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肉瘤

  • 尤因肉瘤与骨肉瘤的区别(视频)

    尤因肉瘤与骨肉瘤的区别
    尤因肉瘤与骨肉瘤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区别: 1、病理方面:骨肉瘤是一种可分泌肿瘤性骨样基质的肿瘤,而尤因肉瘤是由小圆细胞构成的肿瘤; 2、治疗方式:骨肉瘤通常采取大剂量化疗加手术切除,对常规剂量放疗不敏感,化疗加彻底手术治疗才能获得比较满意疗效。而尤因肉瘤对放疗极为敏感,在放疗同时,加用化疗和手术治疗称为综合治疗,目前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 3、转移途径:骨肉瘤通常转移至肺或其它脏器,而尤因肉瘤主要转移到其它骨骼、骨髓或脏器。
    2023-08-03
  • 骨肉瘤如何诊断(视频)

    骨肉瘤如何诊断
    骨肉瘤是常见于青少年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常见的发病位置在四肢长骨的近端或远端,主要表现为膝关节出现没有任何诱因的疼痛、肿胀,需排除因外伤或其他原因造成的疼痛。 在常规检查时局部有压痛感,甚至出现发热、血管扩张等症状,通过进行X光片等检查之后,有较大可能观察到骨质破坏的情况,可根据这一情况与其他创伤造成的症状相区别。
    2023-08-03
  • 骨癌是白天痛还是晚上痛(视频)

    骨癌是白天痛还是晚上痛
    骨癌通常表现为晚上痛,即夜间痛。骨癌是指发生在骨的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恶性骨肿瘤。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包括儿童常见的骨肉瘤和尤文氏肉瘤,而继发性恶性骨肿瘤是由于身体其它地方癌症发生骨转移,如甲状腺癌、乳腺癌或肺癌骨转移。无论是何种类型骨癌,疼痛主要表现为夜间痛,原因主要归纳为以下两点:1、注意力集中:白天从事日常活动,如读书、看电视,注意力较分散,疼痛通常较轻。而晚上迷走神经相对兴奋,周边环境较安静,所以注意力相对集中,疼痛通常较重;2、内分泌因素: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调节的内分泌因素有关。无论是原发性恶性骨肿瘤或继发性恶性骨肿瘤,疼痛治疗原则一致,早期通常采用阶梯式止痛治疗。
    2023-08-03
  • 骨癌的早期症状表现(视频)

    骨癌的早期症状表现
    骨组织的恶性肿瘤,称为骨肉瘤或骨癌,通常早期骨癌无典型临床症状。部分患者没有任何不适,部分患者可感觉到局部酸胀、麻木等不适,初期误认为是关节损伤、运动过量等,则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疼痛是较主要的症状,开始疼痛较轻微,随后疼痛逐渐加重,并呈持续性疼痛,夜间痛是骨癌的重要症状,应给予足够重视。通常关节损伤、关节外伤的疼痛,患者休息一段时间后会好转。但骨癌的疼痛,休息后不会得到缓解,并且疼痛逐渐加重,可能疼痛无法忍受,甚至出现局部肿块、静脉曲张。此外,病理性骨折常是患者到医院首次就诊的主要原因。肿瘤未确诊前,患者应到专科医院除外恶性肿瘤,再做进一步治疗。
    2023-08-03
  • 骨癌可以治愈吗(视频)

    骨癌可以治愈吗
    骨癌指的是骨的恶性肿瘤,能否治愈根据其疾病类型不同而有所不同,常见情况如下:1、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包括青少年的骨肉瘤或尤文氏肉瘤等,其5年生存期与化疗效果密切相关。骨肉瘤的5年生存率是50%-75%,而尤文氏肉瘤类肿瘤经过正规化疗后,目前认为可以治愈;2、继发性恶性骨肿瘤:指生长在其他地方的肿瘤转移到骨中,即为继发性恶性骨肿瘤,此类肿瘤的预后有较多因素,如与原发性肿瘤密切相关。因此对于骨癌患者,在处理继发性恶性骨肿瘤的同时,应该着重治疗原发灶。经过正规治疗后,诸多患者的预后能够得到明显改善。目前由于靶向药的出现、化疗技术提高和放疗技术提高,骨癌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和继发性恶性骨肿瘤患者的预后,也得到明显改善。
    2023-08-03
  • 骨肉瘤保肢手术指征(视频)

    骨肉瘤保肢手术指征
    以往骨肉瘤治疗方法首选截肢手术,即切除骨肉瘤肢体,希望可挽救生命。但骨肉瘤作为全身性肿瘤,即使将肿瘤切除,亦可于其他部位出现转移,导致患者生命受到威胁。目前,80-90%的患者可获得保肢治疗。将病发的骨骼切除,用金属骨或关节代替原有肿瘤骨的关节或骨结构。手术指征主要包括肿瘤可得到彻底切除及使用合适的假体进行重建。
    2023-08-03
  • 骨肉瘤术后护理(视频)

    骨肉瘤术后护理
    骨肉瘤采取的手术通常是瘤段切除、人工关节置换,还有一些比如自体骨灭活再植、异体骨移植等手术方式,最多见的还是瘤段切除、人工关节置换,对于这些患者而言,术后的护理首先要进行局部制动,但又需要避免一些制动的并发症,比如血栓、过度的肿胀、关节的僵硬,所以术后早期进行适当的制动的情况下,还要鼓励肢体远端的活动,促进血液循环,避免血栓的形成;第二,术后尽快恢复关节的活动,首先是主动活动,在没有明显疼痛的情况下,鼓励他进行主动的屈伸训练,而后可以做一些被动的活动,加强膝关节的屈伸,或者其他肩关节的屈伸上举等活动,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
    2023-08-03
  • 骨肉瘤截肢后还转移吗(视频)

    骨肉瘤截肢后还转移吗
    骨肉瘤的患者截肢后有可能出现转移。即使患者出现转移也有办法进行治疗,如可以通过定期观察、定期随访来尽量避免转移的发生。 骨肉瘤的转移途径以血行转移为主,早期做手术切除以后出现转移是因为骨肉瘤在早期就已经发生血行转移。只是瘤细胞没有聚集成团,没有形成影像上可见的病变。因此在截肢前诊断为没有转移,但这类患者检测时可发现肿瘤细胞已经发生血行转移。
    2023-08-03
  • 小儿骨肉瘤的症状(视频)

    小儿骨肉瘤的症状
    小儿骨肉瘤的症状如下: 1、疼痛:是骨肿瘤较早出现的临床症状之一,尤其以夜间疼痛为主; 2、局部肿块和隆起:随着肿瘤的增长,小儿骨肉瘤在局部隆起,形成包块,在体表软组织较少的情况下可触摸到; 3、病理性骨折:随着肿瘤的进一步破坏,可能造成正常的软组织和骨骼组织强度降低,出现病理性骨折; 4、局部的功能障碍和关节功能异常:骨肉瘤主要发生于膝关节周围,随着肿瘤的增长,可能会导致膝关节屈、伸功能,甚至跑、跳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2023-08-03
  • 小儿骨肉瘤的发病原因(视频)

    小儿骨肉瘤的发病原因
    小儿骨肉瘤是较常见的骨肿瘤,通常发生于青少年,一般15-25岁为高发年龄。从目前研究结果来看,骨肉瘤的发病与很多因素相关,发病原因如下: 1、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增长和快速进步,易感基因可能与骨肉瘤发病有一定关系; 2、环境因素影响:放射线、装修的有害物质及污染的水源、食物等,均可能促使或诱发骨肉瘤发生; 3、自身骨骼生长发育的速度:小儿期骨的增殖生长发育较快,正常的软组织、骨组织向骨肿瘤或正常组织进化,此过程具有诸多不确定性。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