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水肿

  • 脑膜瘤术后水肿几天消退(视频)

    脑膜瘤术后水肿几天消退
    脑膜瘤是颅内比较常见的良性肿瘤,大约90%以上属于良性。在手术的过程中或者手术以后会造成周围脑组织的水肿,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1、手术中对周围正常脑组织造成牵拉、烧灼刺激,可以导致周围的脑组织、脑细胞在手术以后表现为脑水肿; 2、脑膜瘤肿瘤比较大,对于周围脑组织形成的压迫比较严重,这时需要将肿瘤切除。而周围脑组织有复位状态就会产生再灌注,所谓的再灌注即之前的脑组织处于受压迫的状态,压迫突然解除,这时会有急性充血的表现,可能会导致局部脑组织水肿。 脑组织水肿一般在术后3-5天会达到高峰期,7天之后就会逐渐处于消退状态,但是临床上也常会看到术后1个月有迟发性水肿的发生。所以脑膜瘤手术的病人一定要对此常识有一定的认识。当手术以后住院半个月后出院,在家中可能会突然出现头痛、肢体活动不利的情况,此时需要及时就诊,以排除脑水肿的情况。
    2023-08-02
  • 脑膜瘤手术后并发症有哪些(视频)

    脑膜瘤手术后并发症有哪些
    脑膜瘤手术以并发症包括头晕、癫痫、肢体活动不良、脑水肿,具体如下: 1、常见头痛、头晕,是由脑功能短期的紊乱所引起,常常在休息、神经营养之后可以获得比较好的缓解; 2、和生长部位相关的并发症,比如生长在颞叶的肿瘤术后可出现癫痫,生长在顶叶的肿瘤术后可能出现肢体活动不良、肢体感觉障碍、肢体抽搐,这些都是较严重的情况,在大的手术中心出现几率并不是很高; 3、其它并发症,比如严重的脑水肿、脑出血,发生率<5%,但是一旦发生患者要紧急进行手术治疗。 所以脑膜瘤手术以后,患者在一定时间内要严密观察,防止并发症造成重大的功能损害。
    2023-08-02
  • 脑肿瘤放疗注意事项(视频)

    脑肿瘤放疗注意事项
    脑肿瘤放疗前首先要查脑部的核磁共振,以确定肿瘤的部位和范围,以此来规划放疗的剂量和范围、深度。 在放疗过程中要注意皮肤的防护,可以使用适当护肤品,还要经常注意血常规、肝肾功能情况。放疗期间要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癫痫,观察脑水肿是否有加重。目前采用的是调强刀的精确定位放疗方法,副作用较小,放疗后还要用化疗,现在脑胶质瘤基本上用替莫唑胺方案比较多。
    2023-08-02
  • 脑胶质瘤术后护理的注意事项有哪些(视频)

    脑胶质瘤术后护理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胶质瘤手术后的护理主要分为两大类,具体如下: 1、进行密切观察,病人手术之后有无颅内压增高表现,因为胶质瘤手术后发生严重脑水肿,甚至是残余肿瘤出血、坏死,这些并发症具有一定发生概率。术后通过密切观察、细致护理,及早发现对于减少手术并发症,改善病人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2、治疗护理角度,防止病人在术后卧床期间发生各种卧床并发症,如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深静脉血栓等。通过科学的生活护理,定时翻身、拍背、吸痰、被动地活动瘫痪肢体促进肌肉收缩,甚至有时要买专用弹力袜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2023-08-02
  • 胶质瘤手术后会有哪些后遗症(视频)

    胶质瘤手术后会有哪些后遗症
    脑胶质瘤是神经外科最常见的一种肿瘤,对它进行手术时尽量要求完整切除,最大范围的清除肿瘤,后遗症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癫痫抽搐:在切除肿瘤的过程中对脑组织及其功能造成了一定损伤;2、颅内出血:任何肿瘤都有一定的血供,尤其是恶性肿瘤,胶质瘤恶性程度比较高,血液供应会更多,所以如果在手术中肿瘤切除得不够完整、有所残留,有可能会造成术后颅内出血;3、脑水肿:胶质瘤周围有一种细胞毒性水肿物质,可能会造成术后的恶性脑水肿,属于非常严重的后遗症;4、神经功能缺失:如果胶质瘤位于神经功能区相对比较重要的位置,切除后可能会遗留神经功能的缺失,包括语言、肢体运动、感觉障碍等。
    2023-08-02
  • 胶质瘤病人流口水是什么原因(视频)

    胶质瘤病人流口水是什么原因
    胶质瘤患者出现流口水现象,主要是由于神经受到肿瘤累及造成,患者神经受到影响后可能会出现不自主的流口水,常见原因如下:1、肿瘤本身浸润性生长累及重要神经,可能会造成患者流口水;2、肿瘤生长过程中,周围有大范围的水肿,水肿压迫神经,可能会造成患者流口水;3、患者在胶质瘤手术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造成神经牵拉、水肿等反应,或者手术后进行放疗时,造成神经放射性损伤或者脑水肿,这些情况可以使患者神经受到累及,出现流口水。如果患者没有进行手术,在诊断明确后将胶质瘤切除,有助于减轻肿瘤和瘤周水肿对神经的影响。部分患者在手术后,流口水的情况可以得到控制或者明显缓解。
    2023-08-02
  • 脑出血的分期(视频)

    脑出血的分期
    脑出血根据发病后不同病程发展阶段有以下分期: 1、超急性期:主要指发病6小时内,该期病情发展较快,容易发生死亡,需要早期进行积极干预; 2、急性期:主要是指发病后6小时-2周,该期病情容易发生变化,如可能导致再出血、脑水肿以及相应并发症等,由于病情变化容易导致患者死亡; 3、病情恢复期:主要是指发病2周-6个月,患者处于恢复期阶段,需要早期介入康复治疗,这样才能使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得到最大化康复; 4、后遗症期:主要是指6个月之后,此时患者病情稳定,重症患者可遗留偏瘫、语言障碍甚至关节挛缩和变形等后遗症。
    2023-08-02
  • 脑出血预后怎么样(视频)

    脑出血预后怎么样
    脑出血的预后取决于病变部位,如病变在中脑,脑出血后可能仅引起功能障碍,而不会引起生命危险。脑分为三个部分,即大脑半球、脑干、小脑。脑干是较重要部位,其间有很多上传、下传的神经纤维,以及较多功能核团,脑干中的延髓有重要的生命中枢,如呼吸中枢、心血管中枢、体温中枢等。如出血发生在延髓,因为延髓本身较小且有较多重要中枢,如呼吸中枢、心跳中枢、血压中枢、体温中枢等,所以即使出血2ml,都可能造成严重影响。通常脑出血停止后会引起脑水肿,一般持续7-10天,脑水肿期过后患者可逐步康复。 如果患者没有发生严重功能障碍,通常不会有生命危险,1个月左右病情基本可稳定,但病情稳定不代表功能一定能恢复,可能留下永久后遗症。
    2023-08-02
  • 脑出血血压不稳定是怎么回事(视频)

    脑出血血压不稳定是怎么回事
    脑出血导致血压不稳定多与早期出血后影响颅内压有关,脑出血患者早期出血量逐渐增加,在颅内形成血肿。血肿压迫周围正常脑组织,给密闭的颅内空间造成更多压力,此时会表现出颅内压升高,颅内压升高后会反应性表现出患者血压升高。患者血压升高后人体进行自我调节,达到平衡后血压会维持在较高水平。当患者颅内压达到一定程度后会压迫周围正常脑组织,形成脑水肿、脑疝,可能会压迫呼吸、心跳中枢,造成中枢性呼吸和循环衰竭。此时患者可能会出现突然心率、血压下降,危及生命。在临床治疗中会通过脱水、降颅压药物对脑出血引起的血压不稳定进行控制,严重时应进行静脉降压药物治疗。若患者症状持续加重,应及时发现加以判断,并进行积极急诊治疗。
    2023-08-02
  • 脑出血血块多久吸收(视频)

    脑出血血块多久吸收
    脑出血早期主要以血凝块形式存在于脑内,血肿周边会有水肿,3-7天后脑出血周围脑水肿达到高峰期,此后血肿在1-2周开始逐渐吸收,红细胞分解,血红蛋白逐步降解。血肿吸收过程因血肿大小不同,所需要时间也不同,一般约1-3个月,在炎性细胞浸润下被分解吸收。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临床分为轻、中、重不同类型,重症患者出血量大可以危及生命。 一般采用神经外科治疗,例如开颅血肿清除、钻孔血肿抽吸、脑室引流等,根据出血情况决定。轻中度脑出血患者多选择内科治疗,影响脑出血吸收原因较多,例如出血量大小、血肿周围循环情况、出血是否与脑室相通等。一般出血1-3个月时间内血肿基本吸收完毕,局部形成空洞,周边遗留胶质增生和含铁血黄素沉积的卒中囊。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