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亚平

  • 胆固醇低的危害有哪些(音频)

    胆固醇低的危害有哪些
    讲解医师:郭亚平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心内科
    体内的胆固醇水平过低会使细胞膜的稳定性减弱,会导致细胞膜弹性的下降、脆性的增加,从而使血管的脆性增加。例如脑内的小血管缺乏外周组织的支持,抵抗血压变化的能力也就较低,当血压突然升高的时候,低胆固醇的患者的脑血管就更加地容易破裂出血。如果胆固醇水平的过低,往往会导致皮质激素合成的减少,从而会导致应急能力的降低、免疫力的下降,使正常人的抗病能力减弱,或者会导致性激素合成减少,从而影响正常的性功能。另外,胆固醇太低了,身体的抗病能力急剧地下降,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其中也包括恶性肿瘤,特别是消化道的肿瘤。
  • 高密度蛋白质偏高有什么危害(音频)

    高密度蛋白质偏高有什么危害
    讲解医师:郭亚平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心内科
    高密度脂蛋白是蛋白质的一种,也是肝功能检查中的指标之一。一般高密度脂蛋白适当的偏高是好事,因为高密度脂蛋白,可以把胆固醇从身体的各个组织中运送到肝脏,让肝脏进行转化利用。在人体血液中有30%的胆固醇,通过高密度脂蛋白运送到肝脏,并通过对胆固醇的清除,有效地抑制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所以高密度脂蛋白适当的偏高是好事。如果高密度脂蛋白过高,可能也说明了肝脏分泌合成的紊乱,会造成内环境的紊乱,会对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危害,容易引起综合性的疾病。
  • 什么是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音频)

    什么是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
    讲解医师:郭亚平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心内科
    双向性的室性心动过速是一种少见且严重的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发作的时候,可以出现两种形态相反的宽大畸形的QRS波,按照顺序交替出现。大多数双向性的室性心动过速都是阵发性的。在心动过速发作的时候,患者可出现胸闷、胸痛、心慌、黑蒙甚至晕厥。双向性的室性心动过速,往往具有较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病。在心动过速发作后,可以因为心肌收缩力的减弱,心室和心房的收缩时间不同步,心室的充盈和排血量明显的减少,病人可迅速发展成为心力衰竭、肺水肿或休克等严重的后果,有的甚至可以发展为心室颤动,而出现心脏性猝死。
  • 什么是短P-R综合征(音频)

    什么是短P-R综合征
    讲解医师:郭亚平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心内科
    心电图呈现短的P-R间期,GPR<0.12s和无δ波的正常QRS图形,可伴有阵发性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或心房扑动、心房颤动、伴以快速的心室率,称为短P-R综合征,也称为James束型预激综合征或LGL综合征。短P-R综合征大多数没有器质性心脏病,少数患者见于窦房结的病变、二尖瓣的疾患、二尖瓣的脱垂、心肌病等。短P-R综合征不伴有心律失常的患者,没有任何的临床症状。伴有心律失常的短P-R综合征,是心律失常的类型以及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背景,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和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如胸闷、心悸、气短、头昏、晕厥等症状。短P-R综合征易合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其发生率较预激综合征合并室上心动过速要低,只占50%或以下,频率很快,多在200次/min以上,节律规则。部分的患者出现心房扑动,或者心房颤动。
  • 动脉痉挛是怎么回事(音频)

    动脉痉挛是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郭亚平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心内科
    动脉血管的痉挛,其实就是动脉血管壁剧烈的收缩引起血管腔变窄,甚至完全的闭合。动脉血管痉挛也有可能导致血管壁上的动脉斑块破损脱落,形成血栓堵塞血管。所以,心脑血管的痉挛很容易引发心肌梗死、脑梗死等严重的病变。因此预防动脉血管痉挛的发生,对防治心脑血管病有着重要的意义。很多的因素都可以刺激动脉血管,导致血管痉挛的发生,如气温的过高或过低,剧烈的运动,情绪激动等。但其根本原因还在于血管自身的病变。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血管不只是血液运行的通路,血管内皮可以分泌扩血管物质一氧化氮和缩血管物质内皮素。正常情况下,分泌的缩血管物质和扩血管物质是保持平衡的。当人体受到刺激,血管内皮功能紊乱的时候,缩血管物质分泌增高,而扩血管物质分泌减少,这个时候血管就会发生痉挛。
  • 劳累性心绞痛的类型(音频)

    劳累性心绞痛的类型
    讲解医师:郭亚平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心内科
    劳累性心绞痛分为三型:稳定型心绞痛、初发性心绞痛、恶化型心绞痛。我们都知道稳定型心绞痛是最常见的,主要是指在劳累后出现心绞痛,而这种心绞痛发作的性质在1-3个月内没有变化。突发性的心绞痛,主要是指初次发生的劳累性心绞痛,时间不到1个月或者一些稳定性劳累性的心绞痛患者,好几个月不发生心绞痛,但是现在又再次出现了,而且时间是不到1个月的。恶化型的心绞痛主要是指以前是稳定性心绞痛,在最近的3个月内进行了恶化,疼痛的频率、程度、时限、诱发因素或者缓解情况都比以前恶化了。除了稳定性劳累性心绞痛以外,初发性心绞痛和恶化性的心绞痛都属于不稳定性的心绞痛。
  • 小儿窦性心动过缓怎么回事(音频)

    小儿窦性心动过缓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郭亚平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心内科
    小儿窦性心动过缓,是指小儿窦房结发出的激动它的频率低于正常的范围。是小儿常见的心律失常,多数在临床上没有症状,确切的发病率也不是很不详。婴儿的心率每分钟在100次以下,1~6岁的儿童每分钟在80次以下,6岁以上的儿童每分钟在60次以下即可认为窦性心动过缓。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还可以出现交界性的逸搏。窦性心动过缓常常见于健康小儿、运动员,也可以见于克汀病、伤寒、阻塞性黄疸病等疾病。在颅内压增高的一些疾病中,如脑出血、脑肿瘤及结核性脑膜炎以及应用了洋地黄、利血平时,心率也可以缓慢。临床上,持久性的心动过缓可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早期的一些症状,应密切地观察。
  • 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怎么治疗(音频)

    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怎么治疗
    讲解医师:郭亚平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心内科
    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又称为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是指折返的悸动,发生在窦房结内及其毗邻的心房组织之间,特别是窦房结有病变的患者。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治疗,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药物治疗,可选用β受体阻滞剂,通常选用口服的制剂即可,β受体阻滞剂对一部分的病人有较好的治疗效果,长期服用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不能突然停药,应逐渐的减量维持,才能慢慢停药,也可以选用钙阻滞剂、洋地黄、胺碘酮等药物,还可以选用腺苷;二、非药物的治疗,非药物的治疗主要是采取导管射频消融术,可以根治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
  • 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怎么办(音频)

    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怎么办
    讲解医师:郭亚平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心内科
    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是由于折返机制引起的一种房性心动过速,多见于伴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治疗有以下五点:第一、治疗基础疾病,祛除病因。第二、治疗目的在于终止心动过速,或者控制心室率。可选用的有食管心房调搏。药物治疗对于心功能不全的,要选择洋地黄类药物。心功能尚可的可使用心律平、地尔硫卓、β的受体阻滞剂、胺碘酮。对于血流动学不稳定的可采用直流电复律。三、反复发作的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长期口服药物治疗的目的,主要是减少发作,或者使发作的时候患者的心室率不至于太快,以减轻症状。可选用不良反应少的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等。对冠心病的患者,可选用β受体阻滞剂、胺碘酮或者索他洛尔等。四、合并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或者房室传导功能障碍者,如果需要长期的服药,需要先安置心脏起搏器。五、导管射频消融术,是治疗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有效的根治方法。
  • 什么是非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音频)

    什么是非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
    讲解医师:郭亚平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心内科
    非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又称特发性窦性心动过速,是一种至今尚无明确定义的临床综合征,是指当活动或者精神紧张时,静息心率过度加快的反应,窦性心律的频率>100次/分,而无其他导致心动过速的原因,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的窦性心动过速。非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的病因:一、只有在窦房结本身存在异常的基础上,才可能有自律性异常的增加,而正常的窦房结不会有自律性功能的紊乱;二、非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其实并不是窦性心律,而是非常接近窦房结的心房处的异位房性心动过速,在心电图上所产生的P波的形态与窦性P波的形态非常相似,但是用电生理检查的方法,迄今尚不能将两者区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