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疝

  • 肚脐疝气的症状和治疗(视频)

    肚脐疝气的症状和治疗
    肚脐疝气的症状与治疗,主要如下:1、症状:肚脐疝气通常表现为肚脐鼓包,初期的鼓包较小,随着时间延长,疝会逐渐增大,也会明显向前突出,形成小的包块。当脐环明显增大,腹腔里的肠管疝会突出,即出现鼓包。早期脐疝通常是可复性包块,当患者站立、行走或者腹部用力、腹部高压时,包块会突出明显。在晚上休息、睡眠之后,腹部包块又会回纳到腹腔。但是随着时间延长,患者也可能会出现难复性疝。即患者躺下之后疝无法回纳到腹腔,并且还可能出现嵌顿的情况;2、治疗:脐疝的有效方法即进行手术,其他的保守方法通常都没有明确效果。比如药物治疗、针灸治疗,另外佩戴腹带,通常只能起到局部的临时托衬作用,暂时减少患者坠胀的感觉,但是不能在根本上治疗疝气,通常只有手术的方法,才能将脐部的缺损进行缝合。
    2023-08-02
  • 肚子腹水有什么症状(视频)

    肚子腹水有什么症状
    肚子腹水常见原因为肝硬化、结核性腹膜炎及肿瘤腹腔内转移。腹水患者除原发病的症状以外,亦可表现为腹胀、轻度腹痛、乏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少量腹水症状常不明显,大量腹水可引起呼吸困难、少尿,还可能引起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大量腹水患者可有脐疝、腰围增大、体重增加、下肢浮肿、行动不便。长期大量腹水可导致病人电解质紊乱。若腹水是腹膜炎引起,则会出现腹部压痛,严重者会出现休克;若为结核性腹膜炎引起,腹水常伴低热、盗汗;若患者合并肠结核,可出现肠梗阻、肠穿孔。 部分患者因诊断不明确做剖腹探查后,缝合的腹部切口长期不愈合,可导致长期流脓、渗液。所以在不能明确患者是否为结核性腹膜炎导致的腹水时,不要轻易进行剖腹探查,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2023-08-02
  • 腹外疝最重要的发病原因是什么(视频)

    腹外疝最重要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腹外疝为临床常见疾病,包括腹股沟区疝、腹壁切口疝、脐疝以及其它少见部位疝。发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存在腹壁区域薄弱部位,包括先天性形成的裂隙、后天手术创伤或外伤引起局部缺损; 2、容易发生因素是腹腔内压力增加,常见原因包括慢性咳嗽,甚至部分患者打喷嚏会使腹腔压力在短期内迅速提高,从而诱发疝的发生。由于便秘或排尿费力等使腹腔压力增加,或从事重体力劳动患者,特别是经常搬运重物,会使腹腔内压力瞬间升高,导致腹腔内组织易通过腹壁缺损向外突出,从而形成腹壁疝; 3、胶原蛋白退化和缺失,主要随年龄增加,腹壁肌肉力量或肌纤维出现退化。
    2023-08-02
  • 腹壁疝好发位置(视频)

    腹壁疝好发位置
    腹壁疝是由身体除腹股沟区之外的先天或者后天的薄弱缺损导致,腹腔内的脏器或者是内容物突出于正常的腹壁表面,形成了腹壁疝,所以人体有天然的脐疝,正中腹壁的白线疝,还有半月疝,包括腰疝,也有术后的切口疝,就是手术部位形成的切口疝,还有平常做胃肠道肿瘤手术之后的人工肛门造口部位形成的疝,叫做造口旁疝,这些部位比较常见,比较是容易好发的一些部位。对于腹壁疝的治疗,绝大多数都需要通过手术的治疗,对于小腹壁疝,可能只是单纯直接修补,但是对于大的疝,组织缺损比较大,需要大网片做相应的修补。不同的腹壁疝,根据疝的部位、性质、大小,所需要制定的手术和治疗的方案不同,一般都需要严格的体格检查,根据相应的检查资料判别,制定个性化的治疗的方案。
    2023-08-02
  • 腹壁疝必须手术治疗吗(视频)

    腹壁疝必须手术治疗吗
    腹壁疝实际上是身体中间的缺损,一般绝大多数的病人都需要通过手术这种方式才能够治愈疾病。但是有极少数的患者,比如1岁以内小孩子的脐疝、腹股沟疝,如果疝囊不是特别大,内环口不是特别大,不是频繁突出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疝气带、疝托的保护,还是有可能通过身体的发育而愈合。 当然还有一部分年龄特别大,合并有很多的内科基础疾患,如肝硬化腹水,严重的前列腺增生,还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严重咳嗽的情况下,这类型病人的原发原因没有解决,也就是腹腔的压力增高的原因没有解决的情况下,做疝气的手术非常容易复发,如果不能够改善内科的症状,这类型的病人又没有出现肠管的嵌顿,出现肠管的坏死,会选择保守的治疗。比如疝气带、疝托保护,但是这种治疗只是让突出的程度减轻,让病变的发展减缓,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当身体状况允许,病情比较早期,还是建议及时做手术的修补,这样对病情的恢复、治疗的后续都会很有帮助。
    2023-08-02
  • 小儿疝气的治疗方法(视频)

    小儿疝气的治疗方法
    不同的疝气具有不同的治疗方法: 1、脐疝:具有自愈的可能,可观察至一岁,对于无法自愈的患者需要进行外科手术修复; 2、腹股沟斜疝:可以发生在左侧和右侧,从下腹到阴囊都可出现,初期发作可进行手法复位并择期进行手术治疗。下降肠管过多或者肠管中具有粪石造成卡位,则可形成嵌顿性腹股沟斜疝,需立即手术治疗,严禁手法复位。
    2023-08-02
  • 婴儿小肠疝气怎么办(视频)

    婴儿小肠疝气怎么办
    婴儿小肠疝分脐疝和腹股沟疝,直径小于2cm的脐疝多数两岁左右可自愈。也可用脐疝带暂时缓解症状,此为暂时性治疗措施,不可根治,需注意松紧适度。腹股沟疝容易发生嵌顿,即腹腔内肠管落入阴囊,小儿哭闹时腹腔压力突然增大,形成嵌顿。如果发生嵌顿或包块越来越大时,需尽早去正规的医疗机构就诊,最根本的解决办法为手术治疗。
    2023-08-02
  • 3岁男宝宝疝气能自愈吗(视频)

    3岁男宝宝疝气能自愈吗
    婴幼儿疝气常见脐疝或腹股沟斜疝两种情况,婴幼儿一直到一岁,多数有脐疝或腹股沟斜疝,都可自愈。如果男孩有脐疝、腹股沟斜疝,要保守治疗,若一直到三岁还没有长好,这种情况下往往都很难自愈。 如果轻,还可保守治疗,如戴疝囊带保护。如果较重,反复出来的疝较多,甚至有嵌顿情况,这时自己长不好。这种情况就要找专门的儿外科大夫帮助解决该问题,多需手术治疗。
    2023-08-02
  • 脐疝会引起婴儿吐奶吗(视频)

    脐疝会引起婴儿吐奶吗
    脐疝可以引起小儿吐奶。脐疝是由于脐环闭锁不全或者脐部瘢痕不够坚强而引起,在腹压增大时肚脐会凸起来,是脐疝最主要的表现。因为在腹压增大时,肠管可以通过薄弱的脐环突出到腹壁,造成肠管嵌顿,且引起消化道异常,进而导致小儿吐奶。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及时就医,同时还纳疝内容物,以减轻患儿症状。大部分脐疝都可以通过自身发育得到自愈,但如果在两岁时,脐疝仍未自愈,需要考虑手术治疗,一旦脐疝嵌顿也需要手术治疗。如果发现脐疝,早期可以采取非手术治疗,如使用疝气带,或者用纱布包裹硬币绑在肚脐处,以减少肠管突出,进而可以减少嵌顿,防止出现其他并发症。
    2023-08-02
  • 婴儿肚脐眼鼓起来怎么办(视频)

    婴儿肚脐眼鼓起来怎么办
    婴幼儿主要是新出生3个月的小孩,肚脐鼓起来最常见是脐疝,脐疝是小孩哭闹的时候肚脐会凸起来,小的像小樱桃,大的像核桃,因为哭闹以后腹压增加,腹压增加以后,腹壁薄弱的地方例如肚脐就会凸起来,是脐疝的表现,但是如果小孩安静以后,脐疝会自动回缩,一般不影响生长发育。出现脐疝家长不需要特别担心,一般不会影响生长发育,也不会引起小孩哭闹,反而是小孩哭闹以后腹压增加引起脐疝。一般情况下不需要特殊治疗,如果家长非常担心,有一种绑带法,用一个硬币,包裹一层棉布,然后绑在肚脐,尽量给缺损的地方相对冲的压力,减少凸出。脐疝的自愈率是非常高的,大概2岁左右95%的小孩都能自愈,如果过了2岁没有自愈,就需要考虑手术。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