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

  • 脑出血的后果如何(视频)

    脑出血的后果如何
    多数脑出血会造成患者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如基底节区脑出血可导致患者偏瘫,丘脑出血可导致患者昏迷,脑干出血10ml即可导致患者昏迷、偏瘫、瘫痪,小脑出血可导致患者运动障碍。额叶的出血可以导致患者精神、智力改变、情感变化,导致患者语言功能障碍,如不能表达,或者听觉障碍,听不懂语言。顶叶出血可以导致患者对侧手脚功能瘫痪,颞叶出血可以导致患者语言功能障碍。 综上所述,脑出血严重程度需根据患者出血部位、出血量而定。脑出血治疗和预防相比,预防更重要,出血性脑卒中是当今社会关心的话题,因此需要对出血性脑卒中进行预防。
    2023-08-02
  • 脑出血多长时间可以坐起来(视频)

    脑出血多长时间可以坐起来
    脑出血主要分为两大类,包括脑实质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具体多久可以坐起来应根据出血的类型不同决定,具体分析如下:1、蛛网膜下腔出血:通常建议患者严格卧床4周左右,从而才能起身活动;2、脑实质出血:通常没有明确规定患者在床上不许起身,应根据患者状态决定,比如出血量较小、症状轻微,则需要早期活动,通常躺在床上并不利于患者恢复,容易引发患者下肢静脉血栓或坠积性肺炎等脑卒中并发症,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而并非躺在床上。如果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尤其为脑出血前3天左右,出现血肿进一步扩大等情况,为维持血压稳定,通常需要让患者在床上平躺静卧、减少刺激,但患者此时虽然平躺,胳膊、腿也可以主动活动或被动活动。
    2023-08-02
  • 缺血性脑卒中取栓术麻醉方式(视频)

    缺血性脑卒中取栓术麻醉方式
    缺血性脑卒中一部分患者采取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方式,比如最常见的支架取栓。如果患者情况比较好、一般状况好、生命体征稳定,比如呼吸、血压、心跳、氧饱和度都非常正常,患者比较合作,不烦躁,能够配合,一般局部麻醉就可以完成手术。 有一部分患者因为病情比较重、发病后意识不清醒,生命体征不稳定,呼吸受影响,伴有呕吐、误吸、抽动等情况,采取全身麻醉的方式以维持生命体征稳定、防止窒息。
    2023-08-02
  • 缺血性脑卒中预防(视频)

    缺血性脑卒中预防
    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方法如下: 1、一级预防: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如禁烟限酒、适当运动,低油、低盐、低脂饮食; 2、二级预防:如果本身就存在高危因素,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第情况,注意控制血压、监测血糖、控制血糖,进行降脂治疗; 3、定期复查:有家族因素或遗传因素的人员,要进行脑血管病筛查,做颈部彩超、TCD(经颅多普勒)或头颅CT等,必要时做血管造影检查明确脑血管情况,还有颈部血管情况,在未发生脑梗死之前提前干预,起到预防作用。
    2023-08-02
  • 缺血性脑卒中会反复发作吗(视频)

    缺血性脑卒中会反复发作吗
    缺血性脑卒中如果不注意预防会反复发作,因为缺血性脑卒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其次是心源性卒中。因为动脉粥样硬化由长期的高危因素引起,最常见的就是三高,即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如果不注意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很容易反复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栓形成。 还有一部分是因为心源性,比如心房颤动、心脏瓣膜疾病,没有注意抗凝治疗、没有规范抗凝治疗,容易导致血栓形成,导致脑栓塞的发生。因此,如果不注意预防,很容易反复发作。
    2023-08-02
  • 脑卒中手功能康复方法(视频)

    脑卒中手功能康复方法
    手部运动控制区在大脑皮层所占面积很大,几乎达到1/4-1/3,所以脑血管意外以后大部分患者手功能会遗留一定障碍。脑卒中后手功能康复治疗包括针对手功能康复、代偿训练两部分内容。针对患手的治疗有功能性电刺激、重复经颅磁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包括分指板、气动手套、弹力辅助手的矫形器、手部骨骼装置、机器人辅助技术、脑机接口技术,均为经常使用到的方法。 最早的运动治疗从被动关节活动开始,逐渐过渡到主动手功能训练和生活能力训练为主,还可以利用中医体针、电针、头皮针治疗,张力过高时也可以用肉毒素治疗,起到一定作用。当患者能达到最低上肢运动标准,即腕关节伸展10度、拇指外展10度,其它四指中任何两个手指伸展10度,还可以限制健手运动,强制性使用患手。同时也可以通过以下五个简单动作,判断患者手功能是否恢复到实用手与辅助手的程度: 1、患手固定住信封,用健手剪信封; 2、患手拽住钱包,健手从钱包中拿硬币; 3、患手悬空举10秒以上; 4、患手用指甲钳剪健侧指甲; 5、系健侧袖口的一个纽扣。 根据手功能恢复情况可以选择代偿技术,比如健手代偿辅助器运动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
    2023-08-02
  • 缺血性脑卒中的前兆(视频)

    缺血性脑卒中的前兆
    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脑卒中形式,也称为脑梗死。缺血性脑卒中在很多患者身上会有预警,医学上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就是在发生脑梗死前会发作一次或者几次可以在24小时内自行缓解的脑梗症状,发作后患者会出现头晕、摔倒、手足麻木、单侧肢体无力、言语不能等情况。或者临床上患者到神经内科就诊时,做检查没有临床体征,甚至做磁共振、CT检查时找不到明显病灶,就称为一过性脑缺血发作,或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上称为缺血性脑卒中的前兆。
    2023-08-02
  • 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方法(视频)

    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方法
    脑卒中患者最终要回归家庭,除小部分全失能患者,可能会在医疗机构里度过后半生。回归家庭后要先针对处理脑卒中患者留下的功能障碍,比如常见的偏瘫、言语功能障碍等。单纯吃药效果较差,出院后家属、护工、护理人员,需要继续按照医院康复医学科的宣教,给患者做康复,尽力维持或者改善、提高患者的功能障碍。并且需预防下次卒中的发作,去除饮食、锻炼等危险因素。 尽可能避免较重的工作、生活压力,要规律起居生活,做到低脂、低盐、低糖饮食,不要吃得过饱,也不要喝酒、抽烟,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脑卒中患者回归家庭后的最大问题,即再次发生脑卒中的概率比平常人高很多倍。
    2023-08-02
  • 出血性脑卒中的护理(视频)

    出血性脑卒中的护理
    出血性脑卒中常见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疾病护理分为急性期和康复恢复期护理。急性期护理主要预防疾病进展加重,主要有以下几点: 1、需让患者保持血压平稳,绝对卧床休息、避免下地,保持情绪稳定,大小便通畅,如果存在便秘需要尽快缓解; 2、避免让患者下地用力活动; 3、进食易消化食物,存在消化道出血患者应该禁食,必要时还应给予胃肠减压; 4、烦躁患者一般给予心理安慰,必要时给予适当镇静治疗。 康复恢复期护理主要包括肢体运动、语言、吞咽等功能康复训练和心理护理,鼓励患者规范进行康复运动训练,坚持进行翻身、坐立、站起、行走等活动,逐步恢复生活自理能力。还需要注意患者心理护理,增强患者自信心,努力配合康复,尽早融入生活。最后要注意防止并发症护理,包括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褥疮等,主要加强翻身、拍背、抬高床头等。
    2023-08-02
  • 脑卒中急性期的康复护理(视频)

    脑卒中急性期的康复护理
    脑卒中急性期的康复护理需注意以下几方面: 1、患者在床上进行良肢位摆放,良肢位摆放可以有效预防关节变形、挛缩,预防异常痉挛模式,要点是需要保持上肢处于肘、腕、手伸展位,并保持肩关节前伸位,避免肩关节后撤,下肢处于屈曲位,防止髋内外旋,利用软枕、软垫垫于足底,预防足部下垂; 2、偏瘫肢体所有的关节都需要进行被动活动,预防关节粘连,包括肩、肘、腕、手指、髋、膝、踝的关节活动。肩关节被动活动时,要注意不能暴力,避免拉伤肩袖肌群,由大关节至小关节进行被动活动; 3、需要定时按摩,顺序由远心端,从手部和足部开始向心性按摩,促进淋巴静脉回流、预防水肿,有利于后期肢体恢复; 4、定时翻身,每两小时翻身一次,预防压疮,注意患侧上肢保护,在翻身时使用健侧上肢握住患侧的手,带动一起翻身; 5、对于有吞咽障碍的患者要注意饮食,每次饮水量要少,避免呛咳发生,以糊状食物为主,有利于吞咽。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