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常乐

  •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怎么治疗(视频)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怎么治疗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是人格障碍中的一类,主要特征是对他人权利的广泛漠视或者侵害。患者在儿童青少年时期,往往会存在品行障碍,成年后可能诊断转归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人在社会上往往会出现违法或者犯罪行为,治疗比较困难,因为患者的人格形成受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塑形因素的共同作用,到成年时人格已经固化,就像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所以如果患者人格发育异常偏离一旦成型,改变起来可能比较困难。 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对反社会性人格障碍也可以进行一定干预,但可能是个长期、漫长的过程,需要整个社会环境共同关注,包括对患者行为的校正。如果患者出现情绪和行为异常,导致激惹攻击性异常情绪,可以给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或者情绪稳定剂,让其情绪趋于稳定。总体来讲,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治疗可能比较困难。
    2023-08-03
  • 回避型人格障碍怎么回事(视频)

    回避型人格障碍怎么回事
    回避型人格障碍是人格障碍中的类型之一,此类人对社会环境有种紧张不安的感觉,所以会尽可能地回避出现在此环境中。回避型人格障碍的人往往对环境抱有一种怀疑和不信任感、不安全感,在社会环境中紧张不安,所以一般都是独来独往、独自开展工作。在环境中患者可能显得很自卑,由于自己社交能力的缺失会有一种自卑感或者无用感。 患者也可能对环境中的认可,就是对环境对他的评价和认可,也显得特别敏感,患者需要被承认、被接受,但在需求的同时又对环境抱有很大的距离感。患者的社交能力和社交恐怖症有些相似之处,治疗也可以采取和社交恐怖症共同的治疗措施,比如支持治疗、社交能力训练,对增强社交的自信心有一定帮助。
    2023-08-03
  • 什么是社交恐惧(视频)

    什么是社交恐惧
    社交恐惧是恐怖性神经症中的一类,恐惧症分为广场恐怖、社交恐怖。广场恐怖是指对特定社会环境的恐怖,从而极力回避,担心在这过程中出现不可预知的问题。还有一类就是社交恐怖,社交恐怖是指对人际交往的恐惧,患者往往极力回避社交环境,在直接的人际接触的过程中出现紧张、焦虑,甚至出现躯体症状,比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有的患者是在一对一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脸红、目光不敢直视、担心遇到熟悉的人、不敢和异性接触等不同的表现形式。还有部分患者是特定恐怖,属于另外一种类型,也属于社交恐怖表现。
    2023-08-03
  • 孤独症症状(视频)

    孤独症症状
    孤独症谱系障碍是儿童精神科一大类病,是广泛发育障碍中的一种。孤独症主要症状特点包括以下几方面: 1、社会交往障碍:这些孩子缺乏社会交往的技能,比较严重的患儿和周围的人,包括亲人情感的交流,甚至目光交流都很少,几乎没有; 2、语言发育障碍:患儿说话少,语言技能不发展,很沉默;组词造句能力有问题,这也影响到患儿的社交水平; 3、单调和刻板行为:一般患儿的兴趣非常局限,感兴趣的东西和别的孩子可能不太一样,玩具可能很单调,比如圆的或者简单的几何形状的无生命力东西;患儿会重复刻板地进行动作,让人很难理解,但自身却沉醉在这个过程中。 一般孤独症孩子的诊断年龄可能从两岁半开始,因为之后很多孩子的社会技能、语言技能逐步在发育、发展,但孤独症孩子这方面不发展,这就是孤独症谱系障碍。
    2023-08-03
  • 老年精神病发病原因(视频)

    老年精神病发病原因
    精神病的概念比较模糊,现在不强调病的说法,更多的叫做精神障碍。老年期发生的精神障碍种类比较多,有的是年轻时已经发作的疾病延续到老年,比如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也有可能是老年期首次发作,比如抑郁障碍,老年期首次发作的一般被称为老年期抑郁,但没有病,即没有单独的诊断,而只是一个临床现象;老年期还可能会出现年轻时很少发作的问题,比如与脑功能退化相关的障碍,比如认知障碍、痴呆等。 该病病因学机制比较复杂,包括易患因素、生物源性因素或者社会环境因素,精神科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所以老年期精神障碍的原因很复杂,如果像分裂症或者双相障碍的病因机制复杂,现在还不清楚,如果是和脑功能退化相关的问题则称为器质性精神障碍,从症状上可能表现为认知症状,片段精神病性或者情绪症状,还有可能出现人格改变,也和其它疾病不太一样。所以老年期精神病是个很宽泛的概念,还要看具体症状表现,根据具体症状进行治疗。
    2023-08-03
  • 治疗老年性精神障碍有什么方法(视频)

    治疗老年性精神障碍有什么方法
    老年性精神障碍的治疗需采取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生活支持治疗、行为治疗等,在治疗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的问题是药物问题,老年人对于精神科药物的耐受水平比一般成年人差,所以一定要注意规避药物的不良反应。在用药的过程中一定要用药物间相互作用相对比较小的药,因为很多老年人可能患有多种躯体疾病,对药物的耐受性差,而且治疗其它疾病时还会吃其它的药,所以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一定要弱。 老年性精神障碍是个比较宽泛的说法,老年期精神心理障碍几乎都可以称为老年性精神障碍,包括的内容很多,有些年轻时的疾病可能延续到老年,比如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或者抑郁障碍等。老年性精神障碍的范畴里还包括老年期抑郁,即指老年期首发的抑郁障碍,还有老年人因为脑功能的退化出现的疾病,比如认知障碍、痴呆、老年人格改变等,都属于老年精神障碍范畴内的问题。
    2023-08-03
  • 治疗偏执型精神障碍的方法(视频)

    治疗偏执型精神障碍的方法
    偏执型精神障碍的治疗比较困难,因为偏执型精神障碍主要特点表现为患者的妄想比较固化,而且有一定现实基础的妄想和超价观念。由于患者也没有自制力,对自身疾病没有认识和判断能力,所以也不会主动就医,对治疗的依从性也比较差,给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在患者发作的过程中,如果出现现实困难、困扰,可能还来找医生,这时对患者的治疗,首先要取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治疗联盟。另外,对患者疾病的症状,很难通过心理校正和说服使其同意医生的观点,所以这时往往以循序渐进,以失眠、焦虑等症状作为切入点进行干预。患者有时会出现妄想性思维,导致情绪不稳定,所以这时可以选择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不仅仅能控制精神症状,还能稳定情绪,所以偏执型精神障碍的治疗比较困难,而且可能是个长期的过程。
    2023-08-03
  • 创伤性应激障碍治疗(视频)

    创伤性应激障碍治疗
    创伤后应激障碍作为应激相关障碍中的一类疾病,是直接由于应激事件或者创伤性事件造成,患者应进行个体化或者经验性治疗,治疗以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结合药物治疗来开展。 心理治疗主要让患者远离应激源,给予一定的支持治疗。在心理治疗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患者反复暴露在创伤事件的痛苦回忆中,实际上创伤性回忆是造成再次创伤的因素。药物治疗可缓解症状,出现焦虑情绪或者抑郁情绪时,可以给予抗抑郁和抗焦虑药物。
    2023-08-03
  •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表现(视频)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表现
    日常生活中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者可出现情绪症状,包括对环境警觉性提升、敏感、易激惹,亦可出现对日常生活产生回避和麻木,或变得木讷。虽产生机制较明确,但疾病表现和症状间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治疗需采取经验性、个体化治疗。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治疗是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相结合,心理主要着眼于解决问题,药物治疗缓解症状。心理治疗包括让患者远离应激源、保证情绪稳定性,同时可辅助对症支持治疗、认知行为治疗。针对出现的焦虑、紧张情绪,可以用抗焦虑药物。
    2023-08-03
  • 厌食症有哪些症状(视频)

    厌食症有哪些症状
    厌食症患者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点: 1、厌食症患者最开始往往都从节食开始,因为追求苗条的身材限制自己体型、体重,所以进行节食; 2、肥胖的恐惧感的超价观念,胖了后会造成很不好的后果的认知歪曲,比如胖后变丑没人看、患各种各样疾病,或者对职业、社会角色造成很多不良影响等看法; 3、患者还会采取行为上的方式,比如节食、催吐、吃减肥药等,针对这种行为模式,如果不加控制,会过度影响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4、患者会出现对体型的体相障碍,患者的体会是骨瘦如柴的人站在镜子前面,却看到镜子里是个大胖子。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