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

  • 胆囊息肉病变是什么意思,需要治疗吗(视频)

    胆囊息肉病变是什么意思,需要治疗吗
    胆囊息肉病变通常指在病理性因素刺激下,胆囊壁发生局限性、隆起性病变。若息肉<1cm,患者可以先进行观察,若>1cm则需通过手术治疗。胆囊息肉病变常见于胆固醇水平发生改变以及代谢出现异常,刺激胆囊壁后产生息肉的病变,患者体检发现存在胆囊息肉病变时并无任何症状,仅在B超检查后得到胆囊病变的诊断,才明确胆囊出现异常。当息肉<1cm时,患者可以通过0.5-1年复查B超检查了解息肉大小和变化,若持续<1cm且无任何症状,则可以暂时观察并进行保守治疗。如果观察过程中发现息肉迅速增大甚至超过1cm,患者同时伴上腹部压痛、胀痛等胆囊炎症状,为避免息肉癌变,患者可以通过手术治疗,在腹腔镜下切除胆囊,将病变胆囊摘除后通常可以达到根治效果。
    2023-08-02
  • 胆囊息肉0.2厘米需要手术吗(视频)

    胆囊息肉0.2厘米需要手术吗
    若做B超发现2mm的胆囊息肉,这时不需要做手术。在临床上,由于胆囊息肉需要做手术的情况,最常见的有三种,首先是胆囊息肉>1cm,因为超过1cm的胆囊息肉,癌变几率明显增加。其次是胆囊息肉的生长速度较快或突然增快,这种情况往往预示着即将癌变或已经癌变,这时需要尽快做手术。第三种情况是胆囊结石合并息肉。从B超报告发现息肉只有2mm,首先未达到1cm的标准。其次本身较小,只需隔1-3个月后再复查一次B超,追踪随访,观察变化的速度。若变化速度较慢,仍可继续地观察,若变化速度突然增快,或者增长速度明显,如下个月已达到4-5mm,或再隔月达到7-8mm,这种倍增的生长速度需考虑尽快将胆囊切除。除此之外还需了解是否合并结石,若未合并结石,生长速度又较慢,仍可继续观察。但是若既有胆囊息肉又有结石,仍建议手术。
    2023-08-02
  • 胆囊息肉了0.8公分需要手术吗(视频)

    胆囊息肉了0.8公分需要手术吗
    若做B超发现有0.8cm的胆囊息肉,是否需要手术需根据息肉大小、生长速度以及是否合并结石等方面进行判断,具体如下:1、息肉大小:超过1cm的胆囊息肉需要进行手术处理,而0.8mm离1cm已经较近,部分医生认为离1cm较近,建议切除。部分医生认为还可以继续观察;2、生长速度:需观察0.8cm的胆囊息肉的生长速度。若在3个月时检查,大小在0.3-0.4cm,过了1个月,体积增加一倍,在这种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即使没有达到1cm的标准,也建议进行手术;3、是否合并结石:若未合并结石,经过观察可能1-2年才由7mm生长至8mm,这种缓慢生长速度的胆囊息肉,可坚持观察。但是若合并胆囊结石,这时即使息肉没有达到1cm,也建议进行手术,因为结石可能会反复刺激息肉,使息肉的癌变几率增加。因此对于0.8cm的胆囊息肉的患者,需综合各方面的考虑,判断是继续手术还是进行观察。
    2023-08-02
  • 胆囊息肉3×3mm严重吗(视频)

    胆囊息肉3×3mm严重吗
    如果B超发现胆囊息肉是3×3mm,暂时不需要担心。胆囊息肉虽然存在恶变的几率,但是<1cm的胆囊息肉其癌变几率极低,定期观察即可。每年或者每0.5年行一次B超,观察其生长速度。胆囊息肉需要手术的情况,包括直径>1cm、短期内胆囊息肉生长迅速、胆囊结石合并息肉。因此,对于3×3mm的胆囊息肉,直径达不到手术标准。另外,短期内多行几次B超检查观察其变化,如果变化较小或者缓慢时仍然可以继续观察。如果仅为息肉不合并结石,也可以定期复查。如果合并胆囊结石,虽然息肉较小,但是由于结石可能会反复刺激息肉,且癌变几率会明显增加,该情况建议手术。
    2023-08-02
  • 胆囊息肉是不是肿瘤(视频)

    胆囊息肉是不是肿瘤
    胆囊息肉与肿瘤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绝大多数胆囊息肉并非肿瘤。腹部B超等检查单经常描述为胆囊息肉样病变,大部分人可能会认为病变即癌变或者肿瘤,但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胆囊息肉样病变即胆囊息肉,是指附着在胆囊壁上并向胆囊腔内突出的隆起性病变,主要包括包括胆固醇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等,又可分为非肿瘤性息肉和肿瘤性息肉。大部分胆囊息肉属于胆固醇性或称为非肿瘤性息肉,为一种胆固醇的结晶,无正常的细胞结构,更不存在癌变的风险,通常定期检查即可。肿瘤性息肉主要指腺瘤性息肉,可见胆囊壁黏膜的腺体或黏膜上皮细胞的异常增生,内部可以存在血流信号,存在一定的癌变风险,通常建议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2023-08-02
  • 胆囊息肉6x4mm恶变的概率高吗(视频)

    胆囊息肉6x4mm恶变的概率高吗
    胆囊息肉是指附着在胆囊壁,向胆囊腔内突出的隆起性病变的总称。根据胆囊息肉的性质,又可以分为胆固醇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等。胆囊息肉6×4mm,癌变几率非常小,但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1、胆固醇性息肉:大多数胆囊息肉为胆固醇性息肉,通常多发,直径不超过1cm,基底较窄,内部也并无血流信号,患者一般没有任何临床症状。此种胆囊息肉不存在癌变的风险,仅需定期检查,注意饮食即可;2、胆囊腺瘤性息肉:而胆囊腺瘤性息肉存在一定的癌变风险,而癌变的几率也可伴随着息肉的逐渐增大,而出现增高。目前国内外临床指南认为,直径超过1cm、基底较宽,或内部血流信号较为丰富的胆囊息肉,发生癌变的几率较高。但至今并没有明确的数字或数据,可以提示胆囊息肉总体癌变率,特别是进行普通超声时,若无法确定胆囊息肉性质,建议对于较大的息肉采取进一步检查方法,或进行积极手术治疗。
    2023-08-02
  • 胆囊息肉会变大吗(视频)

    胆囊息肉会变大吗
    胆囊息肉在患者日常生活过程中会变大,所以动态观察胆囊息肉的变化是体检重要部分。胆囊息肉指胆囊壁出现的局限性隆起病变,可以表现为单发或多发。胆囊息肉的大小是判断手术与否的关键,当直径<1cm时建议患者进行动态的观察,通常0.5-1年复查B超。胆囊息肉增大的原因主要是食物因素,比如长期高脂、酒精类食物的摄入,都可以刺激胆囊息肉增大。另外,在胆囊内部的炎性病变,比如合并结石或者胆囊胆汁的淤滞性比较高,造成胆囊收缩的功能障碍,也可促使胆囊息肉进一步增大。当患者的胆囊息肉通过动态观察发现直径超过1cm时,强烈建议摘除胆囊,否则可能发生恶变,威胁到患者的健康。
    2023-08-02
  • 胆囊息肉伴有泥沙样结石需要切除胆囊吗(视频)

    胆囊息肉伴有泥沙样结石需要切除胆囊吗
    胆囊息肉患者伴有泥沙样结石,无论息肉和结石的大小,均建议摘除病变胆囊,降低胆囊炎的发病频率。因为如果胆囊炎反复发作,可能会诱发胆囊癌变,而如果发生癌变,患者的预后较差。胆囊息肉是胆囊壁向胆囊腔局限性的隆起性病变,如果息肉的直径<1cm,可以动态观察。而如果患者出现胆囊结石,但直径<1cm,并无临床症状,也可以进行动态观察。但如果患者的息肉、结石直径>1cm,可能会引发临床症状,如右上腹压痛、隐痛,甚至出现反复炎症,可导致背部、右肩部的疼痛,也可伴有发烧,此时则需要通过手术切除病变的胆囊。
    2023-08-02
  • 胆囊息肉两毫米怎么办(视频)

    胆囊息肉两毫米怎么办
    一般胆囊息肉2mm时不需要治疗,建议每半年复查一次腹部B超。此时一般强调均衡饮食,避免偏食或过度食用高热量、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同时应避免饮酒。且吸烟对人体有害无利,所以肝脏和胆道系统疾病的患者应避免吸烟。此外,患者应避免食用刺激性较大的辛辣食物及易引起腹胀的食物。多数胆囊息肉属于胆固醇性息肉,一般不存在癌变风险,生长较缓慢,不会引起明显临床症状,较多患者可长时间带胆囊息肉生存,而不需进行干预治疗,较大的胆固醇性息肉可能变成胆固醇性结石而引起临床症状。而一般增长迅速、基底较宽且内部有血流信号的胆囊息肉为腺瘤性息肉,易发生癌变,此时需积极外科手术干预。
    2023-08-02
  • 跑步能治愈胆囊息肉吗(视频)

    跑步能治愈胆囊息肉吗
    一般通过跑步无法治愈胆囊息肉,胆囊息肉是胆囊黏膜本身发生异常,向胆囊腔内隆起而形成的病变,属于胆囊黏膜实质所发生的异常改变,通常会随着时间的延长缓慢发展,有少数肿瘤性息肉可能长得比较大而发生癌变。跑步作为日常的体育锻炼,对患者身体的多个器官功能有一定好处,但对于胆囊息肉起不到明确的治疗作用。临床上确实有少数患者通过积极的锻炼,发现胆囊息肉消失,但相对比较少见。此类患者的胆囊息肉可能存在某些特殊的情况,比如可能是腹壁的胆囊小结石误诊为息肉,在胆囊结石脱落后有可能被溶解或排出胆囊,表现为胆囊息肉消失。还有可能是胆囊息肉的蒂比较细,在剧烈运动后细蒂断裂脱掉而排出胆囊,但此情况在临床上相对少见,一般跑步并不能让息肉完全消失。
    2023-08-02