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瘤

  • 神经性纤维瘤咖啡斑有什么特点(视频)

    神经性纤维瘤咖啡斑有什么特点
    一般此类咖啡斑多见于Ⅰ型神经纤维瘤,常见特点如下:1、颜色:通常比较深,与周围皮肤界限比较明显;2、形状:多是柳叶形或者椭圆形;3、伴雀斑:随年龄不断增长,在咖啡斑周围会出现散在的雀斑;4、伴其他肿瘤:此病多伴发周围神经系统肿瘤、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纤维瘤或者脑膜瘤,还可伴有其他性质的肿瘤。一旦出现此类情况,治疗将比较棘手,可能经过一次手术之后,较快又需要再次手术。所以一旦出现神经性纤维瘤咖啡斑,应进行严密监控以及随诊观察。出现肿瘤也一定要进行早期诊断、早期处理,以免加重病情。
    2023-08-02
  • 神经纤维瘤会遗传吗(视频)

    神经纤维瘤会遗传吗
    神经纤维瘤一般指孤立的神经纤维上的良性肿瘤,这类肿瘤并没有明确的遗传倾向。还有另外一种叫神经纤维瘤病,神经纤维瘤和神经纤维瘤病虽有一字之差,但本质上有明显的区别。因为神经纤维瘤病是一种明确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可以分为1型、2型等不同类型,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不太典型的变异型神经纤维瘤病。神经纤维瘤病可由亲代传给子代,因为这类疾病主要是由于神经纤维瘤病1型或者2型基因发生突变所致,常会沿家系造成遗传和家族式的发病,患者可以发生颅内椎管内多发的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脑膜瘤、脊膜瘤、食管膜瘤、错构瘤、胶质瘤等各种肿瘤。所以,神经纤维瘤病是一种会遗传的,甚至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疾病,而神经纤维瘤通常指散发的神经纤维上的孤立性肿瘤,而没有明确的遗传倾向。
    2023-08-02
  • 鞍区脑膜瘤手术成功率(视频)

    鞍区脑膜瘤手术成功率
    鞍区脑膜瘤手术成功率相对较高,一般可以达到90%-94%,但是需要明确每个人病情不同,决定了鞍区脑膜瘤手术成功率不同。对于简单的鞍区脑膜瘤,无血管包绕,无侵蚀周围骨质,发现较早,绝大多数都属于良性,手术一般要求完整切除,完整切除无残余,手术非常成功。 但临床当中,鞍区脑膜瘤有可能体积较大,包绕周围血管和神经,侵袭骨质,压迫正常神经组织,手术成功率相对较低。因为这种情况要想做到完整切除几乎不可能,只能尽量切除肿瘤,并且要保护周围正常神经血管,还要进行必要血管吻合或颅底再造,手术较复杂,所以影响手术成功率。因此,对鞍区肿瘤的手术成功率而言,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进行具体分析,明确自身病情,进行更好评估。
    2023-08-02
  • 脑膜瘤手术后耳朵流水怎么回事(视频)

    脑膜瘤手术后耳朵流水怎么回事
    出现脑膜瘤手术后耳朵流水的情况,可以请耳鼻喉科对耳部进行检查,结合手术情况具体分析,排除耳部疾患。耳部流水多见于颞骨岩部附近的脑膜瘤,包括后颅窝颞部延段的脑肿瘤、中颅窝底的脑膜瘤等。 回顾手术,若手术中确实对骨质进行了磨除,要高度怀疑脑脊液漏的情况发生。经过卧床、预防感染、避免所有增加颅内压的动作等正规的保守治疗可有效改善。若保守治疗不缓解,需考虑手术进行再次修补。
    2023-08-02
  • 非典型脑膜瘤是什么病(视频)

    非典型脑膜瘤是什么病
    脑膜瘤多是一个良性病变,而非典型脑膜瘤从组织学分类上而言也属于脑膜瘤。脑膜瘤起源的细胞有三种类型,常见的是蛛网膜细胞,其次为脑膜成纤维细胞、软脑膜细胞。 部分脑膜瘤可以向周围展示侵袭性,在组织病理学上分为Ⅱ级,而从影像学检查中发现,其与周围脑组织边界不清楚,周围水肿反应较大,称之为非典型脑膜瘤。其手术后的复发率较高,约为29%-42%左右,所以此病的治疗不能单纯依赖于手术,应与放疗或化疗综合应用。
    2023-08-02
  • 脑膜瘤手术后多久复查一次(视频)

    脑膜瘤手术后多久复查一次
    脑膜瘤手术后最短复查时间是3天以内,3天后开始在术后的第3个月进行第二次复查,后期常规每年复查一次,但也根据患者情况具体判断。选择3天内最早进行复查是因为3天后,由于颅内渗出物、出血以及瘢痕形成的影响会造成伪影,所以一般3天到术后2-3月时间内,不建议做磁共振检查,这时存在的伪影会影响手术后的判断。 另外术后其它复查时间常规是每年一次,但是有些特殊情况,如果肿瘤性质是Ⅱ级或Ⅲ级,恶性程度相对比较高,或者手术后肿瘤没有达到全切,需要适当缩短患者术后复查时间,有时可以缩短到半年复查一次。有些患者长期稳定,可以适当延长复查时间,例如可以适当延长到2-3年。患者在术后早期5年内依从性非常好,每年都坚持复查,但是5年后可能因为颅内情况一直十分稳定,从而放松检查,结果部分患者在复查时发现肿瘤复发且体积较大,所以强调术后5年之后长期坚持复查。
    2023-08-02
  • 脑膜瘤手术后复查项目(视频)

    脑膜瘤手术后复查项目
    脑膜瘤手术后最重要复查项目是手术部位磁共振平扫加增强,根据手术部位在颅脑和脊柱,具体可以分头颅磁共振平扫加增强,以及相应脊柱节段磁共振平扫和增强,是脑膜瘤或者脊膜瘤手术后最重要检查项目。此外,根据病变位置,有时要增加相应部位术后检查。如果肿瘤靠近视神经、视交叉部位,术后需要加做视力和视野检查。如果肿瘤靠近鞍区垂体部位,术后要增加垂体内分泌项目检查。如果肿瘤靠近后颅窝,比如靠近内听道,术后要查听力。 如果手术后患者出现癫痫表现,术后要做脑电图检查。如果患者手术过程中出现颅脑血管损伤,术后需要做脑血管造影,比如MRA、CTA或者DSA等检查。另外,有些患者因为身体原因,比如放置心脏支架、体内植入钢板等因素,术后不能做磁共振检查,可以用头颅CT平扫和增强替代。颅脑手术后经常放钛金属合金做成的植入物,比如钛片、钛钉,主要作用是帮助颅骨固定在体内,以上钛金属合金物质存在顺磁性,通常不影响磁共振场强,可以做术后磁共振。
    2023-08-02
  • 脑膜瘤手术后嗜睡正常吗(视频)

    脑膜瘤手术后嗜睡正常吗
    脑膜瘤手术后或者其它颅脑肿瘤手术后,出现睡眠时间变化是正常现象,有时睡眠时间减少,有时睡眠时间增加,所谓的嗜睡指术后睡眠时间增加。颅脑肿瘤手术后或者脑膜瘤手术后,患者因为中枢神经系统里的环境变化或者内分泌水平变化,或者手术后应激,患者身体存在恢复时间,出现睡眠时间增加。如果患者意识保持清醒,睡眠节律没有明显变化,这种睡眠时间增加,可以不用担心。 但是需要警惕医学名词上有专门嗜睡的名词,与睡眠时间增加不同,主要指患者手术完成后出现意识水平变化,患者表现为睡眠后可以唤醒,回答简单的问题,但是不呼唤之后,患者立即又进入睡眠状态,其为颅脑意识障碍的早期表现。出现这种情况一定要及时通知医护人员,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患者手术完成后,只要意识清楚,睡眠时间轻度增加,属于正常现象。但是如果患者出现昼夜节律变化,比如白天睡得很多,晚上基本不睡眠,需要进行纠正,因为患者昼夜节律变化,给患者以及家属会带来很多不便,晚上无法入睡也会带来很多痛苦,这时要适当干预,白天尽量少睡,晚上多睡,使睡眠节律恢复正常状态。
    2023-08-02
  • 脑膜瘤手术后高烧怎么办(视频)

    脑膜瘤手术后高烧怎么办
    脑膜瘤手术后高烧有一定发生的概率,总体发病概率大概10%。发烧时首先要判断发烧的原因,一般最常见术后发烧原因是颅内炎症或感染。但是颅内炎症和感染一般发生于术后3天之后,如果术后即刻发烧或者3天之内发烧,需要警惕其它原因引起的高热,手术部位如果累及到下丘脑区域,术后可能出现中枢性高热。如果出现脑室内出血,血性脑脊液刺激也可以引起发热,这些原因导致的发热要采取相应措施,比如通过腰穿释放血性脑脊液等。 颅内感染出现发热是术后发热的最常见原因,这时需要明确是否感染引起,可以通过一些检查,比如外周血象、腰穿、脑脊液性状变化等判断确诊是否存在颅内感染。如果确诊是颅内感染引起的发热,此时则需要针对病原学进行检查、治疗。颅内术后感染最常用方法是广谱联用,逐层使用抗生素,一般进行二联甚至三联针对性使用抗生素,还要做病原菌检查,选择针对病原菌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2023-08-02
  • 脑膜瘤手术后多久能下床(视频)

    脑膜瘤手术后多久能下床
    脑膜瘤手术后患者下床时间,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一般术后3-5天患者可以逐渐尝试下床活动,但要遵循个体化原则,根据患者情况具体判断,还要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临床首先让患者尝试在床上坐起来,坐起如果没有太大问题,可以尝试悬空坐,即刚开始有靠背,之后悬空坐。悬空坐适应后,如果坐的比较稳定,没有头晕表现,可以尝试开始下床坐,当坐得比较平稳后,可以尝试从椅子上逐渐站起来,但旁边一定要有人搀扶保护,逐渐稳定后尝试逐步迈开步子在床边走动,逐渐增加走动距离以及走动时间。此外,存在以下几种情况时需要延长下床时间: 1、比如术前患者情况不好,有些患者就诊时已经卧床,全身情况比较差,即便手术顺利,也要延长患者下床时间; 2、手术创伤大,术后患者身体比较虚弱,或者出现意识方面障碍,也要适当延缓患者下床时间; 3、特殊部位的手术,比如脊柱手术,术后可能影响脊柱稳定性,也要延缓下床时间。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