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

  • 自闭症康复训练方法(音频)

    自闭症康复训练方法
    讲解医师:万兴松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
    自闭症的康复训练方法非常多,其中循证医学证据证明有效的是应用行为分析法、人际关系训练等。自闭症无论轻重,一旦诊断明确,都要正规做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包括ABA教学方法,还有人际关系训练、技巧发展训练,主要分析如下:\n1、人际关系训练:理论基础是心理缺陷理论,自闭症儿童有共情缺陷,是自闭症患者的核心缺陷,其对他人的心理活动缺乏推测能力,注意缺陷使患者与正常人不同。从婴幼儿时期开始,不能与养育者或者照料者形成共同注意某事的能力,故患者的社会参照能力比较差,不能与他人分享情感、感觉、经验,也不能和亲人建立亲情和友谊。\n2、ABA教学方法:通过良好的行为强化和不良行为的消除,保留了好的行为,去除不好的行为,像攻击、自伤。\n3、语言障碍训练:通过视觉、词语卡、情景卡片,结合语音辅导的方法,得到改善语言表达、语言应用能力、内在的思维能力。\n4、药物治疗:如果合并精神症状,像焦虑、抑郁、强迫、多动等,可以使用精神科的药物治疗,改善相关症状。
  • 如何排除自闭症(音频)

    如何排除自闭症
    讲解医师:万兴松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
    自闭症常需要采取以下方法排除:\n1、根据相似疾病排除:如精神发育迟滞,一般患者的智力均衡低下,自闭症患者的智力也有低下,但是不平衡,会出现语言障碍、交往障碍、刻板动作。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在学龄期以后,没有语言障碍、刻板动作、幻觉、妄想和行为紊乱,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有效。还有瑞特综合征,这类疾病以女性患者为主,存在共济失调、肌张力障碍、脊柱侧凸,还可能存在神经系统体征。\n2、根据症状排除:自闭症有症状特点,如语言发育障碍、社会交往障碍、刻板重复动作,有的患者伴有焦虑、抑郁、强迫、多动症以及智力障碍等症状。自闭症的症状是从婴幼儿时期就开始出现,某些患者的症状经过积极、有效地治疗,可以好转,但有可能会出现倒退的现象。
  • 儿童自闭症的早期表现(音频)

    儿童自闭症的早期表现
    讲解医师:万兴松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
    儿童自闭症的早期表现,主要是在出生以后六个月之内往往不能被逗笑,不能与人进行表情交流互动,不会目光关注别人。在十个月左右,对呼唤自己的名字没有反应,对于声音刺激也缺少反应,听力正常。在一岁左右,对言语指令仍然没有反应,不能和父母学说话,没有肢体语言和手势语言,没有模仿动作,不能完成指令性的动作,被关爱的时候肢体表现比较僵硬,不能表现出愉快感,以上都是自闭症早期的症状。\n随着年龄的增长,自闭症的特征性症状就会表现出来,会有语言能力比较差,还有出现刻板重复的动作等症状,经常一个人玩玩具,例如观看动画片、触摸一个物体,对外界声音没有反应,不能和其他小朋友、父母建立很好的依恋关系和伙伴关系,不能参加游戏等。
  • 自闭症如何治好(音频)

    自闭症如何治好
    讲解医师:万兴松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
    自闭症是广泛性的发育障碍,想治疗好相当困难,常用的治疗方法是康复训练和药物治疗,主要分析如下:\n1、药物治疗:如果有精神症状,如攻击行为、焦虑、抑郁症状,可以使用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来治疗。如果有注意缺陷多动症,可以使用哌甲酯来治疗,可以改善症状。\n2、康复训练:在国内、国际上通用的方法是ABA教学法,又叫应用行为分析法,还有人际关系训练、技巧发展训练。人际关系训练的理论基础是心理缺陷理论,共同注意缺陷是自闭症患者的核心症状,患者对他人的心理活动缺乏推测能力,使得患者与正常儿童不同,从婴幼儿时期开始,不能与养育者或者照料者形成共同注意事物的能力。因此,患儿的社会参照能力比较差,不能与他人分享情感、感觉和经验,不能和亲人建立亲情和友谊。技巧发展训练可以促进患者注意力的发展,增加对环境的兴趣和亲密感,增加双向有目的的沟通,帮助表达感受和使用概念,促进逻辑思维发展的能力。\n经过长期的努力,自闭症患者的症状可以有很好的缓解。
  • 自闭症的检测方法(音频)

    自闭症的检测方法
    讲解医师:万兴松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
    所谓自闭症的检测,主要是通过量表的检测,包括以下几种:\n1、孤独症谱系商儿童版:条目数比较少,用时短,家长可以完成评定,用于自闭症患者初级筛查.\n2、面对父母和养育者访谈问卷:涵盖了儿童社会交往活动、沟通能力、重复刻板行为等方面,用于较大年龄的儿童,是自闭症访谈诊断量表。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用于诊断和了解症状严重程度,评估治疗效果。\n3、其他量表:有孤独症谱系行为评定量表、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评定量表、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通过这些量表可以检测语言的发育、重复行为、社会交往、感觉能力、运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社交沟通、游戏能力、异常感觉行为、与家长及照料者互动等方面。目前国外常用的诊断工具有孤独症诊断访谈量表和孤独症诊断观察量表,国内常用的诊断工具是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真正的诊断还是需要专科医生才能确定。
  • 自闭症形成的原因(音频)

    自闭症形成的原因
    讲解医师:郭红枝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长治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康复科
    自闭症属于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目前并没有确切的形成原因。比较公认的原因为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比如在家中就有说话不好的成员或者带氧的环境比较封闭等,都可以导致。另外,与宝宝出生前、出生时和出生后相关的高危因素也有关,比如早产、缺氧缺血性脑病等,都可能会引起自闭症。\n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是脑部的某个区域,脑血流灌注量较少所导致。但是就目前的CT和核磁并不能进行检测,需要进行功能核磁检测,可以作出诊断。
  • 自闭症孩子的表现(音频)

    自闭症孩子的表现
    讲解医师:万兴松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
    自闭症又叫孤独症,它有几个核心症状,比如社会交往障碍、语言沟通障碍、重复刻板行为、兴趣狭窄,表现为不能和父母、照料者建立亲密的关系,不能和小朋友建立伙伴关系,往往不能分清亲疏关系,缺少被爱这种愉快体验,不能参加游戏活动,有孤独、呆板、语音困难、不能表达自己的思想、不能理解别人复杂的语言、不能用手指指物、没有相应的肢体语言、存在刻板重复动作等特点,往往在一个地方玩一个玩具、看转动的电风扇、触摸一个物体的某一个属性,这种又叫广泛性的发育障碍,它包括孤独症、阿斯伯格综合征儿童、瑞特综合征、非典型的孤独症、童年瓦解性障碍。\n这种疾病的发病率在1‰左右,治疗起来相当困难,要早期做康复训练,如果有精神症状,可以对症用一些精神科的药物来进行改善。
  • 小孩子爱转圈一定是自闭症吗(音频)

    小孩子爱转圈一定是自闭症吗
    讲解医师:罗国帅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天津市安定医院心理科
    孩子出现转圈圈的表现,有可能是自闭症,判断的标准是以下几个方面:\n1、是自闭症:如果孩子总是转圈圈,一个人玩,玩的还很开心,不跟别人交流,非常孤僻,就有可能是一种自闭症的表现,也就是缺乏人际交往。如果总是一个人转圈圈,而且只玩这一个游戏,玩的时间非常长,就可以看出来他特别刻板,兴趣也非常狭窄,就有可能是自闭症的问题。\n2、不是自闭症:如果一个人转圈圈转的很开心,而且拉着爸爸妈妈或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大家在一块玩得很开心,就应该排除自闭症的问题。如果孩子转圈圈玩了几分钟、十几分钟以后就能停止,而且可以有别的兴趣和爱好,就应该不是自闭症的问题。\n最后,也需要查看一下转圈圈的时候能不能跟人交流,能不能言语表达,如果总是转圈圈,而且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无法说话,就有可能是自闭症的问题,因为言语发育能力比较差。但是,如果儿童一边转圈一边唱歌,一边跟人说话,就可能不是自闭症的问题。
  • 轻度自闭症长大会好吗(音频)

    轻度自闭症长大会好吗
    讲解医师:罗国帅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天津市安定医院心理科
    轻度自闭症经过积极调整、康复训练和科学治疗一般可以康复,尤其是智力、兴趣以及自我照料能力大部分都是可以恢复过来的。而且经过系统康复训练,比如感觉统合训练、人际交往能力训练、表达能力训练等,可以让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慢慢改善,同时也可以让孩子有一定的自我发展、自我照料甚至是工作能力。对于轻度自闭症的孩子,如果得到了很好的教育和康复训练是没有问题的,目前一定要有针对性对于轻度自闭症的孩子进行科学的训练方法,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让孩子学会表达、交流,同时可以自己穿衣服、吃饭,避免危险行为,照料自己。只有这样综合去做,一般情况下长大后才能够没有太大的问题。
  • 自闭症孩子会经常傻笑吗(音频)

    自闭症孩子会经常傻笑吗
    讲解医师:万兴松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
    自闭症的孩子会经常出现傻笑、单一的情感、刻板的表情,以及自言自语这种现象。自闭症的孩子常常会伴有精神症状,例如注意缺陷、多动,有部分孩子会有抽动症状、强迫行为、拔毛的行为,还有偏食饮食行为,有可能会伴有焦虑、恐惧,以及惊恐发作,有的患者可以出现幻觉,如听到幻听的内容,患者可以出现相应的表情,如自笑、哭泣。\n除了以上的精神症状,自闭症的孩子常常有智力障碍,大部分孩子有不同程度的智力受损,会有社会交往障碍,不能与其他同伴小孩,以及父母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不能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常常不能分清人称代词“你、我、他”,没有相应的肢体语言,例如点头、摇头、手势,以及面部表情会出现刻板重复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