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利剑

  • 猩红热和川崎病的区别(音频)

    猩红热和川崎病的区别
    讲解医师:谢利剑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上海市儿童医院心脏内科
    猩红热和川崎病的区别,主要考虑以下情况:\n1、疾病本质不同:猩红热往往是一种链球菌感染的急性炎症,即感染性的炎症,表现为皮疹、口唇皲裂、杨梅舌、颈部淋巴结肿大、发热,最大的特点就是不会引起心脏冠状动脉的病变,从本质上来说,猩红热是感染性的疾病,而不是血管炎。川崎病是由于感染诱发的全身中小血管炎,有的时候链球菌感染也可以导致猩红热和川崎病,但是川崎病和猩红热最大的区别在于,川崎病的症状都是由血管炎引起,比如口唇皲裂、杨梅舌、皮疹。\n2、是否引起器质性病变:与猩红热最大的不同是,川崎病的患儿当中大约5%-10%会出现冠状动脉的病变。\n3、治疗原则不同:猩红热只需要抗生素,强有力的抗生素治疗以后体温可以下降,但是川崎病如果只用抗生素治疗,体温没有办法迅速退下来,需要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做冲击治疗。\n总之,以上是川崎病和猩红热两者的区别。
  • 川崎病患者什么时候吃阿司匹林(音频)

    川崎病患者什么时候吃阿司匹林
    讲解医师:谢利剑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上海市儿童医院心脏内科
    川崎病患者一般是在急性期口服大剂量阿司匹林,体温平稳1-2天以后,基本上就可以改成口服小剂量的阿司匹林,常规服用两个月左右就可以停药。关于阿司匹林,一般一天吃一次就可以,可以上午吃,也可以下午吃,都没关系。\n如果川崎病患者的心脏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冠状动脉病变,需要长期吃抗凝药物,可能小剂量阿司匹林服用的时间会比较长,甚至于有可能需要终身服用。但总体而言,绝大部分没有心血管后遗症的川崎病患者,阿司匹林服用两个月就可以停止。
  • 肺动脉高压新生儿表现(音频)

    肺动脉高压新生儿表现
    讲解医师:谢利剑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上海市儿童医院心脏内科
    如果新生儿有肺动脉高压,最主要表现如下:\n1、缺氧:新生儿往往有紫绀、氧饱和度下降,是因为肺动脉高压会导致右向左分流的出现,尤其新生儿有卵圆孔时,就会右向左分流,引起比较明显的氧饱和度下降,也就是缺氧的表现。\n2、明显的心功能不全:尤其是右心功能不全,表现为呼吸机有时撤不了机,心功能不全导致小便量少,还有心脏明显扩大,而且此时用强心剂效果不明显,需要用利尿剂才能使心功能有所好转。\n3、其他表现:偶尔还会造成恶性心律失常的表现。\n肺动脉高压在新生儿主要是两大类表现,即缺氧和心功能不全的表现,基本以上就是肺动脉高压的新生儿表现。
  • 婴儿动脉导管会自己闭合吗(音频)

    婴儿动脉导管会自己闭合吗
    讲解医师:谢利剑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上海市儿童医院心脏内科
    婴儿动脉导管会不会自己闭合,取决几个因素,具体如下:\n1、年龄:一般动脉导管闭合的年龄在出生后三个月之内,超过三个月以后,动脉导管几乎没有自己闭合的可能性。\n2、动脉导管的大小:如果是一个3mm以内的动脉导管,在出生三个月之内,闭合的可能性还是非常大。但是,如果是一个超过3mm内径的动脉导管,闭合的可能性就比较小。\n3、是不是早产儿:有没有在早产儿刚出生的一个月内用过非甾体类的消炎药,如果是早产儿口服非甾体类的消炎药,比如布洛芬或者对乙酰氨基酚,有可能促进动脉导管自己闭合。
  • 不完全川崎病诊断标准(音频)

    不完全川崎病诊断标准
    讲解医师:谢利剑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上海市儿童医院心脏内科
    不完全川崎病的诊断标准一般有以下几条:\n1、持续发热:超过5天以上,且用抗生素治疗无效,这一条是必备条件。\n2、冠状动脉病变:超声上有冠状动脉的轻微扩张或者瘤样病变,这一条也是必备条件。\n3、其它:包括球结膜充血,也就是通常说的眼睛红、指及趾端的红肿、多形性皮疹、颈部淋巴结肿大、口唇皲裂、杨梅舌等,这些症状当中出现一条或者两条左右,加上前面的发热和冠状动脉的病变,这三条加在一起都符合,一般可以诊断为不完全性的川崎病。
  • 一岁半宝宝心脏有杂音是怎么回事(音频)

    一岁半宝宝心脏有杂音是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谢利剑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上海市儿童医院心脏内科
    一岁半的宝宝如果心脏听到有杂音,不要太紧张,有两种可能,即生理性杂音和有先天性的心脏病,区别的方法具体如下:\n1、生理性杂音:如果杂音只有1-2级,比较柔和,孩子的生长发育也正常,平时没有特殊的症状,有可能是生理性的杂音,由瓣膜的轻微反流导致。\n2、病理性杂音:如果杂音在3级以上,比较有特征性,比如在胸骨左缘第三肋间有收缩期的3级以上的杂音,或者在胸骨左缘第二肋间有连续性的3级以上的杂音,都提示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存在.如果这种情况,建议尽快到医院去做超声心动图,明确孩子的诊断,以免耽误治疗。
  • 孩子贫血要吃什么补(音频)

    孩子贫血要吃什么补
    讲解医师:谢利剑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上海市儿童医院心脏内科
    孩子贫血一般要吃富含铁剂的食物或药物进行补充,因为孩子最常见的贫血是缺铁性贫血,又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往往血红蛋白比较低,主要是缺乏铁剂所造成,常见补充如下:\n1、食物:吃猪肝、瘦肉、鱼类等富含铁剂的食品可能好一点,但饮食不能过于单一,也不能挑食,要杂一点。\n2、药物:通常会选择琥珀酸亚铁之类的铁剂药物进行补充和合成。\n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一类贫血,有些是大细胞性贫血,其往往是由于缺乏维生素B12所造成,此时可能要用维生素B12等药物进行补充。还有一些贫血可能是特殊疾病造成,比如白血病,也会造成贫血,化疗以后也会造成贫血。此时就要找到其病因以后才能做进一步治疗,而不是单纯的靠药物、食物等补充所能够治疗。
  • 小孩子早搏长大会好吗(音频)

    小孩子早搏长大会好吗
    讲解医师:谢利剑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上海市儿童医院心脏内科
    小孩子的心脏早搏长大以后会不会好,一般有30%左右小孩子的心脏早搏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有逐步自愈的可能,或者说有好转的可能。当然这仅限于一些非病理性心脏早搏,也就是不需要药物处理的心脏早搏,往往早搏的次数不多,一天24小时不超过一万次左右,没有形成明显的自觉症状,没有导致心功能的变化。\n这种早搏运动的时候会减少,晚上睡觉心率慢的时候早搏增加,但是运动心率快的时候,早搏往往减少,通常称这些早搏是良性早搏。这些早搏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肌传导系统的进一步成熟,甚至随着体格的发育,整个免疫系统,整个体能的增加,有可能会逐步改善,甚至好转,随着休息的好转,心理压力的减少也会逐步好转。因此,确实有30%左右小孩子的早搏,长大以后会逐步好转,甚至痊愈。
  • 婴儿卵圆孔未闭合怎么办(音频)

    婴儿卵圆孔未闭合怎么办
    讲解医师:谢利剑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上海市儿童医院心脏内科
    婴儿卵圆孔未闭合的处理方式,具体如下:\n1、定期随访及观察:婴儿卵圆孔未闭,很多情况下为正常,不需要特别的处理和关注。大约1/3的新生儿出生以后,都有卵圆孔未闭的情况,一般到一岁左右可以自我关闭。如果婴儿有卵圆孔未闭,需要做的只是随访及心脏彩超检查,观察就可以了。即便其过了一岁以后,卵圆孔还没有关闭,只要是属于左向右分流型的卵圆孔未闭,在儿童期也不需要做手术或做封堵治疗。\n2、需要治疗:在新生儿时期,其出现了持续性的肺动脉高压,导致卵圆孔出现右向左分流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可能要对卵圆孔进行一个处理。除此以外的婴儿卵圆孔未闭,一般无需处理。
  • 不典型川崎病和川崎病哪个严重(音频)

    不典型川崎病和川崎病哪个严重
    讲解医师:谢利剑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上海市儿童医院心脏内科
    不典型川崎病和川崎病在病情严重程度上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不典型川崎病的诊断要求更高,因为其症状出现的比较少,往往依赖于超声学上对冠状动脉病变的判断。\n不典型川崎病的诊断相对于典型川崎病会较迟,可能治疗就会有延误,特别是丙种球蛋白的使用可能会拖后,有时由于诊治上的延误,可能会导致冠脉病变发生率高。如果诊治没有延误,不典型川崎病和川崎病的治疗、危重程度、预后、并发症等,目前在统计学上没有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