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爱芝

  • 主动脉硬化是什么(音频)

    主动脉硬化是什么
    讲解医师:董爱芝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主动脉硬化是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缩小,病变从动脉内膜开始,先后有脂质和复合糖类的积聚、出血和血栓形成,纤维组织增生和钙质沉着,并在动脉中层逐渐退变和钙化。由于在动脉内膜积聚的脂质外观呈黄色粥样,所以称为主动脉硬化。主动脉硬化大多无异常症状,叩诊可出现胸骨柄后主动脉浊音区增宽,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而带金属音调,并有收缩期杂音。收缩期血压升高,脉压增宽,桡动脉触诊可类似绌脉。主动脉粥样硬化可形成主动脉瘤,发生在肾动脉开口以下的腹主动脉处最为多见。
  • 出血性脑卒中临床表现(音频)

    出血性脑卒中临床表现
    讲解医师:董爱芝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出血性脑卒中多见于50岁以上原有的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的人,冬季发病较多,部分人在发病前数小时至数天,就有头痛、头晕、口齿不清、肢体麻木等前驱症状,常在白天活动中或情绪激动时突然发病,数小时内达高峰,脑出血多数发生在半球,少数在脑干和小脑。主要症状是突然的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肢体瘫痪、失语、大小便失禁、血压明显升高、呼吸有鼾声,临床表现根据出血部位不同也有差异。
  • 缺血性脑卒中与出血性脑卒中区别(音频)

    缺血性脑卒中与出血性脑卒中区别
    讲解医师:董爱芝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二者区别在于整个病理形成不一样,缺血性卒中是脑血液供应障碍引起来的缺血、缺氧,导致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者脑软化,约占全部脑卒中的70%,临床上常见类型就是脑血栓和脑栓塞。脑血栓形成最常见的原因就是脑动脉硬化,常伴高血压病,与动脉粥样硬化互为因果,糖尿病和高脂血症也可以加速动脉硬化的过程。出血性脑卒中是因为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出血或者脑底部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破裂,使血液蛛网膜下腔所导致,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还有脑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就是高血压、粟粒样动脉瘤。
  • 出血性脑卒中康复分期(音频)

    出血性脑卒中康复分期
    讲解医师:董爱芝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康复分期可以分为早期、中期、后期、后遗症期。发病后的一个月内都称为早期康复,通过联合反应,共同运动来促进肩胛部位、骨盆部位的功能部分得到恢复。中期的康复是在发病后的2-3个月的时间,抑制痉挛与共同的运动模式,促进正常的运动模式形成。第4-6个月左右的时间就进入后期康复,改善精细与技巧运动来提高正常的运动模式。如果有后遗症,一般是半年以后神经功能恢复到最高水平,语言表达能力在生病后的1-2年内,也会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 出血性脑卒中的护理(音频)

    出血性脑卒中的护理
    讲解医师:董爱芝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出血性脑卒中的护理主要包括心理护理、康复护理。通过物理疗法,要反复的强调运动训练,能够改善活动能力。比如有瘫痪的病人能够独立翻身,坐起、站立,还有行走,侧重于从日常生活活动、手工操作或者是文体活动中选一些针对性强,对复原提高的运动。通过指定的要求来进行训练,逐步恢复生活自理;通过心理护理进行精神上的支持和暗示疗法,通过康复的专业人士的共同协作,能够预防并发症,进行必要的康复和必要的功能锻炼;也可以采用中药的按摩、针灸。
  • 急性出血性脑卒中的护理要点(音频)

    急性出血性脑卒中的护理要点
    讲解医师:董爱芝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急性出血性脑卒中的护理要点是绝对的卧床休息,抬高床头15-30°,保持环境的安静,尤其是在发病28-48个小时内不能搬动,严格限制探视,避免各种刺激,避免咳嗽,用力排便。如翻身、吸痰、导尿这些操作过程中,动作要轻柔,以免加重出血。禁食24-48个小时,在发病3日后如果还不能吃饭,就需要鼻饲,以保证营养的供给,便秘可以用缓泻剂,排便的时候避免用力,以免颅内压增高。如果尿潴留应该及时导尿,留有导尿管的避免感染。要冲洗膀胱,每日1-2次。
  • 扩张型心肌病的病因(音频)

    扩张型心肌病的病因
    讲解医师:董爱芝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扩张型心肌病的病因有特发性和家族遗传性,还有持续病毒感染也是重要的原因。持续性的病毒感染对心肌组织的损伤还有自身免疫,包括细胞自身抗体和组织因子等介导的心肌损伤,可以导致或者诱发呈扩张型心肌病,病因具体尚不清楚。它的病理改变是以心腔的扩张为主,肉眼可以见心室扩张、室壁多变薄、纤维瘢痕形成,并且常伴有附壁的血栓,并且是特异性心肌细胞肥大变性,特别是程度不同的纤维化等病变混合存在,起病缓慢,早期多无明显的症状,逐渐会出现活动后的气急、心悸胸闷、甚至端坐呼吸等充血性心衰的症状。
  • 什么是扩张型心肌病(音频)

    什么是扩张型心肌病
    讲解医师:董爱芝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扩张型心肌病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心脏出现扩张型病变,通过检查会发现左心室扩大,心界也变大,并且临床上会有水肿、端坐呼吸,就是不能平卧,必须端坐位才能够呼吸,血压变低、颈静脉怒张。听诊的时候会出现第三心音、第四心音、奔马律,就像马在跑一样的声音,而且活动耐量下降、乏力、心功能不全,尤其是夜间出现呼吸困难。在治疗的时候首先要抢救心力衰竭,早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减少心肌的损伤,延缓病情进展,预防栓塞。
  • 病毒性心肌炎怎么得的(音频)

    病毒性心肌炎怎么得的
    讲解医师:董爱芝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病毒性心肌炎,现在研究出有20余种病毒所引起来的导致心肌损害,主要是以肠道病毒和呼吸道病毒为主。肠道病毒包括柯萨奇病毒A组和B组,还有埃可病毒和脊髓灰质炎病毒。其中柯萨奇B组的病毒引起来的心肌炎,在临床上最为常见。呼吸道病毒是以流感病毒的A型,还有B型,腮腺炎病毒最多见。其中也还有其他引起心肌炎的病毒,腺病毒、EB病毒还有肝炎病毒、疱疹病毒、麻疹病毒等。所以,如果感觉身体不适,一定要及时检查治疗。
  • 限制型心肌病的病变特点是什么(音频)

    限制型心肌病的病变特点是什么
    讲解医师:董爱芝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限制型心肌病特点是临床表现酷似缩窄性的心包炎,要鉴别诊断,早期主要是发热、全身不舒服、没有力气,通过实验室抽血化验会检查到嗜酸性粒细胞的增生,到病变后期可能会有心衰和肺循环的阻塞,心室功能障碍主要是右心室右心衰为主,或者双心室的病变。如果是左心室病变,尤其是并存二尖瓣关闭不全,就会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严重的左心衰竭表现、心绞痛,通过临床检查会发现颈静脉怒张、肝大、下肢水肿,主要是在身体下垂部位特别明显,还有腹水,第一心音会低钝,听诊也会有奔马律、收缩期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