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海英

  • 中度脂肪肝怎样治疗(音频)

    中度脂肪肝怎样治疗
    讲解医师:赵海英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
    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病理改变,其发生是各种原因引起肝脏内脂肪堆积过多。造成脂肪肝的病因包括酗酒、肥胖、过度减肥、妊娠等,近年来由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方式以及饮食结构日益西化、酒精的消费量增加,由于肥胖以及饮酒所造成的脂肪肝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n根据脂肪浸润的严重程度不同,将脂肪肝分为轻、中、重度,当肝内的脂肪含量达到10%-25%,即可诊断为中度脂肪肝。脂肪肝的治疗主要是针对病因的治疗,如减肥、适量运动,尽量避免进食过度油腻的食物、避免肥胖并戒酒,以及科学减轻体重等是进行脂肪肝治疗非常重要的手段。脂肪肝合并有转氨酶升高时,可酌情服用水飞蓟素以及多烯磷脂酰胆碱等药物,进行保肝对症治疗。
  • 慢性胆囊炎有症状吗(音频)

    慢性胆囊炎有症状吗
    讲解医师:赵海英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
    慢性胆囊炎是消化科门诊的常见病,常继发于胆囊结石的患者,绝大多数慢性胆囊炎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多于进行健康体检,行腹部B超等影像学检查时发现胆囊壁增厚或出现毛糙不平的情况,没有明显临床症状的慢性胆囊炎患者,不需要特殊药物治疗。\n部分慢性胆囊炎患者,由于胆汁排泌不通畅或胆汁排泌,失去节律性,在临床上容易出现腹胀、纳差、上腹部不适等消化不良的症状,多见于进食油腻食物后加重,出现上述症状的患者,应先注意饮食的调整,避免进食过多的油腻食物,并避免饮酒、暴饮暴食,以免诱发急性胰腺炎或急性胆囊炎的发作,合并上述消化不良症状的慢性胆囊炎患者,可尝试服用消化酶以及利胆药物对症治疗。
  • 慢性胆囊炎饮食(音频)

    慢性胆囊炎饮食
    讲解医师:赵海英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
    慢性胆囊炎是消化科门诊的常见病,继发于胆囊结石的患者,多数慢性胆囊炎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多在健康体检,行腹部B超等影像学检查时诊断出来。没有明显临床症状的慢性胆囊炎患者,往往不需要特殊的药物治疗。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的调整,避免吃油腻的食物,如煎炸过的食物或过于肥腻的肉类等,尽量吃一些清淡、稀软、容易消化的食物。慢性胆囊炎患者,还应注意避免饮酒、避免暴饮暴食,以免诱发急性胆囊炎或急性胰腺炎的发作。如患者出现剧烈的腹痛,或者合并有尿黄、皮肤巩膜黄染等黄疸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 30岁有胃溃疡能活多久(视频)

    30岁有胃溃疡能活多久
    胃溃疡属于消化性溃疡病范畴,是良性上消化道疾病,因此即使30岁患有胃溃疡,经过规范、系统治疗,往往不会影响患者寿命。溃疡发病机制主要由于胃酸分泌过多,以及胃黏膜自身保护能力下降导致,因此被确诊为胃溃疡患者,建议进行规范使用奥美拉唑为代表的质子泵抑制剂的抑制胃酸治疗,同时辅以胃黏膜保护剂,通过系统、规范治疗,6-8周后绝大多数患者胃溃疡可以达到愈合。为避免溃疡复发,建议患者进行幽门螺杆菌根除,根除幽门螺杆菌后,胃溃疡复发风险明显降低,甚至可以达到不复发的情况。胃镜下有时很难通过肉眼鉴别溃疡性质,有些溃疡型胃癌患者也会在内镜下表现为溃疡样改变,因此要在治疗后进行复查,必要时还是要进行胃镜下活组织检查,送病理学进一步明确溃疡性质。
    2023-07-31
  • 什么是细菌性痢疾(视频)

    什么是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是由志贺氏痢疾杆菌感染,导致急性肠道传染病,多于夏季、秋季发生。发病前患者常有进食不洁食物以及不当饮食等诱因,临床出现腹泻、腹痛、发热等症状。患者的大便常呈现为黏液血性,可以在大便中看见较黏的暗红色血性物质,与大便相混合,部分患者还可出现里急后重的症状,即便意频繁、肛门下坠、排便不尽感等。发生细菌性痢疾主要是由于志贺氏痢疾杆菌感染引起,导致直肠出现炎性改变,甚至出现糜烂、溃疡形成。血常规、大便常规、大便培养等实验室检查,有助于诊断细菌性痢疾,一旦确诊为细菌性痢疾,应首选针对革兰氏阴性杆菌的抗菌素类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常用的抗生素类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等喹诺酮类抗生素,以及庆大霉素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2023-07-31
  • 胃肠炎的症状有哪些(视频)

    胃肠炎的症状有哪些
    急性胃肠炎是消化科门诊的常见病、多发病,多于夏季及秋季发作。在发病前患者常有饮食相关诱因,比如进食生冷、刺激食物,或者不卫生、过期、隔夜食物等,临床上常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以及发热等症状。造成急性胃肠炎的常见病因,包括感染性以及非感染性两大类,感染性因素致病微生物多见于病毒、细菌感染,引起患者出现消化道症状。患者在感染严重时,常会表现为剧烈的吐、泻,同时伴有较明显的腹痛以及高热。病毒感染的特点是除局部消化道症状外,可能会出现全身症状,比如四肢肌肉酸痛、乏力、想睡觉等全身症状。出现明显脱水时,患者还可合并口干、尿少、乏力、心悸等症状。
    2023-08-01
  • 肠炎挂哪个科室(视频)

    肠炎挂哪个科室
    急性肠炎是在门诊常见的一类消化道疾病,患者在发病前常进食不洁食物、不当饮食或者受凉等相关原因,临床出现腹痛、腹泻,甚至发热等相关症状。急性肠炎发病具有一定的季节性特点,在夏季和秋季多发。出现上述急性肠炎临床表现,建议患者在就诊时挂消化科进行诊治。有些医院在夏季和秋季等急性肠炎高发季节,会设立相关的肠道门诊专科,在设立肠道门诊专科医院就诊时,急性腹泻患者建议先挂肠道门诊就诊,在肠道门诊可以实现患者就诊过程当中的问诊、实验室检查,以及取药等相关流程,都在同一个区域完成,也可更好进行传染病防护、隔离,避免传染的肠道感染性疾病扩散。
    2023-08-01
  • 肠炎可以吃水果吗(视频)

    肠炎可以吃水果吗
    急性肠炎患者在临床上出现腹泻、腹痛,以及发热等相关症状,发病前常有进食不洁食物、不当饮食以及受凉等诱因。发生上述急性肠炎相关临床症状后,患者要注意饮食调整,尽量吃温热、稀软、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由于水果比较生冷、富含纤维素,具有一定的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的作用,因此在急性肠炎腹泻明显时,建议患者暂停进食水果,以及蔬菜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出现上述症状建议患者尽量以大米粥、面条汤、面片汤等流质、半流质食物,特别是以淀粉为主要成分的食物最佳,一方面容易消化,另一方面不会出现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等相关的腹泻临床表现。通过饮食调整以后,同时辅以肠道益生菌、蒙脱石散等药物对症治疗后,患者腹泻症状可有较明显的缓解。
    2023-08-01
  • 急性肠炎能治好吗(视频)

    急性肠炎能治好吗
    急性肠炎是消化科门诊的常见病、多发病,多于夏季和秋季发生,患者临床出现腹痛、腹泻,以及发热等相关症状。通过积极饮食调整和相应的药物治疗,急性肠炎预后良好,多于3天左右即可达到较为明显的症状缓解。在发生上述急性肠炎相关症状时患者要进行饮食调整,尽量多吃大米粥、面片汤、面条汤等,以淀粉类成分为主的流质或者半流质食物,进食时要注意食物的温度,避免生冷、刺激食物。同时在排便次数比较多时,可能会因为排便损失比较多的液体和电解质,因此汤类食物可以及时补充。在大便次数比较多、粪质较为稀薄,呈现水样时,可以饮用淡糖盐水补充损失的液体和电解质。
    2023-08-01
  • 治未病是什么意思(音频)

    治未病是什么意思
    讲解医师:赵海英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
    治未病是祖国医学的重要思想理念,最早源于黄帝内经当中“上工治未病”的说法,后演变为“上医治未病”,也就是说高明的医生在疾病没有发生时即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最终的发展。\n现代医学当中健康体检的目的与治未病的理念是完全一致的,以消化内镜领域为例,绝大部分的消化道早癌以及消化道癌前疾病的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但如果对年龄超过45岁以及具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等高危因素的人群,进行常规的胃肠镜筛查,即可及时发现结直肠腺瘤、慢性萎缩性胃炎等癌前疾病,以及发现消化道早癌,进行早诊断、早干预,这样就可实现发现一例早癌、挽救一条生命、拯救一个家庭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