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利剑

  • 川崎病发热如何退热(视频)

    川崎病发热如何退热
    发烧本身是川崎病很重要的症状,由于川崎病可能是由于感染造成,引起超抗原性的自身免疫活化反应,因此发热本身是病理生理的表现。对于发热的处理,常规对症处理,用退热药布洛芬或者用对乙酰氨基酚等常规的退热药,对其进行退热处理。对川崎病实行病因处理,也就是用大剂量的丙种球蛋白封闭抗体,用阿司匹林起到抗凝作用,如果对因处理很好,发烧也会自然而然得到痊愈。 一定要将误区解除,不是川崎病体温越高,以后病情就越重或者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就越大,再次纠正一点,发热程度跟川崎病本身疾病对心血管损害、并发症没有直接相关性。
    2023-08-02
  • 川崎病血常规指标(视频)

    川崎病血常规指标
    川崎病的血常规指标是很重要的判断依据,虽然不是直接的诊断依据,但是对医生的判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特点有: 1、最重要的就是川崎病血象都非常高,白细胞非常高,C反应蛋白直线上升,特别是经过抗生素治疗以后会发现白细胞还在往上走,C反应蛋白还在不停的往上走,这种情况下就要想到是不是有川崎病的可能性; 2、川崎病病程5-10天以后,或者5-10天之间,会发现血小板越来越高,高于正常值2-3倍,乃至于更高,而且这个过程可以持续很长的一段时间,乃至持续到半个月到1个月。 这也是川崎病需要用很长一段时间阿司匹林来抗凝的原因所在。因为血小板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内,会出现增高的情况,血小板的增高,加之孩子有冠状动脉的病变,容易导致血栓引起心脏冠状动脉的问题。 因此,川崎病的血象特点在急性期就是血象增高、白细胞增高、C反应蛋白增高,在恢复期就有可能导致血小板进一步的增高,要完全恢复正常,往往在病程的1个月以后。
    2023-08-02
  • 川崎病一般住院多久(视频)

    川崎病一般住院多久
    川崎病住院一般2周左右就可以出院。因为如果是比较典型的川崎病,治疗也比较顺利,用丙种球蛋白比较敏感,一般用2天的丙球以后,临床症状可以得到极大的缓解,再通过1-2天对大剂量阿司匹林进行减量,减量以后再用个1-2天的时间对相关指标进行复查,大部分川崎病病人在1周就可以出院。 但是也有一些病人比较严重,对丙球耐受,在这种情况下,首先要加用丙球,其次如果加用丙球无效,可能还需要用激素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因为激素还涉及到静脉激素减量为口服激素的过程,时间可能会拖到2周左右。 危重型川崎病可能需要血浆置换,可能需要用血液滤过的方式对炎性因子进行置换。在这种情况下,治疗可能会更长,乃至于到1个月左右。但总而言之,如果是治疗顺利的川崎病,在1周之内就可以出院。
    2023-08-02
  • 川崎病血常规查得出吗(视频)

    川崎病血常规查得出吗
    川崎病血常规只能做诊断线索,川崎病的诊断不是靠血常规,川崎病的诊断是靠五项主要症状。5天以上的发热,睑结膜充血,浅表淋巴结的无痛性的肿大,指趾端肿胀,杨梅舌以及皮疹,包括心脏超声出现冠状动脉的改变,这些才是川崎病的诊断依据。 利用血象查川崎病是误区,完全不现实。但是可以通过血象判断,孩子的川崎病治疗有效或者无效。如果川崎病治疗有效,临床症状缓解,也可以看到血象,比如白细胞、C反应蛋白明显下降;有些孩子治疗无效,或者丙球耐受的川崎病,可以随着治疗的过程,其血象尤其是C反应蛋白没有明显的下降,血小板还在不停增高。这种情况下,可为治疗方向的调整提供依据。 总而言之,血象是无法判断川崎病,但是可以作为川崎病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对方案调整的重要参考依据。
    2023-08-02
  • 川崎病要永久复查吗(视频)

    川崎病要永久复查吗
    川崎病一般不需要永久复查,川崎病的复查有一定的指标。如果孩子没有冠状动脉病变,一般出院后前三个月每个月复查一次,每次要复查血象、心超、心电图,在半年的时候再复查一次。如果都没有问题,半年以后就可以恢复正常的预防接种。接下来就是一年复查一次,连续复查满5年。 如果孩子有比较严重的冠状动脉病变,这样的孩子由于在药物治疗当中需要用抗凝药物,所以要定期观测心脏冠状动脉病变,这就是个体化方案,随着病人病情而改变,但一般这样的病人需要终身复查,因为冠状动脉瘤没有办法真正意义上的恢复。 所谓的终身复查也不是每个月检查,可能随着病情的稳定,复查的时间可能会间隔长一点,一年一次或两年一次,但是如果出现巨大的冠状动脉瘤,这样的孩子因为需要用长期用抗炎药物治疗,以及定期监测冠状动脉内有没有血栓形成,终身复查不可避免。
    2023-08-02
  • 川崎病饮食要注意什么(视频)

    川崎病饮食要注意什么
    川崎病的饮食其实跟正常孩子的饮食没有太多区别,对饮食上不做特殊要求。除非本身孩子对食物过敏或者对其它东西过敏,对饮食有要求,往往在川崎病的发病过程中会有高热、胃肠道功能的减弱、腹泻、呕吐症状。 总之,在急性期,在住院期间饮食可能要以清淡、容易消化为主,因为这个时候消化道有炎症,用大剂量阿司匹林以后有的时候会出现消化道出血的情,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饮食考虑还是以清淡为主。当然出院以后,急性期过了以后所有的症状都缓解,对川崎病的饮食可以不做任何要求。如果过了急性期,只要没有腹泻,没有对原来的食物过敏史,一切如常进行处理,这是川崎病饮食上面的原则。
    2023-08-02
  • 川崎病复发症状和第一次的一样吗(视频)

    川崎病复发症状和第一次的一样吗
    川崎病复发的发生率非常低。一般现有的统计学资料、流行病学资料分析,川崎病的复发率一般在1‰左右,即1000个孩子才会有1例川崎病的复发。从医学的角度,概率非常小。 复发表现是基本复发表现和首次发作的表现类似,也就是川崎病的几大典型症状,包括6次使用抗生素无效5天以上的发烧,出现皮疹、睑结膜的充血、杨梅舌、指趾端的红肿。心脏彩超上冠状动脉的诊断意义不是很大,主要是临床诊断。 对实验室检查而言,这些孩子又会出现血象增高,比如白细胞的增多、C反应蛋白增高、血沉加快。如果出现要警惕孩子有川崎病的复发。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治疗跟初次治疗一样,也就是大剂量丙球蛋白再一次的冲击治疗。阿司匹林要大剂量的用,同时视情况而定。
    2023-08-02
  • 川崎病是传染病吗(视频)

    川崎病是传染病吗
    川崎病首先不是由病毒感染直接引起,因此川崎病不是传染病,所以不用担心川崎病会传染,但是有一种可能性,因为很多得川崎病的孩子,之前往往有呼吸道病毒的感染史或者有肠道病毒的感染史,如果跟这些孩子在一起,有可能会交叉感染到呼吸道病毒和肠道病毒感染。如果这些感染在孩子身上也造成类似的超抗原反应,也出现川崎病样的症状,就有可能也得川崎病,但是川崎病绝对不是传染病,也不是互相之间接触就会得川崎病。 川崎病的孩子往往跟感染相关,所以出于对患儿本身的保护以及对患儿周围人的保护,尽量不要跟有川崎病的孩子在一起,避免受到相同病毒感染。另外因为在川崎病的治疗过程当中,有些孩子会用到激素类药物,会造成免疫一过性低下,如果这个时候跟其他孩子在一起,也会使孩子的病情加重。
    2023-08-02
  • 川崎病冠脉瘤能恢复吗(视频)

    川崎病冠脉瘤能恢复吗
    川崎病冠脉瘤理论上不可恢复,但是对于冠脉瘤要有明确的诊断标准。一般小型冠脉瘤可能会恢复,但是如果是中或者大型的冠状动脉瘤,这时候病理生理机制不一样,会出现血管内层弹力纤维层断裂,断裂以后出现瘢痕组织,而瘢痕组织没有办法承担平时血流的冲击程度,久而久之成为巨大的冠状动脉瘤。一旦出现冠状动脉瘤,最大的风险就在于会出现冠状动脉血栓栓塞。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采用长期抗凝治疗,严重者可能要做冠状动脉的搭桥手术,避免冠状动脉血栓的形成。 很遗憾的是迄今为止医学水平对中到大型的冠状动脉病变,没有办法去让其可逆性的恢复,所做的工作只是在儿童期的姑息抗凝治疗,以及到成人期要做冠状动脉的搭桥手术,避免心脏并发症的产生,所以冠状动脉瘤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2023-08-02
  • 非典型川崎病是指什么(视频)

    非典型川崎病是指什么
    非典型川崎病是针对于典型川崎病而言,川崎病常见的症状有5天以上的发烧、皮疹、睑结膜充血、杨梅舌、指趾端肿、皮疹,往往有小部分患者合并有冠状动脉病变,这些条件都具有一般称之为典型的川崎病。非典型川崎病指只具备以上症状的1-2条或者2-3条,但达不到所有条件都符合。 临床上一般必须要有发烧5天以上,同时有冠状动脉病变,如果达到这两条,一般就可以诊断是非典型性川崎病。反之,如果仅有一项,比如仅有发烧大于5天,但是没有冠状动脉病变,也没有其它症状,不能够随意诊断即川崎病,但是也有学者认为如果发烧不大于5天,但是已经出现冠状动脉病变,依然可以诊断为非典型性川崎病。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