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爱虹

  • 肺癌术后复查哪些项目(音频)

    肺癌术后复查哪些项目
    讲解医师:钟爱虹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福州肺科医院肿瘤科
    肺癌术后复查包括血清肿瘤标记物和胸部CT,胸部CT在术后两年内每3个月复查一次,没问题的话,两年后改为6个月复查一次。 如果患者的精神、饮食、睡眠状态良好,体重无明显减轻,日常体力活动能力未下降,同时血清肿瘤标记物未升高,胸部CT未见胸部病灶进展,则提示病情稳定,可按原方案继续治疗或随访。 如果出现与上述相反的情况,则提示病情可能进展,应调整随访计划或给予更加积极的治疗。
  • 肺癌痊愈几率大吗(音频)

    肺癌痊愈几率大吗
    讲解医师:钟爱虹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福州肺科医院肿瘤科
    肺癌能否痊愈,最主要决定性因素是诊断时病情分期。对于相对早期肺癌(1a期,1b期,2a期,2b期,3b期),通过手术完全切除癌肿、邻近组织及局部转移淋巴结,配合化疗等综合治疗,理论上都是有根治机会。尤其对于1a期肺癌,肺癌病灶较小,且不存在淋巴结的转移,通过手术切除更有可能获得根治。甚至有观点认为,手术切除后的1a期肺癌患者,可以不需接受术后辅助化疗。不容乐观的是,目前由于大多数肺癌患者都未能定期进行高质量健康体检,没能在病情早期及时明确诊断,多是在病情进展到晚期后,由于严重咳嗽、咳痰、痰中带血、胸痛、气急甚至远处转移等症状,才引起重视而前来就诊,而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对于晚期肺癌(3b期,4期),获得根治概率非常小,因而要想根治肺癌,就必须早诊早治。
  • 肺癌免疫治疗效果(音频)

    肺癌免疫治疗效果
    讲解医师:钟爱虹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福州肺科医院肿瘤科
    肺癌免疫治疗的效果是很不错的,肺癌免疫治疗病人的5年生存率约为15%-16%,而肺癌化疗的5年生存率仅有4%-5%,整整提高了三倍左右。目前肺癌免疫药物有纳武单抗O药、派姆单抗K药、阿特珠单抗T药等等。因为每位肺癌患者都有自己独特的抗肿瘤免疫反应,所以肿瘤免疫治疗必须要进行个体化用药。 个体的独特抗肿瘤免疫反应不仅由抗原提呈时的多样性和特异性决定,而且还由每位肿瘤患者的肿瘤抗原的异质性决定。肺癌免疫疗法将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组合多种肿瘤治疗的方法,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 肺部肿瘤检查叫什么(音频)

    肺部肿瘤检查叫什么
    讲解医师:钟爱虹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福州肺科医院肿瘤科
    肺部肿瘤检查包括组织病理学检查和细胞病理学检查,也叫肺部肿瘤诊断的金标准。前者是从患者身体中取出一块组织进行冰冻或特殊染色后,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发现典型的肿瘤细胞及病变结构。 后者是指在患者的体液中,如痰液、胸腔积液中找到典型的肿瘤细胞。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影像学和生化学的异常均不可作为确诊肺部肿瘤的依据,从影像学的角度,肺部的占位可以是肺癌,也可以是结核、炎症、良性肿瘤等。从生化的角度,肿瘤标记物的升高可见于其它系统的肿瘤,也可见于某些良性疾病。
  • 肺癌晚期心包积水能活多久(音频)

    肺癌晚期心包积水能活多久
    讲解医师:钟爱虹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福州肺科医院肿瘤科
    肺癌晚期心包积水的中位生存期一般在4-6个月,也就是说100个病人当中只有50个人能活过4-6个月。心包积液的原因是通过癌细胞向心包直接侵犯或肺癌肿块压迫心包的淋巴回流等。 虽然肺癌伴随心包积液没有肺癌伴随胸腔积液那么常见,但也并不少见。肺癌心包积液的治疗方法与肺癌性的胸腔积液的治疗类似,也包括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不同的是,心包积液在穿刺的过程中造成心脏损伤的风险较大,若在B超的引导下进行,可以提高穿刺的成功率,降低心脏损伤的风险。
  • 鼻咽癌放疗方法(音频)

    鼻咽癌放疗方法
    讲解医师:钟爱虹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福州肺科医院肿瘤科
    鼻咽癌绝大多数为未分化癌,对放射线具有较高的敏感度,所以放疗是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手段。鼻咽癌容易引起周围颈部淋巴结的转移,通常采用面颈联合野照射。 也就是说,放疗的范围包括鼻咽部原发肿瘤和颈部转移的淋巴结多靶区,以体外放疗为主、腔内照射为辅,采用个体化方案的原则,提高靶区的剂量,既能达到疗效最大化,又能控制损害最小化,给予如下照射剂量的范围。 鼻咽原发病灶65-75Gy/6-7.5周、颈部淋巴结转移灶60-70Gy/6-7周、无淋巴结转移的颈部预防照射区域50-60Gy/5-6周,改善射线分布,降低对正常组织的放疗损伤,对某些局部复发患者可以起到解救治疗的作用,可以提高肿瘤局控率。
  • ros1是什么意思(音频)

    ros1是什么意思
    讲解医师:钟爱虹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福州肺科医院肿瘤科
    ROS1是肺癌驱动基因当中的一种,指位于6号染色体长臂2区2带,编码跨膜酪氨酸激酶受体。因为有驱动基因ROS1的突变,所以可以把癌细胞驱动起来,是肿瘤发生的元凶。非小细胞肺癌中ROS1基因突变的发生率为1%-2%。 在不吸烟或轻度吸烟及腺癌中更为常见。目前已针对ROS1这个元凶已经开发出了相关的靶向药,有克唑替尼、色瑞替尼、劳拉替尼等,可以针对靶标ROS1更精准的打击肺癌细胞,导致癌细胞死亡,取得最佳的疗效。
  • 小细胞肺癌低钠的原因(音频)

    小细胞肺癌低钠的原因
    讲解医师:钟爱虹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福州肺科医院肿瘤科
    小细胞肺癌低钠的原因有两种,1、癌症的各种原因,比如恶性肿瘤的消耗、恶心、呕吐、营养不良引起的低钠血症;2、检测出抗利尿激素和心钠肽分泌增高、增多。常见小细胞肺癌的非转移性的胸外表现,可出现在肺癌发现的前后,也称之为副癌综合征,引起肾远曲小管及集合管促使水再吸收、抑制钠吸收,表现为低钠血症和异常的尿钠排泄。低钠血症足够严重时,可出现如精神状态改变、意识紊乱、无欲、昏迷等临床表现。大多数病人的症状可在初始化疗后1-4周内缓解,约10%的患者出现此类症状,可作为首发症状出现,另有一些患者可无临床症状。
  • 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音频)

    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
    讲解医师:钟爱虹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福州肺科医院肿瘤科
    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饮食应遵循清淡、适量、均衡的原则,尤其在小细胞肺癌化疗期间。首先要相对清淡。 由于化疗药物已经对肺癌患者的胃肠道产生了刺激作用,如果再进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很容易加重本来可以抑制得很好的胃肠道反应。 其次是要适量,不要为了大补而过多进食,也不要因为害怕出现呕吐而完全不进食,由于进食可以保持胃肠道的功能,因而“少吃多餐、总量适当”既能补充营养。 又能将呕吐的可能性控制在最低。再次是要均衡,要做到糖类如米饭、面食等,蛋白质如鱼肉、鸡蛋、牛奶等。 维生素如蔬菜、水果等均衡搭配,并且不要大幅度改变平时的饮食习惯,以免因为胃肠道来不及适应新的饮食结构而影响营养的吸收,或造成对化疗药物耐受力的降低。
  • 肺部纤维化严重吗(音频)

    肺部纤维化严重吗
    讲解医师:钟爱虹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福州肺科医院肿瘤科
    肺部纤维化通常是指弥漫性肺实质疾病的影像学表现,严重程度与肺纤维化病因和能否早诊断、早治疗有关。像不明原因急性间质性肺炎,因为肺部纤维化病变发展迅速,是所有弥漫性肺实质疾病当中病情最严重的一种,最常见的症状为发热、咳嗽和呼吸困难,很快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死率>60%,大多数病人出现临床表现后六个月内死亡,如果能够及时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和细胞毒药物治疗,病情可以完全恢复。其他类型肺部纤维化病人,早期如果能够针对病因治疗或者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药物治疗,病情可以控制得比较好,就不会那么严重。如果发展到晚期出现蜂窝肺,肺功能损害明显,病情也很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