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样体肥大

  • 鼻腺样体肥大严重会有什么症状(视频)

    鼻腺样体肥大严重会有什么症状
    腺样体肥大多数伴有扁桃体肥大,腺样体肥大的症状明显。腺样体生长在鼻咽顶部,靠近鼻后孔的一组淋巴,大概有4-6组。腺样体肥大堵住鼻后孔引起呼吸不畅,多见于小孩,成人腺样体12岁左右已经退化。腺样体肥大主要症状包括以下几点: 1、腺样体面容,表现为张口呼吸,鼻子不透气、张着嘴喘气,长期张口呼吸可以使面容改变、下颌骨过度拉长、硬腭高拱、两眼裂增宽; 2、影响智力发育,腺样体肥大可导致缺氧,因此造成智力发育不良,比同龄人差; 3、影响身高发育。
    2023-08-03
  • 睡觉打呼噜什么原因(视频)

    睡觉打呼噜什么原因
    睡觉打呼噜的原因较多,年纪越大打呼噜几率越高。 儿童打呼噜往往是腺样体肥大、鼻腔不通气造成;成年人主要是由于体重增加、肥胖、咽壁缩窄引起;鼻中隔偏曲,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造成鼻腔阻塞,也会引起打呼噜,其中最主要的是咽腔狭窄、体重增加。 随着年纪增大、肌肉张力松弛,当睡觉后不能保持一定张力,气流快速通过可使咽壁组织震动,出现鼾声。
    2023-08-03
  • 腺样体肥大面容特征(视频)

    腺样体肥大面容特征
    腺样体肥大面容典型特征为上唇肥厚、牙列不齐、硬腭高拱、目光呆滞,部分孩子4-7岁时可出现睡觉打呼噜和张嘴呼吸,以及鼻堵、流涕等情况,长期以往孩子就会出现腺样体面容。原因主要为由于婴幼儿、小儿淋巴组织非常丰富,鼻咽部有淋巴组织,即腺样体,可随年龄增加逐渐肥大,6-7岁时达到最大状态。 肥大可影响孩子喘气,导致只能张口呼吸,造成腺样体面容。若孩子有睡觉打呼噜、张口呼吸、憋气等情况,要尽早让孩子到医院进行诊疗,必要时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一旦出现腺样体面容,药物或手术治疗改善相对非常困难。
    2023-08-03
  • 腺样体肥大该怎么办(视频)

    腺样体肥大该怎么办
    腺样体也叫咽扁桃体,是生长在鼻咽顶壁的淋巴组织,这个淋巴组织在婴幼儿开始,2-4岁的时候开始逐渐增大,到9岁以后,尤其是进入青春期以后就逐渐减小。到成人时,腺样体基本就萎缩成痕迹、残迹,叫做腺样体的残留,腺样体肿大的时候,一般是都在6岁左右达到高峰,肿大的程度非常大,腺样体肿大会引起一系列的症状,比如鼻子不通气、张口呼吸、打鼾,还有鼻炎、鼻窦炎会引起流鼻涕,还有鼻子不通气,还会引起中耳炎,出现耳闷、听力下降等一系列症状。在婴幼儿还会出现腺样体的面容,比如牙列不齐、腭弓高耸、眉间距增宽、鼻背增宽,出现一系列面部发育畸形。所以一旦腺样体肥大,一定要进行治疗,进行药物治疗或者是手术切除,以消除以上这些症状。 一旦出现腺样体肥大,可以先用药物进行治疗,比如用激素类的或者减充血剂,或者是生理海水、生理盐水进行鼻腔的喷雾或者是冲洗,减轻腺样体的炎症,从而缩小体积。如果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腺样体的切除术。腺样体切除术的方法有很多,有刮除、等离子射频消融。现在一般如果是发现儿童的腺样体肥大,一定要进行干预、进行治疗,防止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
    2023-08-03
  • 小儿腺样体肥大保守治疗方法(视频)

    小儿腺样体肥大保守治疗方法
    小儿腺样体肥大的保守治疗实际上是针对病因的药物治疗,腺样体肥大的主要病因是腺样体本身炎症或者邻近部位比如鼻腔、鼻窦、口腔扁桃体炎症反复刺激造成腺样体病理性增生肥大,根据不同病因,其治疗有不同方法,具体如下: 1、如果是感染引起腺样体肥大,感染包括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比如鼻腔、鼻窦细菌感染,一般会伴有鼻塞、脓涕甚至头疼,扁桃体细菌感染一般伴有咽痛,这两个部位感染主要是球菌感染,所以临床选药一般选用对球菌敏感的抗菌药物,比如青霉素类或者头孢类抗菌药物。同时也需要对鼻腔、鼻窦的脓性分泌物、脓涕或者扁桃体表面的脓性分泌物取出一部分做细菌培养加药敏,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治疗药物; 2、如果是病毒感染造成,患儿会伴有发热,一般选用清热解毒中成药物; 3、如果腺样体肥大的病因是过敏反应造成,患儿会伴有鼻子痒、打喷嚏或者咳嗽,应选用口服或外用抗过敏药物。 如果通过这些保守治疗,即病因治疗效果不好,患儿仍有睡觉打呼噜、张口呼吸,甚至憋气、耳部症状,要及早进行腺样体切除手术。
    2023-08-03
  • 小儿腺样体肥大手术风险(视频)

    小儿腺样体肥大手术风险
    目前腺样体手术技术成熟,风险低,并发症少,主要风险具体如下: 1、出血,出血包括术中和术后出血,只要充分完善术前准备,包括控制炎症,因为腺样体肥大炎症主要是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或者过敏反应,所以要抗细菌感染或者抗变态反应消除炎症。另外,术前进行完善各项化验检查,手术中对腺样体手术进行仔细操作,目前利用低温等离子对腺样体进行边切割边凝血的手术,可以减少手术出血的发生; 2、手术中可能损伤腺样体周围结构,尤其咽鼓管、咽口和咽壁黏膜等,而目前手术都是在内镜直视下进行,所以损伤腺样体周围结构的发生率极低; 3、由于腺样体位置比较深,手术在全身麻醉下利用开口器充分暴露口咽和鼻咽部下进行,开口器使用和固定可能会损伤牙齿,尤其是儿童处于换牙阶段可能会造成牙齿损伤和脱落; 腺样体手术存在的风险相对于腺样体肥大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危害小很多,家长应该理性对待腺样体手术风险。
    2023-08-03
  • 小儿腺样体肥大手术是微创手术吗(视频)

    小儿腺样体肥大手术是微创手术吗
    小儿腺样体肥大手术是微创手术。腺样体因为位置较深,目前开展的小儿腺样体手术需要在全身麻醉下利用开口器充分暴露口咽、鼻咽,再利用70度的鼻内镜充分暴露腺样体位置,同时利用低温等离子刀头对腺样体进行边切割边凝血的手术。而传统手术用开口器盲视下用刮匙刮除腺样体,由于是盲视可能容易造成残留,且会造成腺样体周围结构损伤,并且可能出血较多。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大部分外科手术都从传统手术发展为微创手术。微创手术通过腔镜、自然管道,或者通过小切口进行手术,相对于传统手术,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小、痛苦小、视野清楚、病变去除彻底、术后恢复快等优势。
    2023-08-03
  • 小儿腺样体肥大鼻子不通气是怎么回事(视频)

    小儿腺样体肥大鼻子不通气是怎么回事
    腺样体位于后鼻孔后方以及张开嘴看到口咽上方这两个解剖结构之间的区域,腺样体是淋巴组织团块。正常情况孩子在2-6岁时是腺样体发育高峰期,这种是生理性增生肥大,而腺样体本身炎症刺激或者邻近部位炎症刺激造成病理性增生肥大,腺样体肥大会阻塞后鼻孔、后方鼻咽部,即使鼻腔通畅,气体通过鼻腔越过后鼻孔时由于后鼻孔后方腺样体肥大阻塞气流,就使气流滞留或者停留在鼻腔,这时患儿就会感觉到鼻子不通气。腺样体肥大还可能是鼻腔鼻窦炎症反复刺激造成,患儿感觉鼻不通气,实际上是腺样体肥大和鼻腔、鼻窦炎症共同作用的结果。 正常情况下,空气是经过前鼻孔进入鼻腔,通过后鼻孔越过腺样体所在的解剖部位鼻咽部往下进入口咽,再往下进入喉腔、气管和肺,在整个气道中任何部位因为任何原因导致的气道阻塞都会导致呼吸不畅或者通气不佳。
    2023-08-03
  • 小儿腺样体肥大是怎么引起的(视频)

    小儿腺样体肥大是怎么引起的
    在医学上腺样体肥大是一种病理性状态,造成腺样体肥大的原因主要考虑腺样体本身炎症,或者邻近部位比如鼻腔、鼻窦、口腔、扁桃体等炎症反复刺激造成腺样体病理性增生肥大,这种炎症可以由细菌和病毒感染引起,也可由过敏、变态反应引起。 腺样体位于鼻咽顶壁和后壁的淋巴组织团块,属于人体免疫器官。正常生理情况下,腺样体出生时就已存在,2-6岁腺样体生长处于旺盛期,正常情况下10岁开始逐渐萎缩,成人基本消失。 腺样体肥大引起的临床症状包括由于肥大腺样体压迫邻近结构,如压迫沟通鼻咽和中耳骨室的咽鼓管咽口,引起耳闷、听力下降。肥大的腺样体会阻塞气道引起孩子睡觉打呼噜、张口呼吸,有的儿童会表现为睡眠时烦躁不安、在床上翻滚,长期张口呼吸会影响孩子正常颌面部发育造成畸形,称为腺样体的面容。部分儿童虽然睡觉未打呼噜,但依然有烦躁不安、趴着睡的情况,该部分患儿会被医生或者家长忽略,应引起重视。
    2023-08-03
  • 腺样体肥大手术的风险(视频)

    腺样体肥大手术的风险
    如果患者腺样体肥大以后又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腺样体的手术已经较为成熟,主要包括从传统发展到现在的手术,一共大约有三种。第一种就是腺样体的刮除术,第二种可以用鼻窦内窥镜下高速微切割钻切割腺样体,第三种就是现在非常成熟的一个手术,称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对于患者来说有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小等优点,而且现在进行腺样体肥大手术的例数已经相当多,此类手术已经相当完备,手术时可以将出血、并发症、周围腺体的损伤,还有腺样体的残留这些后遗症降到最低,所以现在腺样体手术的风险比较低,已经非常成熟。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