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下腔出血

  • 脑血管畸形导致脑出血怎么办(视频)

    脑血管畸形导致脑出血怎么办
    脑出血分为脑实质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动静脉畸形或者动脉瘤的病人,多半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当出现极其剧烈头痛,而且伴有恶心、呕吐,或者癫痫发作,首先考虑病人是不是蛛网膜下腔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立马去就医,急诊扫头部的CT。在CT上可以看到脑池或者脑沟、脑回可以有高密度影,考虑蛛网膜下腔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需要进一步检查。头部CT检查比较行之有的,而且很快速的检查方法,能够很迅速判断病人是不是合并动脉瘤或者动静脉畸形。这种情况都必须在病人生命体征平稳,出血能够得到控制情况下进行。如果合并有动脉瘤或者动静脉畸形,有两种的方法可以选择。内科介入手术和外科的开颅手术,具体手术选择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一步决定。不能够简单进行开颅或者进行内科保守治疗。
    2023-08-02
  • 脑积水一定要手术吗(视频)

    脑积水一定要手术吗
    脑积水肯定需要手术,根据病因分为梗阻性脑积水、交通性脑积水: 1、梗阻性脑积水:属高压性脑积水,像颅内肿瘤压迫脑脊液循环通路产生,另外颅脑外伤、出血造成脑积水;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因脑脊液出血后影响脑脊液循环通路的阻塞引起脑积水,此类脑积水需要手术。因脑积水后引起颅内压增高、头痛、呕吐甚至意识障碍; 2、交通性脑积水:脑脊液在循环过程中吸收产生障碍,因脑室进水压增高,脑脊液外渗到周围,导致周围脑组织含水量增加,可引起患者智能障碍、行走不稳、尿失禁等,此类患者也需手术治疗。
    2023-08-02
  • 脑积水病因(视频)

    脑积水病因
    所谓脑积水指脑脊液在大脑循环吸收过程中发生障碍,使脑室变大。脑积水临床分为交通性脑积水和梗阻性脑积水。梗阻性脑积水一般指四脑室以上发生梗阻,常见病因有肿瘤、脑出血、感染、交通性脑积水,指脑脊液循环过程产生障碍,常见病因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感染。希望患者到医院做影像学检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查找到底是交通性脑积水还是梗阻性脑积水。
    2023-08-02
  • 出血性脑卒中的护理(视频)

    出血性脑卒中的护理
    出血性脑卒中常见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疾病护理分为急性期和康复恢复期护理。急性期护理主要预防疾病进展加重,主要有以下几点: 1、需让患者保持血压平稳,绝对卧床休息、避免下地,保持情绪稳定,大小便通畅,如果存在便秘需要尽快缓解; 2、避免让患者下地用力活动; 3、进食易消化食物,存在消化道出血患者应该禁食,必要时还应给予胃肠减压; 4、烦躁患者一般给予心理安慰,必要时给予适当镇静治疗。 康复恢复期护理主要包括肢体运动、语言、吞咽等功能康复训练和心理护理,鼓励患者规范进行康复运动训练,坚持进行翻身、坐立、站起、行走等活动,逐步恢复生活自理能力。还需要注意患者心理护理,增强患者自信心,努力配合康复,尽早融入生活。最后要注意防止并发症护理,包括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褥疮等,主要加强翻身、拍背、抬高床头等。
    2023-08-02
  • 少许蛛网膜下腔出血怎么治疗(视频)

    少许蛛网膜下腔出血怎么治疗
    少许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与普通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大同小异,因少许蛛网膜下腔出血症状程度轻,所以针对症状的用药可减少,根据情况给予适当剂量,不能过度治疗。 针对病因检查以及病因的处理,与蛛网膜下腔出血一致,不能因少许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就忽略进一步的检查。脑血管的检查、脑血管动脉瘤的处理或血管畸形的处理,均需要按照规范化的诊断和治疗流程进行。 少许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有时诊断困难,如果就诊不及时,CT显示的出血不能确定时间,少许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有时需要配合腰穿检查进一步确诊,避免误诊、漏诊。因此,如果少许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医生建议做腰穿检查进一步判断,需要签字时,建议积极配合医生的指导。
    2023-08-02
  • 脑出血急性期绝对卧床的时间(视频)

    脑出血急性期绝对卧床的时间
    脑出血急性期要求必须卧床,但卧床时间长短应根据脑出血疾病种类、出血量、并结合个人危险性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1、蛛网膜下腔出血,未进行动脉瘤的病因处理治疗之前,至少卧床2-3周,且绝对卧床,不允许下床活动。因为起床极易再出血,导致危及生命情况出现。 2、对于普通脑出血,如小量脑出血,一般卧床3-5天不再继续出血后,即可在床上进行活动,一般7-10天后甚至可床边、床周进行活动,卧床时间可相对较少。 3、出血量较大,颅压较高,合并症较多患者,可需卧床时间较长。对于这类患者,根据颅压情况、出血量情况,根据出血、水肿情况,及并发症情况,可能卧床需2周、3周甚至更长时间。 因此脑出血之后卧床时间长短和病情相关。但卧床时会出现深静脉血栓,出现肺栓塞这些风险,因此现在治疗理念中,即使卧床时,需要给予进行一些被动运动,减少深静脉血栓、肺栓塞风险。
    2023-08-02
  • 少许蛛网膜下腔出血严重吗(视频)

    少许蛛网膜下腔出血严重吗
    少许的蛛网膜下腔出血从临床表现分析不严重,因其出血量少,导致的症状严重性比较小,引起的颅高压、并发症如脑积水、脑血管痉挛,程度均较轻。但也不能因少许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放松警惕,蛛网膜下腔出血最重要的是查找病因,针对病因学进行治疗,部分患者第1次可能少许出血,再次出血时可能致命,无法抢救。 因此第1次即便为少许的蛛网膜下腔出血,也需积极查找病因,进行脑血管造影,检查有无动脉瘤,如果发现动脉瘤需及时处置,摘除,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保护患者的安全性,而不会因突然再次大出血,危及患者生命。所以少许的蛛网膜下腔出血,也不能放松警惕,需要按照标准的流程要求严格休息,保持大便的通畅,不能出现容易诱发危险的情况。
    2023-08-02
  • 广泛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怎么办(视频)

    广泛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怎么办
    广泛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可能指蛛网膜下腔出血,主要治疗三大并发症,具体如下: 1、再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可反复出血,出血次数越多,病情越严重。需防止再出血,需要积极查找病因,进行病因学处理,减少再出血的风险; 2、脑血管痉挛,血液刺激后可导致颅内的血管发生痉挛,血管闭塞,从而继发缺血性脑组织损害。出现脑血管痉挛,可用抗血管痉挛的药物,临床常用尼莫地平,尼莫地平口服片或输液治疗; 3、脑积水,因血液堵塞脑脊液通路,导致脑内脑脊液积聚,可导致意识障碍、昏迷、脑疝形成等风险。颅压高出现脑积水,一方面降低颅压,用甘露醇、速尿脱水治疗,另外促进脑脊液循环,甚至进行脑脊液的腰大池引流、置换等措施,减少脑积水形成; 三大并发症都是致命性的并发症,还有其伴随状况。治疗也是围绕出现的并发症进行,总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是复杂、全面、多个因素都需要考虑的综合措施。
    2023-08-02
  • 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方法(视频)

    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方法
    临床对于出血性脑卒中,可分为高血压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两类,治疗方法不尽相同。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治疗,具体如下: 1、若病情不是非常严重,出血量不大,一般可采取内科治疗,包括脱水降颅压治疗。尤其在发病早期,即脑水肿高峰期,可用一些脱水药起到降颅药效果,因为颅高压往往是导致脑出血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脑出血内科治疗,还会采取止血、护胃、护脑治疗。平时护理方面需注意保持患者适当头位抬高、呼吸道通畅,治疗方面要注意保持病人内环境稳定,防治病人肺部感染; 2、如果患者血肿量很大,尤其是有脑疝形成征象,或者出现颅压非常高的情况,可能需要神经外科进行开颅、去骨瓣、清血肿治疗。出血性脑卒中常见还有蛛网膜下腔出血,主要是颅内动脉瘤破裂导致,除内科治疗方法外,重要治疗手段是对动脉瘤进行治疗。其中最主要方法就是手术治疗,包括传统开颅、动脉瘤夹闭等,只有对动脉瘤进行有效治疗,才有可能防止病情进一步进展,尤其是防止再出血发生; 3、如果患者出血量较大,同时脑实质出血也非常大,则一方面要进行开颅夹闭,另一方面还要进行血肿清除,故通常会建议选择开颅治疗。若病情不重,颅内血肿量不大,不需要开颅清除血肿。对于后颅窝动脉瘤患者,往往会建议其进行介入动脉瘤栓塞治疗。尤其是在近年介入栓塞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介入材料不断改进、更新情况下,更多病人或者是医生会选择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
    2023-08-02
  • 出血性脑卒中的症状(视频)

    出血性脑卒中的症状
    脑卒中的症状分两大类,即一般的脑出血症状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症状。脑出血好发于50岁以上的男性患者,常在冬季发病。脑出血一般突发于情绪激动或者是活动以后,病情进展速度较快,几个小时可以达到高峰,通常伴有高血压症状。脑出血以后颅内压升高,可以引起头痛、恶心、呕吐,还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除一般临床表现以外,不同的部位出血有不同的神经功能障碍表现。比如最常见基底核壳核出血,其最常见症状是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如果是左侧脑出血还可以引起失语症。另外,丘脑出血除偏瘫、偏身感觉障碍以外,还会出现感觉障碍,尤其深感觉障碍特别明显。丘脑出血比较多见,大概占到10%-15%。另外脑桥出血可以迅速地引起昏迷、呼吸障碍,进展速度更快。蛛网膜下腔轻度出血没有症状,重度出血可以引起剧烈的头痛,也可以引起昏迷或者死亡。通常多见于年轻患者,多由动脉瘤破裂所致,其10-14天之内的复发率可以达到20%,应引起重视。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