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骨折

  • 腰骨折用什么护腰带好(视频)

    腰骨折用什么护腰带好
    腰部骨折早期不能够使用护腰带,有些患者可能以为腰椎骨折后只要佩戴护腰带以后就可以早期下床,实际上此想法是常识性错误。在腰椎骨折后,由于腰椎存在沉重的作用,因此选择保守治疗的患者,在6-8周应该绝对卧床休息,吃饭和大小便都不能下床,当然也不需要佩戴护腰带。在治疗后期,比如6-8周后,腰椎椎体已经有一定程度骨痂生长,患者可以尝试逐渐下床活动后使用护腰带。此时使用护腰带的目的是腰部肌肉长期缺乏锻炼,已经有部分萎缩,使用护腰带后能够稳定腰椎,缓解患者的疼痛。另一方面,使用护腰带主要起到的作用就是限制腰部的弯曲活动,避免弯腰造成椎体的进一步压缩,此时选择足够宽,偏硬或偏软的护腰带即可。
    2023-08-03
  • 老人腰疼怎么回事(视频)

    老人腰疼怎么回事
    老人腰痛的原因如下: 1、骨折:老年患者由于骨量丢失,骨质疏松比较严重,尤其是老年女性患者,此时应首先明确患者是否存在骨质疏松性的椎体压缩性骨折。如果没有明显外伤史,但是后背却有明显的持续性疼痛时,需要到医院的骨科进行就诊。通过专业的影像学检查,如腰椎核磁共振等,以明确患者是否存在脊柱椎体有新发骨折情况。如果患者存在腰椎骨折的情况,可进行腰背部椎体成形骨水泥灌注手术,以缓解患者的腰背疼痛和增强骨质强度; 2、腰椎退行性疾病:老年人为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等疾病的高发人群,需要通过影像学检查排除是否存在这些疾病,并进行对症治疗; 3、其他:受凉、劳累、睡觉姿势、局部无菌性炎症、水肿、充血等因素,也可引发老年人腰痛。此时可给予老年腰痛患者具有健骨、活血化瘀、通经络、止疼等效果的药物,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症状可逐步得到缓解。
    2023-08-03
  • 什么是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视频)

    什么是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
    骨质疏松即骨质疏松症,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骨病,骨组织有正常钙化,钙盐与基质成正常比例,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为特点的代谢性骨病。在多数骨质疏松中,骨组织的减少主要是由于骨质的吸收增多所致。由于骨量减少、骨强度下降、骨脆性增加,在非外伤或者轻微外伤发生时则会引起骨折。该骨折是低能量或者非暴力骨折,如从站高跌倒,或者因日常活动而发生的骨折,常见的部位主要是胸腰段、髋部、桡骨与尺骨远端和肱骨近端。骨质疏松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由于骨量减少、骨强度下降、骨脆性增加,日常活动中轻微的外伤就会造成脆性骨折,这类骨折多属于完全骨折。胸腰椎骨折多发于老年人,绝经期后妇女最常见,而脊柱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是其最常见的骨折类型,并且骨折后骨折愈合过程减缓,外科治疗难度加大,临床疗效降低,而且再次发生骨折的风险增大,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受到影响,并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
    2023-08-03
  • 脊柱骨折急救搬运原则(视频)

    脊柱骨折急救搬运原则
    脊柱骨折急救搬运原则如下: 1、在急救现场,如患者已有脊柱骨折的情况,则在搬运时应特别注意,对于怀疑有颈椎骨折的患者,应该避免擅自活动其头部,在未得到颈托的保护时应让病人平躺,使其头部和身体呈直线状态,并保持呼吸道通畅; 2、如果怀疑患者有胸腰椎骨折,切记不能让病人坐位检查,也不可背驮运送和抱持运送,这时应尽快呼叫救护车,应用单架转运;如果没有单架,应采用三人平托的方法,将患者平托转运。转运过程中,应注意患者双下肢的活动情况,以观察患者是否存在脊髓损伤,如患者双下肢不能活动或有麻木感,则考虑存在脊髓损伤。
    2023-08-03
  • 老年人腰椎骨折的症状(视频)

    老年人腰椎骨折的症状
    老年人腰椎骨折的常见症状如下: 1、疼痛:患者在就诊时往往描述翻身时,或咳嗽、打喷嚏时疼痛加重; 2、腰部活动受限:主要表现在腰部各个方向的活动,包括前屈、后伸、左右侧弯、旋转等,腰部疼痛明显加重; 3、神经症状:损伤轻,表现为神经支配的相关区域出现放射性疼痛;损伤重,损伤平面以下出现不同感觉、运动、反射,甚至包括膀胱括约肌功能障碍,最严重情况会出现瘫痪; 4、腹痛、腹胀、便秘,或急性尿潴留:腰椎骨折后由于骨折断端出血,引起腹膜后血肿刺激交感神经丛,导致胃肠蠕动减弱,出现腹痛、腹胀、便秘等。
    2023-08-03
  • 腰椎骨折的下床步骤(视频)

    腰椎骨折的下床步骤
    腰椎骨折涵盖的范围较广,比如老年人压缩骨折,70-80岁老年人因为骨质疏松,椎体被压扁叫压缩骨折,此种骨折疼痛通常不是特别剧烈,患者可下床活动,甚至上卫生间、维持日常活动,其仅在床上翻身、起床和负重时比较疼。 对于年轻人,因为暴力的外伤,比如车祸、高处坠落伤而导致的骨折,其症状较为严重,甚至在床上翻身、动腿都非常困难。 对于不同情况的骨折,其下床步骤则不同。老年人的下床步骤,对于较轻压缩骨折,首先在床上需系好围腰,然后翻身,即身子先侧过来,然后在侧的情况下起来,因为这样脊柱被前、后方肌肉保护的较好,传到椎体上的力量较小,所以起床较方便。 而对于年轻人腰椎因暴力外伤导致的骨折,在受伤期一般不能起床,只有当其恢复2-3个月以后,脊柱恢复之前差不多的状态,即可按照同样姿势先系好围腰,再侧身,然后再起来。
    2023-08-03
  • 腰椎骨折会引起截瘫吗(视频)

    腰椎骨折会引起截瘫吗
    腰椎骨折会引起截瘫,若腰椎骨折包括骨折脱位程度较重,导致脊髓、马尾神经损伤,会导致损伤以下的截瘫。脊髓和马尾损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反射,包括大小便全部消失。 如在矿井下工作,被脱落下来的石块砸住腰部,可能患者抢救上来时,腿脚就不会动,是因为腰椎骨折以后,骨质或者是椎间盘造成脊髓、马尾神经造成完全性的损伤,完全性损伤之后就会导致以远的感觉运动全部消失。 因此,腰椎骨折会导致患者截瘫,但截瘫的发生以后,要采取正规的办法,尽早送往医院进行诊断。明确诊断以后,尽早进行手术和相关的治疗,以获得最好的腰椎包括下肢恢复的效果。腰椎骨折会发生下肢的截瘫,半身截瘫。
    2023-08-03
  • 腰椎骨折保守治疗需卧床多久(视频)

    腰椎骨折保守治疗需卧床多久
    腰椎骨折以后保守治疗的办法,通常需卧床2-3个月,卧床时间还和具体的损伤程度、年龄相关,包括症状恢复的情况。年轻人可能骨愈合相对老年人快,愈合效果好,所以对年轻人来说,若符合保守治疗的条件,推荐2个月,最少要卧床1.5个月,之后可以在腰围保护下下地行走。但若对于老年人,因为老年人知道本身骨质疏松,骨愈合的能力比年轻人也相对较差,因此有时会建议老人家会相对多卧床一段时间。当然卧床对老年人会带来并发症,因此也鼓励在卧床2个月之后逐渐戴腰围下地活动。 下地活动要循序渐进,可能在下地早期,依然需先以卧床为主,仅限于下地大小便。腰椎骨折以后进行卧床治疗时间大概需2个月左右,根据不同的年龄,不同情况,包括个人情况,需进行个人的调节。
    2023-08-03
  • 腰椎骨折多久可以下床?(音频)

    腰椎骨折多久可以下床?
    讲解医师:陈黎明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创伤关节科
    腰椎骨折细分为椎体压缩骨折、椎体爆裂骨折、椎体附件骨折等。椎体压缩骨折属老年性骨质疏松骨折,此骨折椎体成形术后可佩戴支具下床活动。若选择保守治疗,须严格卧床8-10周后可佩戴支具下床。椎体爆裂骨折造成脊柱不稳定或神经症状的需要切开手术,术后两周可佩戴支具下床。椎体附件骨折,如横突骨折,伤后可佩戴支具下床,无需严格卧床。\r\n
  • 腰椎骨折严重吗(视频)

    腰椎骨折严重吗
    腰椎为脊柱下端重要结构,根据压缩程度不同和骨折的类型不同,严重程度亦不同。腰椎压缩不超过1/3,甚至只有1/4或者1/5轻度的骨折,无大小便障碍,无下肢功能障碍,可通过中医保守治疗,如腰部垫枕、牵引、手法挤压和固定。轻度腰椎骨折还可通过微创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球囊扩张术治疗,多可早期恢复;暴力性骨折,椎管有明显狭窄,神经根和马尾有受压,椎间盘突出、损伤,甚至错位,较为严重,需及时手术,如开放复位内固定术,对神经根进行松解。
    2023-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