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文璟

  • 脊髓损伤慢性期的康复治疗(视频)

    脊髓损伤慢性期的康复治疗
    脊髓损伤康复治疗为以下几方面: 1、物理治疗:包括蜡疗、功能性电刺激、超短波光疗; 2、肌力训练:肌力训练主要根据患者残存肌力,采取辅助运动、主动运动、抗阻运动; 3、进行垫上运动训练:包括翻身、牵伸,垫上支撑,垫上移动; 4、进行坐位训练:坐位分为长坐位跟端坐位,包括坐位静态平衡,以及躯干向前、向后、向左、向右动态平衡训练; 5、转移训练:包括床跟人之间的转移、轮椅跟坐便器转移; 6、轮椅训练:轮椅训练分为轮椅上的平衡训练,以及轮椅操作训练,轮椅操作可以向前或向后驱动,左右转训练,前轮翘起行进,旋转训练,上下坡,跨过障碍物训练; 7、步行训练:步行训练分为平行杠内的训练和持拐杖步行训练,先可以在平行杠内训练站立和步行,逐步过渡到平衡训练与持双拐行走训练; 8、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包括穿脱衣服、洗漱、梳头、吃饭、沐浴; 9、利用矫形器:佩戴合适的矫形器让患者可以重新站立跟行走; 10、心理治疗:脊髓损伤患者要经历休克期、否认期、抑郁和焦虑反应期和依赖期几个不同的心理过程。所以对患者的心理变化规律要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康复治疗,以确保患者能顺利度过心理危机期。
    2023-08-03
  • 脊髓损伤的肌力训练方法(视频)

    脊髓损伤的肌力训练方法
    对于患者脊髓损伤,特别是脊髓损伤后导致四肢跟下肢瘫痪,肢体肌肉失去神经支配,导致废用性萎缩。肌力训练目标是使患者肌力尽量达到3级以上,所以根据患者残存肌力情况选择增加肌力训练。0级肌力可以选择针灸、电刺激以及传递神经冲动训练;1级肌力可以选择肌肉电刺激疗法,主动辅助的运动;2级肌力可以开展免负荷,就是把重力去除主动训练;3-4级主动训练到抗阻训练的过程。 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肌力训练重点,可能是肩跟肩胛带肌肉,特别是背阔肌、内收肌、上肢肌肉跟腹肌力量。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也要训练肌力,因为患者需要驱动运用轮椅、拐杖、助行器,在卧位或坐位时肩胛带肌肉的肌力训练,特别是上肢支撑力、三头肌与二头肌训练,还有握力训练,对患者移动、日常生活能力起到关键作用。
    2023-08-03
  • 脊髓损伤康复的方法(视频)

    脊髓损伤康复的方法
    脊髓损伤急性期康复方法有体位,包括床上卧位,保持肢体功能位,防止肌腱或者关节挛缩,进行呼吸与排痰训练,体位变化、关节被动活动、坐起训练、站立训练。 脊髓损伤恢复期可以采用物理治疗,包括蜡疗、功能性电刺激、超短波、光疗、肌力训练、在垫上的运动训练,包括翻身训练与牵伸训练、垫上支撑、垫上转移;进行坐位训练,包括长坐位跟端坐位;转移训练,包括轮椅、床的转移,轮椅到卫生间的转移;轮椅训练,包括轮椅平衡训练跟轮椅操作训练;步行训练,包括平行杠内步行和持拐步行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矫形器应用,心理治疗。
    2023-08-03
  • 脊髓损伤步态训练方法(视频)

    脊髓损伤步态训练方法
    脊髓损伤步态训练方法分为平行杠内的步行训练和持拐杖步行训练,通常先在平行杠内训练站立跟步行,再慢慢过渡到平衡训练跟持双拐行走训练。训练时常用步态是四点步,摆至步和摆过步。持双拐行走的四点步训练是持双拐、膝踝,还有足支具进行四点步态训练。首先平衡站立,伸左拐迈右腿,再伸右拐,再迈左腿,每次移动一个点,如此反复进行。 摆至步训练是患者先将双拐向前伸缩,支撑身体重心往前移,使双脚离地,下肢同时往前摆动,就是将双足摆至双拐落地点临近位置。摆过步训练是患者将双拐同时往前伸出,身体支撑往前移,两足离地,下肢同时摆动,两足越过双拐的落脚点,落在其前方,再把双拐往前伸出以保持平衡。摆至步相对摆过步,能量消耗较小,摔倒危险性也小,初期可能着重摆至步训练。
    2023-08-03
  • 什么是脊髓火器伤(视频)

    什么是脊髓火器伤
    脊髓火器伤主要是枪弹或者弹片造成脊髓开放性损伤,常合并颈、胸、腹部重要脏器损伤,相对比较复杂。火器伤导致的脊髓损伤大多数是完全性脊髓损伤,预后也比较差。火器伤多位于胸段,其次是腰段、颈段,最后是骶段,与身体各部位椎体节段长度有关。 如果伤口污染较重的患者,可能有脑脊液或者脊髓组织流出,存在感染可能。由于火器伤是在原发伤外,还存在挫裂伤和震荡区效应,受伤时表现脊髓损伤平面可能比后期高出几个节段,随着病理改变损伤平面可能下移,所以常合并大的损伤。如果是颈部损伤可伴有大血管、气管、食管的损伤,胸腹部分多合并血胸、气胸、肺部损伤,还有内脏损伤,胸膜后水肿等。
    2023-08-03
  • 脊髓损伤肛门恢复知觉的概率(视频)

    脊髓损伤肛门恢复知觉的概率
    脊髓神经损伤恢复一般比较困难。脊髓损伤以后会造成支配区域运动功能、感觉功能丧失,恢复概率主要取决于损伤的情况。如果是功能性脊髓损伤,像脊髓休克或者脊髓震荡引起短暂肛门知觉丧失,经过积极治疗大概95%以上可以恢复。 如果出现脊髓受压,神经水肿、出血,神经纤维断裂造成的感觉丧失,经过治疗以后可能70%-80%恢复。如果为脊髓横断造成的感觉丧失恢复可能性是0。横断损伤可能是完全性脊髓损伤,完全性脊髓损伤恢复很难,即使可以下移2-3个平面,后期也不可能恢复。如果肛门恢复知觉,可以判断脊髓损伤是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损伤平面以下运动、感觉有可能恢复。
    2023-08-03
  • 脊髓损伤截瘫治疗方法(视频)

    脊髓损伤截瘫治疗方法
    脊髓损伤截瘫治疗方法如下: 1、需要进行正确的急救转运,尽可能在固定以后再进行搬动,在制动装置中简单使用的是脊柱固定板; 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包括使用大剂量类固醇激素比如甲基强的松龙,脱水剂临床常用甘露醇,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常用尼莫地平,阿片受体拮抗剂临床常用纳洛酮,还有自由基清除剂,比如维生素E、维生素C、东莨菪碱; 3、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包括头颅牵引; 4、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肌力训练、垫上运动训练、坐位训练、转移训练、轮椅训练、步行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还有矫形器应用与心理治疗; 5、防治并发症,就是防治压疮、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控制痉挛等并发症的出现。
    2023-08-03
  • 脊髓损伤下肢康复训练方法(视频)

    脊髓损伤下肢康复训练方法
    脊髓损伤以后一般出现受损平面以下感觉跟运动功能全部或者部分障碍,表现为下肢运动功能障碍,不能站立、不能行走、身体转移不能。康复训练方法为以下几种: 1、主要采用针灸、电刺激、传递神经冲动的训练; 2、肌力训练; 3、坐位训练,包括长坐位跟端坐位; 4、转移训练,包括床与轮椅的转移; 5、轮椅训练,包括轮椅平衡训练和轮椅操作训练。轮椅操作就是向前驱动、向后驱动、左右转; 6、站立训练,可以先用电动起立床进行站立训练。训练时从倾斜20°开始,逐渐增加角度,最后让患者处于90°直立位,再过渡到站立架进行站立训练; 7、也可以利用四肢联动训练,就是用健侧肢体带动患侧肢体进行运动; 8、进行步行训练,步行分为平行杠内步行训练与持拐步行训练。先可以在平行杠内进行站立跟步行,逐步过渡到平衡训练与持双拐的步行训练。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