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癌

  • 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就是癌吗(视频)

    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就是癌吗
    腹膜后出现淋巴结肿大不一定是癌,但存在癌或者淋巴结转移癌的可能性。由于炎症和结核也会导致淋巴结肿大,如腹腔局部肠道炎症和相关疾病,可导致肠系膜以及系膜根部腹膜后淋巴结肿大,腹腔结核等特殊感染可导致淋巴结肿大,因此两者不能划等号。腹腔内存在较多脏器,通常好发的肿瘤包括胃癌、胰腺癌、胆囊癌以及结直肠癌等,主要转移途径均为淋巴结转移。因此肿瘤进展期可能会导致肠系膜根部,或者腹膜后位置出现肿大淋巴结,此时便存在一定风险。但是否存在转移还要通过一系列检查,如PET-CT等,观察局部是否出现放射性浓聚的高摄区,进而判定是否有转移性淋巴结肿大。
    2023-08-03
  • 什么样的淋巴结需要穿刺(视频)

    什么样的淋巴结需要穿刺
    淋巴结出现肿大,通过彩超、CT、PET-CT检查无法确定性质,甚至考虑恶性可能时,即需进行穿刺活检,通过病理诊断确定性质。淋巴结为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分布于全身各处,大多在0.2-0.5cm,造成淋巴结肿大的原因可能为淋巴结受到感染,产生炎症性反应,也可能是肿瘤。淋巴结发生恶变时,通常体积明显增大、边界不清楚、表面不光滑、形态不规则,甚至融合成团,彩超或者CT也会相应提示恶变的可能。 如果考虑可疑淋巴结肿瘤,包括转移癌以及原发于淋巴结的恶性疾病,均需进行穿刺病理检查。对于比较浅表的淋巴结一般可以在B超引导下进行穿刺,抽出液体后制作涂片,进行细胞学检查,或得到组织条进行病理学的诊断。而一些深部的淋巴结,如纵隔淋巴结肿大,靠近气管,一般需要通过增强CT或PET-CT才能发现,但必须要在超声支气管镜,即EBUS的引导下进行穿刺才能确诊。
    2023-08-03
  • 颈部淋巴疼痛是什么原因(视频)

    颈部淋巴疼痛是什么原因
    颈部出现淋巴结疼痛的原因,具体如下: 1、感染:头颈部脏器感染导致颈部淋巴结,出现疼痛、红肿。头颈部皮肤感染,或部分皮肤感染也会出现头颈部淋巴结肿大; 2、颈部转移癌:少数患者可能为颈部转移性淋巴结,即颈部转移癌,包括头颈部、消化道或呼吸道肿瘤,通过淋巴结转移至颈部,出现相应症状; 3、头颈部皮肤感染,有些皮肤感染也会出现头颈部的淋巴结的肿大。 总之。对于良性炎性淋巴结增大,青少年多见,多数与头颈部感染相关。少数与肿瘤转移相关,包括头颈部肿瘤或者其他部位的肿瘤转移。
    2023-08-03
  • 肝转移癌MRI表现(视频)

    肝转移癌MRI表现
    肝转移瘤又称继发性肝癌或转移性肝癌。肝脏是恶性肿瘤转移最易侵犯的器官之一,死于癌肿的患者有25%-50%肝转移,最常见的原发肿瘤为胃癌、胰腺、乳腺和肺癌等,其次是食道癌、胆囊癌、肝外胆管癌、恶性黑色素瘤等。前列腺癌和卵巢癌很少发生肝转移,大多数的肝转移是多发的,77%涉及两叶,只有10%的病灶是孤立的。转移途径有四条:1、邻近器官的直接侵犯;2、经肝门部淋巴结的转移;3、经肝门转移,多为消化道恶性肿瘤;4、经肝动脉转移,以肺癌多见。肾癌、平滑肌肉瘤、绒癌、胰腺癌等转移多为富血供,胃癌、胰腺癌、食道癌多为乏血供。胃癌、卵巢癌、肾癌、乳腺癌、黑色素瘤有钙化的倾向,平滑肌肉瘤、黑色素瘤、结肠癌和鳞癌等可以发生囊变。MRI发现肝转移瘤灶非常敏感,平扫时实质内小或多发的圆形的类圆形肿块,肿块信号不均匀,可发生液化、坏死、囊变、钙化、出血等。T1像表现为不均匀的低信号,T2像表现为不均匀的高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边缘不规则的强化,门脉期整个病灶出现均匀或不均匀的增强,平衡期强化消退,典型的表现为牛眼征。
    2023-08-03
  • 肝转移癌CT表现(视频)

    肝转移癌CT表现
    肝转移癌通过上腹部CT平扫主要呈现低密度肿块,而通过上腹部增强CT常会出现典型牛眼征,指肝脏上可发现肿块,而肿块周边在动脉期存在明确强化。而肿瘤内部核心没有造影剂强化,从而出现在外面为造影剂而内部没有造影剂,形成光圈样牛眼症。此外,不同转移癌由于血供特点不同,特征也存在差异。除肝脏典型表现外,若为右半结肠癌肝转移,常可在上腹部发现右半结肠肿块,而肺肿瘤引起肝转移也可在肺部发现相应肿块。由于原发性肝癌属于快进快出,而转移性肝癌属于肝动脉期与门脉期强化相同,因此两者比较容易鉴别,且原发性肝癌增强特点为整体均匀强化,不会出现牛眼征。
    2023-08-03
  • 肝转移癌的介入治疗怎么样(视频)

    肝转移癌的介入治疗怎么样
    肝转移癌是癌灶发生在其它部位,如肺癌、结肠癌等,甚至肝癌也可转移到肝脏内。由于肝脏是实质脏器,主要癌灶供血来自于肝动脉,门静脉已经被证实过了不是对癌灶供血主要的血管。所以需进行动脉栓塞TIPS治疗,即从肝动脉里边注射栓塞剂使肝脏内转移的癌灶栓塞以后,停止其血流供应,让这些癌细胞得不到营养,就会坏死、被吸收。尤其是多发转移癌,特别适合TIPS治疗,无论有多少转移癌灶,都可以进行有效的栓塞治疗。所以癌灶缺血坏死吸收以后就会稳定甚至缩小,患者的生命即可得以延长。 如果只有一个转移癌或2-3个转移癌灶时,还有其它治疗方法,如射频和微波刀热消融、氩氦刀冷消融、粒子植入,综合治疗会有更好的效果。这些转移癌常见于比较晚期的肿瘤患者,做TIPS治疗疗效确切,花费相对较少,能够明显延长患者生命,是非常好的治疗方法。
    2023-08-03
  • 骨肿瘤影像学表现(视频)

    骨肿瘤影像学表现
    骨肿瘤影像学表现很多,一般良性骨肿瘤,比如骨软骨瘤有明显骨突,有些骨突巨大,可以达到几公分。有些骨旁肉瘤中间有阴影,容易和骨化性肌炎相混淆,穿刺做病检可以诊断。骨转移癌大多是溶骨性改变,有些骨转移癌成骨和溶骨同时出现。溶骨性改变容易和结核相混淆,结核一般先破坏软骨,使关节间隙变窄;而骨转移癌一般不侵犯软骨,主要破坏骨质。骨恶性肿瘤,如骨肉瘤,一般不超过关节,在骨端比如膝关节的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该部位的骨肉瘤和骨巨细胞瘤比较常见。此外,骨肿瘤影像改变必须参考年龄,如骨肉瘤一般好发于15-25岁,而且现在发病年龄变小,在临床曾有9岁的孩子得骨肉瘤。
    2023-08-03
  • 骨癌怎么检查出来(视频)

    骨癌怎么检查出来
    很多肿瘤患者晚期都会发生骨转移,检查方式如下: 1、现在最常用的全身检查方法有ECT,具有价廉物美的特点,检查后可以获得全身骨骼的核素浓聚影像; 2、如果局部出现异常核素浓聚,往往提示有病变,可以进一步对浓聚部位进行X片、CT、磁共振检查,从而判断有无转移; 3、也可采用PET-CT,检查后可发现全身其它骨骼部位有无异常。 普通患者更加应该关注自己的症状,如果出现疼痛、功能障碍、神经压迫,就要及时就医,以免转移癌进行性破坏。一旦发生病理性骨折,肿瘤局部控制、肢体功能状态都会比病理性骨折之前治疗差。
    2023-08-03
  • 肋骨骨癌的症状(视频)

    肋骨骨癌的症状
    肋骨骨癌的发生率相对较低,尤其是原发于肋骨骨质的恶性肿瘤发生率更低,通常转移癌在临床上相对更常见,主要症状如下:1、疼痛:临床上通常以疼痛为首发表现,因为骨质被破坏,形成疼痛的感觉,比如肋骨局部或胸背部的疼痛,此时可完善相关影像学检查,进一步明确骨质破坏是否是癌症转移所致。可以在全身抗肿瘤治疗的同时,结合局部的止疼或放疗,或是外科的方法改善症状;2、其他症状:比如部分病人有神经累及,会出现麻木感、刺痛感等,临床上的表现实际并不一致。出现骨癌时要明确原发病灶,进行相关诊断,一旦发现转移癌,要以全身性治疗为主。
    2023-08-03
  • 骨转移癌症患者生存期(视频)

    骨转移癌症患者生存期
    骨转移癌的病人,发现以后就是晚期,其生存期需判断癌症是原发或转移。如果是原发,生存时间比较长,部分病人经过治疗,存活10年甚至20年;如果是转移的癌症,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乳腺癌的病人,生存期比较长。在治疗过程中,单发灶的乳腺癌骨转移病人,经过手术、术后化疗、术后生物治疗、术后激素治疗,病人还能活3-5年甚至10年,状况较好的病人甚至活到20年。如肾癌、甲状腺癌,病人骨转移以后,都有较高的生存期,肝癌、胰腺癌、胆管癌骨转移以后,生存期比较短。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