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常乐

  • 入睡前有幻觉怎么回事(视频)

    入睡前有幻觉怎么回事
    任何精神症状只是在当持续出现,而且干涉到正常生活时,认为有病理意义。幻觉只出现1次或者数次,没有临床诊断价值。 环境因素可能对幻觉有一定的影响,尤其在睡前或者醒后,这时人的意识清晰度水平下降,对周围环境的感知不清楚,会零星出现幻觉。一旦意识清晰度水平达到正常状态,完全清醒过来,能够意识到这是一种虚幻感受,也没有太大的临床诊断意义。
    2023-08-03
  • 真性幻听什么意思(视频)

    真性幻听什么意思
    幻听分成真性幻听和假性幻听,真性幻听即对听觉感受的真实性更形象、更清晰;假性幻听有一种朦胧或者模糊感。从感觉器官上,真性幻听能够清晰的感受到由耳朵听到。 从声音的来源上,真性幻听患者能够很清楚地知道声音从客观世界来,有的病人会感觉到幻听来源于固定方向。 而假性幻听并不是来源于客观环境,可能来源于患者的主观意识,患者会告知医生,该声音不是从外而来,而是在大脑中出现。
    2023-08-03
  • 什么是机能性幻听(视频)

    什么是机能性幻听
    机能性幻听是一种虚幻听觉,即没有声音源时能够凭空听到声音。机能性幻听往往是听觉系统听到现实声音,比如流水声,但是这时会幻听到其他声音,如议论声,这种幻听称为机能性幻听。即感觉系统既接受到真实的声音来源,耳朵也听到虚幻声音。 机能性幻听要区别于错觉,错觉是错误的知觉,杯弓蛇影就是错误知觉,所以错觉是感受到的真实的声音源,但听错声音。而机能性是耳朵发生正常机能时,同时病理性的声音也产生。
    2023-08-03
  • 幻听的危害有哪些(视频)

    幻听的危害有哪些
    幻听是精神科常见的一种精神症状,幻听是患者以第三人称出现时,而且是持续状态。幻听包括评论性、命令性的幻听,读心症以及思维冥想。幻听的具体危害如下: 1、作为一种感知觉的障碍,可继发其它症状,如继发出病态的思维内容、情绪、情感以及意志行为; 2、当幻听为负性评价,可产生被害的想法,继发出关系妄想; 3、命令性幻听出现时,患者可无原则执行,根据幻听指令做出危险的行为。
    2023-08-03
  • 经常出现幻听是怎么回事(视频)

    经常出现幻听是怎么回事
    幻听为精神科常见症状,幻觉是虚幻知觉,感受到本来不应该感受到的事物。精神科的症状仅单一出现或偶尔出现,可发生于正常人。但若持续出现,且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应给予重视,如凭空听到有声音在议论甚至于在命令自己,此类幻听具有临床意义。部分患者将心里的事公诸于众,称思维冥想或读心症,也具有诊断价值,属于精神分裂症的首级症状。 若幻听为持续出现的噪音,可为焦虑时听到的噪音,比如汽车喇叭声、吹哨声,可能与患者的心境、情绪有一定关系。
    2023-08-03
  • 精神病早期症状(视频)

    精神病早期症状
    所有精神障碍都可以被称为精神病,临床上精神分裂症和妄想相关障碍疾病均可称为精神病。精神病早期症状包括轻微精神病综合征的表现,即异常言行、感知觉异常、认知能力下降,如错觉、幻觉、古怪的想法等,部分患者可出现行为异常,有奇怪动作或者行为。 部分患者可有情绪症状,比如易激惹或者情绪低,患者会表现出敏感、多疑。此外,还有患者会出现躯体症状,如类神经衰弱综合征的症状。
    2023-08-03
  •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是怎么回事(视频)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是怎么回事
    人格障碍是人格异常偏离之一,人格是人的情绪和行为的惯常表达模式,受到先天因素,即遗传因素及后天因素共同作用、塑造而成,成年后人格就固定。反社会人格的主要特征,患者应该是以对他人利益的漠视或者侵害为主要特征的人格模式。反社会人格障碍的人在儿童青少年时期往往出现行为偏离或者异常,比如小时候调皮、逃学、撒谎等破坏性行为,也就是指品行障碍,到成年后,可能是个反社会人格,行为也带有一定冲动性、暴躁。 另外,患者不会给自己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可能人际交往的出发点都是以个人利益为核心,不会照顾到他人利益,甚至可能经常出现破坏他人利益、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
    2023-08-03
  • 癔症的治疗(视频)

    癔症的治疗
    癔症曾经在诊断标准里称为分离转换性障碍,在目前新的诊断标准中又分成分离性障碍和转换性障碍。转换性障碍被归在躯体症状障碍诊断单元下。癔症主要表现形式有转换症状、解离症状,转换症状就是指心理矛盾冲突转换成临床上无法解释的躯体症状,比如癔病瘫,即癔病发作时瘫;梅核气;抽搐;不可解释的感觉缺失,即手套或者袜套样感觉消失等。解离症状,也就是分离性症状,包括分离性遗忘、漫游、人格转换附体症状等。 尽早发现该病、尽早治疗,对疾病预后有帮助。治疗手段中包括催眠暗示治疗、行为矫正治疗,还有在患者情绪爆发时给予镇静作用药物,比如肌肉注射氟哌啶醇,紧张、焦虑时给予安定等苯二氮卓类药物。在过去的治疗经验中,对部分晕厥病人给予氨水刺激、针刺或者电兴奋治疗,注射葡糖葡糖酸钙同时配合语言暗示,都是对癔病症状起到控制的手段。控制的目的是及时阻止发作,使其不要形成慢性化过程,不要形成疾病表现的慢性模式。
    2023-08-03
  • 疑病症症状与表现(视频)

    疑病症症状与表现
    疑病症主要的表现如下: 1、对患病的过度担心,总是担心患某种严重的疾病; 2、实际无相关症状,无特别明确的具体主观感受; 3、对健康出现过度担忧,担心健康受到损害; 4、出现与疾病相关的刻板、强迫性思维,比如有些病人会反复就诊、化验检查; 5、对患病的担心和困扰持续6个月以上,且并非其它的疾病所造成。
    2023-08-03
  • 被迫害妄想症症状(视频)

    被迫害妄想症症状
    临床中并无被迫害妄想症,但存在被害妄想症,特征如下: 1、妄想是被患者坚信的事实道理; 2、妄想是个人独有,带有一定怪异性,别人无法理解; 3、妄想是自我卷入,任何妄想都涉及到患者自身。被害妄想如果持续发生的患者,可能会合并其它症状,因为精神障碍不是独立症状,而是症状群。被害妄想可能是原发,即突然出现,也可能是继发在其它症状基础上,比如幻听后继发被害妄想。在被害妄想的基础上还会继发出其它症状,比如情绪症状,患者会愤怒、焦虑、忧郁,甚至继发出攻击性行为。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