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

  • 胆囊息肉什么情况下需要手术(视频)

    胆囊息肉什么情况下需要手术
    医生通常建议胆囊息肉患者尽快接受手术的情况通常有以下几种:1、胆囊息肉>1cm:根据医学统计,>1cm的胆囊息肉,癌变几率明显增加。所以<1cm的胆囊息肉可以观察,一旦体积超过1cm,患者应该接受手术;2、胆囊息肉生长速度明显增快:胆囊息肉如果突然生长速度增快,患者发现前期生长较慢,但是在某个阶段其增速明显异于前期。快速生长是肿瘤最典型表现,当然患者也不必过于担心,也可能是快速增生,即癌前病变。如果此时患者不及时接受手术,长期以往即使没有癌变,可能也会逐渐发展为癌症;3、胆囊结石合并息肉:因为胆囊在不停的运动,息肉虽然不大,但是结石因为随着运动可能会反复刺激息肉,使息肉癌变几率明显增加。所以患者也需要尽快接受手术治疗。
    2023-08-02
  • 胆囊息肉0.5×0.4cm严重吗(视频)

    胆囊息肉0.5×0.4cm严重吗
    0.5×0.4cm大小的胆囊息肉较为常见,不属于比较严重的状态。胆囊息肉通常是胆囊壁向胆囊腔内生长的一种局限性、隆起性病变,临床需根据息肉大小以及临床症状的不同,采取不同治疗措施,具体如下:1、胆囊息肉<1cm:不会出现特定临床症状,可能只是通过体检、B超检查偶然发现胆囊息肉。临床可以采取动态观察的方法,每0.5-1年进行1次B超检查,追踪观察胆囊息肉的大小和形态即可,无需口服和注射药物治疗;2、胆囊息肉>1cm:临床一般以1cm为分界线,病人可能会出现上腹的隐痛、胀痛症状。同时可能会诱发胆囊炎症,甚至有一定几率出现癌变。因此,建议早期进行手术治疗,通过简单的腹腔镜胆囊切除,将病变完整摘除。
    2023-08-02
  • 胆囊息肉0.9cm怎么治(视频)

    胆囊息肉0.9cm怎么治
    若胆囊息肉0.9cm,需结合患者超声的其他表现及发现息肉的时间、增长情况,进行综合判断。若为初次发现的0.9cm息肉,同时没有明显血供、蒂相对较细、局部胆囊壁没有增厚,可以考虑先观察,2-3个月后进行复查。若息肉有明显增长,2个径线均超过1cm,此时需考虑进行手术治疗。若息肉已经观察较长时间均为0.9cm,可以考虑继续观察。通常在初次发现息肉时,可以3个月左右复查1次,若息肉无变化,在2年之内均3个月复查1次,2年后可改为0.5年复查1次。通常息肉均会经历相对稳定期,但部分息肉呈现逐渐增长的发展趋势,若以后出现息肉血供丰富、息肉增长快或基底部明显增宽等不良表现时,均应考虑进行手术治疗。手术首选方式即进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再进行病理检查,存在有息肉患者,不建议服用药物或仅通过饮食调节,原因在于药物或食疗对于息肉没有治疗作用。
    2023-08-02
  • 胆囊息肉一年大多少(视频)

    胆囊息肉一年大多少
    目前没有相关资料证明胆囊息肉1年具体增大的数值,多数病人常年可以维持在一个数值,即几毫米,但部分病人开始可能为5-6mm,但1年后进展到1cm,甚至1cm以上。所以需要根据动态观察,判断胆囊息肉是否变化,以及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胆囊息肉通常是指胆囊壁向胆囊腔的局限性隆起病变,通常是以胆固醇性息肉为主,即与血脂中的胆固醇水平密切相关。因此,胆固醇水平的降低,对于息肉的发生、发展具有积极作用。通常1cm的息肉没有任何临床症状,可以采取动态观察方法,即0.5-1年进行1次B超观察。当息肉生长到1cm以上,病人可能会出现某些临床症状,如胀痛、压痛、墨菲征阳性。为避免炎症反复发作以及癌变的可能,一般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早期手术便可以使病人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2023-08-02
  • 胆囊息肉6x5mm严重吗(视频)

    胆囊息肉6x5mm严重吗
    通常胆囊息肉6x5mm,多提示病情程度较轻。胆囊壁向胆囊腔内局限性、隆起性病变称为胆囊息肉,出现息肉常见原因为胆固醇,发生胆固醇性息肉占胆囊息肉的95%。患者出现<1cm息肉没有任何症状可进行动态观察,即0.5-1年内通过B超检查观察息肉大小及形态变化,多数患者息肉长期处于相同范围,则无需采取进一步治疗。若观察过程中胆囊息肉突然增大至1cm以上,患者可能出现临床症状如右上腹胀痛、隐痛、发烧等,胆囊息肉癌变几率大幅度增高,可达到50%-60%。此时需要将病变胆囊摘除,患者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2023-08-02
  • 胆囊息肉常见吗(视频)

    胆囊息肉常见吗
    胆囊息肉是比较常见的临床症状,在门诊时,比如一天有20-30个号,每天总有几个患者因为胆囊息肉来问诊。胆囊息肉是指胆囊壁向胆囊腔内局限性、隆起性的病变,这种隆起性病变,最常见的原因是胆固醇性息肉,胆固醇过高导致息肉发生,占90%息肉的比例。通常而言小于1cm的息肉,癌变几率比较小,通常为3%-5%,同时患者不一定有临床症状,仅在偶尔体检或检查中,发现有胆囊息肉。这种胆囊息肉,通常建议动态观察,采取0.5-1年的B超检查,观察息肉的大小、形态变化即可。若为超过1cm的息肉,可能会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引起胆囊炎的表现,比如腹痛、发烧等症状,这个息肉的癌变率比较高,可以达到50%-60%。所以这种情况必须通过手术,将病变胆囊切除。
    2023-08-02
  • 胆囊息肉切除了还会再长吗(视频)

    胆囊息肉切除了还会再长吗
    胆囊息肉切除术指切除胆囊,不会再生长胆囊息肉。而部分患者进行胆囊切开取出息肉手术,此时胆囊息肉可能再次生长。胆囊息肉根据性质可以分为胆固醇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胆固醇性息肉是由于胆汁中胆固醇结晶附着于胆囊壁所致,此时切除息肉并没有改变胆汁成分,则具有再次生长的可能性。而腺瘤性息肉是由于存在癌变风险所致,不建议进行仅切除息肉,保留胆囊的手术方式。腺瘤性息肉癌变风险较高,可能手术不彻底,若患者息肉已发生癌变,切开胆囊时会伴随胆汁外溢,引起腹腔种植转移。因此,对于胆囊息肉的患者,如果需要进行外科手术,则建议进行胆囊切除。
    2023-08-02
  • 胆囊息肉迅速增大是癌吗(视频)

    胆囊息肉迅速增大是癌吗
    胆囊息肉迅速增大,应高度怀疑可能会出现癌变,但不意味着息肉已经发生癌变。息肉有癌变的几率,与细胞的异常增生密切相关,所以患者应注意定期复查。如果发现增速明显增快,要早期手术。增速明显增快有可能与良性的增生相关,当然也不排除恶变的可能。此类情况可以通过手术切除胆囊后,将胆囊以及息肉送病理检查,病理检查会给提供最可靠的结果。目前胆囊癌的治疗效果并不令人满意,虽然药物治疗、手术治疗都在不断前进,但是整体治疗效果欠佳。所以一旦发现胆囊息肉增速变快,或者胆囊体积超过1cm,建议尽早进行手术切除。在没有恶变,或者恶变几率比较低的阶段进行手术,效果较好好,而且也排除了癌变的可能性。
    2023-08-02
  • 多发性胆囊息肉是怎么回事(视频)

    多发性胆囊息肉是怎么回事
    多发性胆囊息肉是指胆囊息肉数量超过2个,胆囊息肉是指附着在胆囊壁,向胆囊腔内突出的隆起性病灶总称,包括胆固醇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等,而多发性胆囊息肉通常是指胆固醇性息肉。通常患者在体检时没有明显临床症状,息肉不会较大,生长比较缓慢。此时建议定期检查,如每半年做一次腹部超声即可,不需要特殊药物治疗,也没有必要过早进行外科手术干预。如果在观察过程中发现息肉增长较快,比如每半年检查发现息肉增大超过30%,且息肉形态不是较好,如基底比较宽、内部有血流信号、局部胆囊壁有增厚,此时需警惕腺瘤性息肉或者是息肉有发生癌变风险可能。患者可通过超声造影检查进一步判断胆囊息肉性质,若诊断为腺瘤性息肉,建议手术切除胆囊。
    2023-08-02
  • 胆囊息肉怎么区分良恶性(视频)

    胆囊息肉怎么区分良恶性
    胆囊息肉良性、恶性的区分,需进行影像学检查,但最终需根据病理结果进行诊断。多数胆囊息肉为胆固醇性或者非肿瘤性良性息肉,通常表现为多发,体积较小、基底较窄,内部没有血流信号。定期检查发生胆囊息肉生长速度较缓慢时,通常是良性病变。此外,腺瘤性息肉属于增长速度较快、具有潜在癌变风险的病变,通常表现为单发、基底比较宽、内部有血流信号。虽然腺瘤性息肉有发生癌变风险,但病理检查才是确诊金标准。所以对于较大、单发、有血流信号的胆囊息肉,建议首选外科手术。手术后要对息肉进行病理切片分析,最终病理诊断才是判断息肉良性、恶性,或者是否有恶变风险的最准确检查手段。任何影像学以及临床判断,均有一定误差。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