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亚平

  • 主动脉关闭不全如何治疗(音频)

    主动脉关闭不全如何治疗
    讲解医师:郭亚平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心内科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是指主动脉瓣环、主动脉窦、主动脉瓣叶、瓣交界及主动脉瓣窦管交界中的任何因素破坏,导致在心脏舒张期主动脉瓣叶关闭不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术后晚期疗效的主要影响因素仍是左心腔的大小和左心室的功能。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患者,其治疗主要通过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药物治疗。有症状者给予对症处理,酌情给予扩血管、利尿、强心治疗。病因明确者如感染性心内膜炎、高血压,应进行病因的治疗。此外要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风心病者要预防风湿热的复发。第二、手术的治疗。人工瓣膜置换术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主要的和根本的治疗方法。
  • 动脉痉挛是怎么回事(音频)

    动脉痉挛是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郭亚平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心内科
    动脉血管的痉挛,其实就是动脉血管壁剧烈的收缩引起血管腔变窄,甚至完全的闭合。动脉血管痉挛也有可能导致血管壁上的动脉斑块破损脱落,形成血栓堵塞血管。所以,心脑血管的痉挛很容易引发心肌梗死、脑梗死等严重的病变。因此预防动脉血管痉挛的发生,对防治心脑血管病有着重要的意义。很多的因素都可以刺激动脉血管,导致血管痉挛的发生,如气温的过高或过低,剧烈的运动,情绪激动等。但其根本原因还在于血管自身的病变。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血管不只是血液运行的通路,血管内皮可以分泌扩血管物质一氧化氮和缩血管物质内皮素。正常情况下,分泌的缩血管物质和扩血管物质是保持平衡的。当人体受到刺激,血管内皮功能紊乱的时候,缩血管物质分泌增高,而扩血管物质分泌减少,这个时候血管就会发生痉挛。
  • 卵圆孔未闭与房间隔缺损的区别(音频)

    卵圆孔未闭与房间隔缺损的区别
    讲解医师:郭亚平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心内科
    卵圆孔未闭和先天性心脏病房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有着明显的区别和各自不同的特点。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个区别就是卵圆孔未闭大部分是不需要治疗的。而先天性心脏病房缺则大部分需要治疗。卵圆孔未闭是指原始的心脏是一个管道,部分心房心室随着胚胎的发育,在第4周时可分辨出心房、心室。如果房间隔在第5-6周时的生长过程中未完全与心内膜垫粘合,会在左右心房间遗留一个孔道,这就是卵圆孔。一般情况下,卵圆孔未闭是不属于先心病的。先天性心脏病房缺属于常见的先心病的一种,它分为原发控的缺损和继发控缺损两大类。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用药、治疗请根据医生面诊指导为准。
  • 偶发室性早搏需要治疗吗(音频)

    偶发室性早搏需要治疗吗
    讲解医师:郭亚平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心内科
    室性早搏简称室早,它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发生的人群相当的广泛,包括正常的健康人群和各种心脏病的患者。室性早搏的临床症状有很大的变异性,可以无症状或有轻微的胸闷、心悸不适或早搏,触发恶性心率失常,导致晕厥或黑蒙,且其临床的症状与预后并无平行的关系。正常健康人以及各种不同心脏病患者的室性早搏,其临床预后各不相同,偶发的室性早搏,每分钟室早的次数小于6次。一般情况下,偶发室性早搏,在临床上不需要药物治疗,重点要防治其诱发的因素。
  • 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怎么治疗(音频)

    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怎么治疗
    讲解医师:郭亚平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心内科
    窦性心率慢于60次/分钟,就称为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缓,常常伴有不齐,即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它可以见于健康的成人,尤其是运动员、老年人和睡眠时。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像血钾过高、颅内压增高、甲状腺机能减退、低温以及试用了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利血平等药物。在器质性心脏病中,窦性心动过缓也常常可以见到。窦性心动过缓的治疗,重点的有以下五个方面:第一,窦性心动过缓如果心率不低于50次/分钟,而且患者没有症状,就不需要治疗;二,如果心率低于了50次/分钟,且出现了症状,可以使用提高心率的药物,如阿托品、麻黄素或异丙肾上腺素,或者可以考虑安装起搏器治疗;三,显著的窦性心动过缓,伴窦性停搏且出现晕厥的患者,应及时地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四,要积极地治疗引起窦性心动过缓的原发病;五,对症与支持治疗。
  • 小儿窦性心动过缓怎么回事(音频)

    小儿窦性心动过缓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郭亚平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心内科
    小儿窦性心动过缓,是指小儿窦房结发出的激动它的频率低于正常的范围。是小儿常见的心律失常,多数在临床上没有症状,确切的发病率也不是很不详。婴儿的心率每分钟在100次以下,1~6岁的儿童每分钟在80次以下,6岁以上的儿童每分钟在60次以下即可认为窦性心动过缓。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还可以出现交界性的逸搏。窦性心动过缓常常见于健康小儿、运动员,也可以见于克汀病、伤寒、阻塞性黄疸病等疾病。在颅内压增高的一些疾病中,如脑出血、脑肿瘤及结核性脑膜炎以及应用了洋地黄、利血平时,心率也可以缓慢。临床上,持久性的心动过缓可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早期的一些症状,应密切地观察。
  • 什么是慢性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音频)

    什么是慢性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
    讲解医师:郭亚平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心内科
    慢性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亦称慢性房性心动过速、视觉性房性心动过速或无休止性房性心动过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心动过速,患者除了有轻度的心悸、胸闷外,多数无严重的症状,但是如果患者长时间持续心率的增快,可导致心脏收缩功能的下降,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及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原发性的慢性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多见于婴幼儿,常为先天性、遗传性或者解剖学因素造成,而继发性的慢性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患者,常有明确的引起无休止性心动过速的原因,常见者为先天性或后天性获得性心脏病、心肌炎、心包炎等,或者是由药物、心脏手术的瘢痕、射频消融术的损伤等引起。
  • 间歇依赖型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怎么治疗(音频)

    间歇依赖型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怎么治疗
    讲解医师:郭亚平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心内科
    间歇性依赖型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是多型性室性心动过速的一个特殊类型。本型室速的病因可为先天性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低镁血症等,或是应用A类或某些C类药物,吩噻嗪和三环类抗抑郁药,颅内病变,心动过缓等。所以间歇性依赖型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治疗,应努力的寻找和去除导致QT间期延长的病变和停用有关的药物。其药物的治疗首先是给予静脉注射,通常是硫酸镁2克稀释至40毫升,缓慢静注,然后以每分钟8毫克静脉滴注。先天性长QT间期综合征所引起的间歇依赖型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应选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也可以予心房心室起搏治疗。起搏前先试用异丙肾上腺素或阿托品,对药物治疗无效者,可考虑做进胸交感神经切断术。对于QRS波群酷似尖端扭转,但QT间期正常的多型室速,可以按照单形性室速处理,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 小儿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怎么治疗(音频)

    小儿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怎么治疗
    讲解医师:郭亚平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心内科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尖端扭转型室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多形态的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临床上分为两种,一种为尖端扭转型室速伴QT间期的延长,其中少部分尖端扭转性室速形态可不典型。另一种为尖端扭转型室速不伴QT间期的延长。一般把前者称为尖端扭转型室速或QT间期延长并多形性室速,后者则称为多形性室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患儿,以反复的晕厥、抽搐为主要的临床表现,其病因可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种。
  • 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怎么办(音频)

    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怎么办
    讲解医师:郭亚平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心内科
    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是由于折返机制引起的一种房性心动过速,多见于伴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治疗有以下五点:第一、治疗基础疾病,祛除病因。第二、治疗目的在于终止心动过速,或者控制心室率。可选用的有食管心房调搏。药物治疗对于心功能不全的,要选择洋地黄类药物。心功能尚可的可使用心律平、地尔硫卓、β的受体阻滞剂、胺碘酮。对于血流动学不稳定的可采用直流电复律。三、反复发作的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长期口服药物治疗的目的,主要是减少发作,或者使发作的时候患者的心室率不至于太快,以减轻症状。可选用不良反应少的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等。对冠心病的患者,可选用β受体阻滞剂、胺碘酮或者索他洛尔等。四、合并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或者房室传导功能障碍者,如果需要长期的服药,需要先安置心脏起搏器。五、导管射频消融术,是治疗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有效的根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