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利剑

  • 小孩川崎病能治好吗(音频)

    小孩川崎病能治好吗
    讲解医师:谢利剑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上海市儿童医院心脏内科
    小孩子得川崎病通常可以治好,不用过于担心。川崎病虽然是目前不算多见的儿童血管炎类疾病,但其治疗已经非常成熟,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加上阿司匹林的治疗,可以使85%的川崎病患者得到有效缓解。可能有10%-15%的患者对丙球不敏感,加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也可使患者得到很好的疗效。\n此外,还有大概3%-5%的患者若诊断不及时、丙球治疗不够及时,可能会出现冠状动脉的病变。但此种情况可以避免,如果能够及时诊断疾病,在病程第5-10天就给患者用丙球加阿司匹林治疗,基本可以避免该并发症发生。因此,小孩子川崎病通常能够治好。
  • 川崎综合征是什么病(音频)

    川崎综合征是什么病
    讲解医师:谢利剑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上海市儿童医院心脏内科
    川崎综合征其实就是川崎病,只不过是一种不同说法,有些国家,像中国、日本、美国都称之为川崎病,但欧洲部分国家,像加拿大等就称之为川崎综合征。其学名是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多表现为持续发烧超过五天以上,有结膜充血、口唇皲裂、杨梅舌,且身上会出现皮疹、指趾端肿胀、颈部淋巴结肿大等表现,少部分患儿会出现冠状动脉扩张的病变。\n其本质是由感染或其他因素造成自身免疫过度活化,引起的一种中小型血管炎,由于是日本医生川崎富作首先发现的该疾病,故命名为川崎病,也有人称之为川崎综合征。
  • 川崎病输丙种球蛋白的原因(音频)

    川崎病输丙种球蛋白的原因
    讲解医师:谢利剑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上海市儿童医院心脏内科
    川崎病输丙种球蛋白主要是为了起到封闭抗体的作用,因为川崎病多认为是感染诱发自身免疫过度活化从而导致的血管炎,会出现炎性瀑布,此时选用大剂量丙球可以封闭掉抗体,阻断免疫活化、炎症瀑布、血管炎对血管壁损害的发生,以上就是川崎病输注大剂量丙球的原因。\n用了大剂量丙球以后,也可以迅速使川崎病各项症状得到缓解,使体温平稳,使皮疹、结膜充血等微小血管炎症状得到明显缓解。因此,丙种球蛋白治疗是川崎病急性期治疗的一个主要方案。
  • 婴儿室间隔缺损多少以下可以自动愈合(音频)

    婴儿室间隔缺损多少以下可以自动愈合
    讲解医师:谢利剑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上海市儿童医院心脏内科
    婴儿室间隔缺损若能够自愈,通常说明室间隔缺损不是特别大,常规认为室间隔缺损的内径不应该超过5mm以上。因为5mm以下的室间隔缺损有很大的可能性自己愈合,但超过5mm时,此种可能性就非常小。\n再就是室间隔缺损的部位,比较容易自己愈合的室间隔缺损往往位于膜周部,靠流入道部位,有时在三尖瓣隔瓣位置,此时容易形成腱索包裹,从而促进自己的愈合。还有一种是位于肌部的室间隔缺损,有时也比较容易愈合。但如果为流出道的室间隔缺损,还有所谓的双动脉瓣下室间隔缺损,无论缺损有多大或有多小,通常都不可能自己愈合。
  • 怎样避免川崎病(音频)

    怎样避免川崎病
    讲解医师:谢利剑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上海市儿童医院心脏内科
    如果要避免川崎病,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尽量增加孩子的抵抗力,这样就不容易出现消化道或者呼吸道的感染。目前很难做到避免川崎病的发生,因为川崎病确切的病因并没有找到。但是可以了解导致川崎病的一些高危因素,比如很多患者在生这个病之前有感染,包括消化道的感染或者呼吸道的感染,这里包括细菌的感染、病毒的感染,甚至支原体的感染,都会诱发川崎病,所以目前大家比较公认的感染可能是诱发川崎病的高危因素。\n如果做到避免交叉感染,很多孩子就相对来说不那么容易得川崎病。一般来说,川崎病都在五岁以下的儿童多见,五岁以上的儿童,随着抵抗力会增加,得川崎病的机会就明显减少。
  • 儿童三尖瓣轻度反流是什么意思(音频)

    儿童三尖瓣轻度反流是什么意思
    讲解医师:谢利剑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上海市儿童医院心脏内科
    儿童三尖瓣轻度反流,意味着三尖瓣有一个轻度的关闭不全。现在超声非常敏感,彩色多普勒可以看到轻度的三尖瓣反流,绝大部分这种情况是正常的现象,是生理性的现象,不需要关注。除非患者三尖瓣反流在随访的过程当中逐渐加重,而出现了中度或者更重的反流,要寻找病因。但如果在下一次随访的时候依然还是一个三尖瓣轻度的反流,临床也没有任何症状,没有关系,不需要接下去随访,认定就是一个生理现象。\n对儿童来说,有的时候三尖瓣并不像成人那样关闭的非常紧密。随着生长发育会有轻度的闭合不全,出现轻度三尖瓣反流的情况,这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
  • 不典型川崎病的症状(音频)

    不典型川崎病的症状
    讲解医师:谢利剑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上海市儿童医院心脏内科
    对于不典型川崎病的症状,一般就是2-3条川崎病诊断的主要症状,加上一条的超声学改变,就可以诊断为不典型川崎病,2-3条里面的川崎病主要症状包含发烧、皮疹、口唇皲裂、杨梅舌、球结膜充血、指趾端的肿胀、颈部淋巴结肿大。以上症状中如果出现2-3条,但不满4-5条,首先怀疑可能是川崎病。\n这个时候如果超声心动图又提示出现了孩子冠状动脉的病变,还有冠状动脉扩张,有冠状动脉的炎性改变,就可以诊断是一个不典型川崎病,也就是2-3项川崎病主要症状,加上一项超声学上面的改变,就可以诊断为不典型川崎病。
  • 法洛四联症缺氧发作的处理(音频)

    法洛四联症缺氧发作的处理
    讲解医师:谢利剑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上海市儿童医院心脏内科
    法洛四联症患者如果有缺氧发作,处理一般考虑以下几种情况:\n1、吸氧:首先需要吸氧。\n2、镇静:一般用水合氯醛或者用吗啡来给患者镇静。\n3、缓解右室流出道的痉挛:通常也会用吗啡来缓解右室流出道的痉挛。\n4、保持一个正确的体位:一般婴儿使用膝胸位,孩子用蹲踞位。\n以上是缓解缺氧发作的四大步骤,缺氧发作缓解了以后,会用一些减慢心率的药物,比如β受体阻断剂心得安,长期口服来预防缺氧发作。此外,发生过缺氧发作以后,建议尽早的进行外科手术,避免再次缺氧发作。
  • 婴儿动脉导管未闭能自愈吗(音频)

    婴儿动脉导管未闭能自愈吗
    讲解医师:谢利剑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上海市儿童医院心脏内科
    婴儿的动脉导管未闭确实有自愈的可能,但一般在三个月之内有可能自愈,如果超过三个月,动脉导管未闭就不大可能自愈,即便在三个月之内,也不是所有婴儿的动脉导管都可以闭合,取决于动脉导管的内径。\n如果动脉导管内径超过3mm,一般挺难自愈,往往是比较小的管径,比如1-2mm的动脉导管,在三个月之内有可能自愈,而且这种情况往往出现在早产儿当中,相对于足月儿来说,动脉导管更容易自愈,尤其是在有些早产儿用了一些非甾体类的消炎药,比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也可以促进动脉导管的自我愈合。
  • 动脉导管未闭是什么意思(音频)

    动脉导管未闭是什么意思
    讲解医师:谢利剑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上海市儿童医院心脏内科
    动脉导管未闭是一类儿童比较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是指在心脏的降主动脉端和肺动脉之间,正常的应该是闭合的动脉韧带没有闭合,形成了动脉导管。当然,在胎儿期这个动脉导管开放,可是出生以后,正常动脉导管应该是关闭以后形成动脉韧带,可是由于动脉导管没有关闭,就导致了从降主动脉到肺动脉之间,存在着左向右分流的异常通道,就会导致心脏的左向右的分流,引起肺血的增多,从而引起心功能的不全。\n动脉导管未闭需要进行治疗,无论是内科的介入治疗,还是外科的手术结扎,目前都非常的成熟,治疗完以后也没有任何的后遗症,可以跟正常儿童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