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瘤

  • 后背脊柱中间鼓起包怎么回事(视频)

    后背脊柱中间鼓起包怎么回事
    后背范围很大,后背脊柱中间鼓起包常见的就是下边,小孩或者婴儿期、4-5岁看到鼓起包逐渐增大,有可能是脊柱裂,并且属于显性脊柱裂。脊膜膨出或者脊髓脊膜膨出,属于脊柱部位属于神经外科疾病,到神经外科相应做处理。中间鼓起包,如果有纤维瘤、脂肪瘤,不属于神经外科,可以去外科或者脊柱外科做相应处理,比如局部切除脂肪瘤、纤维瘤,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看活动度、边界是否清楚、有没有压痛,如果边界不清楚更应该早点去医院做治疗,如果边界清楚可判断属于良性。
    2023-08-02
  • 什么是开放性脊柱裂(视频)

    什么是开放性脊柱裂
    所谓开放性脊柱裂,就要涉及到脊柱裂分型、分类的问题,最基本的分类分作显性脊柱裂和隐性脊柱裂。显性脊柱裂简单而言,就是外表能看见有膨出物、肿物,隐性脊柱裂是看外表无法看出来,肉眼无法发现有可疑的异物。开放性脊柱裂相对应的就是一些闭合性脊柱裂,但在临床诊断上还是要用显性脊柱裂和隐性脊柱裂的分类方法,开放性脊柱裂和显性脊柱裂类似,但也不完全相同,这是不同的分类方法。简单而言,从外表能看见有脊柱裂的膨出囊,即脊柱内容物的膨出,比如包括脊髓脊膜膨出、脊膜膨出、有脂肪瘤的脊膜膨出等,从外表可以看到在病变部位的肿物、包块等,这就叫开放性脊柱裂,大部分指这一类型。
    2023-08-02
  • 脊柱裂什么时候做手术最好(视频)

    脊柱裂什么时候做手术最好
    一旦诊断为脊柱裂以后,如果发现需要做手术,主张在满月前后立即做手术。因为显性脊柱裂,比如脊髓脊膜膨出、脂肪瘤,会影响脊髓的发育,随时会出现症状,一旦出现神经功能的症状,再进行手术恢复就较困难,所以主张在满月时候就做手术。有时候家长认为儿童年龄比较小,但是年龄小也有其优势,术后的神经功能恢复可能会比大孩子、比成人要好。另外合并脂肪瘤的脊柱裂病人更应该早做手术,在小年龄组,在满月前后做手术,脂肪瘤更容易被全切,切除更干净,对神经的影响可能更小。所以不要因为年龄的原因而耽误孩子治疗,一旦出现症状再治,则比较晚。
    2023-08-02
  • 隐性脊柱裂的治疗(视频)

    隐性脊柱裂的治疗
    隐性脊柱裂是较常见的先天性发育异常,单纯的隐性脊柱裂,如果未合并神经症状,无需特殊处理。此时便应该到医院,做核磁共振检查,确诊除隐性脊柱裂外,是否合并神经发育异常等相关疾病。此时可能会发现脊髓栓系,即低位脊髓,其脊髓末端明显下移,此外,可能还会合并椎管内先天性肿瘤,比如畸胎瘤、皮样囊肿、表皮样囊肿或者脂肪瘤,还可能合并脊膜膨出、脊髓脊膜膨出等情况。根据检查结果,如果隐性脊柱裂合并神经发育异常,这时需要手术治疗。根据神经发育异常的特点,选择针对性手术,比如肿瘤可以做肿瘤切除,如果有脊髓栓系,做脊髓栓系的神经松解,如果有脊膜膨出,做脊膜膨出的修补。针对性治疗,会对疾病产生相对较好的治疗效果。
    2023-08-02
  • 先天性脊膜膨出能治好吗(视频)

    先天性脊膜膨出能治好吗
    对于先天性脊膜膨出,需要根据其类型判断能否治愈。脊柱裂分为隐性脊柱裂和显性脊柱裂,隐性脊柱裂如果不伴有其它脏器异常,不需要任何治疗。而显性脊柱裂分为脊膜膨出、脊髓脊膜膨出、脊髓外露,临床治疗情况主要如下:1、脊膜膨出:单纯脊膜膨出可以治愈,只要做脊膜膨出修补则可以治疗;2、脊髓脊膜膨出:一般会伴有脂肪瘤型脊髓脊膜膨出和脊髓低位栓系,可能会给治疗带来困难,手术难度会增大,但是患者可以无症状生存,患儿出现脂肪型脊髓脊膜膨出时,手术难度会更大;3、脊髓外露:此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几率增大,治愈率相对较低。
    2023-08-02
  • 小儿脊髓栓系怎么治疗(视频)

    小儿脊髓栓系怎么治疗
    脊髓栓系是一种病理现象,是由于脊髓或圆锥持续受到牵拉,引起脊髓缺血、缺氧,从而造成一系列的神经功能障碍和骨骼、肌肉的改变。小儿的临床表现与成人不同,小儿的脊髓栓系常合并有脊柱裂、脊髓脊膜的膨出、脂肪瘤、脊髓的纵列畸形等,成人最常见的如小便功能障碍、骨骼发育畸形,如足外翻、脊柱侧弯后凸等。如临床诊断明确,并存在有明确的临床症状,小儿应积极地进行手术治疗,如单纯的栓系,可做脊髓栓系的松解手术,让脊髓恢复其正常的张力,如合并有其他的并发症,如脊髓脊膜膨出、脂肪瘤、脊柱裂,可于术中评估,行一期手术,同时处理。小儿对手术及失血的耐受性比成人差,所以术中需精细操作。
    2023-08-02
  • 什么是骶1椎体隐性脊柱裂(视频)

    什么是骶1椎体隐性脊柱裂
    骶1椎体隐性脊柱裂通常指发生在第一阶段的隐性脊柱裂,即第1椎体对应的阶段,并非发生在脊椎的椎体上,而发生在棘突、椎板的位置。此位置由于骨质未完全闭合,中间存在一个裂缝,即称为隐性脊柱裂。大部分的骶1隐性脊柱裂,只在进行腰骶椎X线、CT或者磁共振检查时意外发现,不合并相关症状,无需进行手术干预。如果骶1隐性脊柱裂合并脊髓栓系、骶尾部脂肪瘤或者骶管囊肿等病变,并且由于病变引起下肢感觉、运动功能障碍,甚至影响大小便功能、性功能,则需要进行完善的神经炎症学评估,必要时需及时进行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通过手术治疗,才能有效缓解病变对周围神经的影响,从而避免患者的神经功能障碍进一步加重。部分患者在手术治疗后,术前的神经功能障碍能够得到及时恢复。如果长时间不进行治疗,患者的神经会逐渐发生变性,将来即使再进行手术治疗,也很难恢复到正常状态。
    2023-08-02
  • 脊髓栓系综合征术后护理(视频)

    脊髓栓系综合征术后护理
    脊髓栓系综合征的手术患者一般是儿童,部分未出生时通过产检发现有脊柱裂、脊髓脊膜膨出或腰骶部脂肪瘤而引起栓系。一般推荐在神经功能未出现严重损伤的情况下较早进行手术,术后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建议低龄手术患儿术后采取俯卧位,这一体位较容易实现,且利于伤口愈合,可减少脑脊液漏的发生率; 2、脊髓栓系综合征手术切口往往在腰骶部,邻近肛门,有时大小便会污染手术区域以及手术敷料。一旦发现此类情况,需要立即进行敷料更换,并对伤口进行清洗、消毒; 3、避免儿童过早直立负重,由于脊髓栓系综合征需要打开,咬除部分正常骨质,对腰骶部脊柱的稳定性会有一定影响,因此不推荐术后较早进行直立负重训练。低龄幼童术后多平躺、俯卧位进行休息,年龄较大儿童可以在佩戴护腰或其它护具情况下下地活动,但对于年龄较小、无法佩戴护具的儿童,术后应会较长时间在床上静养、休息,避免进行剧烈活动。
    2023-08-02
  • 脊髓栓系综合征术后多久能下地(视频)

    脊髓栓系综合征术后多久能下地
    脊髓栓系综合征患者绝大多数是儿童,早期因为大小便功能障碍、双脚乏力或行走姿势异常前来就医,发现脊髓栓系综合征。手术需要打开部分腰骶部骨质,松解栓系,切除背部脂肪瘤或修补硬膜囊,对背部肌肉以及腰骶部骨质存在一定破坏,此类儿童下地康复活动应避免过早。年龄较大儿童手术后3-4天再下地进行康复训练,同时需要佩戴护腰或胸腹护具作为支撑,限制腰背部活动。 如果不佩戴护具直接进行康复训练,会影响腰背部肌肉以及骨质的愈合,对脊柱稳定性产生一定影响。在较大栓系综合征的手术时,可能会打开多个腰骶部骨质节段,对脊柱稳定性会有一定影响。如果在不佩戴护具的情况下较早下地康复训练,后期可能会出现腰骶部骨质变形,导致脊柱侧弯等。
    2023-08-02
  • 脊髓拴系综合征是什么病(视频)

    脊髓拴系综合征是什么病
    脊髓拴系综合征是先天性疾病,一般是妊娠第19-21天时母体感染病毒或者缺乏维生素B12、叶酸,神经板闭合缺陷所致。脊髓栓系是脊髓末端终丝脂肪化或者有脂肪瘤,脊髓被牵拉所致。刚出生时即可能表现出来,如背部凹陷或者有包块,进一步检查发现是脊髓拴系综合征。 如果背部没有明显凹陷或包块,但大小便不正常、解不出来,走路与正常儿童不同,有足内翻,也要及时检查。确诊脊髓拴系综合征后,应该尽早手术解除脊髓栓系,如果内部有脂肪瘤、肿瘤,要尽可能切除肿瘤,保护神经功能。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