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下腔出血

  • 蛛网膜下腔出血复发率(视频)

    蛛网膜下腔出血复发率
    蛛网膜下腔出血属于神经内外科的危重疾病,总体而言患者2周内的再出血概率为20%-25%,1个月内复发率为30%,6个月的复发率为40%,1年的复发率可降低到2%-4%。约有10%的患者在接受治疗以前死亡,30天以内患者的死亡率为25%或更高,如果再次出现出血,患者的病死率会上升到50%以上,因此死亡与并发症病后2周内最高,6个月时昏迷患者的病死率为71%,清醒患者中只有11%。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较多,不同疾病的复发率也可能不同,具体如下:1、动脉瘤破裂:能够及时进行干预的患者,出现再破裂的几率较高,而且较为致命;2、肿瘤:肿瘤卒中引发的出血流到蛛网膜下腔,一般经过积极的治疗原发病,可以降低死亡发生;3、动静脉畸形:多数患者具有一定的复发风险,建议进行介入治疗,将畸形的血管团堵塞,避免血管再次破裂、出血,少数患者会逐渐愈合,甚至不再发作。
    2023-08-03
  •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遗症有哪些(视频)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遗症有哪些
    如果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见于以下几方面后遗症:1、脑血管痉挛:可能导致间断头痛甚至头痛难忍,有时需要口服止痛药才能缓解,出血期间需要规律口服尼莫地平比较重要,可以预防脑血管痉挛发生;2、脑积水:可能出现交通性脑积水或者梗阻性脑积水,导致嗜睡、反应变慢、智能下降、记忆力减退及尿便障碍等,走路时患者会出现小碎步、走不稳,严重时需要外科引流治疗;3、癫痫:如果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约5%-10%的患者会出现癫痫发作,其中2/3会发生在1个月之内,其余的发生在1年以内;4、其他后遗症:约有5%-30%的患者会出现低钠血症,少数患者由于下丘脑损伤,可以出现神经源性心功能障碍和肺水肿,还可能会遗留视物模糊、运动障碍、意识障碍等神经功能受损的情况。
    2023-08-03
  •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并发症有哪些(视频)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并发症有哪些
    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见以下并发症:1、再出血: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严重的并发症,病死率在50%左右。出血以后24小时内再出血的危险性较大,发病1个月内再出血的风险都比较高,2周内再出血的风险为20%-30%,1个月内为30%。再出血的原因多为动脉瘤破裂,入院时昏迷、高龄、女性或者收缩压>170mmHg的患者发生再出血的风险较大;2、脑血管痉挛:为患者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大约20%-30%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会出现脑血管痉挛,可以引起迟发性缺血损伤,继发脑梗死。早发性血管痉挛出现于出血后,历时数分钟或者数小时缓解,迟发性的脑血管痉挛可以始发于出血后的3-5天,一般5-14天为高峰期,2-4周以后可逐渐减少;3、脑积水:大约15%-20%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会出现急性梗阻性脑积水,急性梗阻性脑积水一般在1周内发生,属于阻塞性脑积水,大部分会随着出血被吸收而好转。迟发性的脑积水多发生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2-3周,头CT和核磁上会表现为脑室扩大;4、其它并发症:5%-10%的患者会发生抽搐,且有2/3发生在1个月之内,其他患者可能发生在1年内,5%-30%的患者会发生低钠血症,甚至出现脑心综合征以及急性肺功能障碍。
    2023-08-03
  •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遗症(视频)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遗症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脑出血的临床亚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常见有以下几种后遗症:1、头痛和头昏:经过短期康复治疗,均能够治愈;2、脑积水:临床上治疗比较困难的为脑积水,脑内每天会产生脑脊液,并且不断吸收,形成循环。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会将吸收通道堵塞,时间过长后脑内积水逐渐增多,从而形成脑积水,此时需要手术治疗;3、癫痫:需要积极进行抗癫痫的治疗。蛛网膜是如同蜘蛛网样的膜状特殊结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原因如下:1、脑血管异常: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上常见原因是脑内蛛网膜破裂;2、脑外伤:大脑受伤后任何部位的血管均可能破裂,位于蛛网膜下腔的血管破裂,则会形成蛛网膜下腔出血。
    2023-08-03
  • 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可能的病因(视频)

    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可能的病因
    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可能的病因具体如下:1、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大约占比60%-80%,即半数以上均由脑动脉瘤破裂引起。脑动脉瘤为脑部重要的供血动脉分支部位发生的囊状突起,在某些诱因作用下,血管薄弱部位发生破裂、出血,属于神经创伤中较危急的情况。一旦发生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并通过CTA及DSA(脑血管造影)等检查,明确脑动脉瘤的部位,及时果断地采取有效方式进行处理;2、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或外伤性蛛网膜膜下腔出血,主要由于创伤引起蛛网膜下腔的部分小血管破裂所形成出血,病因相对较明确且固定。
    2023-08-03
  • 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视频)

    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治疗方式如下:1、对症治疗:由于蛛网膜下腔出血会造成脑血管痉挛,所以应控制脑血管痉挛,可用钙离子拮抗剂,常用尼莫地平,预防进一步出血。此外,若患者出现症状,如颅内压增高,可进行针对性治疗;2、对因治疗:蛛网膜出血的病因是颅内动脉瘤,若通过影像学检查或脑血管造影,发现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即动脉瘤,应针对动脉瘤进行治疗,常用技术介入栓塞或手术夹闭。
    2023-08-03
  •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什么(视频)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什么
    蛛网膜下腔出血,顾名思义出血是在蛛网膜下腔,一般来讲出血量不大,在CT上会看到丝丝络络的出血,量非常少,但是危害比较大。比如自发性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部分是由于颅内动脉瘤破裂导致的,在临床上一旦发现这种患者,一定要高度重视,进行积极的处理,包括尽早进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来排除是否有颅内动脉瘤。如果确认有颅内动脉瘤,要进行积极处理,包括常规的开颅手术,进行动脉瘤的夹闭和介入手术,进行动脉瘤栓塞。另外,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因为创伤导致的,因为患者头部外伤,引起了颅内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危险较小。因为不涉及到颅内动脉瘤破裂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能够完全吸收,不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
    2023-08-03
  •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遗症(视频)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遗症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在出血发生之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颈项强直等症状。但一般来说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主要发生在脑表面、脑沟、脑回的位置。这些出血在较短的时间内通常能够吸收,一般不会使患者遗留明显的后遗症。但出血量比较多的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也有可能在出血吸收的过程中,使脑脊液回吸收通路的蛛网膜绒毛、蛛网膜粒部位发生梗阻,在出血之后的若干时间内,使患者缓慢地形成脑积水。这种脑积水一般属于一种正常压力性脑积水。患者会出现进行性加重的走路不稳、尿失禁、痴呆等表现,需要通过神经外科的脑室腹腔分流手术的方式加以处理。除此之外一些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还会遗留一定程度的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以及认知功能的障碍,或者其他长期的顽固性头痛、焦虑、睡眠不好等表现。对于这类症状,一般需要对症使用一些药物,必要时还需要精神心理医生,加以指导和沟通处理,才能使患者的症状得到有效缓解。
    2023-08-03
  • 被摔得蛛网膜下腔出血怎么办(视频)

    被摔得蛛网膜下腔出血怎么办
    头部外伤之后发生的蛛网膜下腔出血,一般不是特别严重。如果只有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仅需要进行临床保守治疗即可。大部分的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在1周左右都能够逐渐缓解和吸收,恢复到接近正常的状态。而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不太明确的患者,则需要进一步完善检查。因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在脑动脉瘤破裂后会出现一过性的意识不清,同时倒地摔倒。在这种情况下,虽然仍然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但类型不同。由于脑动脉瘤破裂、动静脉畸形破裂后引起的出血,出血在先,摔伤在后。这类出血在影像学上有一些特点,对于有经验的医生而言都可以大致判断。所以,对于考虑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再摔伤的患者,则需要进行头部CTA、脑血管造影等一系列检查,明确出血的具体原因。必要时需要进行动脉瘤夹闭术、动静脉畸形切除术等方法进行处理。对于适合介入治疗的患者,可以考虑动脉瘤的栓塞术、动静脉畸形的栓塞治疗等。
    2023-08-03
  • 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症有哪些(视频)

    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症有哪些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尤其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比较容易引起并发症,常见的并发症主要包括以下三大类:1、再出血: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常是由于脑动脉瘤破裂所引起,在第一次破裂之后,患者有可能会出现动脉瘤再次破裂,从而引起患者出现进行性加重的意识障碍,甚至突发的意识障碍,并且还可能会出现肢体抽搐等状况;2、脑血管痉挛:因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血液成分刺激脑动脉,可以引起脑血管痉挛,严重的患者会发生血管痉挛区供应范围的脑缺血,甚至引起脑梗死;3、脑积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血块,可以阻塞脑脊液循环通道,而引起脑积水。另外一些患者由于血块的降解成分,在回吸收进入脑脊液循环的过程中,使蛛网膜粒发生阻塞,在将来几周的时间内,形成正常压力性的脑积水。总体来说,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并发症如上所述。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