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裂孔

  • 高度近视的危害有哪些(视频)

    高度近视的危害有哪些
    高度近视一般是指600度以上的近视,其危害主要包括: 1、近视后眼轴加长,视网膜、脉络膜等结构变薄,周边视网膜营养供应不足,可导致视网膜变性,玻璃体混浊牵拉视网膜,导致视网膜裂孔,严重可导致视网膜的脱离,严重影响视力; 2、视网膜出血,若黄斑部出血可严重影响视力; 3、高度近视的人群发生白内障及青光眼的几率较正常人高。
    2023-07-30
  • 近视疾病有哪些(视频)

    近视疾病有哪些
    近视的疾病其实是指近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或者伴随的疾病,主要如下:1、视网膜病变:最常见的近视,尤其是高度近视,可能会发生视网膜变薄、视网膜萎缩,尤其是黄斑区出血。因为视网膜变薄、视网膜在萎缩过程中,出现黄斑出血,还比较容易发生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这些都是比较常听见的并发症状。并发症的发生非常影响视力,矫正视力就会减弱,就可能达不到良好的矫正视力;2、青光眼:另外近视的人发生青光眼的几率比正常人高很多,所以尤其是中高度近视发生青光眼的情况越来越多见。所以如果近视的人眼压高,一定要做相关的检查,要排除是不是发生青光眼;3、其他情况:另外近视也会对白内障的形成和加速也是一个不利的因素,除了上述情况,有些人会有眼球的明显外凸等。这些情况都是比较常见的近视可能发生的一些问题,其发生的并发症或伴随的疾病。
    2023-07-30
  • 近视500度严重吗(视频)

    近视500度严重吗
    近视500度情况比较严重,因其继续发展便达到高度近视的程度。近视分为轻度近视、中度近视、高度近视,300-600度近视称为中度近视。而近视的并发症主要见于高度近视患者,高度近视后或者度数仍在不断增长,便容易出现病理性改变,视网膜可能会变薄。在变薄后,逐渐出现瘢痕,都会明显地影响视力。另外中高度的近视,还可能由于容易发生视网膜裂孔,因此视网膜脱离的几率也会增加。中高度的近视还可能出现眼底出血,因此500度近视患者一定要注意控制近视的进一步发展。
    2023-07-30
  • 视网膜病变可以自愈吗(视频)

    视网膜病变可以自愈吗
    视网膜病变有上百种,总的来说,能够自愈的视网膜病变非常有限,大多数视网膜病变都需要积极的进行治疗,比如先天遗传性疾病,如视网膜色素变性、高度近视、黄斑营养不良等,往往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加重,这些疾病没有特别好的治疗方法。对于部分炎症性疾病,比如葡萄膜炎、白点综合征、感染性的炎症等都需要经过药物治疗。这些疾病经过药物治疗,大多数可以得到逐渐的好转。 对于肿瘤性疾病,更需要积极的治疗,否则会出现眼外的转移、全身的转移,会危及生命。对于视网膜裂孔、周边的视网膜变性、视网膜脱离等,常常需要激光或者手术治疗,也不可能自愈。只有少数视网膜疾病,比如一过性白点综合征、或者中浆(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等通过休息或者调节、放松心情后可能自愈。所以对于大多数发生视网膜病变的患者,都建议到医院进行检查,及时进行治疗。
    2023-08-03
  • 视网膜浅脱能自愈吗(视频)

    视网膜浅脱能自愈吗
    视网膜浅脱有的可以自愈,有的不可能自愈。因为视网膜脱离有分类,如果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和牵引性视网膜脱离,不可能自愈。因为视网膜裂孔或眼内纤维增殖膜牵引,不可能随时间推移自我消失。需找专业眼底病医生进行检查,确定视网膜脱离原因,进行相应治疗。比如用激光把裂孔封闭,或做手术进行眼内增殖膜剥除,进行眼内填充或体位指导,把视网膜裂孔或增殖膜牵引解除后,视网膜脱离才能逐渐愈合。 渗出性视网膜脱离可能自愈,这种视网膜脱离本身没有裂孔和牵引,脱离是由于炎症性疾病或眼内肿瘤造成血管内物质外漏,渗出液渗出积聚到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下,造成视网膜脱离,这种类型视膜脱离本身就不需进行手术治疗,如果碰巧原发疾病得到控制或治疗痊愈后,由于原发病变造成视网膜脱离,有可能随时间推移自我痊愈。
    2023-08-03
  • 视网膜脱落的原因和治疗方法(视频)

    视网膜脱落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视网膜脱落主要有三大原因,具体如下: 1、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由于视网膜发生变性、萎缩、玻璃体牵引,造成视网膜裂孔,最后造成眼内玻璃体液进入裂孔,从裂孔进入视网膜下腔,造成视网膜脱离; 2、牵引性视网膜脱离:脱离原因是有些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视网膜血管炎或外伤造成眼内纤维组织增生,造成对视网膜牵引,形成视网膜脱离; 3、渗出性视网膜脱离:是由于原发病变比如葡萄膜炎、原田氏病、遗传病变或者眼内脉络膜肿瘤造成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下渗液积聚,造成视网膜脱离。 针对不同病因,治疗方法不一样,只有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和牵引性视网膜脱离需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主要分两大类,外路手术和内路手术。外路手术主要指从外部进行冷凝或在巩膜表面缝硅胶带,对裂孔进行封闭,达到视网膜复位目的。内源性手术要做玻璃体切除,根据眼内情况进行气体或硅油填充,使视网膜复位。另外,渗出性视网膜脱离治疗不需手术治疗,一般进行药物治疗,使用激素、细胞抑制剂、免疫抑制剂对原发病变进行治疗,随原发病变逐渐好转,视网膜脱离也会逐渐痊愈。
    2023-08-03
  •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后的注意事项(视频)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后的注意事项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后注意事项,如下所示: 1、注意用眼卫生,避免脏东西进入眼睛; 2、避免过度用眼引起视疲劳,造成眼部不适; 3、术后两周需进行眼部复查,需观察视网膜裂孔封闭情况及视网膜复位情况,存在异常可及时处理; 4、术后需按医嘱规律使用眼药水,以减轻炎症反应。可滴用抗生素眼药水及非甾体类眼药水,以减轻结膜水肿,增加舒适度; 5、如果感到眼部不适,如视物模糊、眼前黑影,需及时到医院就诊; 6、术后注意体位,内路手术患者通常会进行硅油填充,故要求术后保持俯卧位。
    2023-08-03
  • 视网膜脱离该如何预防(视频)

    视网膜脱离该如何预防
    视网膜脱离预防措施如下: 1、眼部需避免剧烈外力,因外伤中发生视网膜脱离几率相对较高,所以运动中尽量避免眼部外伤; 2、高危人群,特别是高度近视患者,需进行定期检查,明确周边视网膜是否存在裂孔、变性区域。早期可进行激光治疗,封闭视网膜裂孔,封闭变性视网膜区域,可大大减少视网膜脱离风险; 3、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视网膜静脉阻塞等疾病的患者需进行及时治疗,如激光治疗。早期对患者进行有效治疗可大大减少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继而减少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对视网膜牵拉导致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4、高度近视且逐年增长的患者需进行早期检查及治疗,如进行后巩膜加固术,避免眼球过度增长,形成超高度近视。 以上措施均可避免或减少视网膜脱离风险。
    2023-08-03
  • 激光治疗视网膜病变的原理(视频)

    激光治疗视网膜病变的原理
    眼科有一些疾病,比如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裂孔、视网膜的静脉周围炎或脉络膜的一些新生血管,往往都需要采用一个非常常见的眼科的治疗手段,就是视网膜眼底的激光治疗。激光治疗是用激光的热,将局部区域有病变的视网膜进行烧灼,使其形成一个瘢痕,从而把病变烧死掉。通过激光治疗,能够最大程度地控制病变,比如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把周边有新生血管病变区域的视网膜通过激光打死掉,从而保护中央区域非常重要的黄斑区的视功能,同时又把眼底其他无灌注区,产生VEGF这些新生血管因素区域的视网膜清除掉,从而使眼内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或进一步形成视网膜新生血管的风险降低到最大程度。所以激光治疗是一个非常有用的眼科工具。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因为激光将病变区域的视网膜烧死掉了,所以这个区域的视网膜功能就没有了,也就是看东西的功能没有了。但激光治疗是失去一部分可有可无或不是非常重要的视网膜区域,保护非常重要的黄斑中心凹区域或黄斑后极部区域,或是视神经乳头黄斑区域的视网膜功能。所以激光治疗虽然有一些损害,但在眼科是非常值得使用的一个治疗方式。
    2023-08-03
  • 眼外伤玻璃体出血怎么办(视频)

    眼外伤玻璃体出血怎么办
    眼外伤引起的玻璃体出血要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不同而决定治疗方案。具体如下: 1、如果出血量较少则不需要特殊处理,可以等待积血自行吸收,一般玻璃体出血自发吸收需要4-6个月; 2、如果怀疑存在视网膜裂孔,需卧床休息,等待血液下沉后及时检查眼底,找到视网膜裂孔,及时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手术或者冷凝手术封闭视网膜裂孔; 3、如果出水量较大,吸收比较困难或者合并视网膜脱离的患者,则需要及时进行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视网膜脱离复位术。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