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癌

  • 癌症骨转移疼痛特点(视频)

    癌症骨转移疼痛特点
    骨转移癌是恶性骨肿瘤最常见的一种类型,随着癌症患者生存期的延长,骨转移癌的发生概率越来越高,而且数量也越来越多。疼痛是骨转移癌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与一般的疼痛相比,有以下几个特点: 1、癌症的骨转移疼痛一般没有明显的原因; 2、疼痛会出现进行性加重,经过常规的治疗,效果很差; 3、疼痛会有爆发痛和夜间痛,夜间痛即在晚上疼痛比较严重,爆发痛是指突然身体特别疼痛; 4、疼痛的部位不同,骨转移癌疼痛的部位可以因转移灶的不同而发生在不同的部位,最常见的是发生在脊柱的转移癌,可能出现脊柱部位的疼痛,压迫神经时会出现上肢和下肢的放射痛。
    2023-08-03
  • 骨肿瘤一般长在哪(视频)

    骨肿瘤一般长在哪
    骨肿瘤是指骨骼上的各种肿瘤,范围较广泛,包括原发和继发骨肿瘤,既有良性,也有恶性。骨肿瘤最好发于骨骼生长较快的部位,如四肢长管状骨的干骺端,如膝关节、肩关节、髋关节、肘和腕关节等周围部位。青少年骨骼生长较快,且骨骼增长的关键部位,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可以形成各种各样的肿瘤,青少年发生的高度恶性肿瘤如骨肉瘤、尤文氏肉瘤,四肢长管状骨的发病率较高。成年后骨肿瘤可体现在各个部位,最常见部位还是肢体长管状骨的干骺端,同时脊柱、骨盆等部位是骨转移癌的好发部位。当身体某部位出现异常表现时,要及时进行检查,做相应影像学检查,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病变部位,并根据影像学特点判断是否为肿瘤,确定肿瘤的大致良恶性,最后通过穿刺活检、细胞学分析,来确定肿瘤良、恶性。根据肿瘤诊断对不同病变进行相应的、及时规范的治疗,是治愈骨肿瘤的关键。
    2023-08-03
  • 多发性骨转移瘤晚期症状有哪些(视频)

    多发性骨转移瘤晚期症状有哪些
    多发性骨转移瘤晚期症状主要有以下几个: 1、疼痛,这是最常见的症状,通常没有明显的诱因,呈进行性加重,经过常规的治疗没有明显的好转。位于颈椎的肿瘤,可以出现颈部疼痛和上肢疼痛,位于腰椎的转移癌,可以出现腰椎疼痛和下肢疼痛; 2、病理性骨折,如四肢、脊柱和骨盆出现骨折; 3、脊髓的压迫症状,位于脊柱的肿瘤,压迫神经和脊髓,可能出现相关的神经症状; 4、高钙血症,这类患者常常在实验室检查中发现血钙明显增高,而且出现嗜睡等内科情况。 骨转移瘤是最常见的骨恶性肿瘤,随着癌症患者的日益增多,生存期的延长,发生骨转移的患者数量也日益增多,在临床上也非常多见。多发性骨转移瘤是指多部位的骨转移瘤,而骨转移瘤一般好发于脊柱、骨盆、肋骨和四肢,在晚期会出现特殊的症状。
    2023-08-03
  • 骨癌做什么检查可以检查出来(视频)

    骨癌做什么检查可以检查出来
    骨癌要通过临床症状以及影像学检查、体格检查来做出综合判断,有时需要进行创伤性的检查,如切开活检或者穿刺活检获取病理结果以做出最终诊断,所以对于骨癌的检查非常复杂。当怀疑有骨癌时,要鉴别是原发性肿瘤还是转移癌,对于原发性肿瘤,要根据患者年龄,局部肿胀、疼痛情况,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和检查方法。X光片、CT、核磁共振、全身的骨扫描以及PET-CT检查,对于骨癌的检查非常重要,除了这些检查以外,也要注意一些恶性肿瘤存在全身骨转移或者其他器官转移的情况,要进行头部检查和肺部检查,避免出现早期的血行转移。对于骨肿瘤,尤其是恶性骨肿瘤,一定要注意全身的评估,通过详细的检查,从而了解患者具体情况。通过早期化疗或者手术切除,可以使骨癌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对于老年人,如果是转移癌,要对原发肿瘤做积极治疗。容易出现骨转移的主要是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以及肾癌等,所以一定要综合评估,通过骨扫描了解骨转移情况,通过其他的影像学检查,也能够知道局部侵犯和其他的症状,所以一定要综合治疗、综合判断。
    2023-08-03
  • 骨癌疼痛的部位有哪些(视频)

    骨癌疼痛的部位有哪些
    骨癌是骨的恶性肿瘤,主要包括原发的恶性骨肿瘤和继发的恶性骨肿瘤,即骨转移癌。原发的恶性骨肿瘤最常见的有骨肉瘤、尤文肿瘤、软骨肉瘤、脊索瘤等。 骨转移癌是指原发于身体其它部位的恶性肿瘤,通过各种途径转移至骨骼,并在骨内继续生长所形成的子肿瘤。恶性骨肿瘤最常见的症状为疼痛,疼痛的部位多为病灶部位,但在毗邻重要的神经血管时,可能出现相应部位的压迫症状,如颈椎的恶性肿瘤会引起双上肢和肩部的疼痛,腰部的恶性肿瘤会出现双下肢的疼痛、麻木和无力,骶骨的恶性肿瘤会引起大小便的障碍,甚至是性功能的障碍。因此恶性骨肿瘤的疼痛会因病变部位和发展情况的不同而表现不一。
    2023-08-03
  • 骨癌怎么检查出来(视频)

    骨癌怎么检查出来
    很多肿瘤患者晚期都会发生骨转移,检查方式如下: 1、现在最常用的全身检查方法有ECT,具有价廉物美的特点,检查后可以获得全身骨骼的核素浓聚影像; 2、如果局部出现异常核素浓聚,往往提示有病变,可以进一步对浓聚部位进行X片、CT、磁共振检查,从而判断有无转移; 3、也可采用PET-CT,检查后可发现全身其它骨骼部位有无异常。 普通患者更加应该关注自己的症状,如果出现疼痛、功能障碍、神经压迫,就要及时就医,以免转移癌进行性破坏。一旦发生病理性骨折,肿瘤局部控制、肢体功能状态都会比病理性骨折之前治疗差。
    2023-08-03
  • 肋骨骨癌的症状(视频)

    肋骨骨癌的症状
    肋骨骨癌的发生率相对较低,尤其是原发于肋骨骨质的恶性肿瘤发生率更低,通常转移癌在临床上相对更常见,主要症状如下:1、疼痛:临床上通常以疼痛为首发表现,因为骨质被破坏,形成疼痛的感觉,比如肋骨局部或胸背部的疼痛,此时可完善相关影像学检查,进一步明确骨质破坏是否是癌症转移所致。可以在全身抗肿瘤治疗的同时,结合局部的止疼或放疗,或是外科的方法改善症状;2、其他症状:比如部分病人有神经累及,会出现麻木感、刺痛感等,临床上的表现实际并不一致。出现骨癌时要明确原发病灶,进行相关诊断,一旦发现转移癌,要以全身性治疗为主。
    2023-08-03
  • 骨转移瘤核素治疗后反应(视频)

    骨转移瘤核素治疗后反应
    放射性核素进行骨转移治疗后会产生一系列反应,具体如下: 1、在治疗早期患者骨疼痛症状加重,这种情况有可能因为核素治疗后患者出现闪烁反应,治疗药物产生导致骨膜扩张,或者局部骨内血流量增加,导致骨痛加重。此种骨痛持续时间往往很短,可能为2-3天,在骨痛后患者可表现为明显疼痛症状改善,属于骨转移癌治疗后出现的闪烁反应; 2、在骨转移治疗后用核素治疗,还可能会出现一系列其他相应副反应,比如患者表现为疲劳、乏力,或患者早期骨髓抑制,如表现为血小板或粒细胞功能下降等情况。
    2023-08-03
  • 骨转移是骨癌吗(视频)

    骨转移是骨癌吗
    骨转移是指其它地方的恶性肿瘤转移到骨,从而对骨产生破坏,普通老百姓可以将其当成骨癌,以往认为癌症晚期转移到骨后,患者生存时间往往就不长。但近几年随着肿瘤治疗进步,很多肿瘤患者生存时间得到大大延长,因此,骨转移癌的治疗越来越得到重视,不管是患者还是医生,持着更加积极的态度,一旦发生肿瘤骨转移后,会对患者进行X片、CT、磁共振检查来判断骨强度,往往在发生病理性骨折前要进行及时处理,以免发生病理性骨折后患者导致剧烈疼痛,同时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脊柱骨转移通过磁共振可以判断患者发生瘫痪的风险,根据磁共振上脊髓受压程度,如果压迫较严重,建议患者在出现瘫痪症状前及早进行减压手术,因为一旦发生瘫痪后再进行手术,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效果往往较差,有些人甚至永远恢复不了。一旦瘫痪或病理性骨折后,癌症患者生活质量就会迅速下降,同时也会加剧患者的死亡率,所以现在对骨转移癌应该采用更加积极的态度。
    2023-08-03
  • 如何预防骨转移癌术后复发(视频)

    如何预防骨转移癌术后复发
    随着肿瘤外科技术的提高,骨转移癌术后复发几率也大大降低,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术后不会复发,避免骨转移癌术后复发,不仅要求医生有高超的诊断技能和娴熟的手术技巧,更重要的是医生和患者要高度重视肿瘤术后复发的预防。预防骨转移癌术后复发的方法主要有: 1、肿瘤治疗是综合性的,骨转移癌同样如此,术后要根据医生的安排进行相应的治疗,比如放疗、化疗、免疫治疗、中医药治疗,以及近年开展的靶向治疗等,目前新的治疗方法层出不穷,比如冷冻、射频消融、微波热疗、介入等,大大丰富了骨转移癌治疗手段,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一般术后第一个月骨头还未长结实,以休息为主,可以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术后第一天可以床上活动,第二天可以下床进行少量的行走,以后逐步增加活动量循序渐进,也可以利用哑铃、握力器等器械进行肌肉和关节的各项锻炼。术后一个月伤口的肌肉逐渐结实,这时可逐渐增加活动量,比如散步、上下楼梯等,术后三个月可以慢跑、骑车、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简单工作等,逐渐过渡到正常的日常生活; 3、保持心情舒畅,良好的心态对待疾病,有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遇事不急、不躁、不怒,善于调节情绪心态积极向上; 4、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不食亚硝酸盐浓度高的酸鱼、咸菜,不食发霉变质的食物,少吃荤烤、熏制及其油炸食品,预防病毒感染; 5、定期到医院检查,及早发现病情变化进行相应的处理,以提高治愈率。若我们在生活中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健康的生活方式、适当的体育锻炼,就能避免或者推迟骨转移癌的复发。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