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肌症

  • 胆囊底部腺肌症是什么意思(视频)

    胆囊底部腺肌症是什么意思
    胆囊可以分为胆囊颈、胆囊体和胆囊底,胆囊底部胆囊壁的局限性增厚,常是腺肌症的表现。胆囊腺肌症是比较常见的胆囊慢性炎症,其具体形成的原因尚不明确,生长在胆囊底部就可以称为胆囊底部的腺肌症。大多数的生长在胆囊底部的腺肌症具有局限性,范围通常不会很大,生长非常缓慢,通常不会发生癌变,建议定期检查,观察其生长速度。还有部分特殊的胆囊腺肌症,比如节段型胆囊腺肌症,就是把胆囊分隔成为两个空间,胆囊中间的胆囊壁贴在一起形成分隔担当,或者是生长在胆囊颈部的腺肌症,影响了胆囊的正常收缩和排空胆汁。弥漫型的胆囊腺肌症是指胆囊整体都会出现胆囊壁的增厚,这两种腺肌症都有发生胆囊癌变的风险,还可能发生胆囊功能严重受损,建议外科手术治疗。
    2023-08-02
  • 胆囊腺肌症CT增强表现(视频)

    胆囊腺肌症CT增强表现
    胆囊腺肌症如果通过CT检查,可在影像学下表现为胆囊壁局部增厚。如果病灶部位较小,CT检查不一定可以看到,但是长到1cm左右,即可在CT上表现为局限性增厚。胆囊腺肌症是因为在胆囊排放胆汁的过程中,受到一定的功能障碍,导致胆囊壁收缩,局部出现增厚表现。其实,胆囊腺肌症快捷的检查方式不是CT,而是B超,可通过B超观察到胆囊壁局部的局限性增厚。如果B超医生明确是胆囊腺肌病,通常会建议患者通过手术方式摘除胆囊。因为胆囊腺肌症,有一定癌变几率,特别是等它长到1cm以上时,癌变几率将特别高,通过手术切除是预防癌变的较好方法。
    2023-08-02
  • 子宫腺肌症能治吗(视频)

    子宫腺肌症能治吗
    子宫腺肌症可以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主要原因是子宫内膜异常进入到子宫肌层中,并且随着月经周期出血但经血无法流出,导致子宫肌壁中反复形成出血病灶,通常表现为月经较多和痛经较重,其中常用的治疗方法如下:1、药物治疗:口服止痛药或直肠用的止痛的药进行缓解,还可以使用宫内节育器如曼月乐,通过抑制内膜的增生达到缓解痛经的目的,此外还有种药物叫GnRHa(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激动剂),可以人工造成绝经,短时间内使子宫内膜,包括本身正常的内膜和异位到肌层中的内膜,都不随着月经周期而变化,减少痛经的症状;2、手术治疗:如果药物保守的治疗没有效果或患者不愿使用药物,可以采用手术的手段,进行相对比较保守的手术,即介入治疗,也可以进行海扶刀治疗,此两种手术都有严格的适应症。最彻底的手术是将子宫切除,但部分患者想保留子宫或较年轻需要生育,可以将病灶挖除并留下子宫,等恢复后再怀孕。此外,部分人在术后仍然需要加用药物以巩固疗效。
    2023-08-02
  • 治疗子宫腺肌症要打一种什么针(视频)

    治疗子宫腺肌症要打一种什么针
    治疗子宫腺肌症手段较多,其中一种治疗方法即注射针剂,称GnRH-a类药物,包括达菲林、抑那通等药物,药物原理为使性激素,即雌激素、孕激素水平下降,处于类似于绝经状态,即服用药物造成短暂绝经。短暂绝经后激素水平会出现下降且波动较小,使腺肌症病灶萎缩。子宫腺肌症病灶形成根本原因为子宫内膜生长到其他部位,因子宫内膜正常生长位置为子宫腔内,但当内膜生长到子宫肌层后,且可随着月经周期生长、出血,导致出血病灶逐渐增多。当注射GnRHa针剂后,病灶整体性激素水平会下降到在位内膜和异位病灶内膜不随月经周期出血、增大时,病灶有可能出现缩小。部分患者用药效果较好可导致子宫整体缩小,而部分患者用药效果不佳。此外,治疗子宫腺肌症还存在其他手段,包括手术、宫内节育器如曼月乐环,可治疗痛经及月经过多。
    2023-08-02
  • 子宫腺肌症不能吃什么(视频)

    子宫腺肌症不能吃什么
    子宫腺肌症不能吃跟激素相关的食物、补品。子宫腺肌症为雌激素依赖性疾病,蜂王浆等不太明确成分的营养品中可能含有雌激素,尤其是治疗更年期的补品,可能会加雌激素缓解更年期症状。雌激素可刺激子宫腺肌症,其发病原理跟普通饮食关系较小,因为多数食物不含刺激腺肌症增长的成分。子宫腺肌症主要跟激素有关,激素水平下降,子宫腺肌症可好转,如绝经后,子宫腺肌症基本不导致疼痛。此疾病处理较复杂,不似肌瘤可剜除处理,最根本的治疗为切除子宫,所以50岁之前尽量选取保守治疗的方法。
    2023-08-02
  • 腺肌症非经期痛的原因(视频)

    腺肌症非经期痛的原因
    子宫腺肌症常见表现为进行性痛经,但部分女性在非月经期也会出现疼痛,疼痛原因与病变侵入部位有关,具体如下:1、子宫肌层:病变侵入子宫肌层,形成病灶后随每次月经来潮出现局部出血、增大等表现。由于病变处于肌层内,无法正常排出经血,导致子宫肌层增厚、质地变硬。随疾病进展,肌层病灶逐渐加重,导致非月经期也会出现疼痛;2、其他部位:病变侵入子宫、直肠、两侧宫骶韧带等,上述病灶可侵犯子宫周围盆底神经,引起非经期疼痛。较多子宫腺肌症患者在非月经期会出现疼痛,甚至部分人在月经前和月经后疼痛较重,而经期疼痛感减轻。不管是何种疼痛,只要发现子宫增大、出现子宫肌壁异常和CA12-5增高,或查体发现宫骶韧带、阴道后壁触痛结节,均可以怀疑为子宫腺肌症所致。
    2023-08-02
  • 腺肌症的危害是什么(视频)

    腺肌症的危害是什么
    腺肌症可导致痛经、月经增多、不孕等现象,长期治疗可给患者带来精神及经济方面压力。腺肌症主要为子宫内膜异位到子宫肌层,每次月经来潮时,异位内膜可导致肌层出血,刺激组织细胞增生,可在子宫肌层形成病灶,出现病灶时因为前列腺素产生,可刺激子宫剧烈收缩,引起疼痛,腺肌症引起的痛经疼痛剧烈,属于危害女性身心健康的疾病。部分患者为宫腔操作造成子宫创伤,比如肌瘤摘除、剖宫产、人流等造成腺肌症,需要避免宫腔损伤操作,如果诊断为腺肌症时需要早诊、早治。女性如果存在痛经、月经增多时,需要尽早就诊明确诊断,通常可进行B超检查明确。通常病情在较轻微时可以得到有效控制,控制后则不会进展至不孕、贫血甚至切除子宫等严重状态。
    2023-08-02
  • 为什么会得胆囊腺肌症(视频)

    为什么会得胆囊腺肌症
    胆囊腺肌症目前在临床是较为常见的疾病,目前诱发的胆囊腺肌症的原因在医学上尚未明确,可能与炎症、胆囊收缩功能失调、远端胆管梗阻、先天发育不良等有关,具体如下:1、炎症:有的患者可能患有结石,有的患者可能没有患结石,各种因素均可能导致胆囊炎症,如果炎症反复发作,会刺激胆囊黏膜和肌层增生、增厚,尤其是局部某一个区域明显增厚时,可能会形成胆囊腺肌症表现;2、胆囊收缩功能失调:通常称之为神经源性胆囊收缩功能障碍,由于收缩功能出现障碍,将胆汁挤压出去需要更大的收缩力,由于压力较高,胆囊长期处于高压状态,黏膜和肌层也会逐渐增厚;3、远端胆管梗阻:如果出现梗阻,胆汁排出不通畅,需要更大的压力将胆汁挤压出去,长期疾病胆囊壁也会明显增厚;4、先天异常:如果出现胆囊腺肌症,还可能与胆囊先天发育不良有一定的相关性。一般胆囊腺肌症可能主要表现为右上腹隐痛、不适,甚至部分患者没有明显的相关症状,但仍需要及时就医。
    2023-08-02
  • 泡脚可以治好腺肌症吗(视频)

    泡脚可以治好腺肌症吗
    泡脚不能治好腺肌症,但可缓解由于腺肌症导致的痛经、腰骶酸痛等临床症状。泡脚一定程度上具有促进足底部血液循环、改善盆腔供血、缓解痛经、增多经量的效果,但对肌腺症不会有任何治愈的可能。肌腺症的确切病因学不明,但腺肌症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特殊形式,子宫内膜异位到子宫肌层而在肌层形成特殊的病灶,表现为痛经和经量增多等情况。随年龄和疾病进展会呈现进行性加重,如痛经进行性加重、子宫异常增生进行性加重等情况,它是激素依赖性疾病,通常在绝经后随雌激素水平下降有所萎缩、症状明显缓解。由于70%以上有明显的痛经,严重痛经会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需要借助止痛药才能缓解,这类女性通过泡脚,特别是温水泡脚局部使血循环加速、改善盆腔供血,会对于气滞血瘀引起的疼痛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2023-08-02
  • 腺肌瘤和腺肌症的区别(视频)

    腺肌瘤和腺肌症的区别
    腺肌瘤与腺肌症区别较小,腺肌瘤基本属于腺肌症,腺肌症属于广泛称谓,由于腺肌症病灶集中部位形成瘤样改变,称为腺肌瘤。腺肌症分型包括内生型、外生型、局灶型及弥漫型。腺肌瘤病变比较局灶,所以为手术创造一定机会,如可以进行腹腔镜腺肌瘤挖除,挖除以后再进行缝合,子宫基本可以恢复至正常形态。腺肌症如果属于弥漫型腺肌症,手术挖除机会相对减少,可以采取海扶聚焦超声消融或介入手段,减少子宫腺肌症病灶。不管腺肌瘤与腺肌症有创或无创治疗后,需进行长期管理治疗,如曼月乐环或口服避孕药、地诺孕素。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