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美玲

  • 怎么确认孩子是不是多动症(视频)

    怎么确认孩子是不是多动症
    如果怀疑孩子患有多动症,发现线索时需要到专业的机构寻求帮助。比如较同龄孩子明显的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时间持续到6个月以上,总是处在好动情况,而且邻居、亲戚朋友等认为孩子也是非常的好动,容易冲动,缺乏自控能力,父母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管理孩子,以保证安全。 部分孩子是多动易怒,具有攻击行为,其他的孩子都不愿意和其一起玩耍。幼儿园或者是学校的老师经常会把孩子的行为问题报告给父母,父母经常对孩子发脾气,过后又后悔自己的行为伤害到孩子,感觉到心力交瘁,感到这种孩子很难管理。出现以上情况后续要及时的带孩子到专业的机构进行检查,就可以早期能够帮助患儿,早期能够让孩子得到很好的干预,能够回归到社会,回归到小孩子的群体里面,能够和其他孩子一起交流情况。
    2023-08-02
  • 多动症儿童的康复训练方法(视频)

    多动症儿童的康复训练方法
    多动症儿童除了部分症状比较严重的患儿需要药物治疗,一般情况下强调是以行为治疗为主。对于多动症的儿童,及时进行行为训练,属于一种有效的干预措施,是其它治疗方法的基础和行为理论,认为异常行为和正常的行为一样,也是通过学习获得并强化和保持。所以要通过行为训练、学习消除和矫正患儿的异常行为。 所以一种好的行为出现时,要及时的进行强化,给予表扬,对于一些不好的行为出现的时候,要进行批评和惩罚,让患儿知道此行为的错误,所以行为训练是非常的重要。对于多动症儿童,要及时的发现长处,对于感兴趣的事物能够得到强化。所以行为治疗,就是要家长和学校一起帮助患儿,特别是家长要做好长期的打算,因为行为矫正无法立即矫正过来,需要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使患儿慢慢能够强化有利的行为,不对的行为慢慢得到纠正。
    2023-08-02
  • 儿童有多动症怎么办(视频)

    儿童有多动症怎么办
    家长怀疑孩子有多动症的表现,要到专业的医疗机构寻求帮助,如综合医院的儿童保健科、儿童精神科、儿童发育行为科等专门针对儿童多动症的科室就诊。如果确定孩子是多动症,家长必须接受孩子患病的事实,理解孩子的症状,孩子的不良行为不是故意,需要家长帮助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并寻求老师的理解,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积极主动的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并不断地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帮助孩子,让孩子多动的表现,大家一起宽容、包容、帮助和指导。 对于有严重多动的儿童,可以使用药物帮助治疗,让孩子在生活中能够与其他的小朋友交流,而不是自己单独玩耍。多动症的孩子在临床上表现为不听指令,自己在玩,家长需要喊住这些孩子,要让其知道自己的错误并得到改进,通过帮助让其知道什么是错误行为,慢慢的循序渐进指导孩子,使其能够得到很好的帮助和治疗。
    2023-08-02
  • 小儿多动症有哪些常见的表现(视频)

    小儿多动症有哪些常见的表现
    多动症的儿童常见的行为表现主要是两大症状,一种是注意力障碍,还有一种是活动过度,可以伴有冲动和学习困难。多动主要表现是在座位上常常坐立不安,用手、脚敲打或者是扭动,还有就是随意的离开座位。另外,患儿难以安静的玩耍,或者是参加娱乐活动,自己不听指令,到处乱跑。或者是在不合适的场所乱跑、乱爬、乱动、随意的翻动,不停的活动,仿佛是被发动机驱动一样,不能在安静的场所久坐,让人感觉坐立不安。 部分儿童会表现为说个不停,嘴巴总是会念,但是不听指令,回答问题的时候不经过思考,需要轮流时难以等待,比如在站着排队时,就会冲到前面去,不能够等待。还有会不断地打扰别人的对话,游戏活动不经过允许随便使用别人玩过的东西等。
    2023-08-02
  • 怎样判断宝宝脑缺氧(视频)

    怎样判断宝宝脑缺氧
    宝宝脑缺氧包括很多的原因,一种是源自于新生儿期的缺氧缺血性脑病,具有明确的宫内窘迫和窒息时,可以导致新生儿的脑损伤。新生儿脑损伤的症状按照程度可以分为轻、中、重三类。轻度表现就是过度的觉醒状态、易激惹、很兴奋、高度激动性抖动、颤动,吸吮正常,拥抱反射活跃,没有惊厥的表现。中度缺氧的表现是抑制状态,嗜睡、浅昏迷、部分惊厥发作,原始反射的减弱和遗留后遗症。重度的脑缺氧就是昏迷状态,频繁的惊厥、抽筋、呼吸不规则,原始反射消失,常常会遗留后遗症的症状,出现的后遗症包括脑瘫、癫痫、视力障碍、耳聋等。 对于出生有缺氧窒息的宝宝,建议每个月都要到三甲医院以上的专科医院进行神经反应的检查和评估,了解宝宝脑发育的情况,如有问题应及早进行康复,修复脑神经,减轻宝宝的后遗症。宝宝出生6个月以内每个月需要健康体检,查看每个月的生长发育水平是否正常,如果出现不正常的情况就可以进行早期干预,此项定期体检相当重要。
    2023-07-31
  • 10岁小学生厌学怎么办(视频)

    10岁小学生厌学怎么办
    10岁左右的孩子厌学,从心理学角度讲,就是消极对待学习生活的一种行为反应模式,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习的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可能消极对待学习,行为上远离学习。作为学生自身来讲,就是孩子在面对应试教育的高压下,享受不到学习的乐趣。部分家长也是在教育方面急功近利,对于孩子过度的期待,造成孩子心理的负担,也容易使孩子产生厌学的情绪。当孩子存在厌学的时候,家长的紧张、焦虑情绪会表现出来,并且责骂、否定、批评孩子,亲子关系遭到破坏。 所以在面对孩子厌学的时候,先要修复家庭之间的亲子关系,要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需要理解孩子,对于孩子在学习中的焦虑、恐惧或者自卑等心理问题,要帮助孩子分析厌学的具体原因,鼓励孩子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才能够解决孩子厌学的问题。因为厌学的孩子都有一些心理方面的问题,主要是压抑、抑郁,没有很好的释放出来,出现一种焦虑、强迫症状。所以,如果孩子除了厌学外,还存在其它心理方面的问题,家长一定要带孩子找专科的心理医生进行疏导,通过开导、指导、帮助孩子,及时找到厌学的原因,心理疏导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