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栓塞

  • 多发性脑梗塞是什么意思(视频)

    多发性脑梗塞是什么意思
    多发性脑梗塞指在大脑多个部位,通过CT或者核磁的检查,都发现有梗塞灶的出现。多发脑梗塞可能是多次有脑血管病发生,病灶不断积累,比如多处血管狭窄,或者多个危险因素,未进行脑卒中合理预防,出现卒中复发,可能会出现多发脑梗塞。此外心脏有栓子脱落,可能会造成多个部位的脑栓塞,也会出现多发脑梗塞。多发脑梗塞临床表现取决于受累部位,如累及皮层,患者可能会有失语,或者视觉异常。如果发生在基底节区,患者可能会有感觉或者运动异常。多发性脑梗塞发生后,需要回顾患者是否对脑血管病二级预防进行积极的处理,如果发生多个部位的脑梗塞,要需要积极寻找原因如房颤等。
    2023-08-02
  • 颅内动脉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视频)

    颅内动脉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部分患者可出现低热、恶心、呕吐等症状,具体如下: 1、最常见的是动脉瘤破裂之后有脑出血造成中枢性发热,部分是脑出血吸收热,同时颅内压增高,造成恶心、呕吐的表现。若没有脑出血,出现脑栓塞后也可以出现类似的症状; 2、最大的可能是栓塞过程要全身麻醉,全身麻醉一部分要留置尿管、气管插管,可能出现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表现,出现发热。麻醉药物也可引起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如果出现感染,需要抗感染治疗,如果单纯是术后反应,通过对症处理即可改善。
    2023-08-02
  • 脑卒中抗凝治疗时机(视频)

    脑卒中抗凝治疗时机
    对于脑卒中,如果是心源性梗死,建议抗凝治疗。这种心源性梗死包括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心房纤颤,这类的病人占大多数。对于这类病人应选择抗凝。抗凝治疗的时机,如果脑栓塞的病人很轻,是小卒中,这种情况下,1-2天就可以选择抗凝治疗。如果病人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8分以内,这种情况下建议一般6天左右开始抗凝。但如果在8分以上的病人,抗凝可能会选到2周。因为梗死面积相对比较大,这种情况下早期抗凝会带来脑出血的副作用,一般等脑梗死相对稳定以后再采取抗凝治疗。 对于抗凝用药,全因子的抑制剂即华法林不是很安全,因为需要监测INR比值。风心病二尖瓣关闭不全、机械瓣膜的患者,长期的选用都是选用华法林。但是对于心房纤颤的患者,可以选择新型抗凝剂,凝血因子2,或者凝血因子10等,单独抗凝因子抗凝剂可以有利伐沙班、阿哌沙班、达比加群。以上不需要监测INR比值,再根据体重调整用量就可以,而且在家里使用相对比较安全。 所以这种情况下,患者依据临床大夫指示,可以选择自己相应的合适的抗凝药进行长期用药,预防心源性栓塞。
    2023-08-02
  • 脑卒中康复什么时候做(视频)

    脑卒中康复什么时候做
    脑卒中的康复也要因人而异,因脑卒中把脑出血、脑血栓、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这一类都归类于脑卒中整体的大范畴。对于脑出血患者基础疾病相关的心肺功能稳定的情况下,一周以后康复可以及时进行介入。脑梗塞、脑血栓的病人相对介入时间更早,发病三天以后基础疾病稳定以后,康复进行可以及时介入。 现在的康复原则是早期介入,床边介入,介入越早病人后期出现的后遗症或者并发症越少。介入以后具体做的治疗也要根据患者具体表现,也就是发病部位、发病范围,还有病人年龄,基础疾病即有没有糖尿病,或者是有没有心衰,有没有肺部感染,这些都影响到康复介入的时机。如果病人有心衰伴随有肺部感染,肯定要等到基础疾病稳定以后,再进行康复介入。
    2023-08-02
  • 一侧颈动脉闭塞怎么治(视频)

    一侧颈动脉闭塞怎么治
    一侧颈动脉闭塞后,若患者已产生严重脑栓塞症状,可进行药物保守治疗,不应开通血管。若出现完全闭塞,则需采取药物治疗防止对侧发生闭塞。 如果对侧血管狭窄程度在50%以上,也需提前进行干预,避免对侧出现闭塞。此外,若患者在保守用药的情况下依旧出现严重、无法控制的症状,也可进行手术干预。但手术干预风险较大,花费较多,依旧应先进行保守治疗,具体情况则可于专业血管外科进行具体判断。
    2023-08-02
  • 心脏卵圆孔未闭的症状,需要治疗吗(视频)

    心脏卵圆孔未闭的症状,需要治疗吗
    心脏卵圆孔为心脏发育过程中房间隔的孔隙,多于出生后2个月内闭合,若1岁以后卵圆孔仍未闭合,考虑为卵圆孔未闭。卵圆孔未闭可分为三度,轻度卵圆孔未闭多无明显症状。中度卵圆孔未闭可由剧烈活动,或一定因素导致右房压增加的情况下,出现一过性症状,包括右向左分流,而引发低氧血症、呼吸困难。还有右向左分流,出现左心负荷过重而引发低血压,并可因右心系统栓子反常进入左心致脑栓塞,患者亦可表现为头痛。上述症状在重度卵圆孔未闭,及卵圆孔直径>4mm患者中更为明显。若卵圆孔未闭患者出现上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诊,治疗主要采取卵圆孔封堵,适用于出现明显症状的中、重度卵圆孔未闭患者。对于卵圆孔未闭直径<2mm的轻度患者,多无需上述处理。对于出现明显症状的中度卵圆孔未闭及卵圆孔直径在2-4mm,或重度卵圆孔未闭、卵圆孔直径>4mm患者,可行介入或外科手术封堵,修正房间隔缺损,改善患者预后。
    2023-08-02
  •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适合哪类人群(视频)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适合哪类人群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适合于所有需要进行颈动脉内膜切除的患者。对于没有发生过任何症状,仅体检发现颈动脉狭窄,通过彩超或者CT等检查,发现颈动脉狭窄达70%以上,应该进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手术,切除颈动脉里边的斑块或者内膜。颈动脉狭窄或者斑块没有达到70%,但是高于50%,同时伴有微小血栓所导致的细小脑栓塞、中等栓塞或者大面积脑栓塞,引起一系列症状,如突然发生一侧肢体活动障碍、言语障碍、视力障碍等,叫做有症状型颈动脉狭窄。有症状型颈动脉狭窄经超声或核磁分析,斑块不稳定、容易长血栓、有溃疡,叫做不稳定斑块。所有无症状型重度、有症状型颈动脉狭窄或者不稳定型斑块,都可以进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治疗,而且基本上达到根治的治疗目的。
    2023-08-02
  •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有哪些并发症(视频)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有哪些并发症
    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是比较成熟、比较安全的手术方式,对于绝大部分患者是安全、可靠、风险较小的。在美国有经验的医生可将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并发症控制在3%之内,包括颅神经损伤、局部出血、血肿、气管移位、窒息等;还有由于内膜剥离引起的远端脑栓塞或者由于阻断引起的远端脑出血;还包括手术引发的脑再灌注损伤。颈动脉狭窄合并其他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或者代谢性疾病,围手术期可产生一系列并发症,比如心肌梗死、脑梗塞、糖尿病等;还有围手术期麻醉风险,比如气管插管、麻醉药物而产生的麻醉意外;围手术期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而引起的全身问题,包括对病人精神、情绪的影响,有些病人手术后过度兴奋或者抑郁。总而言之,术后并发症虽比较繁琐、比较复杂,但发生率并不高。
    2023-08-02
  • 小儿肾病综合征常见并发症(视频)

    小儿肾病综合征常见并发症
    儿童肾病综合征的常见并发症有以下几种: 1、感染,因为肾病综合征的孩子,血里的白蛋白从尿中丢失,随着蛋白的丢失,有些免疫球蛋白也丢失,可以造成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比较常见的感染有腹腔感染,因为孩子可以出现腹水,增加了腹腔感染的机会。还有泌尿系感染、呼吸道感染和皮肤感染; 2、栓塞,因为体内血液是高凝状态,可以促使比如肾静脉栓塞,出现血尿、腰痛表现。比较严重的可以出现脑栓塞,可以出现肢体瘫痪、语言障碍。下肢深静脉栓塞,可以引起下肢水肿。阴囊皮肤栓塞,可以引起阴囊发紫的改变; 3、电解质紊乱和低血容量,因为孩子水肿,水到了周围组织间隙而血容量低,如果孩子进食不好伴有呕吐、腹泻,血容量低,可以引起休克表现,尤其是使用激素以后,有时突然停用,引起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也可以引起低血压休克; 4、急性肾功能衰竭,就是肾小管功能受损,出现少尿、氮质血症,化验尿素氮、肌酐升高,可以造成高血钾、酸中毒; 5、可以造成生长发育障碍。以上是儿童肾病综合征的部分并发症。
    2023-08-02
  • 什么是颈动脉硬化(视频)

    什么是颈动脉硬化
    颈动脉硬化,是全身动脉硬化在颈动脉的局部表现。颈动脉硬化早期首先表现为内膜增生,逐渐形成斑块,在此基础上斑块可能继续发展,引起颈动脉狭窄,或出现斑块破裂、脱落,形成血栓,引起脑栓塞等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颈动脉狭窄的病情可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加重,尤其是高血压患者,患病机率高,如不及时控制血压,病情可发展迅速,硬化斑块越来越重,可引起管腔狭窄,严重时,甚至导致闭塞。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