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

  • 胆囊息肉可以吃玉米吗(视频)

    胆囊息肉可以吃玉米吗
    胆囊息肉的患者可以吃玉米。胆囊息肉的形成主要与饮食的过量有关,特别是肉、蛋、奶类的饮食吃得较多,经常坐办公室活动少,或者是有经常不吃早餐等情况,使胆汁在胆囊的存留时间比较长,就容易形成胆结石。玉米是以淀粉为主的食物,里面含有胆固醇量较少,因此吃玉米类的粗粮,预防胆囊息肉较为适合,也可以把吃玉米或玉米面做的食品,即粗粮食物,看成是健康食品。平时多吃粗粮,包括玉米等食物,对于预防胆囊息肉的生长或者控制胆囊息肉的生长,可能有一定好处。因此建议控制摄入肉、蛋、奶类食物的总量,平时可以吃玉米等食物,也可以作为零食吃。
    2023-08-02
  • 胆囊息肉4mmX3mm能自愈吗(视频)

    胆囊息肉4mmX3mm能自愈吗
    胆囊息肉为多发疾病,如果息肉为4mmX3mm,属于较小的胆囊息肉,通常较少能够自愈。部分患者服用利胆药,能够控制胆囊息肉生长,但息肉较少可以自动消失。胆囊息肉主要是胆固醇的结晶形成,部分胆囊息肉胆囊壁存在蒂,即有较细的根连接,可以脱落而排出体外,此时胆囊息肉可能消失,但属于较为少见的情况。胆囊息肉一旦形成以后,通常较难自愈。如果患者能控制饮食、多参加活动,同时多增加蔬菜、水果类的食物,可以使胆囊息肉的增长较缓,而可能达到需要手术的情况就较晚。
    2023-08-02
  • 3mm胆囊息肉如何处理(视频)

    3mm胆囊息肉如何处理
    若发现胆囊息肉3mm,应随诊观察,建议在体检发现胆囊息肉后,在0.5年内再复查超声,观察胆囊息肉生长快慢。若胆囊息肉长得不快,即胆囊息肉直径增加不到1mm,以后每年复查1次即可。胆囊息肉是非常多见的疾病,胆囊息肉3mm,即胆囊息肉直径达到3mm大小,提示胆囊息肉较小。一般在健康体检发现胆囊息肉,最小一般便是2-3mm大小。发现胆囊息肉也不必惊慌,因为多数情况99%以上的胆囊息肉,均为良性病变,对人体影响较小,几乎对生活、工作无影响。只需密切随诊观察,若生长较快、较大,才需手术治疗。
    2023-08-02
  • 胆囊癌的诱发因素(视频)

    胆囊癌的诱发因素
    在所有的消化系统肿瘤中,胆囊癌的发病率大概可排到第六位,其诱发因素如下: 1、胆囊结石:胆囊癌并不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但是胆囊癌的出现往往与胆囊结石密切相关。据文献报道,50%-90%的胆囊癌的患者均伴有胆囊结石,即胆囊结石可能为最大的胆囊癌诱发因素。胆囊结石本身的质量与胆囊癌的发病率亦有明显的关系。胆囊结石大于2-3cm之后,此类患者出现胆囊癌的几率比一般患者增加7-10倍; 2、胆囊息肉:有较宽基底的孤立型胆囊息肉,亦为导致胆囊癌的常见原因,此类扁平的孤立型胆囊息肉,如果大于1cm,则出现癌变的概率会明显增加; 3、胆囊慢性炎症:胆囊的慢性炎症有可能会导致胆囊癌的出现。 总而言之,其实就是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瓷样的胆囊、胆囊腺肌症,均有可能成为胆囊癌的诱发因素。胆囊癌的发病率在我国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而一些南美国家,如智利,其胆囊癌的发病率仍比较高。
    2023-08-02
  • B超能查出胆囊癌吗(视频)

    B超能查出胆囊癌吗
    B超是诊断肝胆系统疾病最常见的一种影像学的诊断方法,对于肝脏、胆道系统的一些占位性的疾病,B超可以早期的发现。比较灵敏的超声可以发现1cm甚至是几毫米的病灶,对于胆囊占位性的疾病,包括胆囊息肉、胆囊的恶性肿瘤,在超声上并不具备特别明显的信号的差别。因此胆囊做B超通常是作为筛查的手段,而不作为确诊的手段。一旦发现胆囊占位,通常建议做进一步的CT或者核磁,特别是对一些胆囊内占位直径超过1cm的患者,要警惕胆囊癌的发生。 有的胆囊癌是在长期的慢性胆囊炎基础上形成的,有的是在胆囊息肉基础上发生的局部的恶变。无论是哪一种来源,胆囊癌通常预后不好,因此一旦通过B超发现胆囊占位性疾病,建议进一步的做其它的检查,以明确诊断。
    2023-08-02
  • 老年人胆囊癌的发病原因(视频)

    老年人胆囊癌的发病原因
    老年人胆囊癌发病原因主要有下面三方面: 1、胆囊结石,胆囊结石是我国常见病,在正常人群中有10%的人可以发生胆囊结石。胆囊结石其中总直径超过3cm的病人容易引起慢性胆囊炎、胆囊萎缩,这种炎症长期刺激胆囊壁引起慢性炎症,而慢性炎症又容易诱发肿瘤,比如说肝炎长期慢性化导致肝癌,子宫糜烂导致宫颈癌。因此,胆囊结石长期的慢性的刺激是引发胆囊癌的最常见的一个原因; 2、胆囊息肉,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胆囊息肉在人群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特别是直径大于1cm的息肉,容易发生胆囊癌; 3、相对少见一点是瓷化胆囊,就是胆囊壁里面含钙比较高,就像瓷化一样的这种病人当中,20%的人可以发生胆囊癌。 胆囊癌发生以后要尽可能到医院早期治疗,早期胆囊癌做手术的预后相当好,可以做手术的彻底根治。根治以后可以长期存活,对人的生存影响很小。因此要养成长期体检的习惯,做到有疾病就早期治疗。
    2023-08-02
  • 胆囊切除后10年了怎么防止肠癌(视频)

    胆囊切除后10年了怎么防止肠癌
    多数患者因为胆结石或者胆囊息肉,而做了胆囊摘除的手术。现在经常在网上看到这样的说法,即做了胆囊摘除术10-20年后,容易出现肠道的肿瘤。因为胆囊是胆汁储存的器官,肝脏产生的胆汁储存在胆囊当中,在饮食的时候,胆囊再把胆汁排泄出来,帮助人们消化食物,而胆囊做了切除,胆汁就直接排到肠道。 从目前的临床观察数据得知,胆囊切除以后出现肠癌的几率,和没有做过胆囊切除的人,并没有明显差别,基本是一致的,或者是有非常低的升高,相对影响不大,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实际上,即便没有做胆囊的切除,普通人到了中年即30-40岁,也建议要定期做肠镜的检查,因为肠镜对于大肠癌,或是结肠和直肠的疾病,都是一种很好的筛查和预防手段。
    2023-08-02
  • 不吃早饭会得胆囊癌吗(视频)

    不吃早饭会得胆囊癌吗
    因为现在生活节奏较快,对于很多上班族人群都不吃早餐。从医学角度,不提倡该做法,因为胆汁一般储存在胆囊,通常在吃饭时胆囊会分泌胆汁进入肠道,帮助消化。如果早上不吃饭,胆汁不排泄,若长时间胆汁存留在胆囊里,可能会造成结晶,进而出现胆结石,甚至诱发炎症。 有明确数据和资料显示,胆囊息肉、胆囊炎以及胆囊结石,均属于诱癌高发因素。因此建议大家应每天正常进食,按时吃饭,从而帮助胆汁分泌,减少胆汁沉积。
    2023-08-02
  • 胆囊切除术适用于哪些疾病(视频)

    胆囊切除术适用于哪些疾病
    胆囊切除术适用疾病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胆囊结石,各种大小的胆囊结石都适合手术,特别是十年以上的结石; 2、胆囊息肉,胆囊息肉一般大于1cm以上者适于切除; 3、胆囊萎缩或者胆囊已经钙化; 4、磁化改变的胆囊需要手术切除; 5、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也适宜做胆囊切除; 6、如果有胆囊炎症或者胆囊壁增厚,也适宜做手术切除。
    2023-08-02
  • 典型胆囊结石的声像图特征(视频)

    典型胆囊结石的声像图特征
    胆囊结石的声像图特征多指B超声像特征,典型胆囊结石B超显示为强回声光团,后方伴有声影,结石呈单个或泥沙状,可随体位变化在胆囊内移动。胆囊息肉样病变在B超检查时光团不移动,附着于胆囊壁上,容易与胆囊结石鉴别。 CT和磁共振也可用于检查胆囊结石,但是二者检出率低于B超。因此,临床常规使用B超检查胆囊结石,检出率超过95%。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