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

  • 脑卒中认知障碍怎么回事(视频)

    脑卒中认知障碍怎么回事
    脑卒中认知障碍其实在卒中后的病人里很多见,脑卒中是脑细胞坏死,反复多次脑细胞坏死,脑细胞越来越少,病人会出现认知功能差,所以对脑卒中的病人都要评估认知功能,比如100减7再减7再减7,让患者计算。另外,还有临床上正常的画钟试验,让他画表,把表的刻度标出来,再画几点半,比如六点半、七点半、八点半,通过这些简单的方法评估智能。 脑卒中有一部分致死,有一部分致残,致残之前强调肢体残疾、言语残疾,现在智能残疾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病人如果反复发生卒中,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生活不能自理,始终要家人照顾,所以脑卒中以后要评估智能,临床上有简单的智能量表可以评估。
    2023-08-02
  • 脑卒中偏瘫可以恢复吗(视频)

    脑卒中偏瘫可以恢复吗
    脑卒中偏瘫能否恢复根据不完全性统计,大概有80%及以上的患者遗留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其中有20%左右是严重的肢体功能障碍,即残疾。影响范围包括认知能力下降、吞咽能力下降、肢体运动能力下降。 中风以后会引起偏身运动障碍,还有偏盲,所以偏瘫病人具体恢复程度,也要根据发病的原因、部位、范围、年龄、基础疾病都相关。通常医生在入院的时候,在做康复的时候要进行评估,如果一周以后手还是完全不能动,即手恢复大到可以使用手正常完成动作,手恢复到随意动作的可能性会下降。如果当天手能恢复成使用手,恢复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2023-08-02
  • 脑卒中康复什么时候做(视频)

    脑卒中康复什么时候做
    脑卒中的康复也要因人而异,因脑卒中把脑出血、脑血栓、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这一类都归类于脑卒中整体的大范畴。对于脑出血患者基础疾病相关的心肺功能稳定的情况下,一周以后康复可以及时进行介入。脑梗塞、脑血栓的病人相对介入时间更早,发病三天以后基础疾病稳定以后,康复进行可以及时介入。 现在的康复原则是早期介入,床边介入,介入越早病人后期出现的后遗症或者并发症越少。介入以后具体做的治疗也要根据患者具体表现,也就是发病部位、发病范围,还有病人年龄,基础疾病即有没有糖尿病,或者是有没有心衰,有没有肺部感染,这些都影响到康复介入的时机。如果病人有心衰伴随有肺部感染,肯定要等到基础疾病稳定以后,再进行康复介入。
    2023-08-02
  • 预防中风的措施(视频)

    预防中风的措施
    中风预防方法可以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1、合理膳食:一般建议多进食新鲜蔬菜、水果,包括全谷类食物、深海鱼类,低脂肪或者不含脂肪乳制品,以及适当红酒等,均可有效降低脑卒中发生; 2、适量运动:每天要运动1个小时,运动方式以长时间运动为主,运动量以中小活动量为主,比如慢走、骑自行车、游泳等。当然,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较感兴趣或者适合的锻炼方式; 3、改变生活方式:建议患者应该戒烟、限酒,一般男性饮酒不要超过每天50g,女性不超过20g; 4、保持健康心态和良好情绪:防止情绪大幅波动也可以减少卒中发生; 5、定期进行专项体检:平时体检不一定能够发现问题,因此建议患者进行专项体检,主要是针对中风危险因素进行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及早预防,从而有效防止中风病发生。
    2023-08-02
  • 缺血性脑卒中怎么治疗(视频)

    缺血性脑卒中怎么治疗
    缺血性脑卒中如果在发病6小时内及时就诊,而且生命体征平稳可进行药物溶栓以及血管介入治疗。溶栓治疗越早越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失。但如果患者就诊时间超过6小时,或存在溶栓禁忌症、患者本身实际情况不能耐受溶栓以及介入治疗,需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治疗用药以抗血小板聚集、稳定血管斑块、改善脑循环以及改善脑细胞代谢为主。 在患者症状逐渐平稳后还要联合专业康复治疗师,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康复治疗,促进脑功能恢复。进行物理疗法,反复强调患者运动训练,能够改善活动能力,比如瘫痪患者可做到独立翻身、坐起、行走,一般侧重于从日常生活活动、手工操作或者文体活动中,选择针对性强、对恢复有帮助的运动,通过指定要求进行训练,逐步恢复生活自理。
    2023-08-02
  • 如何预防脑卒中(视频)

    如何预防脑卒中
    脑卒中主要是颅内血管变性引起相关疾病,所以预防脑卒中应该预防诱发脑血管变性的相关危险因素,比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胖等。预防脑卒中的方法具体如下: 1、高血压患者应当积极控制血压,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 2、对于出现高血糖或者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应当合理调整饮食,积极控制血糖,必要时需口服降糖药物,甚至皮下注射胰岛素进行规律治疗; 3、降低血脂,可口服降脂药物,比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相关他汀类药物。口服降脂类药物不仅能够降低血脂,还能够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一步加重,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造成进一步脑梗死、脑栓塞,引起更为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 4、应当戒烟限酒,控制体重,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增加锻炼; 5、年龄>60岁明确有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可预防性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比如阿司匹林、波立维等相应药物来防止血栓进一步形成。
    2023-08-02
  • 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怎么治疗(视频)

    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怎么治疗
    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治疗分为以下几种: 1、内科治疗,包括卧床休息、避免搬动,保持安静、吸氧、监测生命体征。如果有颅内高压的表现,可用甘露醇和速尿脱水降颅内压,防止脑水肿,用药物调控血压,将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亚低温治疗,避免高热,应用质子泵抑制剂预防消化道出血,给予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酸碱平衡,必要时使用抗生素预防肺部感染; 2、外科治疗,包括微创手术引流,CT引导下定向血肿抽吸和血凝块溶解治疗,开颅手术还有介入治疗。比如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行介入手术,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见病因是动脉瘤。介入治疗主要是在导管室内进行,经股动脉将导丝经血管送入颅内动脉瘤处,将弹簧圈送入颅内动脉瘤部位,从而使动脉瘤局部形成血栓,达到预防出血目的,介入治疗创伤小、效果好; 3、后期康复治疗。
    2023-08-02
  • 脑卒中有哪些并发症(视频)

    脑卒中有哪些并发症
    脑卒中常见并发症如下: 1、肺部感染,脑卒中患者通常会卧床或合并吞咽功能障碍,容易导致食物误吸,引起肺部感染,即吸入性肺炎; 2、泌尿系感染; 3、压疮,因为长期卧床后不及时翻身,骨性结构比较突出的部位可出现压疮,导致皮肤溃烂,比如骶尾部、足后跟、内外踝部位; 4、深静脉血栓,从而造成肺栓塞。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越来越引起医务人员重视,因为一旦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造成肺栓塞的几率非常大,如果大块血栓脱落造成肺栓塞,患者可能突然死亡,危及生命; 5、其他并发症,卒中后发生继发性癫痫,即发生卒中后会出现突然四肢抽搐、两眼上翻、意识丧失,称为继发性癫痫,根据发作次数可给予药物治疗。
    2023-08-02
  • 缺血性脑卒中与出血性脑卒中区别(视频)

    缺血性脑卒中与出血性脑卒中区别
    脑卒中分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也称为脑梗死,出血性卒中也称为脑出血。脑梗死是因为血管发生缺血之后局部脑组织缺血,导致脑组织缺氧、坏死。脑出血是因为脑血管内的血破出,并流到血管外面造成对周围脑组织的压迫而出现症状。 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区别主要是发病年龄,一般缺血性卒中发病年龄多在60岁以上,而出血性卒中一般都是在60岁以下。缺血性卒中是在安静状态下或睡眠中发生,而出血性卒中患者以活动中或者情绪激动之后发生比较常见。缺血性卒中起病速度比较缓慢,一般十多个小时或者1-2天才能达到高峰期,患者可没有高血压病史,没有全脑症状,一般意识障碍比较轻,会有些神经系统体征,比如偏瘫,在做头CT检查时可看见低密度影。 而出血性卒中起病速度会比较快,数十分钟或者数小时就达到高峰,患者一般有高血压病史,头疼、恶心、嗜睡、打哈欠等颅内压升高症状比较重。脑出血量比较多,患者意识障碍会比较重,因出血造成对周围脑组织压迫而出现神经缺损症状,在脑CT检查时一般可以看见高密度影。
    2023-08-02
  • 脑卒中的表现(视频)

    脑卒中的表现
    脑卒中是临床比较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目前一般的脑卒中指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在脑卒中的发病率中占80%以上,临床根据脑卒中发病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和持续时间分为三种类型,具体如下:1、暂时性脑缺血发作:一般出现的是头晕、耳鸣、猝倒、意识障碍,持续2小时以内,之后可以完全恢复,但会反复发作,不留有后遗症;2、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神经功能障碍持续的时间超过24小时,甚至数天、数10天,患者可以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但颅内会有小的梗死灶;3、完全性脑卒中:较上述两种情况严重的脑卒中,会有意识障碍,同时有偏瘫、偏盲和感觉障碍以及颅内压增高等症状。患者神经功能受损持续时间比较长,甚至不能恢复,颅内会有大的脑梗死灶,闭塞动脉不同临床表现不同。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