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

  • 婴儿黄疸高怎么办要怎么降(视频)

    婴儿黄疸高怎么办要怎么降
    婴儿黄疸高,应根据原因进行处理,常见原因如下:一、生理性黄疸:通常无需特殊处理,生理性黄疸多发生于生后2-3天,4-5天出现高峰,7-10天逐渐消退,早产儿出现的时间较晚,生后3-4天出现,7-10天较明显,而2-3周逐渐消退。二、病理性黄疸:出现黄疸的时间较早,生后24小时内就出现黄疸,黄疸值较高,超过12mg/dl,说明是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的原因较多,应查明病理性黄疸的原因,采取对应的治疗:1、溶血性黄疸:血型不合应输入白蛋白,必要时进行换血治疗;2、感染性黄疸:比如乳儿肝炎或巨细胞病毒感染,应进行蓝光箱照射,积极进行抗感染治疗。
    2023-08-02
  • 黄疸分几种(视频)

    黄疸分几种
    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足月儿生理性黄疸多于出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到高峰,黄疸程度轻重不一,轻者仅限于面部和颈部,重者可延伸至躯干、四肢和巩膜,粪便色黄但尿色不黄。如果总胆红素超过136.8μmol/L,即8mg/dL,可以出现轻度嗜睡或纳差,一般持续7-10天消退。早产儿由于肝功能不成熟,黄疸程度较重,多于出生后3-5天出现,5-7天达高峰,可延迟至2-4周才消退。血清胆红素主要是未结合胆素增高,增高生理范围随日龄不同而不同。 病理性黄疸有以下特点: 1、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且总胆红素>6mg/dL; 2、足月儿总胆红素>220.6μmol/L即12.9mg/dL,早产儿>255μmol/L即15mg/dL; 3、血清直接胆红素>26μmol/L即1.5mg/dL; 4、总胆红素每天上升>85μmol/L即5mg/dL; 5、黄疸持续时间较长,超过2-4周或进行性加重。
    2023-08-02
  • 母乳性黄疸有什么特征(视频)

    母乳性黄疸有什么特征
    母乳性黄疸在新生儿期间较常见,多数小儿在出生3-5天以后出现黄疸。一般在2周左右达到高峰,3周到3个月时恢复正常。母乳性黄疸需要与病理性黄疸区分,病理性黄疸出现时间早,部分患儿在24小时甚至12小时内即可出现黄疸。黄疸上升速度较快,且超过正常标准,或者黄疸消退又出现。如果黄疸持续时间较长超过1个月,则为病理性黄疸。 此外,母乳性黄疸的小儿精神状况较好,以母乳喂养为主。大便颜色正常,没有大便颜色变浅、变白的现象,生长发育良好。如果母乳性黄疸超过1个月未退,则需要到医院检查患儿是否为病理性黄疸,做血生化检查。因小儿出生超过1个月,通过新生儿经皮胆红素测定不准确,通过血生化检查可以判断黄疸值。黄疸为直接胆红素升高还是间接胆红素升高,有助于疾病判断。此外,通常母乳停3-5天后,母乳性黄疸可较快下降,而病理性黄疸不会有特征性变化。
    2023-08-02
  • 痛风早期会在脚背上吗(视频)

    痛风早期会在脚背上吗
    痛风早期应该会是在脚背,这也是根据临床得出结论,临床发现80%病人,甚至有统计达到85%病人,痛风发作都是以脚部第一跖趾关节为主。所以认为足部痛风非常重要,大多数人都是以足部痛风发作。 痛风性关节炎,突然红、肿、热、痛为临床表现,甚至有人疼痛来在一天内就会达到高峰,尤其是晚上。经常在急诊科时候会发现很多人半夜就诊,因为最近也是饮食上也不节制,可能会吃海鲜,或喝啤酒,或者吃动物内脏,容易引起痛风发作食物,所以以为诱发。所以痛风性关节炎,以足部为首发常见,应该非常重视。
    2023-08-02
  • 取卵后腹水的高峰期是何时(视频)

    取卵后腹水的高峰期是何时
    腹水高峰期通常在取卵1周之内,因为超数排卵,取的卵泡较多、卵巢反应较大,部分蛋白会流失到腹腔和盆腔中导致出现腹水。原则上1周之内为高峰期,甚至部分患者比较敏感,在第2天、第3天出现较多腹水。若1周后再出现腹水,这时通常病情较稳定,出现的腹水较少。而且并非所有患者取卵后均出现腹水,所以无需过分担心,只有少部分比较敏感的患者对卵巢过度刺激反应明显,导致出现腹水。大部分患者通过自身代谢,可将腹水完全吸收。若少部分患者,腹水出现的速度较快、量较大,这时可借助点滴白蛋白进行对症治疗,多数患者有明显好转。但若患者出现比较明显的体液脱失,则需要住院观察、治疗一段时间。当取卵后若突然出现腹胀、不适、胸闷、憋气、排便感明显等症状,通常都是出现腹水较快、量较大的患者。建议尽快到医院完善相关检查,包括超声检查、抽血化验,明确病情程度,及时进行对症治疗。
    2023-08-02
  • 高尿酸的症状(视频)

    高尿酸的症状
    部分高尿酸患者可以无任何症状,单纯检查是阳性。如果长期血尿酸升高,可能会出现临床表现,比如影响关节,过高尿酸沉积关节,可能会引起痛风发作。痛风发作最典型症状是关节急性红、肿、疼痛、功能障碍,最常受累的是脚趾小关节。 患者关节疼痛持续时间比较短,多在1周以内,但是起病很快,24小时内疼痛可达到高峰,而且疼痛程度较剧烈。如果沉积至肾脏,可能引起肾结石、尿毒症,甚至需要长期做血液透析。所以,高尿酸症状主要根据尿酸盐是否沉积到相应部位引起相应症状而定。
    2023-08-02
  • 流行性腮腺炎的检查(视频)

    流行性腮腺炎的检查
    流行性腮腺炎主要依靠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以及相关检查进行诊断,其检查项目如下: 1、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可正常或者稍低,有肾炎并发症者可出现蛋白尿及红、白血细胞; 2、血清和尿淀粉酶测定:90%的患者血清淀粉酶有轻度或者中度的增高,有助于诊断; 3、血清学检查:抗S抗体可作为早期感染的证据,6-12个月逐渐下降或者消失;抗V抗体在发病1个月达高峰,6个月后逐渐下降,2年后达低水平并持续存在; 4、病毒分离:早期患者可在唾液、尿液、血液、脑脊液中分离到病毒。
    2023-08-02
  • 神经性头痛和偏头痛区别(视频)

    神经性头痛和偏头痛区别
    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的偏侧搏动性头痛,在发作之前往往会有先兆,包括视物模糊、肢体麻木、畏光等症状,通常数分钟或一小时疼痛出现,并迅速达到高峰,在安静环境、黑暗环境下或睡眠后疼痛可以缓解。因此偏头疼在发作前会有先兆,并会出现神经精神障碍、功能障碍。 神经性头疼主要是头皮下分布的神经,如枕神经、三叉神经、耳后神经分布区受到压迫或损害时所引起的疼痛,疼痛多呈闪电样刺痛,往往没有先兆。在治疗上面偏头痛可以应用常规止痛药或特异性止痛药,如曲普坦类药物,而神经性头疼主要应用抗神经痛的药物,如卡马西平、加巴喷丁等药物。
    2023-08-02
  • 记忆力衰退是否跟年龄大有关(视频)

    记忆力衰退是否跟年龄大有关
    从生理学的角度而言,人类在20岁左右时,脑容量会达到高峰,所以20-30岁是脑力和体力最好的阶段。从30岁之后,人体各器官都逐渐出现衰退,此时脑力也会逐渐的有所下降,这个道理其实很容易理解。 因为从开始衰老,身体各个器官都会出现不同的老化现象,大脑也会随着整个身体各个器官逐渐衰老,衰老后,其功能会逐渐下降。因此大脑主要负责的记忆力,也会逐渐下降,所以记忆力衰退与年龄相关。 记忆力衰退是老年人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多数老年人的记忆力衰退都和年龄相关,所以老年朋友们如果出现记忆力衰退,不必慌张。因为只有极少数的老年人记忆力衰退可能是由病理性疾病引起的,绝大多数的老年人均为正常的,与年龄相关的健忘表现。
    2023-08-02
  • 乙流低烧持续时间(视频)

    乙流低烧持续时间
    乙型流感是由于乙型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炎症,特点是发病即高热,不易退热,反复发热,发病前1-2天可以达到高峰期,可达39℃-40℃,持续发热3-5天。期间即便服用退烧药物,体温下降后到夜晚体温又会上升,具体发热时间因人而异。 乙型流感引起发热首先需要抗病毒治疗,可以使用金刚烷胺、病毒灵颗粒等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以及配合服用退热类药物例如小柴胡颗粒、对乙酰氨基酚进行治疗。乙型流感具有一定传染性,所以患病期间尽量独处,避免到户外活动,避免去公共场所。饮食可以多食白粥,少食多餐,避免过饱,以免增加胃肠负担引发呕吐、腹泻等症状。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