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国菊

  • 主动脉粥样硬化什么意思(视频)

    主动脉粥样硬化什么意思
    粥样硬化是血管里长斑块,即发生硬化,主动脉粥样硬化则是斑块发生在主动脉里。此斑块是黄色结晶,似粥状所以叫粥样硬化。硬化是自然老化进程,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弹性降低出现硬化,粥样是血管壁有此种斑块,硬化即整个血管弹性减弱。 动脉粥样硬化可发生在任何部位,如发生在心脏,叫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如发生在大脑,叫脑动脉粥样硬化,如发生在主动脉,叫主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是人体最宽敞的动脉,不太容易因动脉粥样硬化出问题,即血管直径足够粗大,主动脉有点粥样硬化,基本上对人体影响不大。但主动脉粥样硬化可能随着年龄增长多少会出现,不过一般情况下对人体影响较小。
    2023-07-31
  • 心包积液怎么引起的(视频)

    心包积液怎么引起的
    心脏外面有心脏心包,心包是两层膜,中间有15-50ml液体,起润滑作用,如果液体过多,则称为心包积液。心包积液在临床上较难查明病因,很多患者做心脏彩超发现有少量心包积液,大量心包积液时可能会穿刺取出部分进行检查,具体原因如下: 1、临床常见病因为炎症,比如急性心包炎或急性心内膜炎,感染细菌、病毒或结核杆菌。其它原因,比如急性心肌梗死时也有可能,但不多见; 2、全身性代谢性和免疫性疾病,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或结缔组织病,也可能导致心包积液增多。 因此,心包积液是较复杂病理过程,病因也非常复杂。
    2023-07-31
  • 窦性心律ST段改变什么意思(视频)

    窦性心律ST段改变什么意思
    心电图上经常会看到ST段改变,报告不是十分严谨,其实更希望做的是ST段水平压低还是ST段抬高。 ST段无论抬还是压都可以,要在规定要求之内,如ST段水平压低不超过半个小格即0.05mV,抬高在胸导不要超过3个小格,这种压低和抬高可以允许。 但如果水平压低超过规定范围就叫做ST段改变,如压的足够低就会出现一定问题。 具体要结合病史,长期高血压造成的心脏劳损会出现ST段压低,急性非ST抬高心梗会出现ST段压低,包括吃药物中毒、洋地黄类中毒ST段会压低,包括心包炎也有可能ST段会压低。 ST段抬高也分好几层意思,如急性ST段抬高的心梗会抬高,早期复极也会出现抬高。所以心电图只是反映心脏电活动,所以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仅凭心电图不能下结论,除了心律失常,ST段压低并不代表缺血,一定要结合病史分辨。
    2023-07-31
  • 窦性心律失常什么导致的(视频)

    窦性心律失常什么导致的
    窦性心律失常其实也包括好几个类型,如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律不齐和窦性停搏。在这4个常见的窦性心律失常当中,前3个其实绝大多数是生理性现象,如窦性心动过速,在剧烈运动、发烧时都会高,异常情况常见的是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心脏功能减退,甚至急性心梗时会很高。窦性心动过缓的生理情况是身体素质比较好或运动员,或类似于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心跳不需要太快,或夜间睡着以后心跳都在60次/分以下,这都属于正常现象。 病理常见的是窦房结功能不好或房室结功能不好、传不下去,这时会出现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基本上都是生理性现象,这种不齐可以去看心电图,往往跟呼吸相关,因为一呼一吸胸廓有起伏,胸廓一起伏心脏电流传到体表的电阻就会发生改变。如一吸气胸廓起来了,电阻实际变相就长,所以心跳就长一点,往往是生理情况下,窦性心律不齐其实跟呼吸有关系。窦性停搏几乎全是病理,窦房结跳着跳着不工作了,因为心脏不跳就不干活,就不收缩,停搏超过3秒就属于病理性现象,再严重以后就需要放起搏器去治疗。
    2023-07-31
  • 血压100/60属于正常吗(视频)

    血压100/60属于正常吗
    血压100/60mmHg从理论上来说是正常的,高压的范围是90-140mmHg之间,100mmHg是正常的,低压的范围是在60-90mmHg之间,60mmHg也是正常的,但是如果放在大背景下,就会造成很多人焦虑,比如一向都是130mmHg,突然100mmHg,就会造成心理的恐慌,会觉得血压低,其实真的没有问题,当造成恐慌以后受心理的影响就会觉得会头晕。 有些情况也可能会引起脑灌注不足,往往是给大脑供血的血管有问题,比如颈动脉、椎动脉,包括大脑里的动脉狭窄,阻力很强。虽然100/60mmHg是正常的,但是去对抗大脑血管阻力的时候就显得不足,对抗不了血管狭窄的阻力,有可能会引起脑供血不足的症状,所以虽然值是正常的,但是对于颈动脉、椎动脉、大脑动脉狭窄比较明显的患者,还是希望血压能够控制在130mmHg左右。
    2023-07-31
  • 动脉硬化是怎么形成的(视频)

    动脉硬化是怎么形成的
    生命是一个老化的进程,所以很多人会拿着体检单特别大惊小怪的来询问,问大夫如何处理动脉硬化,头发在变白,脸会长皱纹,这是自然老化的进程。所以动脉硬化是生理性的进程,即便按时生活,有规律的去做任何活动,也不能阻止衰老。所以动脉硬化最重要的原因是年龄。为何有的人很年轻血管会硬化,这类情况才是病理性动脉硬化。对于很多年轻人血管硬化一定有原因,最常见的原因,比如家族史、肥胖、吸烟,还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以上原因不一定都要具备,但是具备的原因越多患病几率越高。把上述因素根据临床经验排序,最加讨厌的或者危险性最大是糖尿病和吸烟。所以很多年轻人就诊时说家人有动脉粥样硬化病史,不想发生这类情况,但是又不肯戒烟,这个问题让人很纠结。 只有从源头上改变,动脉硬化的进程才会减缓、减慢。其实不怕硬化,就怕硬化到一定程度,造成严重的狭窄,引起脏器、肌肉供血不足,所以一定要从源头上改变,具体如下: 1、做好良好的生活习惯; 2、无论是糖尿病、血压、血脂,一定要控制到正常。 还有人提出如果都做到上述要求,就不会发生血管硬化,当然不一定,还有年龄、家族史的情况,这两条无法改变,但是一定要把能做好的,应该做好的做好,其实就足够了。
    2023-08-01
  •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什么意思(视频)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什么意思
    心脏传导分窦房结、房室结,窦房结和房室结之间的路叫房间束,从心房到心室是房间束,从房室结到各个心肌细胞要走的路是左右束支,即左束支和右束支。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是右束支发生阻滞,因为右束支在心肌层面走形比较表浅,不像左束支走形比较深,很容易受到损害,如炎症或先天阻滞。心电图上经常会看到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诊断,这个名称听起来挺吓人,但其临床意义并不可怕。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没有任何临床意义,也不需要治疗,只有极少数情况下,患者心电图本来正常,但突然发生胸闷、胸疼伴大汗,同时心电图出现了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认为这是由于心肌缺血造成,就要重视右束支传导阻滞。不是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出现了就要重视,而是要重视新发的,并且患者伴有缺血症状时的右束支传导阻滞。
    2023-08-01
  • 左房增大是什么意思(视频)

    左房增大是什么意思
    左心房增大是内径变大,只要超过38mm一定增大。左心房增大常见于高血压,由于长期高血压导致心脏心室压力增强,压力增强传递给心房,因为心房要把血流到心室里,承受压力强,逐渐把心房撑大。左心房增大通常是通过超声诊断,也有个别通过心电图,但并不能确切诊断左房大。在心电图上会看到P波有两个峰时,称为双峰P,往往代表心房大,但确切诊断房是否大时,要通过心脏超声检查。左心房内径上限,不同超声定义有所不同,有人定义为超过35mm属于增大,有人定义为超过37mm属于增大。 此外,还有瓣膜疾病如心房和心室间有二尖瓣,如果关闭不严,血流入左心室又倒回来,左心房也会慢慢变大。左心房增大不明显时,比如临界是36-38mm,一般没有太大影响,如果左心房超过40mm,会引起肺淤血症状,比如走快气促,所以左心房增大也要引起注意。
    2023-08-01
  • 心脏神经官能症有哪些症状(视频)

    心脏神经官能症有哪些症状
    心脏神经官能症在临床上非常多见,尤其是更年期前后的妇女。从名字上分析,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核心实际上是神经,症状又类似于心脏,这类人表现出心脏病的症状,但是检查心脏,又没有问题,叫做神经性或者神经质性,叫做心脏神经官能症。一部分患者的表现会非常多,观察周边的人,比如经常会受到周边的亲人、朋友生病影响,产生类似的症状。病的核心是由于情绪和神经调节的不稳定,实际再往深了解,属于抑郁和焦虑的表现,所以症状非常的宽泛,有时心慌,有时胸闷,有时胸疼,位置不固定,每天也不一样。 这样的人其实用现在流行语表达更多的是带着负能量体会身体的不舒服,今天感觉心慌,明天又觉得胸闷,症状变化比较多,但是总是认为往心脏上靠。所以这类人的特点往往会去很多家医院,找很多医生就诊,最后医生都会说没有问题,但是这类患者不能理解,没有问题为何会感觉不舒服,不舒服为何没有问题,所以最后把这类人群起名叫做心脏神经官能症。
    2023-08-01
  • 心脏神经官能症怎么办(视频)

    心脏神经官能症怎么办
    老百姓最关心的就是病如何治疗,其实更关心的是病是如何引起,因为只有找到根源,才知道如何解决。心脏神经官能症这部分人,都是由于情绪、神经调节的不好,这类人的情绪不稳定、不淡定、不平和,所以会出现许多奇怪的症状。有时不仅仅是胸闷、气短、心慌,还会出现别的症状。所以这类人群,首先希望患者能够充分认识到心脏神经官能症原来不是得具体的疾病,还是由于的心情的原因。如果患者能够认识到,能够自行调整是最好的治疗方法。这是医生追求的最高的境界,一定要清楚。还有的人认为大夫认识到,知道确实情绪不好,但是又真的控制不了,觉得是第二类人群,这类人群如何处理,有两种办法: 1、是可以用西药,吃抗抑郁、抗焦虑的药,可以帮助舒缓; 2、看中医用疏肝、解郁、养心安神的药,当然要具体根据个人的情况,了解主要问题,用中药治疗也非常有效; 3、生活方式的改变,建议这类人群,尽可能的参加部分社会活动,要有一种归属感,有一种个人价值体现。最怕的部分退休的人,生活没有梦想后,通俗讲没有奔头,在家早起晚起都没有差别时,精力会更多地放在关注身体上的症状。有时年轻人不是没有症状,其实是忙的没有功夫顾及,但当一个人没有事干时,会有大量的精力,大把时间关注身体细小的变化,然后加以体会,其实会把症状放大。所以建议这类患者多参加社交活动,把生活丰富起来,给定部分小的目标,让活的更有精气神,症状也会逐渐的缓解。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