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不良

  • 腿部肌肉萎缩该怎么恢复正常(视频)

    腿部肌肉萎缩该怎么恢复正常
    患者发生腿部肌肉萎缩时,应根据引起腿部肌肉萎缩的原因,决定恢复正常的治疗措施,具体如下:1、腰椎病:如腰椎间盘突出引起局部肌肉萎缩,通过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症状后,即通过做手术改变后,局部的肌肉萎缩可通过活动、康复进行改善;2、脑血管意外:如脑梗塞或脑出血引起的肢体瘫痪,肌肉长期废用性的萎缩。这种情况恢复较困难,除非后期经过治疗后,肢体可进行运动,一般自行长期锻炼、肢体活动,慢慢康复,萎缩的肌肉可逐渐恢复;3、肌源性肌萎缩:如肌营养不良、肌炎等导致的肌萎缩,可通过服用肌苷片、辅酶Q10等药物,促进肌肉能量的代谢,改善肌萎缩;4、神经源性肌萎缩:如格林-巴利综合征或运动神经元病等,因浅表病变或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肌肉萎缩,应对症进行处理。运动神经元病引起的下肢萎缩,可通过服用利鲁唑、依达拉奉以及丁苯酞等药物控制疾病的症状,减缓肌肉萎缩的程度。亦可以做局部的康复活动,被动的针灸、理疗等,促进血液循环,加速肌肉萎缩的恢复过程。
    2023-08-03
  • 怎样判断自己肌肉萎缩(视频)

    怎样判断自己肌肉萎缩
    临床上通常通过患者的症状或辅助检查判断是否出现肌肉萎缩,具体如下:1、症状:患者肌肉通常较为松弛,继而发生肌张力下降。同时在测量肌力时,会发现患者胳膊、腿比以前变细;2、辅助检查:可以通过肌肉超声明确发生肌肉萎缩的部位,可以进行肌电图检查,比如针极肌电图,明确是否存在肌源性损害。临床也可以进行肌肉核磁检查,观察在肢体变细后,是否存在某些肌肉明显萎缩和脂肪化,或水肿情况。肌肉萎缩最常见的情况,包括废用性肌肉炎症、肌营养不良以及代谢性疾病等,也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继发于神经损害后的肌肉萎缩。
    2023-08-03
  • 老年人肌肉萎缩怎么回事(视频)

    老年人肌肉萎缩怎么回事
    老年人肌肉萎缩,常见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1、营养不良和退行性改变:老年患者消化系统功能会下降,即使正常饮食也会导致吸收减少,从而引起肌肉营养不良、继发肌肉萎缩,而老年患者随着年龄增长,容易出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的退行性改变,包括肌肉,容易导致肌肉萎缩、肌肉力量的减弱,如果平时活动量能够适当增加,则可以明显纠正退行性改变导致的肌肉萎缩;2、缺乏运动:如果老年患者平时很少参加体育活动,同样容易产生肌肉萎缩的情况,需要引起重视;3、脊柱疾病:如间盘突出、椎管狭窄、椎体滑脱等会刺激或压迫神经,从而导致神经支配区的肌肉出现无力和继发性萎缩,同时会伴有脊柱的临床症状,如疼痛、活动受限等,通过拍摄核磁共振或CT扫描能够进一步确认;4、消耗性疾病:如糖尿病、恶性肿瘤、结核、全身感染等疾病,均可引起肌肉萎缩,与肌肉内部营养过度消耗有关;5、脑部疾病:如脑膜炎、脑部肿瘤、脑血栓、脑出血等,均会压迫、刺激中枢运动神经系统,从而限制老年患者的活动,最终会导致神经支配的肌肉出现萎缩。
    2023-08-03
  • 腿部肌肉萎缩怎么治(视频)

    腿部肌肉萎缩怎么治
    腿部肌肉萎缩治疗要看引起其病因,不同病因有不同治疗方法,常见原因如下:1、慢性、遗传性疾病:如Charcot-Marie-Tooth(腓骨肌萎缩症)这类遗传性运动感觉周围神经病,属于遗传性疾病且逐渐进展,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也会引起腿部肌肉萎缩,目前没有较好的治疗办法。这些疾病可能会随着病程进展,进行性加重;2、废用性萎缩:比如患者骨折后长期卧床,由于长时间不运动,肌肉出现萎缩。当腿部骨折痊愈后,患者恢复运动会使萎缩肌肉重新恢复,这类肌肉萎缩可以恢复。
    2023-08-03
  • 手指头肌肉萎缩怎么回事(视频)

    手指头肌肉萎缩怎么回事
    手指头肌肉属于手的内部肌,比较精细,肌肉萎缩以后通常出现手做精细活动无力的症状,与尺神经受损,导致尺神经支配时精细的内部肌受损有关系。手指肌肉萎缩的原因具体如下:1、尺神经受损:手指肌肉萎缩是尺神经受损引起爪形手的一种常见表现,常见疾病为尺神经炎,是尺神经在肘关节、肘管附近的压迫、水肿、滑动而导致的尺神经损伤。尺神经损伤以后,除了手的肌肉以外,往往还伴有小指和一半无名指麻木以及手掌尺侧部分区域的麻木感;2、营养不良:由于全身消瘦导致全身营养不良,不光一侧的手肌肉萎缩,手、下肢、四肢均有可能出现肌肉萎缩;3、其他:运动神经元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出现进行性肌肉萎缩,例如平山病是单侧手臂出现进行性的前臂肌肉萎缩,由远端向近端逐渐加重;手指头肌肉萎缩,除了常见的尺神经受损之外,还需排除其他疾病,通过正确的诊断来正确治疗。
    2023-08-03
  • 老年股骨颈骨折可以手术吗(视频)

    老年股骨颈骨折可以手术吗
    老年股骨颈骨折,完全可以及时手术治疗,根据临床观察,手术治疗的患者可比保守治疗的患者取得更好的生活质量,因为手术可以减轻患者疼痛,便于翻身护理,以及能够早期恢复髋关节功能,可以使患者早期活动,早期负重行走。 因为术后患者能够早期活动,所以也能够减少并发症发生,患者生活质量自然提高。但是由于老年人本身内科基础疾患太多,严重营养不良,以下患者一般不建议手术治疗: 1、如果髋关节本身感染,或者全身骨转移的肿瘤患者,引起的股骨颈病理性骨折; 2、严重心血管疾病或者脑出血、脑梗塞急性期或者中风后遗症,肢体偏瘫,肌力小于二级等。以上患者不建议手术治疗,因为做手术以后风险太大,且做完手术后恢复也比较慢,会影响生存质量。 另外如果股骨颈骨折的老年人身体状况条件很好,还是希望手术治疗,早期恢复髋关节的功能,早期行走,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2023-08-03
  • 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并发症(视频)

    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并发症
    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内固定以后,并发症包括以下几方面: 1、术后感染:术后感染原因存在多种,医源性因素,如医生手术过程当中,无菌操作观念不强导致术野感染,导致手术器械带菌,从而造成患者术后感染。非医源性因素与患者本身有关,如患者长期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抵抗力低下,导致术后发生感染。术后感染以后如果为表浅感染,可通过积极清创控制感染,应用抗生素可以治愈。深部感染特别是骨髓腔内感染,处理较为困难,需要把内固定物取出以后,进行积极康复治疗、抗感染治疗,待感染控制以后重新进行骨折内固定; 2、下肢静脉血栓:下肢静脉血栓发生也与很多因素有关,如骨折时导致静脉内膜损伤,或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手术以及保守治疗制动以后,患者血液回流缓慢,血液瘀滞都可以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发生; 3、内固定松动:导致骨折不愈合和畸形愈合,内固定松动发生的原因,最常见于手术以后,患者过早或过度功能康复锻炼,导致骨折内固定物松动。骨折内固定物松动以后,骨折可以再移位,不能获得足够稳定性造成骨折不愈合。再移位以后稳定性尚可,可以导致骨折畸形愈合。
    2023-08-03
  • 股骨骨折多久可以下床(视频)

    股骨骨折多久可以下床
    股骨骨折下床时间与股骨骨折类型有关。包括多点股骨骨折、粉碎股骨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骨折、开放性骨折、闭合性骨折等。不同类型骨折下床时间不同。骨折下床时间与年龄有关,例如儿童骨折下床时间快,年龄较大患者由于骨质愈合较慢,所以下床时间较慢。一般患者单纯骨干骨折,下床时间需要3个月到半年。 具体个体存在差异。例如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吸烟、营养不良导致骨折愈合缓慢,下地时间延长。所以具体骨折下床时间与每个人骨折愈合情况和患者随从性有关,下床过早、过重活动可以导致骨骼再发生骨折、移位,甚至会出现血管、神经、肌肉损伤。所以股骨骨折下床时间因人而异,因伤而异。
    2023-08-03
  • 脊柱畸形的原因有哪些(视频)

    脊柱畸形的原因有哪些
    脊柱畸形多数患者为后天所致,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原因: 1、不良姿势:此原因导致的患者所占比例较大,最常见为坐姿不正,身体长期处于扭曲状态,引起脊柱侧弯畸形; 2、神经纤维瘤病:如象皮病性神经瘤病,导致神经纤维瘤病合并脊柱畸形; 3、骨营养不良:骨骼系统直接受损,最常见的表现为侏儒症; 4、代谢性障碍:常见于佝偻病。
    2023-08-03
  • 胸椎结核怎么引起的(视频)

    胸椎结核怎么引起的
    胸椎结核是骨与关节结核的一种,80%以上的原发病灶在肺和胸膜,其余在消化道和淋巴结。原发病灶中的结核分枝杆菌一般是通过血流到达骨和关节,少数是由邻近病灶蔓延而致。骨与关节结核可以出现在原发性结核的活动期,但多数发生于原发病灶已经静止甚至痊愈多年以后,当机体抵抗力下降,如外伤、营养不良、过度劳累等诱发因素,都可以促使潜伏的结核分枝杆菌活跃起来而出现临床症状。骨与关节结核常破坏骨与关节的正常结构,不及时治疗会导致畸形、强直、关节功能丧失等不同程度的残疾,严重者可造成脊髓压迫、截瘫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