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不良

  • 下肢肌肉萎缩的原因(视频)

    下肢肌肉萎缩的原因
    肌肉萎缩只是症状的名称,可由许多疾病引起。肌肉萎缩可分为神经源性肌肉萎缩和肌源性肌肉萎缩,而下肢肌肉萎缩的原因也是这样。下肢肌肉萎缩可由神经损害导致,可以出现在腰椎病变导致神经根的损害,也可以是各种原因导致的坐骨神经损害,或颈神经、腓神经损伤等;并且可以见于遗传性周围神经病、远端型肌病,如远端肌营养不良等,当然同时也有上肢远端肌肉萎缩;另外也有的是因为病毒感染导致的免疫介导的周围神经病变;或者出现肌炎。 总而言之,下肢肌肉萎缩的原因比较复杂,一定要认真鉴别。另外还可以配合心肌酶、肌电图以及免疫学检查、基因检测等手段明确病因。
    2023-08-03
  • 眼睛肌肉萎缩能治愈吗(视频)

    眼睛肌肉萎缩能治愈吗
    眼睛肌肉多指眼外肌,包括支配运动眼球及提上眼睑的肌肉。临床上如果出现眼球外肌无力,主要可以见于重症肌无力,属于神经肌肉接头病。肌无力症状表现为晨轻暮重,休息以后减轻、劳累以后加重。但并不是真正的眼外肌萎缩,治疗效果比较好,多数患者可以治愈。 另外还有几种遗传性肌肉病可以累及眼外肌,导致眼睑无力、眼球活动障碍,如眼肌型肌营养不良、眼咽型肌营养不良等,另外还有线粒体脑肌病。这些疾病都可以引起眼肌萎缩,但是这些疾病是遗传病,目前没有根治性方法。虽经中西结合治疗以后可以改善症状,但目前无法治愈。
    2023-08-03
  • 面部肌肉萎缩怎么治疗(视频)

    面部肌肉萎缩怎么治疗
    肌萎缩是一种症状,包括神经源性肌萎缩和肌源性肌肉萎缩,面部肌萎缩也同样如此。面部神经炎性肌萎缩多见于面神经麻痹和面神经麻痹后遗症。治疗通常多应用营养神经的药物,结合中医药辨证论治可以提高疗效。另外还可以应用针灸、按摩、中药的外用、磁疗等方法辅助治疗。 肌源性面部肌萎缩多见于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眼咽型肌营养不良,也可以见于先天性肌病、线粒体脑肌病等。因为是遗传性肌肉病,所以目前没有根治性疗法,而这些遗传性肌肉病一般都伴随肢体肌萎缩和肌无力。 中医认为这些疾病应归于痿证的范畴,主要应用中西医结合以中药为主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常应用根据多年治疗经验研制的以参芪强力胶囊、三黄增力散等为代表的中药制剂,可起到良好效果。 此外,面部肌萎缩可能由于肿瘤压迫等所致,而肿瘤治疗刻不容缓。当然还有其它原因引起的疾病,需进行合适的对因治疗。所以面部肌萎缩治疗因人而异、因病而异。患者一定要到专业的科室找专业的医生进行治疗,以免延误诊治。
    2023-08-03
  • 早期肌肉萎缩的症状(视频)

    早期肌肉萎缩的症状
    肌肉萎缩多是指横纹肌营养不良,从而导致肌肉纤维变细、变小,常伴随力量下降。肌肉负责运动,肌肉萎缩以后常可导致运动受限、力量下降。早期肌肉萎缩症状根据肌肉萎缩部位不同,症状可能不太一样。四肢肌肉萎缩早期,患者可以有自觉力量下降、肢体变细,肢体运动受不同程度影响。 吞咽肌肉萎缩早期有可能会出现饮食呛咳、饮水呛咳,呼吸肌肌肉萎缩早期可能会出现自觉呼吸费力,活动以后更加明显。如果全身肌肉萎缩,则要考虑是否是遗传性神经肌肉病变,或是否是系统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上述情况要考虑通过肌肉活检或经过基因检测明确诊断。
    2023-08-03
  • 肌肉萎缩遗传吗(视频)

    肌肉萎缩遗传吗
    肌肉萎缩可由许多疾病引起,是否遗传要看引起肌肉萎缩的疾病是否遗传。因为遗传基因异常导致的神经源性或导致肌源性肌萎缩,多数可遗传给下一代,遗传方式多见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以及X连锁隐性遗传等。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遗传几率较大,如肢带型肌营养不良当中的Ⅰ型即为此类疾病。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几率相对较小,如脊髓型肌萎缩肢带型肌营养不良当中的Ⅱ型即为此类遗传方式。常染色体遗传病男女后代都可能患病,而X连锁隐性遗传则为男性发病,女性通常携带基因,如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就是此种类型。一般情况下女孩可以携带致病基因,而男性为发病或正常。所以如果怀疑是遗传病,一定找专家咨询,可以通过基因检测明确诊断,并可了解遗传方式以及对下一代的影响。
    2023-08-03
  • 肌肉萎缩并发症(视频)

    肌肉萎缩并发症
    肌肉萎缩只是症状的名称,可由许多疾病引起。导致肌肉萎缩的疾病不同,会有不同伴随症状以及并发症,具体如下: 1、如果肢体肌肉萎缩比较严重,则会影响患者上肢抬举以及下肢行走,久而久之可能因为运动减少,导致关节变形或固定,还能出现脊柱变形以及侧弯; 2、部分病人如果不能行走,日久瘫痪卧床,也可以导致坠积性肺炎等; 3、一部分病人还可以累及心脏,导致心衰甚至死亡; 4、还有患者可因为吞咽肌肉萎缩,导致吞咽困难、饮食减少,甚至可以影响营养吸收,导致营养不良。 总而言之,导致肌肉萎缩的疾病不同,并发症也不同。在治疗时,除治疗肌肉萎缩之外,一定要注意关注相关并发症的治疗。
    2023-08-03
  • 腿部肌肉萎缩该怎么恢复正常(视频)

    腿部肌肉萎缩该怎么恢复正常
    患者发生腿部肌肉萎缩时,应根据引起腿部肌肉萎缩的原因,决定恢复正常的治疗措施,具体如下:1、腰椎病:如腰椎间盘突出引起局部肌肉萎缩,通过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症状后,即通过做手术改变后,局部的肌肉萎缩可通过活动、康复进行改善;2、脑血管意外:如脑梗塞或脑出血引起的肢体瘫痪,肌肉长期废用性的萎缩。这种情况恢复较困难,除非后期经过治疗后,肢体可进行运动,一般自行长期锻炼、肢体活动,慢慢康复,萎缩的肌肉可逐渐恢复;3、肌源性肌萎缩:如肌营养不良、肌炎等导致的肌萎缩,可通过服用肌苷片、辅酶Q10等药物,促进肌肉能量的代谢,改善肌萎缩;4、神经源性肌萎缩:如格林-巴利综合征或运动神经元病等,因浅表病变或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肌肉萎缩,应对症进行处理。运动神经元病引起的下肢萎缩,可通过服用利鲁唑、依达拉奉以及丁苯酞等药物控制疾病的症状,减缓肌肉萎缩的程度。亦可以做局部的康复活动,被动的针灸、理疗等,促进血液循环,加速肌肉萎缩的恢复过程。
    2023-08-03
  • 怎样判断自己肌肉萎缩(视频)

    怎样判断自己肌肉萎缩
    临床上通常通过患者的症状或辅助检查判断是否出现肌肉萎缩,具体如下:1、症状:患者肌肉通常较为松弛,继而发生肌张力下降。同时在测量肌力时,会发现患者胳膊、腿比以前变细;2、辅助检查:可以通过肌肉超声明确发生肌肉萎缩的部位,可以进行肌电图检查,比如针极肌电图,明确是否存在肌源性损害。临床也可以进行肌肉核磁检查,观察在肢体变细后,是否存在某些肌肉明显萎缩和脂肪化,或水肿情况。肌肉萎缩最常见的情况,包括废用性肌肉炎症、肌营养不良以及代谢性疾病等,也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继发于神经损害后的肌肉萎缩。
    2023-08-03
  • 老年人肌肉萎缩怎么回事(视频)

    老年人肌肉萎缩怎么回事
    老年人肌肉萎缩,常见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1、营养不良和退行性改变:老年患者消化系统功能会下降,即使正常饮食也会导致吸收减少,从而引起肌肉营养不良、继发肌肉萎缩,而老年患者随着年龄增长,容易出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的退行性改变,包括肌肉,容易导致肌肉萎缩、肌肉力量的减弱,如果平时活动量能够适当增加,则可以明显纠正退行性改变导致的肌肉萎缩;2、缺乏运动:如果老年患者平时很少参加体育活动,同样容易产生肌肉萎缩的情况,需要引起重视;3、脊柱疾病:如间盘突出、椎管狭窄、椎体滑脱等会刺激或压迫神经,从而导致神经支配区的肌肉出现无力和继发性萎缩,同时会伴有脊柱的临床症状,如疼痛、活动受限等,通过拍摄核磁共振或CT扫描能够进一步确认;4、消耗性疾病:如糖尿病、恶性肿瘤、结核、全身感染等疾病,均可引起肌肉萎缩,与肌肉内部营养过度消耗有关;5、脑部疾病:如脑膜炎、脑部肿瘤、脑血栓、脑出血等,均会压迫、刺激中枢运动神经系统,从而限制老年患者的活动,最终会导致神经支配的肌肉出现萎缩。
    2023-08-03
  • 腿部肌肉萎缩怎么治(视频)

    腿部肌肉萎缩怎么治
    腿部肌肉萎缩治疗要看引起其病因,不同病因有不同治疗方法,常见原因如下:1、慢性、遗传性疾病:如Charcot-Marie-Tooth(腓骨肌萎缩症)这类遗传性运动感觉周围神经病,属于遗传性疾病且逐渐进展,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也会引起腿部肌肉萎缩,目前没有较好的治疗办法。这些疾病可能会随着病程进展,进行性加重;2、废用性萎缩:比如患者骨折后长期卧床,由于长时间不运动,肌肉出现萎缩。当腿部骨折痊愈后,患者恢复运动会使萎缩肌肉重新恢复,这类肌肉萎缩可以恢复。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