天达到黄疸指数高峰,14天左右会自行下降,最高值不超过12mg/dl,对睡眠或生活状态不会造成影响。此外,病理性黄疸通常也不会引起嗜睡。导致黄疸原因较多,如感染、新生儿溶血等。若黄疸数值不超过18mg/dl,没有进入脑内、血-脑屏障引起胆红素脑病,通常不会影响宝宝中枢神经系统。
    2023-08-02
  • 生理性黄疸一般多久消(视频)

    生理性黄疸一般多久消
    生理性黄疸产生时间是在3-4天左右,7-10天左右达到高峰,10-14天左右高峰逐渐下降,恢复到正常。正常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在14天左右会消失,早产儿持续时间稍微长,可能持续3周左右,足月儿在14天左右,基本消失。生理性黄疸产生原因与机体代谢有关系,因为宝宝出生后,红细胞从胎儿红细胞变成新生儿红细胞,有胎儿红细胞破坏过程,同时肠肝循环没有形成良好,肝代谢能力没有发育完善,会造成早期新生儿期出现黄疸,属于生理性反应,无需干预、治疗。如果黄疸十几天没有消退,可能是病理性黄疸,如出生后1-2天出现,要高度重视可能是病理性黄疸,需要找到原因,对症干预处理。
    2023-08-02
  • 小孩生下来几天有黄疸怎么办(视频)

    小孩生下来几天有黄疸怎么办
    小孩生下来几天有黄疸,应根据其具体情况决定治疗,另外要根据各种检查情况,综合分析小孩黄疸的原因,并给予治疗,具体如下:1、生理性黄疸:孩子在生后第2-3天可以出现黄疸,4-5天加重,6-7天达到高峰,随后黄疸逐渐下降。在2周左右能够退黄,此时属于正常情况,即生理性黄疸,便无需特殊治疗;2、病理性黄疸:如果小孩在24小时,即生后1天之内出现黄疸,另外每天黄疸上升的数值超过5mg/dl,或者超过正常高限值,属于病理性黄疸。病理性的黄疸原因较多,包括感染因素、血型不合,如ABO溶血、Rh溶血所引起的溶血性黄疸,或者颅内出血、母乳性黄疸,均可能出现病理性黄疸。在治疗方面,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另外可以给蓝光照射,必要时给丙种球蛋白、白蛋白帮助降低黄疸。所以小孩在生后几天之内出现黄疸,要正确区分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黄疸。针对病理性黄疸,要积极给予治疗,防止出现核黄疸。若出现核黄疸,可能会影响小孩智力发育等,造成脑损伤。
    2023-08-02
  • 小儿黄疸正常值(视频)

    小儿黄疸正常值
    小儿黄疸指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指数,即胆红素浓度在正常情况下能够达到12mg/dL,而早产儿可以达到15mg/dL。正常情况下在出生后第3天开始出现生理性黄疸,在第7天达到高峰,1-2周后即可消退,所以医生需观察黄疸的出现时间、发展过程以及消退速度。若黄疸出现较早且发展较快,则需考虑为病理性黄疸,若患儿存在新生儿溶血往往会在第1天出现黄疸,随后胆红素浓度会逐渐增加,如第1天为6mg/dL或10mg/dL,也属于异常现象。若新生儿黄疸出现进行性加重,则应引起警惕。如果在恢复期出现进行性黄疸加重,应考虑为先天性胆道疾病或母乳因素导致。
    2023-08-02
  • 关节炎痛风症状有哪些(视频)

    关节炎痛风症状有哪些
    关节炎痛风正规学名应该叫痛风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主要是以关节受累为主,全身所有关节都可以发生痛风性关节炎,但各有特点,80%的人是足部第一跖趾关节先疼痛。当然也可以引起来比如手关节、膝关节以及其它关节疼痛,疼痛特点是关节红、肿、热、痛,并且晚上时更加剧烈,在一天内达到高峰。 痛风是比较大的疾病,临床表现除了有关节炎,还会有血清、尿酸升高,而且还会有肾脏受累,所以包含痛风性关节炎、痛风性肾病,还有高尿酸血症。
    2023-08-02
  • 脚掌痛风是怎么回事(视频)

    脚掌痛风是怎么回事
    脚掌痛风由于高尿酸血症引起的尿酸盐结晶,在脚部关节或者脚部软组织沉积以后,引起关节急性炎症,这种炎症归纳为晶体性关节炎,由于尿酸盐结晶引起的急性关节炎,如果这类关节炎发作很急而且症状非常严重,患者疼痛也非常明显,而且疼痛都是夜里突然发作的疼痛,24小时之内达到疼痛高峰。此类情况给予非甾体抗炎药或者激素,能使症状很快得到缓解,但是后期、长期维持降尿酸治疗,是预防脚掌痛风发作的很重要措施。
    2023-08-02
  • 流行性腮腺炎的检查(视频)

    流行性腮腺炎的检查
    流行性腮腺炎主要依靠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以及相关检查进行诊断,其检查项目如下: 1、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可正常或者稍低,有肾炎并发症者可出现蛋白尿及红、白血细胞; 2、血清和尿淀粉酶测定:90%的患者血清淀粉酶有轻度或者中度的增高,有助于诊断; 3、血清学检查:抗S抗体可作为早期感染的证据,6-12个月逐渐下降或者消失;抗V抗体在发病1个月达高峰,6个月后逐渐下降,2年后达低水平并持续存在; 4、病毒分离:早期患者可在唾液、尿液、血液、脑脊液中分离到病毒。
    2023-08-02
  • 面部外伤肿胀消除时间(视频)

    面部外伤肿胀消除时间
    因为面部血运较丰富,所以出现肿胀可能比身体其它部位都比较明显,而且刚受伤时可能并不明显。其实主要的肿胀高峰期是在术后或外伤后3-5天,也就是外伤后会越来越肿,外伤后3-5天是肿胀最厉害的时间。这时也不要过于紧张,认为是发炎,此时患者要注意是否有发热或是伤口疼痛明显,或是有渗出,这时要警惕伤口是否有感染。如果只是肿,术后2天之内可以冰敷,2天之后开始热敷,可以缓解肿胀,再过5天之后会慢慢消肿。
    2023-08-02
  • 神经性头痛和偏头痛区别(视频)

    神经性头痛和偏头痛区别
    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的偏侧搏动性头痛,在发作之前往往会有先兆,包括视物模糊、肢体麻木、畏光等症状,通常数分钟或一小时疼痛出现,并迅速达到高峰,在安静环境、黑暗环境下或睡眠后疼痛可以缓解。因此偏头疼在发作前会有先兆,并会出现神经精神障碍、功能障碍。 神经性头疼主要是头皮下分布的神经,如枕神经、三叉神经、耳后神经分布区受到压迫或损害时所引起的疼痛,疼痛多呈闪电样刺痛,往往没有先兆。在治疗上面偏头痛可以应用常规止痛药或特异性止痛药,如曲普坦类药物,而神经性头疼主要应用抗神经痛的药物,如卡马西平、加巴喷丁等药物。
    2023-08-02
  • 乙流低烧持续时间(视频)

    乙流低烧持续时间
    乙型流感是由于乙型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炎症,特点是发病即高热,不易退热,反复发热,发病前1-2天可以达到高峰期,可达39℃-40℃,持续发热3-5天。期间即便服用退烧药物,体温下降后到夜晚体温又会上升,具体发热时间因人而异。 乙型流感引起发热首先需要抗病毒治疗,可以使用金刚烷胺、病毒灵颗粒等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以及配合服用退热类药物例如小柴胡颗粒、对乙酰氨基酚进行治疗。乙型流感具有一定传染性,所以患病期间尽量独处,避免到户外活动,避免去公共场所。饮食可以多食白粥,少食多餐,避免过饱,以免增加胃肠负担引发呕吐、腹泻等症状。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