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丽娜

  • 扁桃体肿大的病因(视频)

    扁桃体肿大的病因
    扁桃体肿大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肿大两类。生理性扁桃体肿大通常没有任何临床症状;病理性扁桃体肿大都是由于炎症刺激,反复感染而引起的肿大,当身体免疫力以及抵抗力下降以后,细菌或者病毒就会侵入,导致双侧扁桃体肿大、局部充血,表面甚至可见脓栓,引起咽痛。引起病理性扁桃体肿大的常见病因包括: 1、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可引起扁桃体充血、肿大,扁桃体表面可见脓点,部分患者还会有假膜形成; 2、慢性扁桃体炎: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常引起扁桃体肿大; 3、扁桃体肿瘤:扁桃体肿瘤常常伴有溃烂,常伴有同侧颈淋巴结肿大,组织病理学检查可以协助确诊。
    2023-08-03
  • 扁桃体肿大的术后饮食提醒(视频)

    扁桃体肿大的术后饮食提醒
    进行手术治疗的扁桃体肿大患者,需要注意以下饮食要求: 1、术后一周以内尽量吃软食、流食,一周以后可以适当进食软烂的米饭,直到伤口愈合; 2、多进食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如鱼油、胡萝卜、西红柿、大枣、橙子等,能够促进伤口的愈合; 3、多吃含有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瘦肉、牛奶、鸡蛋等; 4、切忌进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韭菜等,容易引发伤口感染,不利于伤口愈合; 5、可以饮用新鲜的石榴汁或者将等量的白萝卜、鲜橄榄切片水煎代茶饮,对于扁桃体肿大的患者有一定的食疗作用。
    2023-08-03
  • 扁桃体肿大的症状(视频)

    扁桃体肿大的症状
    扁桃体肿大的临床表现较多,包括耳部、鼻部、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具体如下: 1、耳部症状:由于扁桃体肿大以及鼻咽部炎症分泌物聚积,使得咽鼓管咽口受压受阻,可发生非化脓性或者化脓性中耳炎,导致听力减退甚至出现耳鸣、耳部闷胀感等不适; 2、鼻部症状:扁桃体肿大通常并发鼻炎、鼻窦炎,患儿有鼻塞、流脓涕、张口呼吸、流涎、讲话时带有闭塞性鼻音,出现睡眠打鼾等症状; 3、呼吸道感染症状:由于分泌物刺激呼吸道黏膜,通常会引起咽喉、气管以及支气管炎症,所以部分患者可以出现咽部不适、声音改变、咳嗽、吐痰、气喘、低热等不同程度的症状; 4、腺样体面容:由于患儿长期在睡眠中张口呼吸,影响面部骨骼发育,上颌骨狭长、硬腭高拱变窄、牙齿外突、牙列不齐、咬合不良、下颌下垂、唇厚、上唇上翘、下唇悬挂、外眦下拉、鼻唇沟浅平,加之患儿因夜间睡眠不好,可能通常伴有精神萎靡,面部表情呆板、愚钝,即腺样体面容。
    2023-08-03
  • 婴儿耳道湿疹能自愈吗(视频)

    婴儿耳道湿疹能自愈吗
    婴儿的耳道湿疹可自愈。因耳道的皮脂腺分泌较为旺盛,可导致婴儿耳道被病菌感染。随着婴儿免疫功能的完善,耳道湿疹可逐渐好转。耳道湿疹主要表现为皮肤呈红斑或者粟粒状的小丘疹,进一步发展可能有产生小水疱,水疱破溃以后,可流出黄色水样清亮的分泌物,表皮糜烂,有时为黄色的痂皮覆盖。若因搔抓继而继发感染,则病损扩大、渗液增多,可出现溃疡。因婴幼儿的自制力较差,常会因耳道湿疹瘙痒进行搔抓,导致湿疹溃破、经久不愈,产生细菌感染,因此家长应该除采取药物治疗外,还要剪短婴幼儿的指甲或者戴手套,防止其搔抓耳朵。
    2023-08-03
  • 耳道湿疹的病因(视频)

    耳道湿疹的病因
    耳道湿疹除潮湿和高温是已知的诱因以外,造成耳道湿疹的病因尚未明确,但是目前耳道湿疹的产生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可与精神因素、神经功能障碍、内分泌失调、代谢障碍、消化不良等多因素有关; 2、多认为与变态反应有关,外耳道内的湿疹常由于接触过敏原引起。引起变态反应的因素可为日常生活中,经常摄入的牛奶、海鲜类产品、鱼虾等食物,所接触到的花粉、动物皮毛、油漆、化学气体等吸入物,还有药物、化妆品、织物、肥皂,很多老年患者听力下降配戴的助听器的外壳等,该类的化学物质接触,亦可以导致过敏反应。其中最重要的过敏原是局部用药如硫酸新霉素、多粘菌素B等药物; 3、脓性分泌物、细菌或者病毒感染等,亦可因感染引起外耳道湿疹。
    2023-08-03
  • 鼻骨骨折的预防(视频)

    鼻骨骨折的预防
    鼻骨骨折是耳鼻喉科常见的疾病,在耳鼻喉科外伤中占据较大的比重,可以影响面部的外形,使鼻腔的通气功能引发障碍等。鼻骨骨折多由直接暴力引起,多见于打架斗殴、外伤、交通或者是工伤事故等,小儿跌倒时鼻部或颜面部着地等,也可引起鼻骨骨折。具体预防措施如下: 1、尽量避免打架斗殴,避免外力直接或间接击打鼻骨,而引起的鼻骨骨折; 2、避免摔倒,摔倒时尽量避免颜面部着地,因鼻骨突出于面部,摔倒时面部着地,会很容易引起鼻骨骨折。
    2023-08-03
  • 鼻骨骨折的病因(视频)

    鼻骨骨折的病因
    鼻骨比较薄,又系于面部较突出部位,很容易遭受损伤,而发生鼻骨骨折。鼻外部的骨骼主要是鼻骨和上颌骨的额突所构成,与上颌额骨的鼻突相连接。鼻中隔由蝶骨的垂直板、犁骨以及鼻中隔软骨所组成。成年人的鼻骨中缝紧密相接,因而两侧鼻骨易同时骨折。儿童鼻骨则有明显的裂缝分隔,鼻骨骨折可仅限于一侧。鼻骨骨折常伴有鼻外形的变形以及鼻出血,尤其是当外力从侧面打击时,比如拳击、肘伤。严重者破坏鼻骨和软骨,导致鼻骨的错位。
    2023-08-03
  • 鼻骨骨折的注意事项(视频)

    鼻骨骨折的注意事项
    由于鼻部突出于面部的中央,外力向面部撞击时特别容易受损,可以使鼻骨发生骨折。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外鼻的肿胀、畸形、鼻出血、鼻中隔偏曲以及血肿形成等。鼻中隔骨折则较为严重,发生后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及时复位,鼻腔填塞纱条24-48小时之后取出,勿用力擤鼻、打喷嚏等; 2、取半卧位,予以温质流食、半流食等; 3、保持口腔清洁,餐后应进行漱口; 4、注意安全,避免外伤,切忌再使鼻部碰撞; 5、如果发生鼻中隔的偏曲,应早期予以纠正; 6、鼻骨骨折经复位术后第5-6天时可取出鼻腔的填塞物,在10-15天内均不可再按压鼻部。
    2023-08-03
  • 鼻骨骨折的治疗(视频)

    鼻骨骨折的治疗
    鼻骨骨折的治疗,主要是整复移位的骨折片。具体如下: 1、鼻外复位法:适用于侧方移位的鼻骨骨折,是在局部浸润麻醉以及鼻腔黏膜表面麻醉下,用双手的拇指压迫突起的骨折片,在骨折复位时可以感到骨摩擦音,同时鼻外的畸形也可恢复正常; 2、鼻内复位法:适用于向内塌陷移位的鼻骨骨折。麻醉也是鼻内黏膜的表面麻醉,是用鼻骨复位器插入鼻腔内,使尖端接触骨折处,而后向外上方施力推动复位,同时用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在鼻外侧辅助复位。中隔折断移位时,自两鼻孔沿着鼻底伸入鼻骨复位器,缓慢地向上、向前进行复位,复位后用含有碘仿的纱条填塞于鼻内的骨折部位,以免骨折片再度移位,5-6天以后就可以取出鼻内的填塞物。为了防止外鼻受压,应在鼻外部用夹板固定,告知患者避免用力擤鼻,同时切忌用外力再次压迫鼻部; 3、鼻骨骨折的鼻出血,可用纱布填塞前鼻孔止血,严重的鼻出血患者可采用后鼻孔填塞法止血; 4、合并有脑脊液鼻漏的患者不能做鼻腔的填塞,应任其通畅,严禁冲洗,但需要注意应用抗生素预防性的治疗,避免脑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脑脊液漏在1周以后,多能逐渐减量而自行停止,无需做特殊处理。如较长时间的脑脊液漏而不止时,应做硬脑膜裂口的修补术治疗。
    2023-08-03
  • 鼻骨骨折的运动提醒(视频)

    鼻骨骨折的运动提醒
    鼻骨骨折是颜面部最常见的外伤之一,可单独发生,也可与其他颌面部的骨折同时发生。骨折类型与暴力方向和大小有关。鼻骨骨折常伴有鼻中隔的外伤,会出现软骨的脱位、弯曲,鼻黏膜的撕裂以及鼻中隔的穿孔等。鼻骨骨折在运动、行走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鼻骨骨折后的体位与活动取半卧位,以减轻局部的充血、肿胀,缓解疼痛。若没有乏力、出血等现象,可以适当在室内进行活动,避免突然改变体位而导致体位性低血压; 2、骨折患者出现眶内的渗血、视物不清以及视力明显下降等情况时,需要卧床休息,千万不可随意走动,床旁需要有护栏保护,以免发生坠床或者是跌倒; 3、骨折的患者在1个月以内要避免重体力的劳动以及剧烈的运动,要注意保护鼻部,防止二次损伤。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