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邦鱼

  • 耳朵一阵一阵的疼怎么回事(音频)

    耳朵一阵一阵的疼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邓邦鱼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苏州市立医院耳鼻咽喉科
    耳朵一阵一阵的疼,这种情况的描述,临床上最常见于耳部感染性疾病。首先,最常见的是中耳炎,主要是鼓膜的充血、水肿,表现为耳部间歇性、阵发性疼痛,严重者出现发热等症状,晚期可出现流脓等症状。 其次,见于外耳道的感染,如外耳道炎、外耳道疖等,也可以出现耳部间歇性、阵发性疼痛。当然,还有其他的疾病,如耳部的神经痛,但是耳部的神经痛,可能是短暂性的,范围比较弥散。 而且疼痛多呈为钝痛或者锐痛,与炎症性的疼痛相比,存在根本的区别,而且部位也是不一样的。所以,临床上需要给予鉴别,然后给予相应处理。
  • 耳朵里有脓的治疗(音频)

    耳朵里有脓的治疗
    讲解医师:邓邦鱼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苏州市立医院耳鼻咽喉科
    耳朵里有脓这种描述提示耳朵有急性化脓性感染或者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急性发作,临床上是细菌感染,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所以治疗上主要是抗感染治疗,使用抗生素,主要是头孢类的抗生素如头孢克肟、头孢地尼等。对于有头孢类过敏的可以使用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等抗生素,同时耳朵内可以滴氧氟沙星、洛美沙星滴耳液等进行局部的抗感染处理。对于反复急性发作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在炎症控制感染一个月之后我们可以进行听功能的检查、颞骨CT的检查,看看能否进行手术治疗。
  • 耳朵里面长了个痘痘怎么办(音频)

    耳朵里面长了个痘痘怎么办
    讲解医师:邓邦鱼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苏州市立医院耳鼻咽喉科
    耳朵里面长了个痘痘,这种情况是指外耳道的感染,又叫局限性外耳道炎或者外耳道疖。是外耳道软骨部皮肤毛囊的急性化脓性感染,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临床表现为局限性的隆起、充血,表面有脓头,局部的疼痛非常明显,甚至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临床处理首先是抗感染治疗,给予头孢类抗生素,如果表面有脓头,可以用消毒的针挑破脓头、排出脓液。如果局部有脓腔,可以用引流条进行引流,换药,经过控制感染的治疗,逐步会痊愈。
  • 耳食症是怎么回事(音频)

    耳食症是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邓邦鱼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苏州市立医院耳鼻咽喉科
    耳食症,这里的“食”应该是石头的石,不是食物的食。耳石症又叫做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它是由于耳朵里的一个结构叫耳石,主要成份是碳酸钙,脱落进入耳朵的一个结构,叫做半规管。 耳石在半规管里游动,刺激而引起眩晕,这种眩晕大概持续1分钟左右,眩晕比较强烈。临床上治疗主要采取耳石复位的方法,可以手法复位,也可以机器复位。在复位之前要做一系列的检查,主要是前庭功能检查,确定脱落耳石具体在哪个半规管。 一般经过复位治疗之后,眩晕很快就会消失,可能会残留头昏等症状,一般通过药物治疗,就能得到很好的恢复。
  • 耳朵流脓怎么办(音频)

    耳朵流脓怎么办
    讲解医师:邓邦鱼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苏州市立医院耳鼻咽喉科
    对于耳朵流脓,首先想到的是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或者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急性发作。临床上主要是由于细菌感染,比如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引起的;慢性中耳炎多由于进水引起,污水自发感染导致耳朵流脓。临床上主要进行抗感染的治疗,比如使用头孢类的抗生素。如果发热、疼痛严重,可以同时用头孢类抗生素或者糖皮质激素,同时进行输液治疗。如果有条件,可以进行细菌敏感性检查,然后应用敏感的抗生素,同时用抗生素的滴耳液,比如氧氟沙星滴耳液、复方洁霉素滴耳液等配合治疗。
  • 耳屎掏不出来怎么办(音频)

    耳屎掏不出来怎么办
    讲解医师:邓邦鱼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苏州市立医院耳鼻咽喉科
    对于耳屎掏不出来,可能要考虑几种原因。首先,要做定耳镜或者是耳内窥镜的检查,看看耳屎的具体情况。如果栓塞的耵聍,还是好处理的,比如可以用耵聍钩钩取或者浸泡软化,然后吸取或者冲洗出来,都是相对容易的。 关键还要看看耵聍是否处在外耳道的底与鼓膜非常接触的部位,只是没有完全堵上外耳道,但是附着于外耳道底,就很难取,一般要在内窥镜下将其取出,以免损伤鼓膜。 还有一些情况就是触及到外耳道类似是耵聍一样的硬块,有时并不是耵聍,有可能是外耳道乳头状瘤,取的时候就是疼痛异常。要注意不是耵聍,而是外耳道乳头状瘤,一般要通过手术进行摘除。 还有一些其他的情况,比如外观是耵聍,实际上是外耳道胆脂瘤,表面可能是耵聍,但是内里是分层次的,脱落坏死的上皮细胞堆积而成,所以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
  • 耳朵里进水了怎么办(音频)

    耳朵里进水了怎么办
    讲解医师:邓邦鱼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苏州市立医院耳鼻咽喉科
    耳朵里进水,这种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第一种,要看进水量,进的水量很多可以把头侧向一边,让进入耳朵的水自行流出来,可以歪5-10分钟,多量的水都会自行流出来。第二个,如果是少量的水,使外耳道呈现一种潮湿的状态,这种水往往随着体温逐渐蒸发。如果耳朵里同时有外道炎或中耳炎、鼓膜穿孔,需要进行的医疗干预。耳朵内要滴抗生素的滴耳液,比如氧氟沙星滴耳液、诺米沙星滴耳液等。因为在这种情况,耳朵里进水很容易激发急性炎症,甚至会出现流脓的症状。
  • 耳朵里有水该怎么办(音频)

    耳朵里有水该怎么办
    讲解医师:邓邦鱼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苏州市立医院耳鼻咽喉科
    耳朵里面有水,要综合的进行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比如洗头、洗澡或者是游泳的时候耳朵里进水了,直接把耳朵里的水排出来就行,头偏向一侧,让耳朵里的水流出来就可以。第二、要考虑到这些水并不是外界来的水,是人体自己来的水,这种水有可能是脑积液耳漏的情况。对于脑积液耳漏的情况,要进行辅助检查,比如磁共振、CT、内窥镜的检查,发现瘘孔,然后进行手术的处置,当然这是一个。还有一种就是它不是单纯的是水,可能是其它的脓水或者是血水。脓水表明可能是继发感染,浆液性的脓液或者是黏脓性的脓液,纯脓的就不成称为脓水。我们要找到继发感染的原因,给予相应的抗感染治疗。如果血水,要找明出血的原因;如果是肿瘤的,需要积极的进行手术处理。
  • 洗耳朵要注意什么(音频)

    洗耳朵要注意什么
    讲解医师:邓邦鱼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苏州市立医院耳鼻咽喉科
    临床上的洗耳朵,常用于来治疗外耳道的疾病、清除外耳道的异物,以及栓塞的耵聍等。临床上洗耳朵的时候,要注意清洗液是无菌的。清洗液的温度要适宜,不能过热也不能过冷。过热会损伤皮肤,过冷会刺激鼓膜,造成眩晕的感觉。冲洗的时候,还要注意,比如栓塞的耵聍,必须有缝隙,在冲洗的时候,冲洗液沿着缝隙进入耳内;而且冲洗液不能直接冲到鼓膜的上面,应该冲洗到外耳道壁上面,顺着外耳道壁,流入外耳道壁的深处,这样才能避免鼓膜的损伤。最后,注意冲洗外耳道之后,要进行外耳道的干燥或者除渍,排出外耳道的积液。
  • 耳朵剧痛怎么立即止痛(音频)

    耳朵剧痛怎么立即止痛
    讲解医师:邓邦鱼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苏州市立医院耳鼻咽喉科
    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或者是它的症状的出现,都是相当长的或者是相应的过程。对于疾病的消失,也不是简单的、快速的过程,所以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基本就是这个道理。对于耳朵剧痛,要立即止痛,对这个要求可能有点过高。如果疑似炎症性引起的疼痛,控制感染之后,一般疼痛减轻、缓解或者消失,控制感染一般至少要3-5天的过程。可以用苯酚滴耳液,对于是急性鼓膜炎可以达到一定的止痛的效果,但是它也不可能使这种疼痛完全消失。神经痛方面,如果疼痛剧烈,可以用吗啡类的止痛药,也是暂时的使用,不可能长期的使用,可能达到立即止痛的作用。但是这些药物,是麻醉类的药物,具有成瘾性,不是常规的使用的药物,立即止痛还是非常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