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需要多长时间(视频)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需要多长时间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时间具体如下: 1、药物治疗:包括降血糖药物、胰岛素,属于终身治疗。改善微循环的药物,如羟苯磺酸钙,需口服治疗1-3个月; 2、眼底激光光凝治疗:若进入重度非增生期以及增殖期,需进行全视网膜光凝,通常需进行4-6次激光,频率为每周一次; 3、黄斑区激光治疗:若出现黄斑水肿,需同时进行黄斑区的激光治疗,较为流行的是在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每月一次,新生血管、青光眼也需进行激光治疗。 总而言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十分漫长且全面,通过初期治疗后仍需复诊,进行二次治疗,因此治疗过程较长,需坚持在控制血糖基础上进行长期治疗。
    2023-08-03
  • 中医如何治疗青光眼(视频)

    中医如何治疗青光眼
    中医称青光眼为黑风、青风、绿风内障,它是由于肝屈节、肝阳上亢、肝寒、内力上逆造成的,对于早急性发作的青...
    2023-09-26
  •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并发症有哪些(视频)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并发症有哪些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并发症主要包括黄斑水肿、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以及牵引性视网膜脱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需尽早发现与治疗,目前的技术手段难以使已发生病变的视网膜组织恢复视功能,患者可以通过手术治疗控制病情,尽可能多地保留剩余的视功能。但由于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并发症严重损害了视功能,预后一般较差。
    2023-07-30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预后怎样(视频)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预后怎样
    如果早期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并积极进行治疗,预后较好。非增殖期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通过治疗可以使疾病较长时间地稳定在现阶段,而不继续发展,但患者需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如果已经发展为增殖性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需通过手术与药物进行治疗,但视功能损伤较严重,一般预后较差。极少数患者由于新生血管反复出血,形成了青光眼与牵引性视网膜脱离而导致失明。
    2023-07-30
  • 青光眼中医能治好吗(视频)

    青光眼中医能治好吗
    青光眼临床上可分为三大类: 1、原发性青光眼:多为双侧性,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明确; 2、继发性青光眼:由其他疾病所引起,病因较明确; 3、先天性青光眼:由于胎儿在胚胎发展的过程中异常所引起 任何类型的青光眼均可导致视神经萎缩。中医在辨证的基础上用药,可以改善眼内房水循环、减少眼内异物、降低眼压、营养视神经、扩大视野,使视功能能得到改善,控制病情发展,但患者不能恢复到以前的视力。
    2023-07-30
  • 青光眼术后吃什么好(视频)

    青光眼术后吃什么好
    青光眼手术对机体损伤较小,术后饮食无严格要求,重在护理工作。青光眼术后应清淡饮食、适量运动、少量多次饮水,应避免摄入过多营养,因青光眼采用滤过手术,术后应保持滤过口通畅,而营养丰富的食物或补血益气的中药,可促进瘢痕形成,加速伤口愈合,术后伤口瘢痕化,可影响手术效果。因此,青光眼术后短期内应以清淡饮食为主。
    2023-07-30
  • 什么是慢性单纯性青光眼(视频)

    什么是慢性单纯性青光眼
    慢性单纯性青光眼属于口语化称谓,并非专业性诊断名称,专业名称为原发性慢性开角型青光眼,属于原发性青光眼的一种类型,起病较隐匿,在眼压不升高的情况下,病情发展较缓慢,因其在发展过程中,房角处于开放状态,故称为开角型青光眼。原发性慢性开角型青光眼诊断明确后,需终身用药,并且终生随访,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023-07-30
  •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是怎么回事(视频)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是怎么回事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病因尚未明确,虽然房角处于持续开放状态,但其功能受损,可导致房水排出不畅,而房水在眼内潴留,可引起眼压升高。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起病隐匿,病情进展缓慢,早期无典型症状,更不会造成严重的视功能损害,多在体检时发现眼压升高,而进行眼底检查时,可发现视神经呈凹陷状态,即视神经损伤,明确诊断后,需进行终身治疗。
    2023-07-30
  • 眼睛疼的原因有哪些(视频)

    眼睛疼的原因有哪些
    由于眼部神经较为丰富,任何刺激神经的因素均可导致眼睛疼痛的发生。因此,眼睛疼痛的原因较多,根据其疼痛类型可分为以下几方面: 1、持续性胀痛:青光眼、眼内肿物、眼肌肿胀、视疲劳,其中视疲劳又因配戴眼镜不适或长期用眼导致; 2、刺痛:眼内异物、角膜神经暴露、维生素缺乏、干眼症、泪膜功能异常; 3、其他:炎症、外伤、手术等。
    2023-07-30
  • 怎么判断青光眼(视频)

    怎么判断青光眼
    判断青光眼的依据具体如下: 1、眼压:正常人群眼压约10-21mmHg,若高于21mmHg,需高度警惕,大于24mmHg时,通常高度怀疑为青光眼。部分患者为正常眼压性青光眼,仅凭眼压度数,无法明确判断; 2、眼底情况:可引起视盘及视盘周边的眼底改变; 3、视功能:表现为视功能损害,但无法作为唯一的判断标准; 4、房角:进行房角检查,观察房角是否闭锁、狭窄。 5、症状:患者常出现眼部胀、疼痛,测眼压时高于正常值,可诊断为青光眼。
    2023-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