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压增高

  •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症状(视频)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症状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是棘手的疾病,患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后预后相对比较差,临床表现非常复杂,主要表现是恶心、呕吐、颈部发硬,原因是白血病细胞在脑脊液里大量繁殖,导致颅内压增高,从而产生以上临床表现。 中枢神经白血病可以侵犯到颅神经,比如外展神经,还可以侵犯到其它神经,影响眼球运动、视力、听力等。部分中枢系统白血病患者通过常规检查可以发现,比如急性白血病患者,特别是急淋患者常规要做腰穿,腰穿后可发现患者脑脊液压力升高,或从脑脊液里检测到白血病细胞,可确诊为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但此时患者可能并没有太多症状。
    2023-08-01
  • 脑血吸虫病的症状(视频)

    脑血吸虫病的症状
    脑血吸虫病的症状,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颅内压增高:血吸虫的虫卵寄生在中枢神经系统组织,可以造成颅内压增高,出现间断头疼、头晕、恶心、呕吐等;2、癫痫:抽搐的表现,也就是当血液虫的虫卵寄生的部位比较靠近大脑皮层时,可以出现异常的放电,全身性癫痫大发作,比如牙关紧闭、上肢屈曲、下肢伸直、意识丧失,也可以出现局灶性发作,比如暂时性意识丧失,学习时笔掉了,或者吃饭时筷子掉了;3、脑血管病:压迫神经传导中枢时,可以出现脑血管病,半侧身体肢体活动不利的情况,严重情况下,可以造成昏睡、昏迷等临床表现。
    2023-08-01
  • 化脓性脑膜炎如何治疗(视频)

    化脓性脑膜炎如何治疗
    化脓性脑膜炎的治疗措施包括: 1、抗生素治疗,急性期可静脉给药,以早用药,足剂量,足疗程为原则; 2、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障合理的营养; 3、控制脑水肿及颅内压增高,如限制液体摄入量,静脉给药等; 4、控制惊厥的发作,可用地西泮、苯巴比妥等药物; 5、维持心血管及心功能的正常,监测心肺功能; 6、相关并发症的治疗。 具体用药请结合临床,由医生面诊指导为准。
    2023-08-01
  • 化脓性脑膜炎难治吗(视频)

    化脓性脑膜炎难治吗
    化脓性脑膜炎是由于细菌侵袭到脑膜所造成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常见细菌包括脑膜炎球菌、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B型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化脓性脑膜炎患者往往起病比较急,有的是爆发式起病,病人表现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另外,患者表现可以出明显的头疼、呕吐、视乳头水肿等颅内压增高症状,临床检查可以表现为脑膜刺激征阳性,包括颈抵抗、克氏征和布氏征阳性。化脓性脑膜炎容易侵袭脑实质,造成一些脑实质损害症状,比如精神症状,病人可以表现为谵妄、幻觉、胡言乱语等;还有的患者表现为癫痫发作,表现为抽搐;还有的患者可以表现为认知功能损害,比如智力下降,记忆力下降;还有的患者可能因为运动系统损害,可能表现为偏瘫、截瘫、交叉瘫等等表现。 在治疗上,对于化脓性脑膜炎来讲,最主要的就是早期、足量选择对病原菌比较敏感的抗生素,在治疗当中最为重要。除此之外还要防止感染性休克、中毒性休克,另外还要脱水,降颅压,防止脑疝形成。到现在有大约15%的化脓性脑膜炎会出现死亡,所以此病在临床上必须要给予足够重视。如果治疗不及时,有一部分病人会遗留长期后遗症,比如偏瘫、智力下降、癫痫发作等等,所以一定要早期及时给予治疗。
    2023-08-01
  • 小孩病毒性脑炎严重吗(视频)

    小孩病毒性脑炎严重吗
    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轻重程度差异很大,取决于脑膜或脑实质受累的程度,具体如下: 1、大部分患儿以弥漫性大脑病变为主,主要表现为发热、惊厥反复发作、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及颅内压增高症状; 2、有的患儿病变主要累及额叶皮质运动区,临床主要以反复惊厥为主要表现,伴或不伴发热; 3、若病变主要累及额叶底部、边缘系统,则主要表现为精神情绪及行为异常,如躁狂、幻觉、失语、记忆力障碍等。多种病毒可以引起此类表现,但以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最严重; 4、其他还可能以单瘫、偏瘫、四肢瘫和不自主运动为主要表现; 5、如果患儿病情较重,出现呼吸肌麻痹,需机械通气治疗;有频繁惊厥持续发作,出现深度昏迷及严重感染等并发症,需儿童重症监护病房抢救治疗,因为重症脑炎更易引起急性期死亡或后遗症。经及时诊治,本病病程大多2-3周,多数患儿完全恢复,但少数临床病情重、全脑弥漫性病变者可能遗留惊厥、运动、语言、智能、视力、听力残疾等。
    2023-08-01
  • 小儿病毒性脑炎是怎么回事(视频)

    小儿病毒性脑炎是怎么回事
    小儿病毒性脑炎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颅内急性炎症,病变主要影响大脑实质。临床工作中,20%-30%的病毒性脑炎可以确定致病病毒,其中80%是肠道病毒,其次为虫媒病毒、腺病毒、单纯疱疹病毒、腮腺炎病毒或者是其他病毒。病毒通过呼吸道、消化道进入淋巴系统繁殖,通过血流感染颅外某些脏器,此时患儿可以有发热等全身症状;病毒寄居在脏器内进一步繁殖可能感染脑及脑膜,出现中枢神经症状,比如发热、惊厥及颅内压增高,患儿可有嗜睡、昏睡、昏迷及深度昏迷、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有的表现为精神情绪及行为异常,如躁狂、幻觉、失语、记忆力障碍等。多数病毒可以引起这种表现,但以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最严重,以单瘫、偏瘫、四肢瘫或者不自主运动为主要表现。本病病程大多是2-3周,经过及时诊治,多数可完全恢复。少数临床病情重,全脑弥漫性病变者可能遗留惊厥及智力、运动、心理行为视力或听力残疾。
    2023-08-01
  • 孕妇出现头晕眩晕怎么回事(视频)

    孕妇出现头晕眩晕怎么回事
    孕妇如果出现头晕及眩晕症状,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必须要面诊,医生通过详细询问病史,恰当体格检查,必要时可以进行对母婴无危害的检查及检验明确病因。头晕是孕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引起孕妇头晕的常见原因包括贫血、睡眠不足、精神压力过大等。 眩晕主要是由前庭性病因导致,主要分为中枢性及周围性两种。中枢性眩晕主要是与脑部病变相关,多见于后循环缺血、颅内压增高等,必要时候需要进行头部CT或磁共振检查明确病变部位。周围性眩晕一般症状重、病情轻,一般与脑部无相关性,多见于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俗称耳石症、美尼尔氏综合征、中耳炎、前庭神经元炎等。 如果高度怀疑为严重威胁孕妇生命安全的疾病,需要进行多学科会诊,充分与孕妇及患者家属沟通,及时诊断和治疗。
    2023-08-01
  • 小儿窦性心动过缓是什么意思(视频)

    小儿窦性心动过缓是什么意思
    小儿窦性心动过缓是指婴儿心率在每分钟100次以下,1-6岁每分钟80次以下,6岁以上每分钟在60次以下。可发生于健康儿童、运动员、克丁病、伤寒、阻塞性黄疸及颅内压增高相关疾病如脑出血、脑肿瘤、结核性脑膜炎等。服用洋地黄类药物或利血平也可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如果没有症状可不予特别治疗,若出现心排血量不足症状,可应用药物治疗,如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小儿窦性心动过速,一旦发生,需首先明确原因。
    2023-08-01
  • 小儿窦性心动过缓的原因有哪些(视频)

    小儿窦性心动过缓的原因有哪些
    小儿窦性心动过缓常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1、健康儿童、运动员; 2、克丁病、伤寒或阻塞性黄疸等; 3、颅内压增高疾病:脑出血、脑肿瘤、结核性脑膜炎; 4、服用洋地黄类或利血平类药物; 5、正常代偿性心动过缓,没有症状不需治疗,可对家长进行解释,消除紧张情绪; 6、心排血量不足可服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新生儿可应用山莨菪碱进行处理。
    2023-08-01
  • 神经源性肺水肿怎么消除(视频)

    神经源性肺水肿怎么消除
    神经源性肺水肿治疗措施主要如下: 1、快速降低颅内压,降低颅内压现在常用速尿静脉推或甘露醇,甘露醇是降低颅内压比较好的药物; 2、保持呼吸道通畅,因为肺水肿也会影响呼吸,所以要保持呼吸道通畅; 3、做气管插管,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4、治疗上可以适当使用激素,即糖皮质激素,甲强龙甚至地塞米松。激素能够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能够减少或者减轻肺水肿程度; 5、用抗生素,防止包括肺内感染和颅内感染。 神经源性肺水肿主要以颅内压升高为主引起急性肺水肿,各种神经系统疾病都会引起颅内压增高,最常见脑出血、脑炎或者急性脑外伤,引起神经源性肺水肿,典型临床也以呼吸困难为主,可以伴有大量血性的泡沫痰。临床检查时可以听诊两肺有明显湿啰音,血压升高,病情进展也比较快。神经源性肺水肿治疗也比较困难,而且病死率也比较高。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