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顺阳

  • 先天性房间隔缺损会遗传吗(音频)

    先天性房间隔缺损会遗传吗
    讲解医师:范顺阳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心外科
    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是否会遗传,这个问题从医学界探究了这么多年,现在的观点就是房间隔缺损确实有一部分的遗传因素存在,但是它不是遗传病,是上一代可能有先天性心脏病,下一代不一定能遗传下来。但是相比较而言,上一代如果有房间隔缺损的,在同样的人群之中,将来发生的几率相对会比较大一些,但是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长大以后,这种房间隔缺损不一定会遗传到下一代,发生的几率会比其他人群要相对高一些,就是目前确实也在一些基因片段上,发现了一些与房间隔缺损有关的基因存在。
  • 动脉导管未闭3mm严重吗(音频)

    动脉导管未闭3mm严重吗
    讲解医师:范顺阳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心外科
    动脉导管未闭3mm是否严重,要看孩子的年龄和体重,如果比较大的孩子,如半岁以上的孩子,这种动脉导管3mm就是一个比较细的导管了。如果随着观察,动脉导管在每次复查超声以后,动脉导管逐渐的变细,肺动脉分流的速度再减低,听到的杂音是减弱的,这种情况有可能自愈,这种情况可以不用管它。如果小孩年龄比较小的情况下,如1-2个月的孩子,3mm的也不算粗,就是在早期动脉导管有自行收缩的特性,随着年龄的增长,有可能自愈。所以3mm的动脉导管不算粗,对大孩、小孩来说都不算粗,就是有可能自愈,但是也有一部分孩子动脉导管比3mm还细一些,虽然没有任何症状,生长发育都好,流速也比较高,观察以后不会自愈,也是需要手术来处理的。
  • 动脉导管未闭的自愈条件是什么(音频)

    动脉导管未闭的自愈条件是什么
    讲解医师:范顺阳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心外科
    动脉导管未闭能否自愈,一个要看动脉导管的粗细,首先要分流量的大小。另外一个要看病人的年龄,一般3个月以内的孩子,动脉导管只要不是太粗,如2mm-3mm的,一般自愈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可能需要观察,观察半岁左右,如果半岁以后动脉导管还是2mm-3mm,更粗一些,左心的分流量比较大,测的流量比较快,这种情况它的自愈可能性不大。所以动脉导管能够自愈,一个看年龄,一个看导管的粗细,看孩子有没有容易感冒、发烧、肺炎、生活的情况综合来判断。
  • 室间隔缺损并发症有哪些(音频)

    室间隔缺损并发症有哪些
    讲解医师:范顺阳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心外科
    室间隔缺损的并发症术前和术后都有。但手术之前,如果没有手术,病情出现加重的,就会出现肺动脉高压、心功能减退,病人的表现可能是生长发育迟缓、胸前区隆突、轮廓畸形、生长发育落后、反复感冒、发烧、肺炎,并且这种肺炎治疗非常难,治疗后反复迁延不愈。手术以后也会有一些并发症,体外循环常规的手术都有这种并发症,如术中房室缺的时候可能随着传导束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还有就是右束支的传导阻滞,还有术后的出血、心律失常,心功能差这种情况。一般术后对症处理,如有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说明房室缺的时候需要应用起搏器,一般先用临时性的起搏器,观察2周左右,如果2周左右恢复正常了,说明没有随着传导束,就不用装永久性起搏器。如果2周以后还有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就需要装永久性起搏器。其他的,如心律失常,对症处理,有心功能不全,长期要吃药,一般过一段就会恢复。总体来说,随着技术的发展,室间隔缺损的并发症越来越少。
  • 动脉导管未闭的治疗方法有哪些(音频)

    动脉导管未闭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讲解医师:范顺阳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心外科
    动脉导管未闭的治疗方法相对还是比较多的,最经典的方法就是从后外侧切口开胸,开胸以后,用丝线把动脉导管结扎,这是最经典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就是将来做手术以后,体内是完全正常的,没有任何的金属异物存在。但是它的缺点是有一个手术的疤痕,这个疤痕大小看孩子的体质关系,如果不是疤痕体质,一般这个疤痕很小,但如果是疤痕体质,它会比较大。另外,是微创手术,微创手术就是从大腿的根部把封堵器给送进去,一般是一个弹簧圈,送到动脉导管里边,给它封堵,这种情况就是优点是创伤性比较小。但是也有它自己的缺点,体内遗留金属的异物,也是它不近人意的一个地方。还有一种方法就是改良了以后,可以从左侧腋下来切个小口,同样也是微创,不用放射线在超声引导下。手术方法就这三种情况,效果各有优、缺点,总体治疗方案还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