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肌症

  • 子宫腺肌症癌变的前兆是什么(视频)

    子宫腺肌症癌变的前兆是什么
    子宫腺肌症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如果是恶变前兆,会表现为腹痛明显增加,或出现肿瘤标志物CA125值突然升高,或出现其他以前少见、和痛经不同的症状,这种情况就要检查。但不是出现这些症状是腺肌症恶变,腺肌症是一种病,就是子宫内膜进入子宫肌层里,腺肌症恶变不多,但是同源疾病称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如果异位到卵巢里就会形成巧克力囊肿、内膜异位到肠道、盆腔腹膜或其他部位,可能会癌变。所以子宫腺肌症是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其中的一个表现形式,而这个表现形式不容易恶变,主要是痛经和月经过多。其他表现形式,比如巧克力囊肿、盆腔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甚至到肠道里输尿管表面的盆腔内膜异位症病灶,有一定的恶变几率。恶变前兆是CA125值突然升高、突然加重的痛经、突然增大的卵巢囊肿,绝经之后CA125值升高,或绝经后卵巢囊肿瘤增大。子宫腺肌症在绝经后不应该再发展,而应该萎缩,如果绝经之后这些症状还不萎缩,也可能是恶变。
    2023-08-02
  • 腺肌症是什么病(视频)

    腺肌症是什么病
    腺肌症在临床上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是由子宫内膜异位到子宫壁间引起。正常子宫内膜应该在宫腔里,异位到子宫肌肉之间肯定会形成问题,会出现血液刺激,因为随着月经该部位会适当出血,会刺激肌肉出现增生,出现炎症就会出现疼痛。 所以腺肌症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最大的表现是痛经或逐渐增加的痛经,部分女性才二十几岁,因为腺肌症痛经无法耐受,每个月都像是走一次鬼门关,主动要求将子宫切掉,这种情况很多。并且腺肌症对于生育有影响,可引起不孕,往往是宫内操作如清宫、做人流以后引起。
    2023-08-02
  • 运动治腺肌症吗(视频)

    运动治腺肌症吗
    运动不能治疗腺肌症。腺肌症是因为子宫内膜异位到子宫壁间引起的疾病。因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自限性疾病,绝经时即可自愈,不绝经卵巢功能就永远不会好,所以没有方法治好腺肌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有很多方法,目的是减轻痛苦、减轻疼痛。因为腺肌症月经量多,会引起贫血,引起很多问题,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和腺肌症都要打持久战。 早期症状较轻时可用避孕药治疗,口服3个月避孕药,过程中就不会痛经。月经量不多,还可放曼月乐环,即在宫腔里放一个环,这个环每天都释放孕激素,孕激素抑制腺肌症的发展、抑制子宫内膜增生,这样月经量会减少,痛经就会消失。还有一个方法是做手术,手术方法也有很多种,将子宫切除或保留子宫腔将腺肌症组织全都切掉,对子宫重新进行马蹄形缝合,对年轻女性有一定好处,但也有复发可能。
    2023-08-02
  • 腺肌症影响怀孕吗(视频)

    腺肌症影响怀孕吗
    子宫腺肌症是指子宫内膜异位到子宫肌层,一般子宫会呈球形增大且质地较硬,会影响受孕,具体如下:1、增大的子宫会使两侧宫角,即宫腔与输卵管相通的位置,及输卵管开口发生阻塞,受精卵无法进入宫腔,导致怀孕失败;2、宫腔过大可造成月经量过多,还可对子宫着床产生影响,也可影响怀孕;3、子宫腺肌症一般合并盆腔或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可造成整个盆腔粘连及卵巢实质受影响,受蚕食的卵巢无法排卵,会影响怀孕。
    2023-08-02
  • 胆囊底部腺肌症是什么意思(视频)

    胆囊底部腺肌症是什么意思
    胆囊可以分为胆囊颈、胆囊体和胆囊底,胆囊底部胆囊壁的局限性增厚,常是腺肌症的表现。胆囊腺肌症是比较常见的胆囊慢性炎症,其具体形成的原因尚不明确,生长在胆囊底部就可以称为胆囊底部的腺肌症。大多数的生长在胆囊底部的腺肌症具有局限性,范围通常不会很大,生长非常缓慢,通常不会发生癌变,建议定期检查,观察其生长速度。还有部分特殊的胆囊腺肌症,比如节段型胆囊腺肌症,就是把胆囊分隔成为两个空间,胆囊中间的胆囊壁贴在一起形成分隔担当,或者是生长在胆囊颈部的腺肌症,影响了胆囊的正常收缩和排空胆汁。弥漫型的胆囊腺肌症是指胆囊整体都会出现胆囊壁的增厚,这两种腺肌症都有发生胆囊癌变的风险,还可能发生胆囊功能严重受损,建议外科手术治疗。
    2023-08-02
  • 子宫腺肌症能治吗(视频)

    子宫腺肌症能治吗
    子宫腺肌症可以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主要原因是子宫内膜异常进入到子宫肌层中,并且随着月经周期出血但经血无法流出,导致子宫肌壁中反复形成出血病灶,通常表现为月经较多和痛经较重,其中常用的治疗方法如下:1、药物治疗:口服止痛药或直肠用的止痛的药进行缓解,还可以使用宫内节育器如曼月乐,通过抑制内膜的增生达到缓解痛经的目的,此外还有种药物叫GnRHa(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激动剂),可以人工造成绝经,短时间内使子宫内膜,包括本身正常的内膜和异位到肌层中的内膜,都不随着月经周期而变化,减少痛经的症状;2、手术治疗:如果药物保守的治疗没有效果或患者不愿使用药物,可以采用手术的手段,进行相对比较保守的手术,即介入治疗,也可以进行海扶刀治疗,此两种手术都有严格的适应症。最彻底的手术是将子宫切除,但部分患者想保留子宫或较年轻需要生育,可以将病灶挖除并留下子宫,等恢复后再怀孕。此外,部分人在术后仍然需要加用药物以巩固疗效。
    2023-08-02
  • 治疗子宫腺肌症要打一种什么针(视频)

    治疗子宫腺肌症要打一种什么针
    治疗子宫腺肌症手段较多,其中一种治疗方法即注射针剂,称GnRH-a类药物,包括达菲林、抑那通等药物,药物原理为使性激素,即雌激素、孕激素水平下降,处于类似于绝经状态,即服用药物造成短暂绝经。短暂绝经后激素水平会出现下降且波动较小,使腺肌症病灶萎缩。子宫腺肌症病灶形成根本原因为子宫内膜生长到其他部位,因子宫内膜正常生长位置为子宫腔内,但当内膜生长到子宫肌层后,且可随着月经周期生长、出血,导致出血病灶逐渐增多。当注射GnRHa针剂后,病灶整体性激素水平会下降到在位内膜和异位病灶内膜不随月经周期出血、增大时,病灶有可能出现缩小。部分患者用药效果较好可导致子宫整体缩小,而部分患者用药效果不佳。此外,治疗子宫腺肌症还存在其他手段,包括手术、宫内节育器如曼月乐环,可治疗痛经及月经过多。
    2023-08-02
  • 腺肌症非经期痛的原因(视频)

    腺肌症非经期痛的原因
    子宫腺肌症常见表现为进行性痛经,但部分女性在非月经期也会出现疼痛,疼痛原因与病变侵入部位有关,具体如下:1、子宫肌层:病变侵入子宫肌层,形成病灶后随每次月经来潮出现局部出血、增大等表现。由于病变处于肌层内,无法正常排出经血,导致子宫肌层增厚、质地变硬。随疾病进展,肌层病灶逐渐加重,导致非月经期也会出现疼痛;2、其他部位:病变侵入子宫、直肠、两侧宫骶韧带等,上述病灶可侵犯子宫周围盆底神经,引起非经期疼痛。较多子宫腺肌症患者在非月经期会出现疼痛,甚至部分人在月经前和月经后疼痛较重,而经期疼痛感减轻。不管是何种疼痛,只要发现子宫增大、出现子宫肌壁异常和CA12-5增高,或查体发现宫骶韧带、阴道后壁触痛结节,均可以怀疑为子宫腺肌症所致。
    2023-08-02
  • 子宫腺肌症可以怀孕吗(视频)

    子宫腺肌症可以怀孕吗
    子宫腺肌症有一定的怀孕机会,但怀孕机会可能会下降。不是所有的子宫腺肌症患者都无法怀孕,如果子宫腺肌症的病灶不多且不明显,仍然有怀孕的机会,也有多数女性可以妊娠、分娩。部分女性可以通过辅助手段,使病灶缩小后再怀孕,如通过GnRH-a类药物或手术使子宫缩小,待子宫恢复后再怀孕也可增加怀孕概率。子宫内膜在正常情况下应该在子宫内,不会外移至子宫外,子宫腺肌症是子宫内膜内陷到子宫肌层内,子宫肌层内的子宫内膜仍然有一定的活性,可以随月经周期、雌孕激素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也会出血。出血则形成出血灶,逐步发展使子宫肌层出现较多出血点,从而破坏肌层,使肌层的弹性变差,出血灶、子宫增大都可影响怀孕,对怀孕的影响是不易怀孕。子宫内膜可能反复出血而导致炎症发生,子宫内膜容受性不良、影响着床,从而影响怀孕,部分女性怀孕后因为子宫弹性不良、炎症因子而容易流产,时期更晚则因为子宫弹性变差而容易早产。
    2023-08-02
  • 为什么会得胆囊腺肌症(视频)

    为什么会得胆囊腺肌症
    胆囊腺肌症目前在临床是较为常见的疾病,目前诱发的胆囊腺肌症的原因在医学上尚未明确,可能与炎症、胆囊收缩功能失调、远端胆管梗阻、先天发育不良等有关,具体如下:1、炎症:有的患者可能患有结石,有的患者可能没有患结石,各种因素均可能导致胆囊炎症,如果炎症反复发作,会刺激胆囊黏膜和肌层增生、增厚,尤其是局部某一个区域明显增厚时,可能会形成胆囊腺肌症表现;2、胆囊收缩功能失调:通常称之为神经源性胆囊收缩功能障碍,由于收缩功能出现障碍,将胆汁挤压出去需要更大的收缩力,由于压力较高,胆囊长期处于高压状态,黏膜和肌层也会逐渐增厚;3、远端胆管梗阻:如果出现梗阻,胆汁排出不通畅,需要更大的压力将胆汁挤压出去,长期疾病胆囊壁也会明显增厚;4、先天异常:如果出现胆囊腺肌症,还可能与胆囊先天发育不良有一定的相关性。一般胆囊腺肌症可能主要表现为右上腹隐痛、不适,甚至部分患者没有明显的相关症状,但仍需要及时就医。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