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水肿

  • 神经内镜手术治疗脑内血肿的并发症有哪些(视频)

    神经内镜手术治疗脑内血肿的并发症有哪些
    高血压为脑内血肿常见病因,该病多发生于大脑脑内,神经内镜手术治疗该病,发生的并发症与疾病相关,与手术技术无关,其并发症常见以下几方面: 1、出血:再出血原因较多,与凝血机制相关,或者再次血管破裂发生,如术后高血压,小动脉再次发生破裂出血,但总体而言,发生再出血几率较低; 2、术后梗塞,出现脑水肿; 3、感染; 4、脑积水。
    2023-08-02
  • 颅内高压是怎么引起的(视频)

    颅内高压是怎么引起的
    颅内高压顾名思义为颅内压力增高,主要表现为头疼、恶心、呕吐、视乳头水肿等,其产生原因很多,常见可分为以下几个: 1、脑水肿,如脑梗死、脑炎等疾病引起的脑实质细胞水肿,通常因水肿后占用颅腔空间导致颅压增高表现; 2、脑积水,脑积水的常见原因为出血、肿瘤等,导致脑脊液循环障碍,进而发生脑脊液在颅内沉积过多引起颅内压增高; 3、肿瘤,其属于颅内占位性病变,如颅内长有肿瘤后占用脑室空间,引起空间不够用,导致颅内压增高表现; 4、血液循环障碍、静脉回流障碍,通常静脉回流障碍后会导致动脉往颅内供血增多,而静脉回流减少,从而引起颅内血量增加,血管渗透压增加,导致血管内水等成分到达颅外,引起颅内压增高表现。
    2023-08-02
  • 脑出血后脑水肿高峰期(视频)

    脑出血后脑水肿高峰期
    脑出血后出现脑水肿高峰期属于病情演变过程。而脑出血指颅内血管破裂,血液进入脑实质,伴有水肿过程。但并非脑出血一发生水肿就立马出现,通常因人和出血量大小不同而表现时间不同。如脑水肿发生在出血后3-4天,则达到高峰为5-7天。因脑水肿达到高峰后会引起颅内压力增高,故在脑出血高峰期内尽量给病人应用脱水药物,减轻脑水肿压迫症状,从而改善颅内压,尽量避免脑疝等危及生命的情况发生。 此外,在脑水肿高峰期过后,可适当减少脱水药物使用,待病情稳定后停用。在脑水肿期过后,建议及早为病人增加康复锻炼,从而改善神经功能,促进其恢复,进而达到减轻痛苦、减少残疾、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
    2023-08-02
  • 颅内压增高诊断的方法(视频)

    颅内压增高诊断的方法
    颅内压增高是临床较为严重的疾病,可通过临床症状、直接测压和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 1、临床症状:颅高压患者常有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视力下降等一系列表现; 2、直接测压:腰椎穿刺可较为容易又安全地得到颅内压数值,直接判断颅内压的高低,在临床上使用广泛; 3、影像学检查:颅高压患者往往有特殊的影像学特点,持续性颅高压、脑积水患者早影像学上可见脑室扩大伴间质性水肿,弥漫性脑水肿患者在影像学可发现脑沟、脑回变浅以及弥漫性水肿。 总之,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需要综合使用上述三种方法,以判断患者是否出现明确的颅高压。
    2023-08-02
  • 颅内压增高的原因(视频)

    颅内压增高的原因
    颅压增高的原因较多,主要为颅内容物增加所致,常见原因如下:1、颅内占位性病变:如脑肿瘤、脑部脓肿及脑部寄生虫;2、脑积水:影响血液循环造成脑积水,如梗阻性脑积水或交通性脑积水;3、循环异常:可出现动脉性脑水肿,主要为脑梗塞或脑出血。还可能为静脉性血栓,包括深静脉血栓和静脉窦血栓,出现血栓后会影响脑部静脉回流,应回流至体循环中的血无法回流,滞留在静脉中造成静脉血压升高,静脉压升高后会引起液体外渗。部分患者脑部细胞间液增多引起脑水肿,可造成颅压升高。
    2023-08-02
  • 颅内感染会死亡吗(视频)

    颅内感染会死亡吗
    颅内感染属于中枢神经感染,症状包括轻微或严重症状,在颅内感染早期诊断是为避免进一步加重。颅内感染严重可以出现颅内高压、脑水肿,这种情况可导致心率、呼吸停止,造成死亡。诊断颅内感染时需要积极处理,给予强有力的控制,病因学治疗及对症处理,避免进一步恶化。 严重颅内感染起病较急,若未得到早期治疗干预,病情延误或治疗不规范,病情进展会加重,出现严重颅高压、脑水肿、脑疝。患儿表现抽搐、昏迷、瞳孔不等大,严重出现心跳呼吸停止,此时需积极抢救治疗,降低死亡风险。
    2023-08-02
  • 什么是脑外伤颅内血肿清除术(视频)

    什么是脑外伤颅内血肿清除术
    脑外伤颅内血肿清除术是通过术前CT的定位确定血肿的位置,通过病变的部位及周围结构确定皮瓣,骨瓣的手术区域,采取开骨瓣的方式,清除颅内的血肿,达到止血、降低颅压的目的。术后的注意事项包括体位的改变,头部抬高30°左右,有助于血流的回流,防止脑水肿;监测颅内压,有利于水肿期或者出血期平稳的度过;保持呼吸道通畅,有助于水肿和功能的康复;补充营养,快速康复以及维持内环境的平衡。
    2023-08-02
  •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注意事项(视频)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注意事项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注意的事项包括: 1、颈动脉的内膜切除后,血管表面会有剥离面,要预防剥离面局部血栓形成,用抗血小板药物防止血小板在颈动脉内膜剥离面聚集而产生血栓; 2、防止颈动脉狭窄所致的脑部供血过度增加而引起的过度灌注,诱发脑水肿或者脑出血等相关并发症; 3、防止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以后合并对侧脑血管、颅内脑血管、冠状动脉及其它血管并发症。在积极检查、密切观察的同时,要针对冠状动脉、其它脑血管进行药物预防; 4、要注意观察患者有没有局部神经症状、全身神经症状、局部伤口出血情况,同时要看病人血压、心率是否平稳,是否产生其它心血管意外、脑血管意外。
    2023-08-02
  • 颈动脉狭窄剥离术后多久能恢复(视频)

    颈动脉狭窄剥离术后多久能恢复
    颈动脉狭窄剥离术后,根据患者的一般状况,常规来说,术后1-2天就可以脱离重症监护病房进行术后的血压观测。颈动脉术后主要观测预防术后高灌注状态造成的脑水肿、脑出血的这种风险。在血压控制平稳的情况下,一般术后第3天到第5天可以复查头颅的CT、多普勒TCD的变化,这些指标如果都正常,局部伤口愈合理想的话,就可以完全恢复出院。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影响恢复的一些因素也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因为一些特殊的病人可能因为这些因素,影响恢复周期。常见的影响因素:第一、重要脏器,包括心、肺功能、肾功能的基础条件,如果较差,有可能会出现一些需要药物调整、内科治疗的过程,影响恢复;第二、如果合并糖尿病,有些病人伤口愈合会出现延迟,局部感染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还有一种就是自身属于易栓性的体质,或者是对于一些药物敏感性下降,那么也会影响术后血液供应的通畅,有可能术后出现血栓,甚至脑梗塞。还有就是血压控制,血压控制如果不理想或者由于过早出院,血压没有及时的控制在一个平稳状态下,出现颅内高灌注状态,这会引起脑水肿、脑出血这样的危险,会影响患者术后的愈合。
    2023-08-02
  • 颈动脉剥脱术风险大吗(视频)

    颈动脉剥脱术风险大吗
    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是较为成熟的技术,在国外已经开展半个多世纪,国内开展也近30余年。手术从技术层面和难度分析属于中等手术,但手术风险却很高。手术时间较短,通常需要1个多小时,因此属于中等偏上手术。主要风险包括以下几点: 1、脑缺血发作或脑梗死,发生率一般不高于5%; 2、高灌注综合征,患者主要表现为谵妄、脑水肿、癫痫发作,严重时患者会出现颅内出血,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或颅内血肿,发生率不高于2%,整体发生率较低; 3、颅神经损伤,主要是舌下神经、喉返神经以及喉下神经损伤引起的伸舌歪斜,声带麻痹,为手术操作时神经牵拉所致,一般程度较轻,发生率较低,大概是2%-3%; 4、颈部血肿主要与围手术期抗凝、抗血管治疗、术中止血不完善以及静脉损伤有关,大部分无需特殊处理,血肿可以自行吸收; 5、感染伴发心梗,并发率不到2%,整体发生率较低。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