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疝

  • 切口疝多久恢复(视频)

    切口疝多久恢复
    切口疝与通常腹股沟疝不太一样,因为其发生主要是由于医源性因素,切口疝都是手术之后才会形成。所以与通常的腹股沟疝即小肠气不一样,恢复情况也和手术方式和切口疝的大小有关,如切口疝可以把分成小的切口疝、中型的切口疝、大的切口疝,甚至超大切口疝都可以。对于小的切口疝,通常30㎝以内治疗相对会容易。但是对于大的切口疝通常都是指10-12㎝以上,这种切口疝的治疗非常困难,毫无疑问这种大的切口疝恢复困难很多。 另外和手术方式有关系,如开放手术和微创手术完全不同。但是总体而言,切口疝的恢复比普通的小脏器恢复要复杂,时间更长,要求切口疝手术后的患者要绑腹带,腹带要绑至少3-6个月以上,至少半年以上。实际上对于大的切口疝,时间可能还要更长。所以切口疝患者的治疗,恢复需要时间比普通的疝气需要更加长的时间,通常需要3-6个月。
    2023-08-02
  • 切口疝术后多久可以运动(视频)

    切口疝术后多久可以运动
    任何疾病治疗完成之后,都希望患者能够尽快恢复,尽快能恢复到正常生活。切口疝也是一样,但切口疝在疝与腹壁外科疾病中,与其它腹股沟疝的治疗不太一样。因为疾病的治疗在手术过程中有两条非常重要,缺损要关闭,在关闭缺损的基础上,往往会放补片。所以手术完成了之后,若过早运动,如过早增加腹压,有可能关闭缺损裂开,愈合不良,特别是老年患者,本来组织愈合很差,发生机会更多。同样的补片若覆盖不够或其它问题,也会导致手术失败。因此,对于切口疝的患者,术后恢复需要过程,像所有大手术相同,恢复过程大概在1-2周的时间,患者才能够得到恢复,下床活动,恢复饮食。 在过程中,特别小心避免增加腹压的动作,这非常重要。因为过早增加腹压,可能会导致手术崩裂。在手术之后的整个过程中,患者在手术完成之后,一直需要注意避免增加腹压的动作,如慢性咳嗽、便秘或前列腺引起的排尿费力,都是增加腹压的动作以及长期吸烟。所以在手术完成之后,要求患者用腹带至少3-6个月,至少6个月以上,才能恢复到平时正常水平的活动水平,能够更好保证效果。切口疝的恢复需要时间,与普通疾病有所不同,要避免增加腹压,避免术后复发。
    2023-08-02
  • 疝气手术第二天能下床吗(视频)

    疝气手术第二天能下床吗
    疝气手术可分为不同种类,如腹股沟疝、切口疝、造口疝等。对于腹股沟疝,目前是日间手术,尤其是对于年轻患者,建议术后当天下床。对于老年患者,如害怕疼痛、体质较差或行走缓慢,一般可以术后第二天再下床。而对于较严重的疝,如切口疝、造口旁疝,如果术后第二天疼痛较严重者身体状况较差,需配戴监护,患者可适当坐起,感觉状况良好后再进行下地活动。下地活动整体原则是鼓励患者早下床、早活动,但需根据患者自身的状况而定。如患者年龄大,心肺状况不好,需循序渐进,先在床上进行活动,活动腿、转脚腕、活动胳膊,再坐起来后使脚着地,感觉有力量后再下床,避免过于着急,因为老年患者易摔倒。
    2023-08-02
  • 疝气遗传吗(视频)

    疝气遗传吗
    疝气,俗称小肠气,,医学上亦称为腹股沟疝,其发生在某种程度存在遗传倾向,有时父亲、祖父有疝气,其儿子、孙子也均有。从种族上也可以发现,中亚新疆地区疝气的发病率比汉族人高,故疝气存在一定遗传因素,但遗传不是绝对因素。疝气的发生除与遗传有关外,更重要的还是跟从事工作、年纪大小有关,随着年纪增加,腹壁肌肉薄弱,腹内压增加时易发生疝气,是老年人发生疝气高于中青年人的原因。所以遗传仅为疝气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因素之一,还有其他更加重要的因素,如腹内压增加、肌筋膜层薄弱。遗传可通过促进肌筋膜层薄弱,在同样程度腹内压的作用下,更易出现疝气。对于疝气是否遗传,医学界目前还在进行研究,但临床存在遗传现象,故具有一定的遗传因素在发病机制中发挥一定作用。
    2023-08-02
  • 疝气是怎么得的(视频)

    疝气是怎么得的
    疝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腹股沟疝的发生原因,具体分析如下:1、内因:人体内先天存在某些区域,体内脏器或组织可以通过这些区域的薄弱点进入到另一个区域。男性精索会通过腹壁进入到腹沟管,下到阴囊,再穿过腹壁部位,这就属于薄弱点。随着患者年龄增长,腹壁肌肉强度减弱,筋膜力量减弱,腹内容物会在腹腔压力作用下,顶出先天薄弱区域,顶入到腹股沟管,此时便会形成腹股沟疝;2、外因:通常为很多造成腹腔内压力增高的外部因素,如便秘或长期慢性前列腺增生,造成患者尿潴留,使患者腹内压明显增加。部分患者合并长期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此类患者在用力呼吸、咳嗽时,会加大腹腔内压力,发生腹股沟疝。
    2023-08-02
  • 疝气是一种什么病(视频)

    疝气是一种什么病
    疝气是普外科常见疾病,疝气指体内某个器官或组织,离开正常解剖结构,通过身体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到另一个部位。疝气往往多发生于腹壁,最常见腹外疝,以最常见的腹股沟疝为例,腹股沟疝临床表现为腹股沟区形成向外突出的包块,在站立或行走时包块突出,当平卧或放松时包块消失。但如果腹股沟疝发生嵌顿,包块不会消失,可能引起腹痛、肠梗阻甚至肠穿孔。如果嵌顿网膜组织,可能引起网膜坏死,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发热、红肿、感染等症状。因此,如果出现腹股沟疝症状,建议到医院及时进行治疗。 目前疝气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包括填充补片的无张力疝修补术,以及腹腔镜疝修补术。但不管何种手术方式,最终目的均是通过填补体表缺损,促使疝内容物不再突出,从而达到治疗疝气效果。
    2023-08-02
  • 宝宝疝气怎么办(视频)

    宝宝疝气怎么办
    宝宝疝气需根据年龄选择治疗方法,主要如下:1、新生儿或1岁以内:若出现腹股沟疝,建议保守观察。因1岁以下宝宝有自愈可能,所以可采取保守观察治疗。宝宝9个月时可用疝气带辅助治疗;2、1.5-6岁:若1.5岁时腹股沟疝未自愈,需要进行手术治疗。1.5-6岁期间建议手术治疗,可采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因腹腔镜创伤较小,宝宝恢复快且基本无疤痕,适合1-6岁之内宝宝。通常建议3岁左右做较合适,因3岁以内宝宝对疼痛不敏感,术后基本不会哭闹。如果4-6岁宝宝做疝囊高位结扎术,术后稍微疼,可能不愿下床活动,但通常不会因此剧烈哭闹。
    2023-08-02
  • 成人疝气怎么治疗最好(视频)

    成人疝气怎么治疗最好
    成人疝气首选手术治疗。部分疝气经过回纳能够回复到腹腔内,因此患者可能不会引起重视。但如果疝气发生嵌顿,则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疝气可以很长时间仅有轻度的皮下坠胀感、酸痛感,但随着疾病发展,疝块逐步增大,会造成行走和活动不便,降低生活质量。一旦发生疝气嵌顿,若不及时处理,会造成嵌顿的内容物缺血性坏死,出现肠梗阻、肠穿孔,甚至威胁生命。随着疝气越来越大,治疗难度会增大,手术的并发症也会增多,建议成年的腹股沟疝患者尽早手术,不要拖延治疗。 有些成人疝气的患者通过购买疝气带压迫疝囊来达到缓解疝气的目的,通常无法起到很好的效果,只能作为临时处理,随着时间推移,疝囊反而会继续增大。因此疝气患者通常建议尽早手术。
    2023-08-02
  • 疝气嵌顿是什么症状(视频)

    疝气嵌顿是什么症状
    以常见腹股沟疝为例,主要表现腹股沟区出现可复性包块,表现为站立或行走时,随着腹内压升高,疝内容物突出,在腹股沟区形成包块。当平卧或休息时腹内压减小,包块回纳或消失。如果疝气嵌顿,表现为腹股沟区包块在平躺或休息时不回纳。如果时间过久,引起疝内容物感染,会出现肿块局部红肿、疼痛、压痛,可能出现发热,甚至引起疝内容物坏死。如果疝内容物为网膜,会引起网膜坏死,导致腹痛、发热。如果疝内容物为肠管,可能引起肠管坏死、穿孔、破裂,引起弥漫性腹膜炎,危及生命。 因此,如果出现疝气嵌顿症状,应立即到医院就诊,由医生做出专业判断。如果疝气嵌顿,医生要判断嵌顿疝内容物是否坏死,有时可进行手法复位。如果手法复位成功,需择期进行手术。如果手法复位不成功,需急诊手术。
    2023-08-02
  • 成人疝气的症状表现(视频)

    成人疝气的症状表现
    成人疝气症状表现,以临床最常见腹股沟疝为例,患者可出现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在行走或用力时由于腹内压升高,包块会突出体外,当平卧或放松时腹内压降低,包块即回缩消失不见。但随着腹壁薄弱点慢慢增大,腹内容物掉出到疝囊会随之增多,掉出的疝内容物往往是肠管或网膜,如果肠管和网膜突出疝囊内,由于腹内压突然增高,内孔较小,会导致疝囊嵌顿,疝内容物可能坏死。疝内容物如果为肠管或网膜,可能发生肠梗阻、腹痛、恶心、呕吐,出现发热症状,甚至可能出现弥漫性腹膜炎,危及生命。 因此,如果出现成人疝气症状或表现,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目前,疝气主要治疗方法为疝修补术,常见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腔镜疝修补术。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