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明

  • 颈动脉狭窄内膜剥脱手术风险高吗(视频)

    颈动脉狭窄内膜剥脱手术风险高吗
    颈动脉狭窄内膜剥脱手术属于高风险手术,因其位置在做的时候有可能会造成脑梗,有可能会出现周围神经损伤,因其血运很丰富,做完后会出现出血压迫的情况。但是只要是有经验的中心做这种手术,相对做的都很熟练,能够把风险控制得非常低,即100个高风险手术的患者,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一般不到1%。所以虽然是高风险手术,但是真正出问题的可能性,只要在大的中心选择有非常丰富手术经验的医生来做,这种风险一般能控制在1%以下,甚至更低。 此外,颈动脉狭窄内膜剥脱手术非常成熟,国外在60年代已经开始开展,国内是80年代开始,到现在已经积累相当一批的患者。所以如果是颈动脉严重狭窄,出现脑缺血症状,该手术是治疗此疾病的金标准,是目前效果最好的一种术式。
    2023-08-02
  • 血栓药需要长期吃吗(音频)

    血栓药需要长期吃吗
    讲解医师:郭建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血管外科
    血栓要服药的时间是要根据病情的具体情况,如果本身是一个终身的疾病,比如易栓症,或者手术肿瘤切不了、做不了手术,这些终身的情况,抗凝药可能需要长期吃,因为导致血栓形成的因素都一直存在,这个药也要一直吃。\n但是如果这个因素去除了,那就根据具体情况来定,比如下肢静脉血栓,突然发现一个静脉血栓,而且是因为骨折或者是外伤、卧床导致的。这个病人可能过段时间就能下地了,这个因素就去除了,去除了之后建议至少血栓的抗凝药要再吃至少六个月。但是如果这个病人没有出血的问题,还年轻,多吃一段时间更稳定之后再停药效果会更好。\n所以血栓药到底是吃多长时间,还是要根据病情具体的情况来决定,所以还是要到医院咨询医生,把自己具体的情况说出来,然后再看看血栓药到底要吃多久。
  • 经常献血的人和得血栓有关系吗(音频)

    经常献血的人和得血栓有关系吗
    讲解医师:郭建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血管外科
    经常献血的人会不会容易得血栓,这完全两个回事,没有相关性,经常献血和血栓之间没有联系。因为得血栓的主要有三个因素:1、长期的卧床,就是老活动不多,腿活动不多,血流速度会变慢,在病变的基础上形成血栓。2、外伤的刺激,比如车祸或者腿磕过很严重的外伤,在这种情况下容易把血管造成损伤,在损伤的基础上形成血栓。3、血本身出的问题,人本身血属于高凝状态,比较常见的是肿瘤或易栓症,血本身就很稠,很容易形成血栓。这三种情况病人容易得血栓,但是都跟献血没有关系。献血之后血液代谢的速度会增快,可能在理论上甚至有预防血栓的效果,但只是一个猜测,没有定论,但这两者之间没有关系。
  • 颈动脉阻塞怎么回事(音频)

    颈动脉阻塞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郭建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血管外科
    颈动脉闭塞绝大多数都是动脉硬化导致的,也就是说很少在血运、血管都很通畅情况下突然出现急性的完全闭塞,这个可能性很小,但是有个别的时候,比如做完手术、做完剥脱或者是放完支架之后,有外科干预的情况下,有个别的时候会有。因为有的时候有些人可能对阿司匹林或对氯吡格雷这些药不敏感,再加上手术本身的问题,这个很难说,要具体的情况来分析。\n但如果除了这些情况,很少的时候在正常的血管的情况下会出现闭塞,大多数都是动脉硬化的基础上。这种动脉硬化往往是经年累月,慢慢一点一点的颈动脉狭窄会越来越重。在狭窄渐重的基础上,血流有的时候会变得很慢。在很慢的时候,突然有的时候就会形成颈动脉的血栓形成,这是狭窄的基础上形成的血栓,或者就是斑块越来越多,然后导致最后整个颈动脉出现了闭塞。\n所以,大多数都是这两种,就是慢慢的闭塞,本身的这种原位的闭塞形成的血管堵塞,或者是在严重狭窄基础上血流变慢,然后突然的急性血栓形成导致的完全闭塞。
  • 坐火车脚肿怎么回事(音频)

    坐火车脚肿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郭建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血管外科
    坐火车脚肿大多数人是静脉回流障碍导致的,就像我们听说过的经济舱综合征一样,如果坐飞机坐在比较狭小的座位,如果时间很长,十几个小时的航班,有些人会出现腿明显的肿胀。这个是静脉回流障碍,就是静脉单向阀门瓣膜关闭不全,负荷很大,有的时候会出现腿肿。\n但是有个别的人是出现了腿的静脉血栓,这时如果是一条腿明显的肿胀,两条腿不对称的,肉眼可见一条腿明显的肿胀,这个时候一定要让他尽快到医院做静脉超声,看看是不是有静脉的血栓出现。因为这两种治疗的方式不一样,而且它的风险也不一样,静脉血栓毕竟存在着可能导致肺栓塞的风险,因为肺栓塞有一定的危险性。但是,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导致的水肿最多就是影响生活质量,觉得不舒服,但是没有什么危害。\n所以,鉴别还是非常关键的,但是大多数坐火车的脚肿都是刚才说到的静脉回流障碍导致的下肢静脉关闭不全,下肢静脉回流这种腿肿。
  • 手背血管突出是怎么回事(视频)

    手背血管突出是怎么回事
    手背血管明显其实跟静脉回流、手经常要干活、劳动量较大有关。另外大多数情况下手是垂下这种状态,重力因素加上静脉血管壁非常薄,所以经常会看到手背、手腕,甚至更高位置的血管会非常明显。大多数情况下手背血管突出是正常的生理表现,并不是疾病或者有问题,但是如果胳膊输液之后,出现红、肿情况,考虑是不是有静脉炎,需要就诊,局部敷硫酸镁等外用消炎治疗手段。但是大多数情况下,手背上青筋鼓起、静脉鼓起并不是病理表现,观察即可。
    2023-08-01
  • 毛细血管破裂有小红点怎么回事(视频)

    毛细血管破裂有小红点怎么回事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突然发现自己的皮肤毛细血管有破裂,出现皮肤小的出血点,这时要考虑以下几个原因: 1、吃了抗血小板药,尤其是阿司匹林这类药,吃这些药会增加血管脆性,这时有些薄弱的地方,小的血管会出现自发性破裂,有些人心脏放了支架或者血管有严重的狭窄或者闭塞,这时吃阿司匹林是非常有必要的; 如果仅仅是小范围出血,大多数情况下可以不用顾及; 2、血液系统、外伤,如小的机械性挫伤,这时会有小的破裂。还有一些小的静脉曲张,或者小的血管异常,甚至小的血管畸形,有时也会有破裂情况。如果没有持续疼痛,这时不一定要到医院就诊,毛细血管破裂之后,在皮下较疏松的组织下会有扩散、瘀斑,只要其颜色越来越淡,虽然范围变大,但是如果没有疼痛或者压痛就先观察,或者先热敷,观察一段时间。如果问题越来越严重,疼的程度越来越重,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2023-08-01
  • 多发性大动脉炎是怎么回事(视频)

    多发性大动脉炎是怎么回事
    多发性大动脉炎近年发病率越来越低,本病是我国特有疾病,在西方基本上见不到,主要是在中国、韩国和日本,所以本病有另外一个名字叫东方美女病。因为此病最常见的都是东亚人,且绝大多数都是女性,而且都是在20岁左右,甚至更年轻。 此病严格说是内科疾病,是血管出现免疫问题之后,最常见是在主动脉弓上的几个分支,也就是颈动脉、锁骨下动脉,包括椎动脉同时出现多个血管受累,多个血管同时出现严重狭窄甚至闭塞。还有些人同时累及比如更远端的腹主动脉或肾动脉、下肢动脉。但更常见的就是主动脉弓,也就是心脏一出来,主动脉弓上的几个分支,弓形头的几个血管出现问题。 所以,一旦怀疑出现脑缺血,且又是很年轻小女孩,一定先要到风湿科,去查查是不是有多发性大动脉炎的问题。如果是很严重的缺血,且免疫指标又都是稳定的,不是免疫活跃期,是稳定期严重缺血病人,建议到外科来就诊。
    2023-08-01
  • 上下肢血压差怎么回事(视频)

    上下肢血压差怎么回事
    临床上有些病人会问大夫,为什么两边血压会差很多。其实每个人两边血压差有一点,有血压差也很正常,如10mmHg或者15mmHg。但有的时候如果差得很多,甚至差到30mmHg或者更多,往往提示血压低的这边动脉出现问题。因为支配胳膊的血管在往上的同一根叫锁骨下动脉,锁骨下动脉有时会出现动脉硬化导致的严重狭窄或闭塞。出现此问题之后,远端血压一定会受到影响,所以这时病人除了两边血压明显有区别之外,会出现头晕,因为锁骨下狭窄或闭塞之后,会导致供应大脑的血流也会出现反向情况。另外,胳膊也会出现供血不足,比如提重东西提一会之后,就出现严重的酸沉、无力。 出现此种问题,且两边血压又明显有区别,要尽快到血管外科就诊,看是不是锁骨下动脉出现问题。此地如果出现问题,现在首选也是介入放支架来进行治疗,因为此位置管径相对比较粗,且流速也很快,支架远期效果一般也不错,而且创伤非常小。所以一旦出现问题,两边血压差明显很大的时候,要尽快到血管外科就诊。
    2023-08-01
  • 下肢动脉硬化目前的治疗方法(视频)

    下肢动脉硬化目前的治疗方法
    下肢动脉硬化的传统治疗手段是旁路移植,即搭桥。如果这段血管闭塞,用一根人工血管,或者用自己身上的静脉来做小血管,把上下游这两个动脉连接起来,跨过闭塞的位置,这是常规的传统手段,效果很好,但唯一的缺点就是创伤较大,而且很多动脉硬化病人年龄都很大,同时有些其他合并症,会增加手术的风险。 现在数临床上80%的病人做的都是微创治疗,微创治疗有很多治疗的选择余地,但是具体的治疗选择是要根据病变的特点来选择。比如长段的闭塞,选择余地相对来说要小些,如果这时不放支架,就很难能够保证比较理想的、远期的治疗效果。如果是非常短段的闭塞,甚至狭窄病变,就可以考虑斑块切除,比如用激光导管、药物球囊、支架,选择余地非常多。而且很多情况下,通过前面说的这几种治疗手段,最后可以达到既能保证良好的、理想的远期治疗效果,也可以避免支架植入这样一个双赢的结果。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